Ⅰ 離婚糾紛中怎樣做到情法並舉
近日,武城縣法院成立了5個家事審判團隊,員額法官必須審判經驗豐富、性格溫和、責任心強、善於做調解工作,團隊由審判長+助理+書記員+N個輔助人員組成。
「我們不僅要講法,還要將孝、禮、德、讓親情文化融入審判過程,庭審時要能夠察言觀色,還要善於運用各項制度,調動各方資源力量。」法官張振靜介紹,雖然案件數量多,但是家事案件絕不能求快,一定要想方設法緩和矛盾、挽救婚姻、保護孩子。
「庭審過程,就是修復感情的過程,要特別注重消除對立、彌合親情、恢復情感。」陳曉靜說,既要對法庭進行家庭式的布置,還要注重離婚案件的審理與調解技巧,像播放婚姻錄像、填寫對方優點、被告書寫挽救婚姻計劃書、單面鏡觀察子女與雙方的感情、未成年子女擺沙盤測試心理狀況等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目前,武城縣法院除了三個外派法庭從事家事審判外,還成立了具有獨立編制的家事審判法庭。並且,將解紛平台延伸至民政局和訴前調解,按照家庭環境布置設備設施。
去年3月,武城縣法院在縣民政局設立家事指導中心,這在山東省屬於首創。溫馨舒適的室內環境、隨處可見的家庭標語讓人眼前一亮。
如今,來登記結婚前,都要接受婚姻家庭咨詢師趙愛榮的婚前授課。同樣,每一對來離婚的夫妻,也要接受調解,遇到雙方情緒很大時,調解員傅秀芬就背對背調解,讓倆人分別來到「心靈港灣」「心靈驛站」。
「聊著聊著,雙方的矛盾有多深,症結在哪裡,就一清二楚,隨後我靈活多樣地進行調解。」傅秀芬說。
此外,武城縣法院還在村、鎮、縣建立三級綜合家事調解體系。在法院訴前調解中心,建立特約調解委員會,由退休法官、人民陪審員、社會知名人士、愛心聯盟成員、「四德模範」等組成,專職從事訴前引導和調解工作。
制度設計再完美、訴訟程序再完善,還是需要有心人來認真執行。
來源:法制日報
Ⅱ 上法院離婚,需要給法官送禮嗎如果要送,還有必要請律師嗎
不需要的,至於是否請律師,看具體情況了。
官是指依照法律規定的程序產生,在司法機關(一般指法院)中依法行使國家審判權的審判人員,是司法權的執行者。在不同法系的國家中法官的角色不盡相同,但要求都是不偏不倚、不受他人影響或制肘、剛正無私地根據法律判案。
法官應當依法履行的義務:
(一)嚴格遵守憲法和法律;
(二)審判案件必須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准繩,秉公辦案,不得徇私枉法;
(三)依法保障訴訟參與人的訴訟權利;
(四)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維護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五)清正廉明,忠於職守,遵守紀律,恪守職業道德;
(六)保守國家秘密和審判工作秘密;
(七)接受法律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
Ⅲ 原被告都同意離婚,為什麼法官老不下判決書是在等我們對他們送禮嗎要是真的是這個意思我們是送禮...
為了挽救婚姻,一般是一庭調解,二庭判決。一般是3-6個月下判決書。
耐心等待吧。
Ⅳ 法院起訴離婚問題,求專業人指導
1、該3萬元合理不合理?
子女撫養費的數額的確定,一般要根據子女正常生活的實際需要。撫養費的數額應能維持子女的衣、食、住、行、學的正常需求。除此之外還要考慮非撫養方的實際收入,一般每月撫養費應占非撫養方月收入的20%-30%,最高不超過50%。
離婚後子女撫養費的支付方式主要有按月給付和一次性給付兩種,離婚雙方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協商決定撫養費給付方法,可以選擇除上述兩種方法以外的其他方法給付撫養費,比如按年給付,或按收入情況給付。
2、男方不出庭怎麼辦?
在審理離婚案件時,如果被告不是下落不明,而是故意迴避庭審,則應依法採取拘傳措施強制其到庭參加訴訟。以便依法、公正地審理好此類離婚案件。值得一提的是,如果被告確實下落不明,那麼由於客觀上無法組織原、被告調解,因此,可在審理中取消調解程序,而直接進行裁判。裁判依據是最高院《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如何認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若干具體規定》規定,即「一方下落不明二年,對方起訴離婚,經公告查找確無下落的,可依法判決准予離婚。」
3、男方給法院送禮,法院在調解時偏向男方 女方該怎麼辦???
法律是公正的,建議你找個專業律師幫你辦理。
以上是我在網路搜索時在北京離婚法律咨詢中心lihunfa看到的關於樓主疑問的匯總,詳細的可以去他們中心網查看,還有專業律師免費在線解答,不懂可直接詢問。他們中心在處理離婚糾紛方面在業界很有名氣,希望可以幫你解決問題。
Ⅳ 離婚糾紛中已處理彩禮,男方是否能另行起訴女方父母
法律不支持這個彩禮返還要求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
(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
(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此條件的規定,標志著人民法院正式以司法解釋的形式對於彩禮糾紛問題如何處理作出明確規定。
離婚彩禮的法律依據
《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還規定了離婚彩禮返還的條件,其中第(三)項規定「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那麼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解釋(二)》第二十七條對「生活困難」的含義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
據此,「生活困難」應當是指絕對困難,而不是相對困難。《解釋(二)》第十條中的「生活困難」的理解也應當與上述解釋一致。即所謂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因為給付彩禮後,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財產受到損失,相對於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了。本案中,被告人家庭經濟狀況本身就很差,不能維持正常生活,尚依靠單位給予經濟幫助,給付彩禮後其生活就更加困難了,應認為被告的這種生活狀況,屬於「因給付彩禮導致生活困難」的情形。
如果是索要彩禮錢、首飾錢等,就是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一章總則中的第三條:「禁止包辦、買賣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為。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中的禁止借婚姻索取財物。
2003 年12 月25 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2004 年4 月1 日起施行的《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以下簡《解釋(二)》)就彩禮糾紛問題如何處理作出了專門規定。
《解釋(二)》 第十條規定:「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在理解和適用本條解釋時,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結婚彩禮的性質
彩禮問題可否認定為屬於以結婚為目的的附條件的法律行為?也就是說,對給付結婚彩禮能否作為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對待?我們認為答案應是否定的。
附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設定產生的基礎是私法自治這一民法的基本原則。依私法自治,當事人可以對法律行為效果的發生或消滅加以限制,此即法律行為的附款。附款有條件和期限兩種。附條件和期限的原因是人們為法律行為時,大多基於對現狀的認識和對其將來發展的預期,為了使當事人能計劃未來,排除不確定的風險,可以預先設定條件和期限。婚姻法律關系本質上是一種身份關系,婚姻雙方在財產上的權利義務關系是附隨於人身上的權利義務的。創設這種關系的婚姻行為是一種身份上的行為,行為人須有結婚的合意,但是婚姻成立的條件和程序、婚姻的效力、婚姻解除的原因等,都是法定的,而不是當事人意定的。不能將婚姻行為視為契約。
所以各國民法均規定,身份關繫上的行為或與身份密切相關的行為,例如:結婚、離婚、收養,收養關系的解除,繼承的承認與拋棄等此類法律行為,不允許附條件和期限。我國婚姻法強調婚姻以雙方自願為原則,婚姻關系的維系以夫妻感J 晴為基礎,沒有將經濟因素置入其中。我國給付彩禮的現象大多出現在經濟不發達的農村及偏遠地區,是當地的一種約定俗成的習慣,是人們不得已而為之的行為。這種現象不是普遍的,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男女平等的觀念深人人心,結婚索要、給付彩禮的現象會逐漸消失。
所以《解釋(二)》未採納所謂給付彩禮是附解除條件的贈與行為這一觀點,並沒有做出凡給付彩禮的目的未達到即未結婚或離婚就應返還彩禮的規定,而是根據雙方的現實確定對彩禮問題的處理,具體明確服三種情況的返還彩禮。我們在具體理解和適用時,要嚴格掌握尺度,避免適用的擴大化。本案被告依照風俗給付原告彩禮禮金20000 元,由此導致了其家庭生活更困難,符合《解釋(二)》 第十條第(三)項規定的情況,法院判令原告返還彩禮是正確的。
(二)彩禮的給付、收受主體
實際生活中,給付彩禮問題並不單純的是結婚男女雙方之間的事情,更多地涉及到兩個家庭之間的往來。所以,對於彩禮的給付人和接受人,不能僅僅局限於准備締結婚姻關系的男女雙方當事人,而應作廣義的理解。就給付人而言,因為大多數情況下彩禮的數額都比較大,都是給付的一方全家用共同財產給付的,有時甚至是全家共同借債給付,所以彩禮既可以是婚姻關系當事人本人所為的給付,也可以是婚姻關系當事人的親屬所為的給付,如父母兄弟姐妹等。
同樣的道理,就收受該彩禮一方而言,既包括由婚姻關系當事人接受彩禮的情形,也包括其親屬接受給付彩禮的情形。如果對給付人和收受人的主體作限制性解釋的話,是不利於糾紛的解決的。我們將彩禮的給付、收受主體明確後,如果發生糾紛,涉及到返還彩禮的問題,由誰返還,即責任主體是誰呢?有觀點認為大多數情況下彩禮是父母收受的,應當在離婚案件中追加父母為第三人,判決其承擔返還彩禮的責任。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其理由如下:
1 、離婚案件的男女雙方因其人身關系絕對的相對性,如果在訴訟中追加第三人,使民事實體與民事訴訟主體分離,顯然有違法理。
2 、將收受彩禮的父母列為當事人,實際上是將彩禮糾紛混同於一般財物糾紛,只看到了表象上的財物關系,而未看到內在的男女雙方婚姻關系,忽視了彩禮給付於婚姻關系強烈的人身依附性。彩禮的給付因男女雙方結婚而發生,又因雙方離婚而返還,雖然彩禮的交接是男女雙方的父母,但這僅僅是一種儀式,父母的地位僅相對於代理人,實質上與彩禮有關系的只能是婚姻關系的男女雙方,所以彩禮的返還也不能離開婚姻關系的當事人。
3 、審判實踐中追加第三人,往往需要多次開庭,造成司法資源的浪費,增加了當事人訴訟,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離婚男女雙方以及雙方家庭之間的矛盾,造成一個糾紛未解決,又出現了新的糾紛。
(三)對「生活困難」的理解
《解釋(二)》 第十條規定了離婚彩禮返還的條件,其中第(三)項規定「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是返還彩禮的一個條件。那麼如何理解「生活困難」呢?《解釋(二)》第二十七條對「生活困難」的含義作出了這樣的解釋:「婚姻法第四十二條所稱『生活困難』,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據此,「生活困難」應當是指絕對困難,而不是相對困難。
《解釋(二)》第十條中的「生活困難」的理解也應當與上述解釋一致。即所謂絕對困難是實實在在的困難,是因為給付彩禮後,造成其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已經無法維持當地最基本的生活水平,而不是與給付彩禮之前相比,財產受到損失,相對於原來的生活條件比較困難了。本案中,被告人家庭經濟狀況本身就很差,不能維持正常生活,尚依靠單位給予經濟幫助,給付彩禮後其生活就更加困難了,應認為被告的這種生活狀況,屬於「因給付彩禮導致生活困難」的情形。
離婚彩禮的一些具體問題及解決
1、返還范圍:是不是男女雙方在戀愛中所有贈送物都應返還?彩禮到底包括哪些?這是審判實踐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只有解決好彩禮返還范圍,才能切實維護好雙方的利益。筆者認為,以下兩個方面應該不屬於彩禮返還的范疇:
第一、共同花費,一方收到彩禮後,往往會拿出部分用於共同花銷,如為辦婚禮宴請賓客,送禮以及平時的吃喝玩樂等,在計算返還數額時都應當從中剔除。
第二、屬於贈與性質的財物。在戀愛中,男女雙方為表情意,通常會贈與對方定情物、信物等,可以說,這些是一方自願贈與另一方的,與有無結婚目的無關,對於該類財物,贈與方不得要求返還。
2、訴訟主體的確定:在最高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具體問題的解釋中,只是說「給付方」可以要求返還彩禮,那麼這里所說的給付方是否包括當事人的父母呢?筆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在中國的傳統習俗中,兒女的婚姻被認為是終生大事,一般由父母一手操辦,送彩禮也大都由父母代送,且多為家庭共有財產。而在訴訟中大多數也是由當事人本人或父母起訴,因此為最大限度地保護公民的財產權利,防止應訴方以起訴人不適格作為抗辯,應當對「給付方」作擴大解釋。
同時,對於被告的確定問題也應引起注意,在實踐中,訴訟方也通常把對方當事人的父母列為共同被告,要求他們承擔連帶責任,筆者認為這種做法是可取的。在習俗中,一般是父母送彩禮,也是父母代收彩禮,即使由本人親自接收,兒女為表孝心,感激父母多年的養育之恩,也會將一部分交由父母。所以,將當事人父母列為共同被告並無不妥,實為可取之處。
3、婦女權益保護:我國並不承認婚約的法律效力,因此,如果因男方的過錯導致婚約解除,或由男方提出解除婚約,女方是不能以男方違反婚約而請求不返還或部分返還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雙方雖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卻事實上同居的,若男方始亂終棄,要解除婚約,這時應權衡雙方利益,本著保護婦女,保護弱者的原則,在彩禮返還數額上,筆者認為,可酌情減少。在實踐中也存在這樣的情況,即雙方已同居多年的,男方要解除同居關系,以未辦理結婚手續為由,要求返還彩禮,此時若女方已將所收彩禮用於同居後共同生活的,也可減少返還數目或不予返還。
4、關於「婚前給付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適用問題
(1)《婚姻法》第42條規定:「離婚時,如果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這是婚姻法設立的離婚救濟制度,是對離婚可能引起的消極後果的一種補救措施,旨在保護弱勢群體,體現撫弱濟貧的社會主義道德要求。而在解釋(二)中,又作出婚前給付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在離婚時可要求返還所送彩禮的規定。那麼,生活困難方是否既可以要求另一方給予幫助,又可要求返還彩禮呢?筆者對此持肯定態度。
首先,這是兩種不同且並行不悖的制度。前者是一種救濟措施,其既是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的體現,又是夫妻之間互相扶養的法律義務在婚姻關系解除後的合法延伸。後者則是一種返還請求權,是基於結婚目的落空而產生的請求權。
其次,兩者的請求權主體有所不同。前者只限於夫妻中的一方而已,不再涉及其他人。而對於返還彩禮的請求權主體,如前所述,可以為當事人的父母。所以,筆者認為,困難一方在提出返還彩禮的要求後,不妨礙其請求另一方給予一定的幫助。當然,這里的離婚時對生活困難一方的幫助是有條件限制的:
第一、提供幫助一方要有負擔能力,一般要在該方的能力范圍之內;
第二、幫助有時限性,生活困難應是在離婚時就存在的困難,而不是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提出請求,而且在其另行結婚後,就應停止對其進行救濟。
(2)在我國,雖然不承認婚約的法律效力,但合法的婚姻關系是受法律保護的。故如果要求返還彩禮一方對婚姻的破裂存在過錯,而另一方並無任何過錯,雖然請求方存在生活困難,也無須再支持其返還請求。有這樣一個案件:某女與某男婚後不久,男方卻與另一女子離家出走,下落不明。後該女向法院起訴離婚,然在法院判決離婚後,男方母親以生活困難為由又訴至法院請求女方返還彩禮,後因證據不足,被依法駁回訴請。在本案中,即使有證據證明男方生活困難,筆者認為,也不應支持男方的訴請。因為在我國合法的婚姻為法律所保護,既然男方對婚姻破裂存有過錯,而女方並無過錯,那麼男方就應承擔不利後果,為其過錯擔負責任。
5、證據認定問題:贈送彩禮與一般的民事行為有所不同,贈與方不可能要求對方出具收條等書面手續,以表明其已收到彩禮。因此,當引發彩禮糾紛時,當事人舉證比較困難,一般只能提供證人證言,且多為親友證言,通常證明力不大。對方當事人也常以此作為抗辯,主張不予採信。為了收集有利證據,當事人往往會不經對方同意,錄制雙方談話錄音或電話錄音。那麼對於此類視聽資料如何認定呢?
1995年最高院在《關於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取得的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批復》中嚴格強調了視聽資料的合法性,但在後來制訂的《最高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該條款則降低了證據合法性的要求,認為只要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所取得的證據就可認定。但是如果利用威脅、利誘、限制人身自由、侵犯他人隱私等非法手段獲得的證據就不應採用,即所謂的「毒樹之果」原則。而在彩禮糾紛中,視聽資料往往是最能證明事實存在的證據,因而只要當事人在收集證據時沒有違反上述規定和原則,且能證明其真實性,就應當採信。對於彩禮糾紛案件的證明標准,也應遵循高度概然性原則,即只要當事人所舉證據足以讓法官對案件的法律真實產生高度信任,並能排除其它合理懷疑,那麼就可認定該法律事實達到客觀真實。
6.訴訟時效。
彩禮返還請求權沒有具體時間上的限定。筆者認為應適用普通的訴訟時效,即兩年。訴訟時效的起算,根據《民法通則》規定,權利受到侵害,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開始。因此,此類糾紛的起算,有以下幾種情形:如果雙方沒有締結婚姻關系的,給付人應當及時履行自己的權利,向對方主張自己的權利。對方拒不返還的,訴訟時效開始計算;如果雙方登記結婚的,自其解除婚姻關系之日起,給付人就應當知道自己的權利受到侵害,訴訟時效開始計算。當然根據法律有關規定,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出請求保護的訴訟時效,也可以發生中止、中斷、延長的情況。
Ⅵ 離婚訴訟期間可否接受對方禮物
你現在最好別收這份「禮物」,離婚後他送來你倒是可以收的。因為:對方的用意很明確,他在收集你們感情沒有破裂的證據,以達到使法院不判決離婚的目的。
Ⅶ 離婚糾紛案件怎麼解決
離婚糾紛案件怎麼解決:
(一)更新觀念,該「調和」則「調和」,該「調專離」則「調離」
有些離婚糾紛,屬夫妻感情確實已經完全破裂,對於這類離婚糾紛,如果「調和」不成,法官就應當引導雙方文明離婚,不能久拖不決,以避免矛盾激化,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二)以誠待人,贏得信任
贏得雙方當事人的信任。這是進行調解的基礎,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則調解工作就無法進行。
(三)透過現象看本質,注意利用冷處理法
有些離婚糾紛的當事人,往往情緒激動,法官此時只需靜靜地聽其發泄、傾訴,等到他氣消了,再進行調解,往往很容易成功。
(四)抓主要矛盾,對症下葯
當事人提出離婚的理由通常多種多樣,但其中往往會存在一個主要的、主導性的原因,調解人員必須善於觀察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從而根據情況,對症下葯。
(五)利用當事人親友的影響,形成濃厚的調解氛圍
要注意利用當事人父母、子女的力量,通過親情誘導,軟化雙方關系。也可以邀請當事人親近的朋友參加離婚糾紛的調解
(六)留給當事人適當的和好時間
這一做法有點類似於冷處理法,主要適用多次調解仍然沒能調合,但又發現當事人有和好的可能這一情況。
Ⅷ 夫妻雙方離婚了,孩子判給男方,女方去探望孩子需要給男方的父母買禮物嗎
不需要吧 除非你還沒離婚時原來的公婆對你很好 就像閨女一樣 你去看孩子 給原來的公婆買禮物 是個人孝敬原來公婆的 謝謝他們原先對你的好 如果他們對你不好 你對他們也沒好感 還是不用買了吧 要是買了不合心意 或者嫌不貴重嫌七嫌八的怎麼辦 要是覺得不拿點東西不好看 就給他們買點水果
Ⅸ 陷於離婚矛盾沖突中的丈夫如何給妻子送禮物,挽回婚姻啊
我覺得應該想一想當初你們談戀愛時的情形,比如最讓她心動(感動、喜歡等)的事情或物品,女人應該是比較懷舊的,你不是也說你們沒有本質的錯誤嗎,好好同她談談以前的事情,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海誓山盟...再加上你真誠的認錯態度,將表現不好的方面一一指出,並要求改正。同時順便指出一兩件她做的不太好的事情,人生在世孰能無過啊,能改正就是好同志嗎。我認為送鑽石不好,就算她接受了,治標不治本,根本原因不解決,下次你還能送什麼?好好准備准備,祝成功。
Ⅹ 關於離婚糾紛,法律上會怎樣判決
結婚前(以領證為准)分手,如果男方要求女方返還彩禮,若能確定所付款項確為「彩禮」的性質,可要求返還,應全數返還。
結婚後(以領證為准)不久離婚,若男方卻因支付彩禮而導致生活困難,可要求返還,返還額度視實際情況而定。
戀愛中贈送的禮物、共同支出開銷等不予返還。
從你敘述的情況看。彩禮是不用返還的,婚後的花費要看你們是否有婚前財產協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