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人的喪葬費兒女伺候的和沒刺的都是平均分配嗎還是不一樣啊
這種事一般沒有規矩,就是家裡人之間互相定,如果實在不公平,也可以找人協調一下
㈡ 喪事花銷超過了國家給付的喪葬費標准,超出部分是否由繼承人平均承擔
超出部分應當由繼承人平均分攤,當然可以根據經濟狀況協商解決。
㈢ 老人去世後的喪葬費子女是否平均分配
喪葬費雖然不屬於遺產,但在處理時會按遺產繼承人順序進行分配,第一順序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人員是第二順序,如果沒有第一順序的人員,才在第二順序的人員中分配。
對喪葬費如何分割,法律並無明確規定。根據我國目前的有關政策,享有喪葬費待遇的人必須同時具有兩個條件:一是必須是死者的直系親屬、配偶;二是死者生前主要或部分供養的人。死亡喪葬費的具體分割,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如果實在協商不成,也可向法院起訴。法院一般按照均等分割原則處理喪葬費。
㈣ 喪事由兒子一人承擔費用 收到的禮金怎麼分有兒子出殯當天姑娘社禮帳算誰發送
㈤ 喪葬費在法律上是子女平分的嗎
是的,因為子女是有義務照顧父母的,所以無論是任何事
㈥ 老人去世後的喪葬費子女是否平均分配
首先要看遺產繼承的佔比是多少,佔比多的喪葬費就多出,如果是平均繼承,費用就平均分配,雖然沒有明確的法律具體規定,但子女間一般都會約定俗成。
㈦ 奶奶昨晚去世了,如何解決喪事辦理費用承擔的爭議~急
1、你的這個問題在法律上比較簡單,根據你說的情況,5個孩子中有兩個兒子是你奶奶親生的,3個不是親生,但是也都形成了撫養關系,因此與親生無異。根據婚姻家庭法的規定,5個孩子都有生養死葬的義務,也即是說5個孩子原則上對喪葬的費用有相同的義務,但是法律也保護弱者,為公平原則,你的父親由於自身有疾病,你的家庭也不寬裕,因此你父親可以少承擔一些,具體的減免比例法律無法規定,關鍵還是親人們的協商,如果他們都通情達理應該會照顧你父親的。
2、至於你有無義務,原則上可以說有,畢竟你也是奶奶的至親,但是按照風俗,在有父輩的情況下還是應該先由他們承擔這個義務,如果你自願承擔當然法律不會禁止。
3、對於你母親的情緒,相信這是歷史積累的,不是勸一下就能好的,這需要你更多的疏導。
4、你爺爺的問題,和奶奶是一樣的,應該同等處理。
㈧ 老人喪事花費太多,兄弟們不認可,怎麼辦
兄弟們不認可的話,那你把所有的賬目都平攤出來唄,然後給她們看,如果她們不願意出錢的話,那就不要讓他們出錢唄,說明他們沒有孝心。
㈨ 老人去世後,喪葬費按法律規定,應該怎樣分配
喪葬費系對死亡人員喪葬補助費用,應用於死亡人員喪葬事宜。
一般用於逝者服裝、整容、遺體存放、運送、告別儀式、火化、骨灰盒、骨灰存放等。
喪葬費不屬於遺產。如有節余,可參考親屬與死者之間的關系,以主要照顧和救濟死者生前需要扶養的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補償對死者生前照顧贍養較多的親屬並兼顧其他親屬為原則進行酌情分割。
(9)喪事費用均分糾紛擴展閱讀:
案例:繼母為爭丈夫喪葬費與繼子女打官司,法院判參照繼承法分割
2014年10月,兵團第二師某團場的馮先生因病去世,當地社會保障部門給付其家屬撫恤金及喪葬費共計76340元,為分割上述費用,馮先生現任妻子馬女士將其3個子女告上了法庭。10月29日,庫爾勒墾區人民法院成功調解了這起共有權糾紛案。
據了解,馬女士與馮先生於2002年結婚,婚前各自都有子女,且已長大成人。馮先生因病去世後,社會保障部門給付的撫恤金及喪葬費成為馬女士與丈夫的3個子女爭奪的焦點。在法庭上,馬女士稱,自己是馮先生合法的妻子,丈夫去世後,撫恤金及喪葬費應歸自己所有,而且丈夫名下的存款也應由自己和丈夫的子女們平分。
但是馮先生的3個子女堅持要同馬女士平分76340元撫恤金及喪葬費。
經過法院調解,馮先生的3個子女同意將撫恤金及喪葬費的一部分34000元歸馬女士所有,訴訟費1400元由他們與馬女士各付一半,並一次性以現金的方式將34000元付給了馬女士。
據庫爾勒墾區法院法官介紹,喪葬費、撫恤金是公民死亡之後發生的,不屬於死者遺產,它是國家對死者親屬物質性收入損失的一種補償。喪葬費,是對被繼承人死亡後的喪葬事務支出的一種經濟幫助,用以解決死者家屬在殯葬花銷時所遇到的實際困難;
撫恤金,用以優撫和救濟死者家屬,尤其是那些依靠死者生活而無經濟來源的未成年人和喪失勞動能力的直系親屬,它是對死者親屬精神痛苦的一種撫慰。
本案中,在辦理完被繼承人喪事後,喪葬費尚有餘額,而原、被告作為被繼承人的合法妻子及子女(均已成年獨立生活,且有勞動能力),應當參照繼承法,由配偶、子女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共同分割撫恤金,並按照均等原則分割喪葬費餘款及撫恤費。
㈩ 兩兄弟為父辦喪事,禮金誰的朋友歸誰,親戚平均分配,那支出的費用該怎麼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