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投訴難度

投訴難度

發布時間:2021-11-10 00:52:34

Ⅰ 如何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投訴首先是個時間問題,向消費者協會、行政機關投訴或申訴的有效時間,法律、法規已作具體規定,即在發生爭議後2年內。但是,消費者如何與商店發生爭議後,應及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不要拖得時間太長,因為,時間一長便可能發生證據丟失的情況。另外,一些不宜存放的商品,時間長了,很難鑒別其質量問題。特別是實行三包的商品,一旦過了三包期會增加解決爭議的難度。所以一旦發生消費爭議,消費者應及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可以採取書面和口頭的形式。消費者由於工作學習繁忙,無暇抽身前往消費者協會投訴時,可以採取書面投訴,郵寄送達的方式。首先要寫明購物的時間、商店、商店地址。如能寫明郵政編碼、電話則更佳。同時寫明商品的名稱、品牌、型號、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或有效期等。然後詳述質量問題發生的時間、經過或服務不滿意的具體表現,接著闡明認為存在質量問題或服務問題的理由,並提出具體要求和說明是否三包。最後寫上自己的姓名、地址、郵編、聯系電話等。最重要的是隨信附上購物發票(復印件)等憑證。如該商品有特殊情況的也應寫明,如季節降價、清倉處理、處理品、等外品、試銷品等。以供處理投訴的消協同志參考。 有些商品的質量問題投訴,因涉及到讓消費者協會親眼目睹商品產生質量問題的情況,所以,消費者必須到消協所在地投訴。投訴時帶好發票等憑證,實物等。然後口頭敘述該爭議發生的前因後果,大致可按書面投訴條理進行,對消委會接待同志的提問,要實事求是地回答,不管是書面投訴還是口頭投訴,都必須做到客觀、真實、全面。最後,消費者填寫投訴表。

Ⅱ 實名舉報和一般舉報相比,意義何在

實名舉報則是指舉報人署本人真實姓名,並留有舉報人單位、住址、電話或者其他有效的聯系方式,以書面、電話、口頭或其他形式,向檢察機關提供國家工作人員或者國有單位涉嫌貪污、賄賂、瀆職等屬於檢察機關管轄的職務犯罪線索的一種舉報形式。 造成匿名舉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生怕打擊報復,有的是因為對舉報內容的可靠程度沒有多大把握,也有極個別人利用舉報誣告陷害他人。 匿名舉報不利於舉報案件的查處。從舉報工作的實踐看,在匿名舉報中,確實有舉報詳實、從中查獲大案要案的。但是,多數匿名舉報內容籠統,缺乏具體事實和根據,又找不到舉報人擴大線索,調查工作無從下手,直接影響了對案件的查處。另外,由於匿名舉報找不到舉報人,也影響了對舉報人進行案件查處後的情況反饋和獎勵。 我們提倡舉報人使用真實姓名,實名舉報。這是因為:首先,舉報是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維護黨和人民利益的具體表現,為對自己舉報的問題負責,應當署名舉報。其次,檢察人員在審查處理舉報線索時,如認為舉報內容不清,可約請舉報人面談,或者補充有關材料,取得舉報人的配合和支持,有利於舉報案件的及時查證。同時,便於向舉報人反饋處理結果和獎勵舉報有功人員。第三,最高人民檢察院已經在1991年制定了《關於保護公民舉報權利的規定》,我市檢察機關也制定了一整套嚴格和保密制度和保護措施,嚴禁泄露舉報人的姓名、單位、住址和舉報內容,消除群眾後顧之憂,鼓勵和支持群眾依法行使舉報權利。總之,從對黨和人民的事業負責,對自己舉報的問題負責,為及時有效地懲處犯罪分子,應當提倡實名舉報。

Ⅲ 按照投訴處理的難度,投訴產生影響的大小,客戶投訴分為:普通投訴,緊急投訴,無理投訴,有效投訴,哪些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37條第一款規定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公益性職責,第一,向消內費容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提高消費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引導文明健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第二,參與制定有關消費者權益的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強制性標准第三,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第四,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部門反應,查詢,提出意見,第五,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第六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可以委託具備資格的法定檢定鑒定鑒定人應當告知鑒定意見,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訴訟,第八,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據紕漏和批評

Ⅳ 微商怎麼投訴會比較有效

微商不發貨,不退款,沒有售後怎麼辦?微商維權看過來

每個人的微信好友里總有那麼幾個微商,天天廣告轟炸也就算了。

不少網友發現:某些微店的售後更讓人頭疼,趕緊看看這些問題,你有沒有遇到、該怎麼解決?

1,微信平台進行商品或店鋪的推廣,但最終的交易行為,還是發生在淘寶等傳統網路平台上;

這種情況,可先通過實際購物的網路交易平台申請維權;

2,直接在微信中的「購物」功能選項中購買的,此項是京東商城的購物入口;

 這種情況,可先通過京東商城進行維權;

3,通過騰訊認證的企業微信號上購買的;

  這種情況可先通過騰訊客服進行維權。若上述的平台不受理或無法達成協議,消費者可以向商家所在地工商部門或消委會投訴該商家,或向平台所在地的工商部門或者消委會投訴該平台。

4,個人私下微信聊天完成的交易或通過個人微信公眾號達成的交易;

由於微信私下購物時公民個人私下交易或通過非法渠道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若發生消費糾紛,是無法通過《消法》維權,只能通過民事訴訟的辦法來解決。但民事訴訟中,基於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消費者要提供充分的證據。然而,在微信私下購物行為中,消費者很多時候都不清楚賣家的姓名,手機號碼,地址等真實有效的信息,維權難度大。

私下交易要當心

微信最初的設計只是一種聊天交流的工具,並不用登記身份證等真實信息,賬號具有私密性、虛擬性、臨時性的特點,還可隨意刪除其發布信息。如果這些微信用戶銷號,一旦發生商品質量、售後服務糾紛、食品安全等問題,取證很難,而且微信朋友圈買賣行為屬於私下交易,買家權益很難受到法律保護。

Ⅳ 為什麼打個舉報電話這么難

關鍵是現在不公平的事情太多了,所以打舉報電話的也多,就不好打通了

Ⅵ 對於無理投訴的人怎麼處理

一、耐心

往往在處理無理投訴的業主通常情緒激動,常因急於表達反而辭不達意,所以你必須耐心聽其敘述,也給自己留出足夠的時間准備回話;

二、細心

在聽業主講述的過程中必須細心認真,注意重要細節,通常會給自己帶來更大的優勢;

三、先聽後說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所以一定要遵從這條定律,先讓業主說到夠,千萬不要打斷業主所講的說話,所謂言多必失,耐心聽講,在聽說過程中耐心等待對方說的錯誤話題,藉助他說錯話的機會出去叫自己下屬倒一杯茶給他慢慢喝,以求佔得上風、乘勝追擊使你更有意義;

四、講話語言要注意分寸

禮貌待客是處理投訴的必要條件,保持冷靜和禮貌,語言要清但足夠清楚,語氣要和藹可親的態度,千萬不要頂撞業主;

五、不要與業主在細技末節上喋喋不休;

所謂以和為貴,所以千萬不要和業主爭吵,即便在某個細節上你佔了上風,最後往往也不能取得圓滿的結果,更不要喋喋不休的強行說服業主,否則往往會產生恰恰相反的效果;

六、目光要堅定

與業主溝通時要用自己的目光直視業主,顯示出自己堅定的信心,你越是堅定業主就越退卻,不要給業主覺得你內心的恐懼,否則業主會得寸進尺,他會提出更多不合理的要求;

7、迂迴戰術

有些問題是你無法解決的,在與業主交談時需要循序漸進,採用迂迴戰術,才能為自己贏得思考的時間,比如設法多談談自己公司的背景介紹,嘆嘆苦經等;

八、尋找業主喜歡談的話題

所謂投其所好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和業主拉近距離,保持自己的親和力;

九、合理讓步

有時候處理投訴就象談判,准備好自己的籌碼與客戶討價還價,大多數情況下,很多業主投訴物業公司都是這樣解決的;因你的技巧還沒有達到這個水平。

十、不要作出隨意的承諾

當你一旦作出承諾就必須履行落實對兌,否則會讓業主感覺得對你失去信任,所以你要千萬在回話中作出謹慎;

十一、不要輕信業主

業主在投訴有時是因為誤會引起的,所以合理的解釋是很重要,保持頭腦冷靜在客觀分析問題,相信自己公司的下屬和同事,但不要流露出不相信業主的表情,否則問題會越搞越糟,無法收拾;

十二、相信上司

有些投訴當你自己處理不了時應該果斷地交給上司去處理,相信上司和其他同事會解決好問題總之隨著管理經驗的豐富積累,相信每個人對投訴處理的能力會隨著時間的延長而提高,只要相信自己,會給自己信心希望不要退卻!

Ⅶ 消費者投訴 心理特點

消費者投訴,是指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與經營者之間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後,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調解,要求保護其合法權益的行為。

目錄

受理原則
投訴形式
業務范圍
投訴誤區

誤區一
誤區三
誤區四
誤區五
誤區六
誤區七
如何投訴
法律問題

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
展開

受理原則
投訴形式
業務范圍
投訴誤區

誤區一
誤區三
誤區四
誤區五
誤區六
誤區七
如何投訴
法律問題

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
展開

編輯本段受理原則

消費者協會接受消費者的投訴,實行以地域管轄為主、級別管轄為輔的原則:

(一) 對消費者的投訴,由被訴方所在地的縣級消費者協會或下屬分會處理;被訴方所在地與常住地不一致的,由常住地縣級消費者協會或下屬分會處理。

(二) 案情涉及兩個縣級轄區以上的,由共同的上一級(市級或省級)消費者協會處理。

(三) 案情涉及兩個市級協會轄區以上的,由省消費者協會處理;省消費者協會對已受理的投訴可以委託轄區內與案情有關聯的任何消費者協會處理。

(四) 省消費者協會收到的來信及網上投訴案件可以直接轉到當地消費者協會處理,對重大、疑難的投訴案件可以直接受理。

(五) 外籍消費者投訴國內經營者的,由被訴方所在地縣級消費者協會處理;省內消費者在上海、江蘇、香港、澳門地區消費引發的爭議,可以向消費者所在地消協投訴。

編輯本段投訴形式

消費者投訴可以採取電話、信函、面談、互聯網形式進行。但無論採取哪種形式,都要有以下內容:

(一) 投訴方及被投訴方基本情況。投訴方的姓名、地址、郵編、聯系電話等;被投訴方的名稱、地址、郵編、聯系電話等,消費者委託代理人進行投訴的,應當向消費者協會提交授權委託書;

(二) 具體的投訴內容。損害事實發生的過程及與經營者交涉的情況;

(三) 具體的證據。消費者有義務提供與投訴有關的證據,證明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與受損害存在因果關系。消費者協會一般不留存爭議雙方提供的原始證據(原件、實物等);

(四) 具體的投訴請求;

(五) 投訴的日期。

編輯本段業務范圍

下列投訴不予受理:

(一) 沒有明確的被投訴方;

(二) 經營者之間的爭議;

(三) 經營者事前已經向消費者真實地說明商品存在瑕疵等情況;

(四) 爭議各方已經達成和解(調解)協議並履行,且無新理由和相關依據的;

(五) 消費者提供不出任何必要證據的;

(六) 法院、有關行政部門、仲裁機構已受理、處理的;

(七) 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應由指定部門處理的;

(八) 不屬於《消法》調整范圍的其他情況。

消費者協會在接到投訴後的七個工作日內按規定作出是否受理的決定。不予受理的,出具不予受理的函件。投訴案件受理後,一般應在十五個工作日內進行調解。案情復雜,情況特殊的,徵得雙方同意可延長至三個月。

編輯本段投訴誤區

誤區一

所有消費都可投訴

《消法》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因此,非此對象的消費投訴不屬消費者協會的受理范圍。

誤區二

所有購買商品都可投訴

兩種情況下,購買的商品出現問題,投訴消費者協會不予受理。一種是超過保修期的商品。一種是使用不當、人為造成的損壞。

誤區三

商品、服務有詐可「假一賠十」

《消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價款或者接受服務費用的一倍。也就是說,假一賠一,而不是假一賠十。

誤區四

所有投訴都可得到精神賠償

《消法》第43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法第25條規定,侵害消費者的人格尊嚴或者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的,應當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但如提出一些「過」的要求,消費者則應「三思」。

誤區五

與消費「有關」都可向消協會投訴

消費者丟物通常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當然,如果消費者在超市將物品交由存包處保管,領取時發現物品丟失,消費者協會則可介入調解。

誤區六

所有投訴消費者協會都要受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有9種情況投訴不予受理:1、經營者之間購銷糾紛;2、消費者個人私下交易糾紛;3、商品超過規定的保修期和保質期;4、商品標明是「處理品」的(沒有真實說明處理原因的除外);5、未按商品使用說明導致商品損壞或人為損壞的;6、被投訴方不明確的;7、爭議雙方曾經達成調解協議並已執行,沒有新情況、新理由的;8、法院、仲裁機構或有關行政部門已受理調查和處理的;9、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的。

誤區七

商品的質量糾紛由消費者協會判定

涉及到質量鑒定的糾紛,只能到相關檢測部門做出質量鑒定後,消費者協會才可以此為依據,藉助法律規定,幫助消費者討回公道。

編輯本段如何投訴

消費者在購買的商品發生質量問題或對接受服務不滿意時,如與商店協商和解未果可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也可以不經協商直接向消協投訴。

投訴首先是個時間問題,向消費者協會、行政機關投訴或申訴的有效時間,法律、法規已作具體規定,即在發生爭議後2年內。但是,消費者如何與商店發生爭議後,應及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不要拖得時間太長,因為,時間一長便可能發生證據丟失的情況。另外,一些不宜存放的商品,時間長了,很難鑒別其質量問題。特別是實行「三包」的商品,一旦過了「三包」期會增加解決爭議的難度。所以一旦發生消費爭議,消費者應及時向消費者協會投訴。

向消費者協會投訴可以採取書面和口頭的形式。消費者由於工作學習繁忙,無暇抽身前往消費者協會投訴時,可以採取書面投訴,郵寄送達的方式。首先要寫明購物的時間、商店、商店地址。如能寫明郵政編碼、電話則更佳。同時寫明商品的名稱、品牌、型號、生產廠家、生產日期或有效期等。然後詳述質量問題發生的時間、經過或服務不滿意的具體表現,接著闡明認為存在質量問題或服務問題的理由,並提出具體要求和說明是否「三包」。最後寫上自己的姓名、地址、郵編、聯系電話等。最重要的是隨信附上購物發票(復印件)等憑證。如該商品有特殊情況的也應寫明,如季節降價、清倉處理、處理品、等外品、試銷品等。以供處理投訴的消協同志參考。

有些商品的質量問題投訴,因涉及到讓消費者協會親眼目睹商品產生質量問題的情況,所以,消費者必須到消協所在地投訴。投訴時帶好發票等憑證,實物等。然後口頭敘述該爭議發生的前因後果,大致可按書面投訴條理進行,對消委會接待同志的提問,要實事求是地回答,不管是書面投訴還是口頭投訴,都必須做到客觀、真實、全面。最後,消費者填寫投訴表。

編輯本段法律問題

關於消費者投訴維權的問題,從法律上有三點問題,

第一個問題

消費者在維權當中主要會遇到哪些法律問題,不管消費者是主張權利也好,還是進行訴訟程序來主張權利,第一個問題就涉及到被侵害的是什麼。其中無非是兩大類的訴訟糾紛,一類就是關於合同的糾紛,另外一類是關於侵權的糾紛,合同糾紛可能涉及到產品本身的質量問題,侵權糾紛可能是因為產品的質量上出現瑕疵,而造成消費者的財產或者人身的損害。在消費者維權的時候,我發現有些消費者對這個問題不是很清楚,有些總覺得是產品質量不合格形成的,其實在我們的訴訟當中,包括主張權利的時候,都會涉及到底是合同糾紛還是侵權糾紛的問題,因為後面承擔的法律責任有所不同,包括舉證責任也有所不同。所以消費者出現跟經銷者或者銷售者產品質量糾紛的時候,首先要把這個問題弄清楚。

第二個問題,

消費者維權當中很大的困難是證據問題。這個證據問題剛才邱主任已經說了,如何來舉證,消費者對於舉證的困難,這方面是比較明顯的,因為有些產品它的價格不是很高,一些重要的比如小票、發票保留不太注意,這個都為以後的維權帶來了一些困難,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問題。證據問題當中,我認為就像邱主任剛才說的,有我們制度上的問題,我們制度上的問題就是說,對於責任的分配,舉證責任的問題。比如消協當中有一些問題不清楚,而這也為在一些糾紛形成以後,就是誰該來舉證的問題就發生一些困難,像這種鑒定報告,由於要求鑒定,所以就形成了一個新的費用發生,這個對於個別的消費者來說,要為此而去付很大的代價進行維權,這就是成本非常高的一個方面。所以證據問題,我們說一個是在制度上需要進一步完善,在今後的比如說消法的修改這方面要完善,另外一方面,我們法律上應該設立一些制度有益消費者。在證據問題上第二個大問題裡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法律適用問題。消費者有的時候會認為,消費者維權主要靠消法,我們說消法是一個維權的主要的法律,但實際上還要看到消法和其他法律的配套,比如說跟民事訴訟、跟民法通則,包括現在的我們國家正在制定的侵權責任法,包括已經有的產品質量法,這些法律應該是配套來進行維權的,不能說光拿一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還不夠,不光要有證據的准備,還要了解法律。

第三個問題,

出現了一些消費者的糾紛,在維權當中有一些矛盾越來越大,我認為這里邊也不能夠簡單的說經營者在這方面都是做的不對的,我覺得這個問題是兩方面,一方面是消費者,一方面是經營者,這兩方都應該有一種非常好的法律意識來解決他們之間的糾紛。作為消費者來說,維權當中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比如,有些消費者提的索賠過高,這使得有些糾紛的談判不能夠達成,而對於有些經營者的問題,就是不負責任,這個不負責任就是說拖,明明知道消費者來維權要花很大的精力,以這種不負責任的心態對待消費者。

閱讀全文

與投訴難度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
公眾號版權投訴材料 瀏覽:841
簽訂無固定期限合同的好處 瀏覽:727
油汀發明 瀏覽:216
論文轉讓網 瀏覽:282
通州門面轉讓最新消息 瀏覽:165
第二屆紫金知識產權國際峰會 瀏覽:4
2010年4月自考知識產權法答案 瀏覽:259
3系馬年限量版價格 瀏覽:952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