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及法律
1、根據侵權責任法 你介紹的情況適用 過錯推定責任
也就是說,如果證明不了對方在內被動物造成損害存在重大容過失的,應有你們承擔責任。
2、對方的治療是否由於牛提到導致的,對此雙方有爭議、包括對於用葯治療的必要性合理性有爭議的,可以在訴訟中申請司法鑒定。
B. 動物致人損害的案件,如何認定動物的管理人、飼養人
一日,劉某騎摩托車載同事程某上班,途經甲廠附近時,與竄入該路段的狼狗相撞發生事故,致使劉某與程某跌地受傷,劉某經搶救無效身亡。事發後,狼狗逃逸。劉某的繼承人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甲廠賠償。
訴訟中,原告提供的證據:(1)事故的當事人之一程某證言,事故發生時,狼狗從甲廠內竄出,並與車相撞;(2)三名無利害關系的證人反映,事發前甲廠養有狼狗,事發後狼狗即不見了。被告提供的證據:(1)事發後,公安機關對甲廠進行搜尋,未找到狼狗;(2)甲廠一名職工及法定代表人的一位親戚反映,該廠事發前一個月曾養過狼狗,但早已牽走,事故中的狼狗非甲廠飼養。
法院認為原告提供的證明力明顯大於被告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對原告提供的證據予以確認,並推定出與劉某相撞的狼狗是甲廠的狼狗。甲廠對其狼狗管理不善,致使狼狗竄入道路與劉某駕駛的摩托車相撞發生交通事故,是本起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狼狗的飼養人甲廠應承擔主要民事責任。
依法分析
這是一起動物致人損害的案件,審判的焦點集中在如何認定狼狗的管理人、飼養人,這也是審判中的難題。這里涉及事實推定規則的運用及當事人的舉證責任的相關問題。對此作如下分析。
推定是藉助於一個存在的事實,據以推出另一相關事實存在的一定假設,這是根據邏輯推理的規則來推斷未知事實的一種邏輯證明方法。其中現存的事實稱為基礎事實,另一事實稱為推定事實。對推定的分類大陸法系國家多採用二分法,即分為法律上的推定和事實上的推定兩種,前者是指「法規的內容規定為『如果是甲就推定為乙』的情況」。其可分為確推定和假推定。後者是法官根據學理上推定的原則和日常經驗法則而作出來的,因為常識和經驗表明的基礎事實通常與待證事實並存,即根據事物之間存在常態聯系。這種事實上的推定為假推定,雙方當事人可用反駁予以推翻。兩者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事實推定不是根據法律的明確規定,而是根據日常經驗法則。本案件所要研究和適用的就是事實推定的規則。
事實推定對於提高訴訟效率,正確分擔舉證責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這是訴訟本質規則的要求。首先,可在當事人間合理分配舉證責任。其次,減少不必要的舉證,實現訴訟經濟價值。第三,由於法院不能拒絕裁判,適用事實推定可避免對於一些推定的事實因無從取得合法適格的證據而產生程序上的僵局。但是事實推定畢竟是一種蓋然性上的推斷,可能有被濫用的危險,所以必須對適用和條件進行嚴格的限制。這些條件應包括:(1)沒有其他證明方式可以證明為真的基礎事實。基礎事實應為按照證據規則經過法院裁判蓋然性占優勢的事實。對於基礎事實,除審判上的知悉、經過公證的事實、訴訟文書認定的事實、對方當事人認可外,都需由主張者提出足夠的證據,使法官對其存在形成確信。(2)推定的事實與基礎事實間有一定的因果關系。這種因果關聯性符合日常經驗法則,推定事實的存在具有高度蓋然性。(3)允許另一方提出反駁,在事實推定中當事人可以就基礎事實和推定事實的真實件提出反駁,也可對法官適用經驗法則的推論過程提出反駁。
事實上的推定,屬於邏輯上的演繹的推論,如果沒有相反的證據和推論,對推定事實的真實性一般可加以確認。法院適用事實推定的過程對舉證責任分配產生影響。首先,事實推定的適用沒有免除主張者對基礎事實的舉證責任。當事人慾使法院進行事實推定,以證明其主張的待證事實,必須完成對基礎事實的舉證責任,說服法官並使其對基礎事實的真實性形成高度蓋然性的心證。然後,在基礎事實的基礎上,法官運用自由心證及經驗法則相信推定事實存在的可能性大於不存在的可能性。第三、對方當事人提出的反駁包括直接反駁和間接反駁,直接反駁指舉證使法官對推定事實的存在產生合理懷疑,使已形成的心證發生動搖,也可提出相反的推論,使法官排除一般經驗法則的適用,即可使推定失效。間接反駁指舉證反駁基礎事實,使法官對雙方提供的證據進行衡量,並確認證據蓋然性占優勢的一方勝訴。綜上可看出,主張推定事實的一方當事人始終對基礎事實的真實性負有舉證責任;在適用推定後,對方當事人為反駁推定的事實必須提出相反的證據和推論。《民訴意見》第75條規定,「根據法律規定或已知的事實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實」的當事人無需舉證。《證據規定》第9條再次進行了規定。可見事實推定的適用免除了主張推定一方當事人的舉證責任,並將當事人對推定事實的舉證責任也發生了轉移。
結合本文所涉案件,在認定與車相撞的狼狗是否是甲廠飼養、管理的這一事實上,雙方當事人均舉出相反的證據,雙方各執一詞。原告提供的證據證明了甲廠養有狼狗,事發時狼狗從甲廠竄出,且在事發後下落不明等事實,而被告提供證據也能證實在事發前甲廠養有狼狗這一節事實,但對事發過程中狼狗是否系該狼狗,由於其提供的證人證言與甲廠存有一定的利害關系,所以對此事實的所作的證言證明力本身較弱,法院根據雙方提供的證據確認了甲廠在事發前有狼狗這一基礎事實上,並運用自由心證及經驗法則,原告所提供的證明力遠大於被告所提供的證據的證明力,認定與車相撞的狼狗是甲廠的事實存在具有高度蓋然性,並作出判決符合事實推定的法律規定。
技巧提示
訴訟中的經驗法則,是人類在日常生活中依經驗歸納所獲得的有關事物因果關系或性質狀態的法則或知識。人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以及科學實驗中,對客觀事物之間的相互關系或影響、客觀事物本身的發展變化獲得了許多的知識和信息,通過理性的分析歸納,便形成了經驗。據此經驗,人們可以從一事物的存在或狀態,推知另一事物的存在或狀態,或者從一事物的現狀推知該事物的過去和將來。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法律高手》
C. 飼養動物致人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起訴狀怎麼寫
原告:XXX,男,XXX年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略)。
被告:XXX,男,XXX年X月XX日出生,漢族,專住(略)。
訴訟請求:
1、判令被屬告賠償原告醫療費1626.4元、誤工費208.35元、交通費80元、鑒定費300元、財產損失費50元,合計賠償2264.75 元;
2、本案訴訟費由全部由被告承擔。
事實和理由:
2008年2月5日晚上,被告XXX因經營客車糾紛向租住在原告XXX家的XXX索要醫療費,在索要過程中雙方發生斗毆。同住一處的原告及家人忙下樓勸阻,在勸架過程中,被告將原告打傷。後原告到XXX醫院住院治療治療6天,花去醫療費1626.4元。經蘭州市XXXX公安局鑒定,原告所受損傷為輕微傷甲級。案發後,XXX派出所幹警及時前往制止,並現場證明原告陳XXX「毀壞房門暗鎖一把、打爛竹椅一張、上身外衣拉鏈扯壞、上身內衣扯爛」。
原告認為,被告致傷其身體並損害其財物,其應當予以賠償。為維護合法權益,原告特依法起訴,請判如所請!
此致
省××人民法院
具狀人(本人簽名):
××年××月××日
D. 我國法律對動物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是怎樣規定的
對於飼養動物和流浪的飼養動物,《侵權責任法》第十章第七十八條至第八十四條(備註:流浪的飼養動物規定在第八十二條);對於被野生動物侵害,《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四條規定。
附:
一、《侵權責任法》第十章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
第七十八條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七十九條 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條 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一條 動物園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園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八十二條 遺棄、逃逸的動物在遺棄、逃逸期間造成他人損害的,由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八十三條 因第三人的過錯致使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被侵權人可以向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請求賠償,也可以向第三人請求賠償。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賠償後,有權向第三人追償。
第八十四條 飼養動物應當遵守法律,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妨害他人生活。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十四條因保護國家和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造成農作物或者其他損失的,由當地政府給予補償。補償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制定。
E. 動物致人損害侵權糾紛
這個你維不了權,精神受到刺激,法律沒有確切說明,當時是 受到過驚嚇,但你的驚嚇不能用尺子來衡量,如果你堅持下去,會什麼也得不到,即使你有證明也不行,得饒人處且饒人,你退一步說話比較好,再說了你說治療怎麼治療?我沒有針對你的意思,可以按精神病治療嗎? 不能,還是賠給你點錢算啦,孩子 沒事是萬幸,
F. 動物致人損害由誰承擔舉證責任
現實困惑
周某一日出去散步,見林某的小狗長得十分可愛,就去逗小狗,不想小狗一害怕就咬了周某一口,雙方就賠償達不成協議,周某於是起訴到法院。周某證明自己所傷確實是林某的狗所咬。林某則證明周某被咬是由於他自己逗狗所致,所以周某本身也存在過錯。本案的舉證責任如何分配呢?律師點評
本案也是屬於一種特殊的舉證責任分配方式。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屬於無過錯侵權,也就是說即使飼養者和管理者主觀上無過錯也要承擔責任。但是如果飼養者和管理者能夠證明受害人有重大過失或者故意,或者是由於第三人過錯導致的,可以相應減輕或免除飼養者或管理者的責任。因此證明責任也會根據這種情況在受害者和加害者之間適當分配。受害者要證明其所受傷害確系由飼養人或管理人飼養的動物所致,而管理人和飼養人則要證明受害人有重大過失或者故意,或者第三人有過錯,否則就要承擔證明不能的後果,面臨敗訴的風險。因此,本案中周某隻要證明自己是被林某的狗咬傷即可。而林某若想減輕或免除自己的責任則要證明周某本身具有重大過失或者故意。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四條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
(五)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特別提醒
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案件中,動物的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只有在能證明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的情況下,才能減輕或者免除自己的責任。
G.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由誰來承擔侵權責任
現實問題
譚某家裡養了一條小狗,一天譚某帶狗乘電梯,准備下樓遛狗,由於小狗平時一直很溫順,因此沒有給狗戴嘴套。在電梯里,初中生申某拿出香腸去喂小狗,不料小狗突然發怒把申某咬傷。事發後,申某的家長要譚某賠償相關損失,但譚某覺得這是意外,且是因為申某餵食造成的,故不同意賠償。申某的損失該由誰來賠償?
律師解答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由於動物本身所具有的危險性,因此,動物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是一種特殊的民事侵權責任。
在這則案例中,譚某沒有採取安全措施給狗戴嘴套,由此造成他人的損害,其應承擔全部的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七十八條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但能夠證明損害是因被侵權人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擔或者減輕責任。
第七十九條違反管理規定,未對動物採取安全措施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H. 動物致人損害案件中,應當由誰承擔舉例責任
2006年4月5日,丁某經過同村王某家門口時,王某養的大黑狗沖他汪汪大叫,李某被它叫得很生氣,就拿起磚頭砸過去,大黑狗躲閃開,迅速撲上去咬住丁某的腿和手臂。李某被狗咬得滿地打滾,最後王某聞訊趕來,喝住大黑狗,丁某方才脫離危險,但他的腿和手臂已經多處受傷,住院治療花了3000多元。出院後,丁某到人民法院起訴王某,要求王某賠償醫葯費等各種損失。
依法分析
本案是一起動物致人損害的特殊侵權糾紛訴訟。我國舉證責任的一般原則是「誰主張誰舉證」,被告沒有提出新的主張,僅否認原告的訴訟請求,一般不負舉證責任。但是在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案件中,民事訴訟法從保護受害方的利益出發規定了舉證責任倒置的特殊原則。《民訴意見》第74條第5款規定:「在訴訟中,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但在下列侵權訴訟中,對原告提出的侵權事實,被告否認的,由被告負責舉證:……(5)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證據規定》第4條第5款規定:「……(五)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訴訟,由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就受害人有過錯或者第三人有過錯承擔舉證責任;……」
所以,本案中,應當由王某承擔舉證責任,證明丁某被咬傷是由於其自身過錯造成的,如果他證明不了,就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技巧提示
現在到法院打官司,法院都須向當事人發送《舉證通知書》,以提醒當事人作好與案件相關的證據准備,以下是人民法院的《舉證通知書》樣本。
×××人民法院
舉證通知書
(××××)×××字第××號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現將有關舉證事項通知如下:
一、當事人應當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當事人沒有證據或者提出的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後果。
二、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應當提供原件或者原物,或經人民法院核對無異的復製件或者復製品。並應對提交的證據材料逐一分類編號,對證據材料的來源、證明對象和內容作簡要說明,依照對方當事人人數提出副本。
三、申請鑒定,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提出反訴,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前提出。
四、你方申請證人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的十日①前向本院提出申請。
五、申請證據保全,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的七日②前提出,本院可根據情況要求你方提供相應的擔保。
六、你方在收到本通知書後,可以與對方當事人協商確定舉證期限後,向本院申請認可。
你方與對方當事人未能協商一致,或者未申請本院認可,或本院不予認可的,你方應當於××××年××月××目前向本院提交證據。
七、你方在舉證期限內提交證據材料確有困難的,可以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三十六條的規定,向本院申請延期舉證。
八、你方在舉證期限屆滿後提交的證據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十一條、第四十三條第二款、第四十四條規定的「新的證據」的規定的,視為你方放棄舉證權利。但對方當事人同意質證的除外。
九、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十七條規定的條件之一的,你方可以在舉證期限屆滿的七日前書面申請本院調查收集證據。
附:
1.存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證據規定》)第四條或者第五條、第六條規定的情形的,審判人員可以針對不同案件情況填寫。
2.如當事人可能提供域外形成的證據的,審判人員應當根據《證據規定》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的規定,填寫相關內容。
3.……(審判人員認為有必要的,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指定當事人提供與本案有關的證據)
××××年××月××日
(院印)
說明:
本通知書適用於一審訴訟程序。
人民法院指定舉證期限時,應當指定舉證期限屆滿的時間。後收到通知書的一方當事人舉證期限不足30日的,自其收到通知書起第31日為舉證期限屆滿的時間。
註:
①適用簡易程序的,當事人申請的時間可以不受10日的限制。
②適用簡易程序的,當事人申請的時間可以不受7目的限制。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法律高手》
I. 飼養的動物致人損害的由誰承擔民事責任
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由於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由於第三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從立法上看,在動物致人傷害時,一種是動物的飼養人承擔民事責任,另一種是動物的管理人承擔民事責任。
(一)動物致人損害賠償的原則:
1、財產損失全部賠償的原則;
2、對人身損害,賠償由此引起的財產損失的原則;
3、對精神損害,貫徹非財產責任為主、賠償為輻的原則;
4、考慮當事人的經濟狀況的原則。
(二)人身損害的幾種情況:
動物致人損害以造成人身傷害為主,在此著重對人身傷害加以論述。根據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精神和司法實踐,人身損害分三種情況。
1、一般傷害。
就是指經過治療可以恢復健康不致造成殘廢者,對於一般傷害,應從實際情況出發賠償必要的,其中包括醫葯費、住院費、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護理費、治療期間的交通費和誤工工資等。
其數額的確定,醫療費以治療醫院診斷證明和有關醫葯單據為憑,誤工工資則依醫院病休證明確定的日期並按受害人的日平均工資或實際收標准計算。
2、人身殘廢。
殘廢是指使受害人身體遭受重傷,致使肢體或內部器官部分或全部喪失功能而部分或全部喪失勞動能力者。殘廢依其傷殘程度可分半殘和全殘廢。
確定是否殘廢及其程度應實事求是。如果一時難以確定,可先按一般傷害處理,待傷情穩定證實確已殘廢的,即作殘廢處理。對於殘廢者,除賠償必要的醫療費外,還應根據其勞動能力喪失的程度和收減少的情況,賠償因不能工作而減少的收入和殘廢者的生活補助費。
3、死亡。
對於因違法行為致人死亡的,除應賠償死者在死亡前因醫療或搶救其生命所花的醫療費用之外,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撫養的人必要的生活等費用。
這里所說「死者生前撫養的人」是指在死者生前以其為生活依靠的一切沒有生活來源和勞動能力的人。所謂「必要的生活費」,是指能夠滿足生活必需的費用。其數額的確定以不超過當地實際生活水平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