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投訴醫院應該找哪個部門
投訴醫院應該找當地市、區衛生監督部門,或者撥打衛生部門投訴電話或者撥打全國統一衛生熱線12320,如果是收費問題可以直接找當地的物價局。目前有三種解決的方式,即:協商解決、行政調解和司法訴訟。
協商解決:與相關醫生領導進行協商解決問題,醫院都有行風投訴監督電話,打過去投訴相應的人員,可以向醫院醫保科或者醫院領導反映個人情況,與其進行協商維護自身利益,患者與醫療機構發生醫療糾紛。
行政調解:通過媒體反映到相關的衛生局或衛生廳,讓他們重視介入調解。
司法訴訟:去法院進行訴訟,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通過法律途徑解決糾紛。
醫患雙方發生醫療糾紛,可以選擇侵權責任或違約責任要求對方承擔責任。
行政調解是指衛生行政部門對於醫療糾紛的調解。就我國的情況而言,衛生行政機關在醫療糾紛調解中占據著核心地位,衛生行政部門作為行政機關以及行業主管機關,其所具有的權威性對醫療糾紛的調解具有重要作用,許多醫療糾紛都通過調解獲得解決。
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免費為市民調解醫療糾紛。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受理本轄區內醫療機構與患者之間的醫療糾紛。
訴訟調解也稱司法調解,是指醫療糾紛進入訴訟程序後,由法院組織進行、醫療糾紛雙方當事人自願同意的調解。
⑵ 想問下醫院醫療糾紛一般屬於哪個部門管啊!
醫院沒有具體部門
一般都是科室的
衛生局管
不行就組織證據去法院
⑶ 發生醫療糾紛找哪個部門
醫療糾紛解抄決途徑一般為三種襲:醫患雙方協商、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法院訴訟
雙方協商是通過醫院內部投訴渠道投訴。醫院一般設有客服中心,可以通過客服中心協調醫患關系,主要是處理對服務態度不滿之類的小矛盾。上班時間發生的糾紛,也可以向醫院醫務處投訴,如果是下班時間發生的糾紛,也可以向醫院總值班投訴。
調解渠道是通過政府部門設立的投訴渠道進行投訴。例如有的城市司法局或衛計委設立醫院糾紛調解辦公室,更簡單的辦法是撥打12345市長熱線,一般必須給答復,而且要求回訪滿意度。
訴訟途徑就不用多說了,直接留好證據找法院起訴,不了解訴訟程序的可以聘請專業律師或向當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⑷ 醫療糾紛衛計局不管,應再找哪個部門
你好,醫療糾紛首先要找衛計局(現在大部分地區已經更名為衛健局),解決醫療糾回紛的答第一站是衛計局。
你要確定:第一,這件事情到底是否屬於醫療糾紛。第二,是否牽扯到刑事責任。
如果你確定事情確實屬於醫療糾紛,衛計局首當其沖是要管的。
如果事件本身牽扯到司法、刑事責任,是衛計局的許可權解決不了的,就要去醫調委尋求解決或者走司法程序。
⑸ 醫療糾紛處理機構是哪個部門負責的
醫療糾紛處理機構由衛生主管部門負責。
市級衛生主管部門一般設有醫療糾紛處理機構,專門處理醫療中發生的糾紛。
你們可能直接去找。
⑹ 醫療糾紛投訴哪個部門
醫療來糾紛可通過以下途徑進行救濟自。
1、向醫院醫保科或者醫院領導反映個人情況,與其進行協商維護自身利益;
2、向當地市、區衛生監督撥打投訴電話或者撥打全國統一衛生熱線12320.
《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條例》
第六十六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負責所轄區域內醫療機構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六十七條 在監督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發揮醫院管理學會和衛生工作者協會等學術性和行業性社會團體的作用。
第六十八條 縣級以上衛生行政部門設立醫療機構監督管理辦公室。
各級醫療機構監督管理辦公室在同級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⑺ 醫療糾紛找哪個部門解決
您好,醫療糾紛處理的三種方式:和解、調解和訴訟。三者各有優劣。雙方和解的賠償金額較小,-般在2 - 3萬元左右。對於醫院,特別是公立醫院,院內和解的自主許可權較小,不能達到患者理想賠償額度,但這個程序或溝通方式很重要,可以要求醫院當事科室或當事醫生,說明、解釋病情,了解醫院對患者整個診療過程,為將來訴訟或調解做好准備。調解,這里主要指在醫療調解委員會的主持下,雙方基於自願進行的處理。同樣此種糾紛解決方式,同樣受到賠償金額的限制,雙方分歧爭議較大,患者要求的賠償金額較高時不適用。如果患者的賠償金額在1 0萬元左右,也想盡快解決糾紛,不願意訴訟時,調解不失為最佳途徑;訴訟是最後途徑、也是最權威的解決途徑,對爭議的處理是一錘定音的,但也是最耗時、耗力的解決方式。該解決方式對賠償金額無限制,也不需要取得對方的同意才能啟動。而醫療訴訟最為關鍵的是醫療鑒定(包括死亡案件的屍檢)。就如本案中,患者家屬也一度寄希望與醫院和解、調解,但醫院的態度非常消極, -度幾次與醫院工作人員聯系約定溝通時間和地點,但醫院方多次爽約,無故拖延。即便溝通了, 答復總是遙遙無期,耽誤較長時間。在律師的建議下,果斷啟動訴訟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訴醫院。
醫療糾紛的責任認定
醫療糾紛責任的認定是處理醫療糾紛關鍵問題。醫療訴訟的責任認定一般有三種:法官判定、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醫療過錯司法鑒定。
並不是所有醫療糾紛都必須經過醫療鑒定才能明確責任,根據《民事訴訟法》第72條規定"人民法院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應當交由法定鑒定部門鑒定;沒有法定鑒定部門]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鑒定部門鑒定」。問題的關鍵在於醫療糾紛案件爭議的事實是不是」專門性問題」,法官是否 」認為需要鑒定」。
從前面醫療糾紛概念的分析可以得知,有些醫療糾紛爭議事實並不是專業醫療問題,甚至不涉極醫學知識,法官沒有必要依申請或依職權安排醫療鑒定。
【法律依據】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十一條
參加醫療事故處理的患者近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參照本條例第五十條的有關規定計算,計算費用的人數不超過2人。醫療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的,參加喪葬活動的患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所需交通費、誤工費、住宿費,參照本條例第五十條的有關規定計算,計算費用的人數不超過2人。
⑻ 醫療糾紛找哪個部門
您好!發生醫療糾紛的處理程序如下:
(一)與醫院協商賠償事宜;
(二)協商不成的找當地的衛計委;
(三)衛計委的解決方案您不滿意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提起民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