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他侵犯我的名譽權 我是告到派出所還是法院
可以向派出所報警,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一答,人民法院收到有關名譽權糾紛的起訴時,應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應予受理。對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裁定不予受理;對缺乏侵權事實堅持起訴的,應裁定駁回起訴。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二答,當事人在公共場所受到侮辱、誹謗,以名譽權受侵害為由提起民事訴訟的,無論是否經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處理,人民法院均應依法審查,符合受理條件的,應予受理。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條,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七十七條,公安機關對報案、控告、舉報或者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主動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門、司法機關移送的違反治安管理案件,應當及時受理,並進行登記。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三條,人民法院應當保障當事人依照法律規定享有的起訴權利。對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1)名譽侵權報案書擴展閱讀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條,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B. 被侵犯名譽權報案後派出所只是對當事人批評教育,被侵犯之人得不到賠償怎麼辦
在中國的法制環境下,名譽侵權本來是有法可依,但因是軟法律,律條末盡細化,律例未被律法規定可以相似採納認可,加之公民對名譽侵權看得不重,因此,情節不是特別嚴重的,法制部門一般不予正式立案受理,大多採取用調解,最後是不了了之。
C. 網路名譽侵權和受到人身攻擊,可以找什麼部門報案,依據的法律條規是什麼
公安局報案 解決不了當地人民法院起訴 依據就是侵權損害賠償要求 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和賠禮道歉就可以了
D. 請問網路上盜用他人圖片,捏造事實發帖,算是誹謗罪還是名譽侵權呢如何報案取證
帖子內容能看出是明確的指稱某個特定的人嗎?如果是的話,而內容,又可能涉及侵犯他人的名譽權,則可以通過公證網頁的方式取證。
至於說告誰,如果能知道發帖人的話,可以告發帖人,如果不知道的話,則可以起訴負責網站運營的公司或者個人。
E. 侵犯肖像權,名譽權是去法院還是公安局報案
去法院起訴,這種算侵權。
《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構成侵害肖像權的行為,應具備以下兩個要件:一是要有使用肖像的行為,二是未經肖像權人同意或沒有正當理由。
肖像權侵權行為有以下構成要件:
(一)有損害事實的發生。即肖像權受到侵犯後,肖像權人就其肖像獲得利益的可能性減少,如帶來職務地位受損、經濟收入降低、精神負擔加重等不應有的財產損失和精神損害。
(二)侵權人主觀上有過錯。即侵權人實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三)侵權行為和損害後果之間有因果關系。即侵權人的侵權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具有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
據此可以認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為人就侵犯了他人的肖像權:
(一)未經本人同意,擅自製作他人肖像。至於製作肖像是為了公開發表,還是私藏把玩,並不影響侵權行為的成立。
(二)超出肖像權人許可的使用范圍、區域和時限而使用他人肖像。實際就是未取得肖像權人在更大范圍、區域和時限的使用許可,因此也構成肖像權侵權。
(三)惡意毀損、玷污、醜化和歪曲他人肖像,侵害他人肖像或破壞肖像的完整性。它不僅構成對肖像權的侵犯,還可構成名譽權侵權。
(四)沒有阻卻違法事由等合法使用情況。未經肖像權人的同意使用其肖像,包括以營利為目的和不以營利為目的非法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
未經本人同意,不以營利為目的使用他人肖像的行為,只有具有阻卻違法事由等合法使用情況才是合法的,如公安機關為緝拿犯罪嫌疑人在通緝令上使用公民肖像,新聞報道使用公民肖像等。否則,即使不以營利為目的,仍可構成肖像權侵權。
認定肖像權被侵害,有一定的原則。按照中國民法通則規定,只要符合這樣三個要件,即可認定構成侵害肖像權的民事責任:一是有損害事實的發生。
如被攝者肖像權受到侵害後,受害人的名譽、地位、身份受到打擊帶來了精神上的痛苦,主要體現為肖像權人就其肖像獲取財產利益的可能性減少,這里包括直接和間接的損失、包括精神損害和物質損害。
(5)名譽侵權報案書擴展閱讀:
分辨不侵犯肖像權的一些情形
1、為社會公共利益而使用肖像的行為,如公安機關發布通緝令而使用犯罪嫌疑人的肖像,司法人員為司法證據目的而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拍照;參加遊行、示威和公開演講的人,因其活動目的具有公共性,而不得反對他人對上述活動的拍照;
2、為公民本人利益而使用肖像的行為,如公民因親人走失對外發布尋人啟事而使用肖像;
3、為社會新聞報道而使用肖像的行為,有特殊新聞價值的人,不得反對記者的善意拍照,如為弘揚社會正氣或揭露社會丑惡現象而使用公民肖像,還有特別幸運者或特別不幸者、重大事件的當事人或者在場人等,均屬於這種情況;
4、善意使用政治家及社會明星肖像的行為,政治家、影視和體育明星以及其他公共人士,在公開露面時,不得反對他人拍照。
F. 誹謗罪報案材料要哪些
一、侮辱誹謗報案材料需要什麼證據?
解決這個問題之前,首先你要確定他人侮辱誹謗你構成侵權,侮辱誹謗的構成有一定的條件:
1、在客觀方面表現為故意捏造並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
2、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人格尊嚴、名譽權。侵犯的對象是自然人。
(1)行為人必須有捏造某種事實的行為,即誹謗他人的內容完全是虛構的。
(2)須有散布捏造事實的行為。所謂散布,就是在社會公開的擴散。在網上向特定人群惡意抹黑你,這種行為就屬於散步捏造事實。
(3)誹謗行為必須是針對特定的人進行的,但不一定要指名道姓,只要從誹謗的內容上知道被害人是誰,就可以構成誹謗罪。如果行為人散布的事實沒有指明是你,通過含沙射影等方式來侵權,有證據證明也可以認定為是誹謗針對的是你。
3、誹謗侵權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對一般誹謗行為需要年滿16歲,16歲以下是限制民事責任能力人,同時16歲也是刑事責任年齡。16歲以下的人有誹謗行為,其監護人有賠償責任。
4、誹謗主觀上必須是故意,行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損害他人名譽的虛假事實,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損害他人名譽的危害結果,並且希望這種結果的發生。
當你確定對方的行為是屬於誹謗侵權,此時你可以收集以下證據:
1、誹謗公開的網站站址(包括網站域名、網站頁面信息截圖等);
2、錄像,如果侵權內容是視頻的形式,你可以通過錄像來固定證據;
3、其他相關證據。
G. 如果有同事在公司惡意誹謗,侵犯人的名譽可以報警嗎
情節嚴重的,可以報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二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500元以下罰款:
(一)寫恐嚇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脅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
(三)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企圖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處罰的;
(四)對證人及其近親屬進行威脅、侮辱、毆打或者打擊報復的;
(五)多次發送淫穢、侮辱、恐嚇或者其他信息,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四十六條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路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第九十八條本法所稱告訴才處理,是指被害人告訴才處理。如果被害人因受強制、威嚇無法告訴的,人民檢察院和被害人的近親屬也可以告訴。
名譽侵權主要有下列幾種方式:侮辱,誹謗,泄露他人隱私等。
1、侮辱:是指用語言(包括書面和口頭)或行動,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用大字報、小字報、漫畫或極其下流,骯臟的語言等形式辱罵、嘲諷他人、使他人的心靈蒙受恥辱等。
2、誹謗:是指捏造並散布某些虛假的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毫無根據或捕風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風不好,並四處張揚、損壞他人名譽,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侮辱、誹謗是常見的名譽侵權行為,民法通則101條明令禁止用侮辱、誹謗的方式損害他人名譽。對法人名譽的侵害,主要表現在散布有損法人名譽的虛假消息,如虛構某種事實,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以圖用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等等,這些都是侵害法人名譽權的侵權行為。
H. 個人名譽侵權,如果不去報案,警察會主動立案嗎
不會!警察不會沒事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