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相鄰通行糾紛案例

相鄰通行糾紛案例

發布時間:2020-12-10 01:48:16

⑴ 有關法律的案例:一人養雞,臭氣沖天,影響前後鄰居,鄰居怎樣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你的鄰居侵犯了你抄的相鄰襲權,你可以以相鄰權受侵犯提起侵權之訴。
最好先和他協商,請居委會、村委會調解,直接起訴比較傷感情,畢竟是鄰居,抬頭不見低頭見,告訴他他已經違反了法律,侵犯了你們的合法權利,一般人會退讓的。

物權法》第七章 相鄰關系
第八十四條 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第八十五條 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第九十二條 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⑵ 關於相鄰權的具體解釋以及特殊案例

相鄰權指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處理相鄰關系時所享有的權利。具體來說,在相互毗鄰的版不動產的所權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間,任何一方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權或使用權,享有要求其他相鄰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權利。相鄰權實質上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和延伸。 http://oldfyb.chinacourt.org/old/public/detail.php?id=32570具體案例及法理評析

⑶ 採光權案例

對方已經侵犯到復你的相鄰權制,你可以找物業投訴,或者到房管局去告他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三條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 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相鄰關系中較常行使的權利包括:土地或建築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相鄰各方享有通行的權利,土地或建築物的所有人、使用人不得阻止或堵塞;相鄰一方因建築施工、鋪路架線必須臨時佔用他方土地的,他方應予以方便,但施工方應合理使用,完工後恢復原狀,造成損失要給予補償。
對自然流水,相鄰各方都有權使用,不得擅自堵塞或排放;相鄰一方必須通過另一方土地排水的,另一方應當允許,但使用者應採取措施減少損失,並給予對方損失補償。
在建房挖溝時,應當與鄰人房屋等不動產保持一定距離,不得影響鄰人房基,不得將屋檐水或流水瀉入鄰人的土地或房屋,也不得影響他人通風、採光或生活;相鄰一方所有的竹木根枝越界影響他人房屋的通風、採光、建築物牢固及正常使用的,他方有權責令其截除根枝或伐去竹木,已造成損失的,應予賠償。

⑷ 相鄰權糾紛案件(樓上的多次故意在夜間製造噪音)

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行為的認定及處罰

1)本行為的主體是達到責任年版齡,具有責任能力的自然人權。單位可以成為本行為的主體。本行為侵犯的客體是國家機關防治雜訊污染的管理活動和鄰里的生活安寧權。
2) 本行為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製造雜訊干擾他人生活。本行為所稱的雜訊,是指社會生活雜訊,而不包括工業雜訊、建築施工雜訊以及交通運輸雜訊。根據環境雜訊污染防治法的規定,社會生活雜訊,是指人為活動所產生的除工業雜訊、建築施工雜訊和交通運輸雜訊之外的干擾周圍生活環境的聲音。製造雜訊,主要包括商業經營活動、娛樂場所、家庭使用的各種音響器材,如音箱、高音喇叭、樂器等,音量過大,或者在休息時間裝修房屋噪音過大,影響他人的正常休息等。行為人在主觀上是故意或者過失,只要干擾了他人的正常生活,就構成本行為。
3)根據本條規定,違反關於社會生活雜訊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製造雜訊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單位違反治安管理的,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照本條的規定處罰。

⑸ 處理相鄰關系糾紛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您好!相鄰關系糾紛是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試行)》中關於權屬、侵權及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糾紛案由的一種,是當前法院審理難度較大、法律依據相對較少的一種糾紛。而相鄰關系又是我國民法體系中關於所有權相關權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不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只要是有人的地方,相鄰關系都是必然產生和存在的重要的不動產法律關系。因此,對相鄰關系糾紛的認定和處理就關繫到相鄰各方的和睦相處問題,往大的方面說,關繫到社會的穩定與長治久安。作為一名基層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在這里我就相鄰關系糾紛的形成、認定與處理問題作一下我個人的探討。
一、相鄰關系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徵 (一)相鄰關系的概念 不動產相互毗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各自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時,都要尊重他方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權利,相互之間應當給予一定的方便或接受一定的限制,法律將這種相鄰人間的關系用權利義務的形式確定下來,就是相鄰關系。可見,相鄰關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毗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佔有、使用、收益、處分權利時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不動產相鄰關系,從本質上講,是一方所有人或使用人的財產權利的延伸,同時又是對他方所有人或使用人的財產權利的限制。反之亦然。例如,甲、乙都是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人,甲承包的土地處於乙承包的土地與公用通道之間,乙如果不通過甲承包的土地就不能到達公用通道或者雖有其他通道但非常不便,乙就有權通過甲承包的土地到達公用通道或到達自己的土地。這樣,在甲、乙兩個承包經營權人之間就發生了相鄰關系。這種相鄰關系對於乙來說,是其土地使用權的合理延伸,而對甲來說,是對其土地使用權的必要限制。這種財產權利的合理延伸和必要限制,既無損於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正當權益,同時也滿足了對方的合理需要,對於充分發揮財產的效用,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穩定社會秩序,具有重要意義。
(二)相鄰關系的基本特徵: 相鄰關系從權利人一方來看,就是相鄰權,從實質上說,它是一種法定役權。從權利人來說,是其權利的合法延伸,而從須提供便利的一方來說,是對其權利的法定限制。因此,相鄰關系的發生須具備以下條件,也可以說是相鄰關系應當具有的基本特徵:
首先,相鄰關系的發生須有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相鄰關系發生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動產相互毗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間。相鄰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可以是財產所有人,如集體組織、房屋所有人,也可以是非所有人,如承包經營人、承租人等。換言之,凡可以為不動產權利主體的人都可以成為相鄰關系的主體。
其次,相鄰關系的主體所有或佔有的不動產須是相互毗鄰的,其發生常與不動產的自然條件有關。若相互各方相鄰的財產屬於動產,則在行使權利發生不便時,只要將動產移開即可,不發生相鄰關系;若各方的不動產不相毗鄰,則各方在各自行使權利時不會發生沖突,也就不發生相鄰關系。不動產的相互毗鄰不同於不動產的相連,它既包括不動產相互連接的情況,也包括不動產相互鄰近的情況。例如:甲與乙系鄰居,雙方的住房均系坐北朝南。雙方的住房之間有一條東西向的伙巷,是歷史形成的共同通道。那麼甲的宅基地與伙巷是相連的,會發生相鄰關系;甲、乙之間,即使伙巷未登記在乙的宅基地使用權范圍內,但與其宅基地相鄰近,因一方通行於伙巷,也會發生相鄰關系。如果甲、乙之間的宅基地一個在河北,一個在四川,自然就不可能發生這種通行關系。
第三,相鄰關系是一種從屬關系,其客體並不是財產本身,而是行使所有權或使用權時所引起的和鄰人有關的經濟利益或其他利益(如噪音影響鄰人休息),對於財產本身並不發生爭議。這種關系與相鄰不動產具有不可分性。相鄰關系是基於不動產的相互毗鄰而發生的,是隨不動產的存在而存在的權利,而不是因人設定的,不論相互不動產的所有權或佔有權歸何人享有,相鄰關系都存在,並不因不動產的所有人或者佔有人變更而消滅。相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佔有人一方將其不動產轉移給他人所有或佔有時,相鄰權同樣也隨之轉移。
二、幾種主要的相鄰關系
相鄰關系的范圍非常廣泛,情況也很復雜,這里只列舉幾種常見的相鄰關系。
(一)相鄰土地使用關系。 相鄰一方的建築物或土地,處於鄰人的土地包圍之中,非經過鄰人的土地不能到達公用通道或雖有其他通道但需要較高的費用或十分不便的,可以通過鄰人的土地以達公用通道。但通行人在選擇道路時,應當選擇最必要、損失最少的路線,通行人還應對因通行給鄰地造成的損害予以賠償。歷史上形成的通道,土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無權任意堵塞或改道,以免妨礙鄰人通行。如果確實需要改道,應取得鄰人的同意。
(二)相鄰防險、排污關系。 相鄰一方在開挖土地(如打水井等)、建築施工時不得使鄰地的地基發生動搖,不得使鄰地的建築物受到危害;相鄰一方的建築物有傾倒的危險,威脅鄰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相鄰一方應當採取預防措施;相鄰一方堆放易燃、易爆、劇毒、放射、惡臭物品時,應當與鄰地建築物保持一定距離,或者採取預防措施和安全裝置。相鄰他方在對方未盡此義務的情況下,有權要求排除妨害、賠償損失。相鄰人在生產、研究過程中,排放廢氣、廢水、廢碴,不得超過國家規定的排放標准。相鄰他方對超標排放,有權要求相鄰人排除妨害,而且對造成的損害還有權要求賠償。
(三)相鄰用水、流水、截水、排水關系。 相鄰人應當保持水的自然流向,在需要改變流向並影響相鄰他方用水時,應徵得他方的同意,並對由此造成的損失給予適當補償。為了灌溉土地,需要提高上游的水位,建築水壩,必須附著於對岸時,對岸的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應當允許;如果對岸的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也使用水壩及其他設施時,應按受益的大小,分擔費用。水流經過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都可以使用流水,但應當共同協商、合理分配使用,不得擅自堵截,也不得影響上游排水。相鄰一方在為房屋設置管、槽或其他裝置時不得使房屋雨水直接注瀉於鄰人建築物上或土地上。
(四)相鄰管線安設關系。 相鄰人因埋沒管道;架設線路,需要經過他方的土地時,他方應當允許,但相鄰方應當選擇損害最小的地點及方法安設,相鄰人還應對所佔土地及施工造成的損失給予補償,並於事後清理現場。
(五)相鄰光照、通風、音響、震動關系。 相鄰人在建造建築物時,應當與鄰人的建築物留有一定的距離,以免影響鄰人建築物的光照、通風。相鄰各方應當注意環境清潔、舒適,講究精神文明,不得以高音、噪音、喧囂、震動等妨礙鄰人的工作、生活和休息。否則,鄰人有權請求停止侵害。
(六)相鄰竹木歸屬關系。 相鄰地界上的竹木、分界牆、分界溝等,如果所有權無法確定時,推定為相鄰雙方共有財產,其權利義務適用按份共有的原則。對於相鄰他方土地的竹木根枝超越地界的,應根據是否影響自己對土地的使用來確定處理方式。
三、相鄰關系糾紛的認定 通過上述的論述,我們可以看出,相鄰關系是一種極為復雜且范圍非常廣泛的法律關系,不可避免在社會生活中就有可能在相鄰各方間產生矛盾糾紛,這種因相鄰各方的相鄰關系而導致的因行使相鄰權而引發的糾紛就是相鄰關系糾紛,又稱相鄰權糾紛。所謂的相鄰權是相互毗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間因行使所有權或使用權而發生的權利義務。但能否由此而認定相鄰權是一種相對權呢?換言之,是否只有相互毗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才能實施侵犯相鄰權的行為呢?這是正確認方侵犯相鄰權行為亦是相鄰關系糾紛認定的重要問題。 筆者認為,相鄰權雖是相互毗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間因對不動產行使佔有、使用、收益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但從法律性質上說,相鄰權屬於一種絕對權而非相對權。絕對權的特點之一,就是其義務主體是不特定的,權利人以外的一切人都負有不得妨礙其權利行使的義務,權利人得向任何人主張權利。因此,不僅相鄰方會侵犯另一方的相鄰權,而且其他人也會侵犯相鄰權。任何人妨礙權利人的相鄰權的行使,都可構成對相鄰權的侵犯,亦即形成相鄰關系糾紛。 相鄰關系屬於傳統物權法的內容,但到目前為止,關於相鄰關系,我國《民法通則》僅有第八十三條一個條款規定了相鄰關系,即「不動產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而沒有任何更為明確、具體的法律規定,對我國法律界尤其是法院系統在認定相鄰關系糾紛的法律適用造成極大的難度。在民法理論中有一種與相鄰關系極為相似的權利,那就是地役權,它也是傳統物權法的內容,雖然在我國現行法律中仍無地役權的規定,一般理論認為,地役權是以他人土地供自己土地便利而使用的權利,但地役權與相鄰關系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現筆者從二者的區別上對相鄰關系糾紛的認定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兩者的法律性質不同。相鄰關系的規定旨在界定所有權的范圍,雖對原土地所有權或使用權進行了擴張或限制,但仍屬於所有權的一部分而並不構成新的、獨立的物權;而地役權則是一種用益物權,是一種典型的物權類型。 其次,兩者產生的原因不同。相鄰關系是所有權內容的延伸或限制,這種延伸或限制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的;而地役權則可由不動產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間基於契約產生,地役權作為財產權,亦可因繼承取得,另外在「兼具繼續及表見的要件」下,地役權還可依時效而取得。 第三、相鄰關系與地役權在法律制度中的作用不同。相鄰關系是法定的對土地間利用關系的一種最小限度的調節,它並沒有超越所有權的范圍,至多是所有權的擴張;而地役權則是在這種最小限度的調節之外的一種更廣泛的調節,主要依當事人間的意思表示而成立,對於相鄰關系具有彌補其不足的作用。 第四、相鄰關系與地役權在有償或無償、存續期間上不同。相鄰關系中,相鄰權由法律直接規定,除非權利人行使權利給鄰人造成損失,相鄰權人行使權利是無償的;地役權的有償或無償則屬於意思自治范疇,雙方可在契約中自由約定。另外,地役權的存續期間也可任由當事人約定,並得設定永久地役權,而相鄰關系的存續期間是法定的。 第五、因相鄰關系系由法定,所以其成立與對抗第三人,無需登記便可當然發生;而地役權作為物權之一,應以登記為必要,否則僅具債權效力。 第六、相鄰關系與地役權的不同還在於權屬不同的兩塊土地是否應當「相互毗鄰」。相鄰關系系相互毗鄰的不動產之間發生,而地役權則無此要求。
四、相鄰關系糾紛的處理
(一)相鄰關系糾紛的處理的原則 在實際生活中,相鄰人因相鄰不動產的權利的行使必然地會發生這樣或那樣的關系,如果處理不好,就會發生矛盾,產生糾紛,影響正常的社會秩序。因此,應當按照法律關於相鄰關系的原則和各項具體規定妥善、正確地處理相鄰關系。相鄰關系和其他民事法律關系一樣,受我國民法基本原則的指導。因此,處理相鄰關系糾紛必須遵守我國民法的基本原則。例如,公民的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道,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等等。同時,我國法律對處理相鄰關系還規定了一些特殊原則。《民法通則》第83條規定:「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據此,處理相鄰關系糾紛應當注意以下三項原則: 1、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相鄰關系正是人們在生產、生活中,對於相互毗鄰的不動產的佔有、使用、收益、處分而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直接關繫到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正常進行。因此,處理相鄰關系應當以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為原則。例如,甲、乙、丙三個承包經營人承包的土地相互毗連,其土地都是長期依靠同一條小溪灌溉,甲承包的土地處於小溪的上游,乙承包的土地處於小溪的中游,丙承包的土地處於下游。由於天旱水源不足,小溪的水源不能滿足土地灌溉的需要。這時,甲或乙都不能截斷溪流僅供自己的土地灌溉,而是要正確處理用水相鄰關系,把有限的水用於三人最需要、經濟效益最大的地塊,以減少不必要的損失,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促進生產的發展。
2、團結互助。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國家、集體和個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人與人的關系在本質上都是一種互助協作的關系,這根源於勞動人民在社會主義生產關系中的共同利益,與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關系是根本不同的。因此,有必要而且也能夠依團結互助的原則處理相鄰關系。例如,在乙必須通過甲的土地才能從公用通道到達乙的土地時,甲應當允許。再如,低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對於高地的自然流水應當允許流往自己的土地,不得堵截,使高地遭受損失。 團結互助原則還要求相鄰人應當協商解決相鄰糾紛,應當互諒互讓,尊重對方的權益,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而無視鄰人的合法權益。
3、公平合理。我國法律嚴格保護民事權利,任何組織或個人都不得非法侵犯。而相鄰關系從本質上是對一方權利的需要,從社會整體利益考慮作出的規定,不僅不與保護民事權利的原則相矛盾,而是對公司、法人的民事權利的更進一步的保護。因此,應當公平合理地處理相鄰關系,一方權利的延伸和另一方權利的限制都必須在合理、必要的限度內為之;並且要求各方在享受權利的同時,亦應承擔一定的義務。例如,相鄰一方因架電線、埋設電纜、管道必須使用他方的土地,他方應當允許,但使用的一方應當選擇危害最小的地點和方法安設,對所佔用的土地和施工造成的損失給予補償並且應於事後清理現場。 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這是處理相鄰關系的三項原則。這三項原則又是互相聯系的,在實際處理相鄰關系的時候,應當綜合平衡相鄰各方的權利和利益,綜合考慮這三項原則的精神,從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出發,本著團結互助的要求,公平合理地處理相鄰關系。
(二)處理相鄰關系糾紛的方式
相鄰關系糾紛千變萬化,存在許多復雜的形式,有的存在違章建築,有的存在違法排污,有的則存在其他單行法諸如《森林法》、《水法》、《草原法》調整的對象。因此,在處理相鄰關系糾紛的時候,應當根據案情的實際需要,從維護社會穩定、鄰里團結的角度出發來解決存在的爭議。
首先,處理相鄰關系糾紛應當由當事人各方自願協商,和平解決之間的爭端。
其次,如果協商無法解決,當事人各方可以共同請求人民調解組織,對他們之間的爭議進行調解,同時,對爭議的情況,提請有關主管部門比如國土資源部門、林業部門、建設、城管部門等給予協助,在有效制止違法行為的前提下,爭取調解處理。
最後,在當事人各方無法協商或協商不成,調解失效的情況下,當事人可以訴請法院,請求法院依照法律程序來解決。當然,因為相鄰法律規范規定的過於原則、滯後,同時在民事法律規范與行政法律規范之間;訴訟程序要求與實體審理要求之間存在沖突,不可避免地給法院審理相鄰關系糾紛案件帶來較大的困難,但法院應當依據《民法通則》規定的處理相鄰關系的原則,融情理於法律,尋求「衡平」支點,依法對其性質進行認定,爭取公平、合理地處理糾紛當然,當具體相鄰關系爭議存在應當由某個行政部門或其他部門配合的情況,法院應主動尋求協助。 綜上所述,相鄰關系糾紛的認定與處理是一項關繫到社會穩定,關繫到當事人合法權利能否得到法律保護的重要課題,是我國民事糾紛中一種重要的糾紛,具有其獨特的性質。如果能正確地處理相鄰關系糾紛,將對社會的長治久安,人民之間的和睦團結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謝謝閱讀!

⑹ 別人侵犯了自己的相鄰權,去法院告他至少需要多少資金

打官司要多少資金,實際上就是產生的訴訟的相關費用問題,簡稱訴專訟成本。這包括訴屬訟的直接費用,關聯費用和預期損益。
直接費用就是訴訟費,根據請求權益的金額確定收費標准與數額,相鄰權如果沒有產生損害侵害損失,一般屬於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恢復原狀的請求,只收案件受理費(基本上是50元就夠了)。
關聯費用包括律師費,取證費,鑒定費……按實際發生計算,如果不請律師,取證簡單,不用鑒定或評估,此費有省下。
預期損益是你在訴訟過程中產生的誤工,交通,食宿損失。
以費用除第二類外,其它的都可以主張由敗訴方承擔。但這樣的糾紛打官司未必是最佳辦法,可以申請村委會,居委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或基層司法所進行調解,這可以有效減少訴訟成本且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⑺ 請幫忙提供幾個鄰居間有矛盾的案例,最好是相鄰權糾紛

首先,我不抄知道你說的鄰里之間的矛襲盾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矛盾,再者,我不清楚你的具體地理位置和生存環境是農村還是城市。由於問題比較籠統,我只能模糊的回答你。
1.鄰居之間,會互相諷刺,尤其是雙發家庭背景差不多的,都想讓自己壓過他,在他們面前威風一點。
2.由於鄰居之間存在比較的心理,所以會因為一掉小事去斤斤計較。

⑻ 民事案件中不動產相鄰權糾紛,被告的主題訴訟資格如何確定

1,證明被告訴訟主體資格,到派出所列印常住人口信息表;
2,證明你們之間的糾紛,到房管部門列印房產信息。
3,委託律師調取證據的費用,一般是有委託方承擔,法院不會支持的。

⑼ 請問:相鄰糾紛-要求通行排除妨礙案件有訴訟時效2年內限制的規定嗎過了兩年就沒有勝訴權是嗎

通行權糾紛沒有訴訟時效限制。

⑽ 民事訴訟費交40元,相鄰權糾紛原告取證不足想撤訴要交費嗎

要交相應訴訟費。
已經受理,符合收費規定。
而進入訴訟程序,法院也就案件處理開展相應受理、審理、裁定同意撤訴等工作,收取相應費用也是合理的。
在民事訴訟中,法院訴訟費的交納是根據國務院《訴訟費用交納辦法》所規定的標准來交納的。

《訴訟費用交納辦法》
第六條當事人應當向人民法院交納的訴訟費用包括:

(一)案件受理費;
(二)申請費;
(三)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
第七條案件受理費包括:
(一)第一審案件受理費;
(二)第二審案件受理費;
(三)再審案件中,依照本辦法規定需要交納的案件受理費。
第八條下列案件不交納案件受理費:
(一)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特別程序審理的案件;
(二)裁定不予受理、駁回起訴、駁回上訴的案件;
(三)對不予受理、駁回起訴和管轄權異議裁定不服,提起上訴的案件;
(四)行政賠償案件。
第九條根據民事訴訟法和行政訴訟法規定的審判監督程序審理的案件,當事人不交納案件受理費。但是,下列情形除外:
(一)當事人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向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人民法院經審查決定再審的案件;
(二)當事人對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或者裁定未提出上訴,第一審判決、裁定或者調解書發生法律效力後又申請再審,人民法院經審查決定再審的案件。
第十條當事人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下列事項,應當交納申請費:
(一)申請執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仲裁機構依法作出的裁決和調解書,公證機構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
(二)申請保全措施;
(三)申請支付令;
(四)申請公示催告;
(五)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或者認定仲裁協議效力;
(六)申請破產;
(七)申請海事強制令、共同海損理算、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海事債權登記、船舶優先權催告;
(八)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和國外仲裁機構裁決。
第十一條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員、理算人員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發生的交通費、住宿費、生活費和誤工補貼,由人民法院按照國家規定標准代為收取。
當事人復制案件卷宗材料和法律文書應當按實際成本向人民法院交納工本費。
第十二條訴訟過程中因鑒定、公告、勘驗、翻譯、評估、拍賣、變賣、倉儲、保管、運輸、船舶監管等發生的依法應當由當事人負擔的費用,人民法院根據誰主張、誰負擔的原則,決定由當事人直接支付給有關機構或者單位,人民法院不得代收代付。
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提供當地民族通用語言、文字翻譯的,不收取費用。
第三章訴訟費用交納標准
第十三條案件受理費分別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一)財產案件根據訴訟請求的金額或者價額,按照下列比例分段累計交納:
1.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
2.超過1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2.5%交納;
3.超過10萬元至20萬元的部分,按照2%交納;
4.超過20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
5.超過50萬元至1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
6.超過100萬元至200萬元的部分,按照0.9%交納;
7.超過20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0.8%交納;
8.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7%交納;
9.超過1000萬元至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6%交納;
10.超過2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二)非財產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離婚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300元。涉及財產分割,財產總額不超過20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2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2.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以及其他人格權的案件,每件交納100元至500元。涉及損害賠償,賠償金額不超過5萬元的,不另行交納;超過5萬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
3.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三)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沒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0元至1000元;有爭議金額或者價額的,按照財產案件的標准交納。
(四)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10元。
(五)行政案件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商標、專利、海事行政案件每件交納100元;
2.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50元。
(六)當事人提出案件管轄權異議,異議不成立的,每件交納50元至100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在本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六)項規定的幅度內制定具體交納標准。
第十四條申請費分別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人民法院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調解書,仲裁機構依法作出的裁決和調解書,公證機關依法賦予強制執行效力的債權文書,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判決、裁定以及國外仲裁機構裁決的,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沒有執行金額或者價額的,每件交納50元至500元。
2.執行金額或者價額不超過1萬元的,每件交納50元;超過1萬元至50萬元的部分,按照1.5%交納;超過50萬元至50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500萬元至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超過1000萬元的部分,按照0.1%交納。
3.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五十五條第四款規定,未參加登記的權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按照本項規定的標准交納申請費,不再交納案件受理費。
(二)申請保全措施的,根據實際保全的財產數額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財產數額不超過1000元或者不涉及財產數額的,每件交納30元;超過1000元至10萬元的部分,按照1%交納;超過10萬元的部分,按照0.5%交納。但是,當事人申請保全措施交納的費用最多不超過5000元。
(三)依法申請支付令的,比照財產案件受理費標準的1/3交納。
(四)依法申請公示催告的,每件交納100元。
(五)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或者認定仲裁協議效力的,每件交納400元。
(六)破產案件依據破產財產總額計算,按照財產案件受理費標准減半交納,但是,最高不超過30萬元。
(七)海事案件的申請費按照下列標准交納:
1.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的,每件交納1000元至1萬元;
2.申請海事強制令的,每件交納1000元至5000元;
3.申請船舶優先權催告的,每件交納1000元至5000元;
4.申請海事債權登記的,每件交納1000元;
5.申請共同海損理算的,每件交納1000元。
第十五條以調解方式結案或者當事人申請撤訴的,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第十六條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第十七條對財產案件提起上訴的,按照不服一審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額交納案件受理費。
第十八條被告提起反訴、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提出與本案有關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決定合並審理的,分別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第十九條依照本辦法第九條規定需要交納案件受理費的再審案件,按照不服原判決部分的再審請求數額交納案件受理費。

閱讀全文

與相鄰通行糾紛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駐馬店置地弘潤山轉讓 瀏覽:146
穂康投訴 瀏覽:146
嘉興萬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344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瀏覽:278
淄博市工商局王彬 瀏覽:867
國辦發明電200330號 瀏覽:602
公共服務事項自查報告 瀏覽:872
2014年社區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方案 瀏覽:873
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考試題庫 瀏覽:245
購買軟體使用權合同 瀏覽:134
灰燼創造者職業 瀏覽:566
德州撲克發明者 瀏覽:78
如申請馳名商標 瀏覽:225
知識產權平台協議書 瀏覽:506
個人存款證明的期限 瀏覽:466
四川正華知識產權公司 瀏覽:287
海南期貨從業資格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74
防水層合理使用年限 瀏覽:875
執轉破成果 瀏覽:20
羊年限定金克絲現在多少錢 瀏覽: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