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ipad商標權屬糾紛案涉及到哪些經濟法律問題
其糾紛案主要涉及了有關商標權的相關法律。
Ⅱ ipad下架令 ipad商標,蘋果和唯冠糾紛詳細報道
對於與深圳唯冠的商標糾紛一案,蘋果終於打破了一貫的沉默。
昨日,《國際金融報》記者收到了蘋果公司的聲明,不過該聲明全文只有短短四句話,在指責唯冠拒絕履行承諾行為的同時,表示香港法院已支持Apple。但對於iPad下架一事,蘋果並未談及。
記者在向蘋果中國區公關經理黃昱娜進一步了解此事時,黃昱娜表示,除了聲明以外,蘋果沒有其他回應。
商標爭奪戰
蘋果聲明的第一句話便是:「多年前,我們購買了唯冠公司在全球十個不同國家的iPad 商標權」。此話並不假。早在2009年,蘋果公司為了獲得iPad商標所有權,特意在英國成立了IP公司,以3.5萬英鎊從台北唯冠下屬部門購得iPad商標所有權。
問題是,唯冠台北公司與深圳唯冠雖然同是唯冠國際旗下子公司,但「親兄弟明算賬」,在中國大陸注冊iPad商標的是深圳唯冠。資料顯示,2001年,深圳唯冠公司在中國大陸注冊了iPad商標,當時蘋果公司並未推出iPad產品。
於是,官司由此而生。2010年,蘋果公司起訴深圳唯冠,要求法院判定商標歸屬權,因為蘋果認為唯冠國際曾將iPad在華商標權轉讓給蘋果,但唯冠深圳公司認為,大陸使用權為唯冠深圳公司所有,台北唯冠無權出售。
2011年12月,蘋果公司與唯冠深圳公司的iPad商標權爭奪案,蘋果一審敗訴,蘋果選擇上訴。
據了解,二審將於2月29日開始。不過,在東南大學法學院教授張馬林看來,如果蘋果不能提供更多的有利證據,二審改判的幾率不大。「一方面考慮到中國傳統的司法體制,上下級法院之間的關系並不能做到完全的司法獨立;另一方面,從本案的熱點程度上看,一審法院對案件的判決應該也比較慎重,是基於法律事實考慮的結果。」
iPad暫未下架
一審判決之後,深圳唯冠便開始對蘋果窮追猛打。一方面向各地工商部門投訴,另一方面,宣稱欲向海關提出申請禁止蘋果iPad產品進出口。在此背景下,工商部門涉入調查、iPad被迫下架及禁售的傳言不絕於耳。
昨日,國家工商總局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婉轉地否認了上述傳言。「目前該案還處於司法階段,二審還沒結束,我們行政機關不便進行評論。」該人士表示。
而昨日記者走訪位於上海陸家嘴(600663)商圈的蘋果旗艦店以及多家電器賣場時發現,所有iPad產品均在正常銷售。蘋果官方網站上,iPad產品也位於各產品銷售位置的首位。
但據一位業內人士透露,目前以亞馬遜為代表的電商已經接到了蘋果公司下架的通知,記者昨日瀏覽亞馬遜上沒有找到iPad產品。不過,多位電商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此事均是諱莫如深。
結局如何
此次商標的決策失足,對於蘋果來說,如果輸掉官司其損失無疑是慘重的。一方面,要面臨深圳唯冠的巨額商標侵權賠償,另一方面,還可能面臨工商局的巨額罰款。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二條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罰款數額為非法經營額3倍以下。因此,若二審敗訴,工商局對iPad的最高罰款可以超過300億元。
不過,在知名通信業觀察人士項立剛看來,蘋果敗訴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他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 iPad也存在行貨和水貨兩種,其水貨的銷售體系能彌補損失。
項立剛認為,目前仍是唯冠和蘋果雙方的博弈過程,最後可能是以雙方妥協結束。
「對於蘋果來說,如果敗訴,它有三個選擇:其一是花錢買下商標,但關鍵是價錢如何;其二,放棄中國市場,這個可能性不大;其三,選用其他商標。而對於瀕臨破產的唯冠來說,商標就像一根救命稻草,說白了,它就是想盡可能多地拿到錢,但是,如果過於貪心,跟蘋果硬碰硬的話,對雙方都是不利的。」項立剛表示。
據了解,截至目前,唯冠公告顯示其流動負債凈額達28.7億元,38億元貸款逾期未償還,另對中國銀行(601988)、民生銀行(600016)等8家銀行的負債大約為1.8億美元。
項立剛認為,唯冠現在所做的一切無非是想增加與蘋果談判的籌碼。
Ⅲ IPAD商標糾紛問題~有些不懂
「iPad商標侵權案」指的美國蘋果公司和IP申請發展有限公司(簡稱公司)起訴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簡稱唯冠科技或唯冠深圳),不履行IPAD轉讓商標義務。該案件經過三次開庭,最終判定蘋果敗訴。2012年2月,唯冠要求在上海地區禁售iPad的聽證會結束,蘋果提請駁回禁售令。2012年6月,廣東省高院通報,蘋果支付6000萬美元一攬子解決IPAD商標糾紛。
事件簡介
2010年,蘋果向法院請求判決「iPad」商標權的所有權,並向深圳唯冠索賠相關費用。該案在2010年4月19日受理,並於2011年2月23日、8月21日、10月18日三次開庭審理。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蘋果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並由蘋果方承擔案件受理費人民幣4.56萬元。2012年2月29日,iPad商標權權屬糾紛案在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開庭。庭審中雙方言辭犀利對抗激烈,庭審結束後,法院沒有當庭宣判。
駁回停售
2012年2月23日下午,浦東法院就深圳唯冠提出的臨時禁令申請、蘋果提出的中止審理申請分別作出了裁定:駁回原告深圳唯冠要求責令被告蘋果停止銷售「iPad」平板電腦的申請;本案中止訴訟。
浦東新區法院認為,唯冠要求蘋果立即停止銷售「iPad」平板電腦的申請不符合法律規定,依照《民事訴訟法》第140條第一款第(十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訴前停止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和保全證據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第十條、第十六條的規定,予以駁回。而同樣由於商標權屬的糾紛尚在廣東高院的審理中,浦東法院裁定中止訴訟。
深圳唯冠代理律師謝湘輝表示,唯冠方面還將進一步申請「復議」。
事件詳情
2000年,當時蘋果並未推出iPad平板電腦,唯冠旗下的唯冠台北公司在多個國家與地區分別注冊了iPad商標。2001年,唯冠國際旗下深圳唯冠科技公司又在中國內地注冊了iPad商標的兩種類別。
事件漫畫
2009年12月23日,唯冠國際CEO和主席楊榮山授權麥世宏簽署了相關協議,將10個商標的全部權益轉讓給英國IP申請發展有限公司,其中包括中國內地的商標轉讓協議。協議簽署之後,英國IP公司向唯冠台北公司支付了3.5萬英鎊購買所有的iPad商標,然後英國IP公司以10萬英鎊的價格,將上述10個iPad商標所有權轉讓給了「蘋果」。
2012年02月17日,惠州市中級法院已經判當地蘋果經銷商構成侵權,禁止其銷售蘋果iPad相關產品。這是國內法院首次認定蘋果商標侵權。深圳唯冠起訴深圳國美的案子也正在等待判決結果。[3]
2012年2月29日,二審開庭,當庭並未宣判結果。
聽證結束
2012年2月22日消息,iPad商標權侵權案上海聽證會結束,唯冠要求蘋果上海貿易有限公司停止銷售。蘋果認為唯冠iPad產品未進入市場,商標權不穩定,申請禁止本案審理。庭審持續了4個小時。
原告唯冠方面的訴求包括:要蘋果停止銷售帶有iPad商標的產品,拆除店面的相關標識,銷毀相關宣傳品以及在媒體上刊文消除影響,賠償訴訟費用一萬元等等。
被告蘋果方面出示的一個證據是涉及到關鍵的ipad商標中國大陸地區的轉讓協議呈批表,有深圳唯冠的負責人楊榮山在這個表上批了「准」字。
目前舉證質證的環節已經完成。被告蘋果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提請法院駁回原告「禁售令」訴訟請求,並且終止本案的審理。[4]
事件影響
盡管蘋果公司提起上訴,但全國多地工商部門介入調查,一些地區蘋果門店和代理商不僅下架iPad,還將面臨數額不詳的罰款。
事件結果
2014年7月2日消息,據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官方透露,蘋果公司與深圳唯冠就iPad商標案達成和解,蘋果公司向深圳唯冠公司支付6000萬美元。本案調解協議於6月25日生效。蘋果公司於6月28日向該案的一審法院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上述民事調解書。深圳中院於今日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送達了將涉案IPAD商標過戶給蘋果公司的裁定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
據悉,6月25日,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向雙方送達了民事調解書,該調解書正式生效。日前,蘋果公司已按調解書的要求向廣東高院指定賬戶匯入6000萬美元,並於6月28日向該案的一審法院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上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微博
述民事調解書。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於今日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送達了將涉案iPad商標過戶給蘋果公司的裁定書和協助執行通知書。
這意味著,蘋果公司於深圳唯冠公司iPad商標權屬糾紛案圓滿解決。
據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透露,在今年2月29日公開審理此案後,承辦案件的合議庭認為,為使糾紛雙方利益最大化,調解是最佳選擇。目前唯冠公司債權人已達數百人,其最大的財產估值主要集中在iPad商標的價值上,訴訟前,涉案商標已被數個銀行申請輪候查封,一旦該商標價值發生貶損的話,將會導致債權人更大損失。
廣東高院稱,高院最大限度的滿足了雙方當事人的合理訴求。業內人士稱,該案成功調解實現了iPad商標的價值最大化,極大的保護了債權人的權益,開創了涉外商標權權屬糾紛解決的新路徑。[5]
不知道對您有沒有幫助。希望被採納!
Ⅳ ipad會不會因為商標糾紛漲價
不會,你要相信蘋果公司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