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公司投標,須開法律糾紛證明,可在那個部門辦理
是否存在法律糾紛有多種情況證明,一般嚴肅的招標文件會標注要求由什麼機構回開具。在投標中碰到過的情況答:1. 律所開具無因經濟糾紛訴訟證明;這個方面要花錢,具體多少要看標的;2. 檢察院開具無訴訟證明;有些地方的檢察院不肯開,或者效率太低;3. 最省錢的方法:公司每年的審計報告。
實在很擔心,就向招標機構發澄清函問清楚。
⑵ 急!!!!!招標文件中"近年發生的訴訟及仲裁情況"怎麼寫有會的嗎
有訴訟及仲裁情況的話就寫明:在什麼時候因為什麼原因有訴訟和仲裁情況出現,最終的訴訟結果和仲裁結果是什麼(並附是相關證明材料的復印件)。如果沒有出現過訴訟和仲裁情況的就寫明本公司承諾在近年未發生訴訟和仲裁情況(其實這個也就是一個說明的形式)。
⑶ 投標用法律糾紛情況怎麼寫單位
一、來《中華人民共和源國招投標法》第43條:在確定中標人前,招標人不得與投標人就投標價格、投標方案等實質性內容進行談判。第53條: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或者與招標人串通投標的,投標人以向招標人或者評標委員會成員行賄的手段謀取中標的,中標無效…。第55條:依法必須進行招標的項目,招標人違反本法規定,與投標人就投標價格、投標方案等實質性內容進行談判的,給予警告,對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前款所列行為影響中標結果的,中標無效。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52條:由下列行為之一的合同無效:(1)--(2)略(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三、《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一條:建設工程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根據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的規定,認定無效:(1)—(2)略,(3)建設工程必須進行招標而未招標或中標無效的,應當認定為無效合同。
⑷ 有關投標人目前和過去3年涉及訴訟案的資料(應說明相關情況並附法院
的確沒有涉及訴訟案,填 無 是對的。
廢標的原因很多,向招標人咨詢吧。
⑸ 投標文件中經濟行為受到起訴情況怎麼寫
傻子才會寫有,
如果用的是公開招標施工的標准版本那麼根據招標文件第八章第九項資格審查第五款注釋(8)如近3個沒有發生的訴訟及仲裁情況,投標人在編制投標文件時,刪除表格,另聲明:「經本投標人認真核查,本投標人近3年沒有發生訴訟及仲裁糾紛,如不實,構成虛假,自願承擔由此引起的法律責任。特此聲明。」
意思是說你就寫個申明,內容就寫引號裡面的東西,然後再搞個簽字日期的什麼就好了。
⑹ 投標人基本情況表未填寫投標人資產構成情況會不會廢標
資產構成情況應該就是指單位的流動資產和固定資產情況。(總資產=固定資產+流動資產)這些在單位的財務報表上都有列示。
參股的關聯情況,是指投標的被單位及持有股份單位的資產負債情況。
⑺ 投標人違法的情況有哪些
投標人違法的情況有哪些?
以他人的名義投標
(1)使用通過受讓或者租借等方式獲取的資格、資質證書投標;
(2)投標人掛靠其他單位投標;
(3)項目負責人或者主要技術人員不是本單位人員,投標人不能按照招標文件要求提供項目負責人、主要技術人員的勞動合同、社會保險等勞動關系證明材料;
(4)由其他單位及其法定代表人在自己編制的投標文件上加蓋印章和簽字等行為。
串通投標
串通投標行為
(1)投標人之間協商投標報價等投標文件的實質性內容;
(2)投標人之間約定中標人;
(3)投標人之間約定部分投標人放棄投標或者中標;
(4)屬於同一集團、協會、商會等組織成員的投標人按照該組織要求協同投標;
(5)投標人之間為謀取中標或者排斥特定投標人而採取的其他聯合行動。
認定為串通投標:
(1)不同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由同一單位或者個人編制;
(2)不同投標人委託同一單位或者個人辦理投標事宜;
(3)不同投標人的投標文件載明的項目管理成員為同一人;
(4)不同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異常一致或者投標報價呈規律性差異;
(5)不同投標人的投標文件相互混裝;
(6)不同投標人的投標保證金從同一單位或者個人的賬戶轉出。
以行賄手段謀取中標
投標人以謀取中標為目的,給予招標人、招標代理機構(包括其工作人員)或者評標委員會成員財物的行為,破壞公平競爭的市場法則,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其他投標人利益,為法律所禁止,其投標應予否決。
虛假投標
(1)使用偽造、變造的許可證件;
(2)提供虛假的財務狀況或者業績;
(3)提供虛假的項目負責人或者主要技術人員簡歷、勞動關系證明;
(4)提供虛假的信用狀況;
(5) 提供虛假的資格證明文件等;
(6)隱瞞真實情況提供其他虛假信息。
法律責任
投標人相互串通投標報價,損害招標人或者其他招標人利益的,情節嚴重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投標人與招標人串通投標,損害國家、集體、公民合法權益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單處罰金。
投標人向招標人或者評標委員會成員行賄,構成犯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