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人事糾紛歸誰管

人事糾紛歸誰管

發布時間:2021-09-22 11:07:07

1. 到底是人事糾紛還是勞動糾紛具體到底應該找那個部門

如果是民事糾紛,應該到當地派出所或者申請人民法院處理;勞動糾紛,應該到勞動監察部門或者人民法院解決。

2. 事業單位人事仲裁由哪個部門負責

事業單位人事仲裁由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仲裁。
《勞動合同法》
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適用本法。

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其建立勞動關系的勞動者,訂立、履行、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依照本法執行。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適用本法:
(一)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二)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三)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四)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五)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3. 求問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與單位的人事糾紛由什麼機構負責處理

這個問題應分兩個方面回答:
一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因工資、福利、休息、休假等方面的原因與用人單位發生爭議的,當事人可以向設當地人事部門的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辦公室申請仲裁。
二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因對人事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根據《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第八十一條規定,在接到處理決定之日起三十日內向原處理機關申請復核,或者向同級人民政府人事部門申訴,其中,對行政處分決定不服的可以向行政監察機關申訴。
此外,第八十二條規定:國家公務員對於行政機關及其領導人員侵犯其合法權益的行為,可向上級行政機關或者行政監察機關提出控告。
需要指出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目前還沒有施行。

4. 民事糾紛歸誰管

不是歸誰管的問題,解決民事糾紛有自力救濟、社會救濟、公力救濟。
一、自力救濟
自力救濟,包括自決與和解。它是指糾紛主題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糾紛,以達到維護自己的權益。自決是指糾紛主題一方憑借自己的力量是對方服從。和解是指雙方互相妥協和讓步。兩者共同點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來解決爭議,無需第三方的參與,也不受任何規范的制約。
二、社會救濟
社會救濟,包括調解(訴訟外調解)和仲裁。他是只依靠社會力量處理民事糾紛的一種機制。
調解是由第三者(調解機構或調解人)出面對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勸導沖突雙方,促使他們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但具有合同意義上的效力。
仲裁是由雙方當事人選定的仲裁機構對糾紛進行審理並作出裁決。仲裁不同於調解,仲裁裁決對雙方當事人有法律上的拘束力。但是,仲裁與調解一樣,也是以雙方當事人的自願為前提條件的,只有糾紛的雙方達成仲裁協議,一致同意將糾紛交付裁決,仲裁才能夠開始。
三、公力救濟
公力救濟是指訴訟。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判決、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民事訴訟動態地表現為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靜態地則表現為在訴訟活動中產生的訴訟關系。

5. 外資企業人事糾紛歸哪個部門管

按你說的情況,就算是外資企業,只要是在中國境內的,只要是勞動糾紛,都是歸公司所在地的勞動部門管轄。

6. 急急!事業單位在編人員與單位發生勞動糾紛,應歸人事管還是勞動仲裁

依據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第二條和第二十一條規定,凡是在中華人民共版和國境內的用權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的下列勞動爭議,均適用勞動爭議仲裁調解法;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因此,事業單位發生的勞動爭議有所在地區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

7. 事業單位職工和單位發生糾紛歸哪裡管

一樣的 ~

勞動管理部門尋求幫助,解決不了可以申請仲裁,仲裁結果不滿意可以起訴 ~

8. 求急求,請問有關人事民事糾紛該誰來管

你好!人事糾紛可向轄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9. 人事部門歸哪個部門管理

人事部門歸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管理。

根據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務院關於機構設置的通知》(國發[2008]11號),設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為國務院組成部門。

將原人事部、原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職責整合,劃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承擔本部和國家公務員局的人事工作和機構編制工作;承辦中央管理的部分領導人員的行政任免手續。

(9)人事糾紛歸誰管擴展閱讀

人事局屬於行政單位,工作職責主要有:

1、執行國家公務員制度,負責全縣國家機關公務員的職位 分類、考試錄用、考核、職務升降、獎懲、工資福利、退休 退職、權力保障等工作。

2、代縣政府進行一定層次的公務員管理和任免;宏觀管理事業單位行政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負責企事業單位專業 技術職務的評審工作。

3、研製擬定黨政機構改革方案和國家行政機關職能調整意見,承辦縣機構編制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4、負責全縣黨政機關、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管理工作,審核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調整。

5、負責企業、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協調工作。

10. 民事糾紛屬於那個部門管

所謂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一類是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另一類是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其解決機制有自力救濟、社會救濟、公力救濟。

民事糾紛 又稱民事爭議,是法律糾紛和社會糾紛的一種。所謂民事糾紛,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民事糾紛作為法律糾紛的一種,一般來說,是因為違反了民事法律規范而引起的。民事主體違反了民事法律義務規范而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權利,由此而產生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民事爭議。總的來講,民事糾紛就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
發生了民事糾紛,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調解委員會、有關單位、有 關行政部門進行調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人民調解委員會是在基層人民政府和基層人民法院指導下,調解民間糾紛的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照法律規定,根據自願原則進行調解。當事人對調解達成的協議應當履行;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六條民事案件的審判權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規定對民事案件獨立進行審判,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1.一般情況下,警察是不會調取的,但是,吸毒人員在錄入公安機關內網警用平台,會報警的,報警後,警察會對報案人進行尿檢。 2.民事糾紛不屬於公安機關管轄范圍,公安部明令禁止公安機關的人民警察參與民事糾紛,公安機關是不予受理的。民事糾紛應當雙方自行協商,協商不成的到法院提起訴訟。

閱讀全文

與人事糾紛歸誰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根據著作權的規定 瀏覽:12
寧夏理財規劃師證書領取 瀏覽:880
地雷的發明 瀏覽:121
對建築物享有管理權的業主 瀏覽:231
星漣海馬鞍山 瀏覽:722
湖南咨詢工程師投資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699
英賽嘉華知識產權怎麼樣 瀏覽:111
雲南初級葯士葯師主管葯師證書領取 瀏覽:429
版權注冊報價 瀏覽:106
榆次工商局電話 瀏覽:880
核彈頭發明 瀏覽:15
簡述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區別 瀏覽:682
馬鞍山遇園 瀏覽:279
優剪轉讓 瀏覽:216
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指標 瀏覽:792
注冊商標有效期多少年 瀏覽:13
如何處理山林糾紛 瀏覽:314
校內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168
創造與魔法中玉米分布圖 瀏覽:855
陝西知識產權代理機構調查報告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