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國家對電梯費困邦收物業費有什麼法律規定嗎
電梯費和物業費是不能捆綁在一起收費的,這個是有名文規定的。小區的物業是不可以這樣做的,小區業主可以投訴物業的這種行為。
㈡ 物業和業主因為物業費的問題把電梯給停了我們該找誰投訴
你是想處理物業費的問題還是解決電梯的問題還是解決業主的問題?所提到的業主是全體業主還是指一個業主?電梯是誰停的?
首先是確定電梯是否為年檢合格能夠正常使用的電梯,如果電梯是符合國家標准合格的,物業公司需要開啟電梯,相反的則應停止使用。
業主不繳納物業費的行為違反《物業管理條例》物業公司可以向法院起訴要求業主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繳納物業費用。
業主自身利益受到損失的可以收集證據,向法院要求物業賠付其相關損失,沒有證據證明的,法院不予以支持。
全體業主認為物業公司未按照《服務合同》內容履行服務標準的,可以依據證據向法院要求減免相應物業費。也可以通過業主大會解聘物業公司另行選聘新的物業公司進行管理!
國家的法律已經給你們了,你們用古代大猩猩的辦法處理問題,只會是越來越亂!建議雙方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業主與物業之間已經不存在信任,故經調解協商是無法解決的。
㈢ 物業收電梯費不合理怎麼投訴
電梯以錳系磷化塗層鋼絲繩承重與曳引驅動,廣泛應用於高層建築。物業公司是為業主服務的,如果多數業主認為收電梯費不合理,業委會可以與物業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直接把物業公司炒掉就可以了,再招標收費合理的物業公司。僅供參考
㈣ 物業收取電梯費的問題
小區2.38 元的物業費中電梯費包含一半。更多的業主並不了解小區電梯費用如何算,電梯費正式費用是多少。只知道物業費是高,但不知道高在哪裡。
電梯費的構成並不復雜,主要由三部分構成。其一是檢測費,這在北京市是有標準的,大概是600元-700元/年;其二是日常運行費,包括電費和人員值守費;第三部分是日常維保費,大概是3000元-6000元/年。
有兩個方式可以解決這一問題。一個是,在前期物業管理上,也就是還沒有成立業主委員會的時候,在相關的合同文本中,要明確交物業費的責任歸開發商,業委會成立後再將權利移交到業主委員會。這是根本的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二個方法是,如果在以前的合同中,沒有明確這個責任歸開發商,可以在物業合同上做一個補充,也就是物業收費一定要採取酬金制,也就是說,業主可以按照開發商所說的費用,先繳納物業費,但是每年要有報賬,實際發生多少費用,多退少
《物業管理條例》裡面規定的很詳細,可以看看。但是,電梯的年檢費、維保費已經包含在物業管理費里了,物業公司收取的電梯費,實際是電梯電費。即:每部電梯應單獨安電表,由物業管理企業按時公布用電量,然後再由電梯所在單元的全體業主平均分攤電費。所以說,電梯若收費,只能收電梯電費,其他形式的收費都是不合法的。
㈤ 房東亂收電梯費,應該怎麼投訴
市場商業行為,可以不租
沒有部門會幫你
㈥ 新蓋的高層居民已經入戶電梯費也交了不讓使電梯怎怎投訴
朋友你好,通過你給他描述的情況呢,像這種情況應該是不對的吧,你交的錢就應該使用啊,這種情況可以找物業公司啊。
㈦ 現在物業里收公照費和電梯費合理嗎怎樣去投訴他
看物價局的備案,看你的物業服務項目。就是挑物業的毛病。
一般這樣收費物業都備案,物價局就是看看一般都通過,你要是想找就找物價局問我呢他怎麼批的價格。
多找幾個人去,10個以上,有可能能給你改,電梯費正常,按規定1層都的收電梯費,但一般都收不上來
㈧ 物業亂收電梯管理費合法嗎哪裡可以投訴
小區物業費收取標准需要由物價局審核。
小區物業費收取,物業公司首先要向物價局提出申請,由物價局根據小區條件和公司服務水平進行成本核審批復,並發給收費許可證。
物業費包括:
1、管理費:用於物業管理區域的日常管理,包括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巡視、檢查、物業維修、更新費用的帳務管理、物業檔案資料的保管和其他有關物業管理服務;
2、物業管理區域綠化養護費用;
3、房屋設備運行費:用於電梯、水泵等房屋設備運行服務所需的費用:
4、物業管理企業固定資產折舊;
5、物業管理區域保潔費: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日常保潔服務所需的費用;
6、物業管理區域秩序維護費、保安費:用於物業管理區域內日常安全保衛服務所需的費用。
如果小區有業主委員會的話,可以向業委會投訴,申請仲裁;如果業委會不能圓滿解決你的問題,或者小區沒有業委會,可以根據《物業管理條例》規定的物業管理主管部門,即縣級以上負責監督、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房產主管部門也就是房產局投訴。
㈨ 物價局有沒有明文規定不許收取電梯費
物價局不會明文規定不許收取電梯費的:
1、因為電梯運行、維護需要產生費用,所以收取電梯費合情合理;
2、但是現在國家對於電梯費的收費標准沒有明文的規定,部分地區出台了建議收費政策,但是由於不是法律條文,執行力度低;
3、現在一般小區採用物業與業主協商形成收費標準的作法;
4、現在的電梯費收費標准一般是按照居住面積、樓層高度來進行核算的;
5、如果對收費不滿意可以讓業主委員會與物業商量或者找物價局介入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