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法師:有些人家裡供著師父,和信佛會沖突嗎
問題補充:有些人家裡供著觀世音菩薩,還供著師父(例如狐家,龍家的)他們在人間幫助人看病,做好事,這樣好不好呢?和信佛會有沖突嗎?阿彌陀佛!答:阿彌陀佛,不知道您受戒了沒。1)從戒律方面來講,如果已經受了三皈、五戒等:那麼,三皈依里有一條,「自皈依僧,永不皈依,外道邪眾」。這個外道邪眾,就包括了這些仙家。如果說,您供養仙家的心態,是和供養菩薩一樣,把他們放在同等的位置,那麼,您就破了三皈戒,這個罪業,是很重的。2)如果說,您供養仙家,只是覺著他們行善助人,有道德,那麼,就更加不要把他們和菩薩供在一起,為什麼呢?這要從修證方面來講,觀音菩薩是古佛再來,在此示現等覺菩薩來度化眾生,他本身已經不會再墮入輪回,而仙人報盡還要墮入輪回,所以,仙人見到菩薩,尚且要頂禮膜拜,您現在把他們供養在一起,合適嗎?另外有一點,我不太明白的是,您怎麼知道他們在人間幫人看病呢?如果說,是鄉村那種大仙附體看病的話,我勸您早日離開這個所謂的大仙。因為他附你的身,就說明,你的心和他的心相應,那麼,你舍報後,很可能就會和他墮入一道,繼續在六道里渾渾噩噩的輪回,嚴重一點的說,會墮入地獄。既然如此,為何您不和菩薩的心相應,以後往生佛國呢?如果說,是誰告訴您,這個仙家在人間做好事,那麼,我勸您遠離那個人。不是說,仙家不會做好事,而是說,就算他做了好事,別人也不會知道,凡是打著這種幌子的,都是騙人的。(顧問團玄若法師開示)
B. 信佛與信風水是否沖突
呵呵,我也來說說哇~
佛在沒有成佛的時候是人,關羽在還沒有是萬人敬仰的關老爺時,也是人。。。與佛和關老爺同時代有數以萬計的人,那麼為什麼到了現在受我們敬仰膜拜的只有佛和關老爺與其他眾仙佛呢?何況這些仙佛真的需要我們每天燒香拜拜嗎?答案是肯定的:不需要!我們之所以拜,是崇拜他們當時為人的時候,盡忠,盡孝,盡任,盡義……
仙佛、偉大的聖賢要傳遞給我們的是慈、悲、忠、孝……釋迦摩尼在得道時說的第一句話:「滿天都是神佛」。
很明顯,一念心善,即為佛;一念心惡,即為魔。
諸善奉行,諸惡莫作。
尋尋覓覓求佛佑,佛在心中莫遠求。
很多人都說宗教跟風水不科學?呵呵,也對。因為宗教跟風水是遠超乎科學所能理解的范圍,這些人因為無法透視我們祖先的高明跟偉大,自甘墮落貶低自己優良的傳統。。。
呵呵,偏離題目了。基本上呢,風水跟信仰沒有任何的沖突,只有那些門戶之見的風水師才會說有沖突。
最後補充一句哇~
望大家以慈悲的心,做慈悲的事。滿天神佛~阿彌陀佛~
C. 信佛和信神是不是矛盾
信佛和信耶穌想必都是追求真善美,沒有原則上沖突。 可以求同存異。在相關節日和習俗方面互相體諒和理解。沒必要討論教義不一樣的地方。
佛教信徒修習佛教的目的即在於依照悉達多所悟到修行方法,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斷盡一切煩惱,得到究竟解脫。
《聖經》也宣揚「愛一切人」等教義。
也有區別如下:
信佛和信神的區別在於信仰的對象不同
信佛指的是信奉佛教;信神一般指的是信奉基督教。
D. 怎麼解決信佛和中國傳統的沖突
用智慧,佛教的智慧可以解決世間的一切問題,清凈心生智慧,一切未公則真,未私則假,真正的修行乃事事無礙,你讀讀華嚴就知道,最後講:事事無礙,理事無礙。所以,這就告訴我們怎麼修行,修行是放下障礙,什麼障礙?首先是我執,我執很難破。破除我執就是阿羅漢。首先你見別人吃肉,第一個年頭就是不好,殺生,造業,給「我」修佛增加障礙,誰給你增加障礙了,是你,別人是來度你的,一切人是菩薩,為我一人實是凡夫,一切有為法皆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都是露是電,你執著他干什麼,反觀內照,修行人是處處是道場,菩薩所到之處另一切眾生歡喜,一定要用心去讀懂佛法,讀懂放下,看破放下才能得正菩提。
阿彌陀佛
E. 信佛之後別人總看你好欺負,總是欺負你該咋辦啊
首先心中默念佛號,懺悔自己的和這個人的糾紛的你的錯,發心願請佛祖化解這些業障,求往生西方極樂佛國。放生。
其次,要心中放開這件事,寬容別人,去做別的事,那事那人就慢慢過去了
F. 家裡有官司知事想找個信佛的人因為只有真正佛教之人才是真心為人做事
他再為人做事,也比不上佛啊,佛都不幹涉因果,你說信佛的人能怎麼幫你呢?只有自己解脫自己的苦惱啊,要多聽經,一切皆是因果,不從因下手,不從緣下手,誰能強力干涉因果呢?多聽經聞法,明理之後一切都是應該的,都是該來的呀!
G. 家人信上帝和供佛信佛有沖突嗎
講個故事吧:
有2個人,一個念一尊佛,而另外一個人只要是神靈基本上都念。都很誠心,也都很用功。
有一次遇到困難,二個人都求自己平時念的來保佑,結果那個念一尊佛的得救了,而什麼都念的卻沒有。
知道為什麼嗎?
只念一尊的,來的就這尊,他不救就沒人救,只有他出手。
而什麼都念的呢,都來了,都沒動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好下手。
當然你會說不是他們都應該慈悲嗎?是慈悲啊,如果其中一個動手了,其他的就不能動手,其他人就要走,走了是你念的靈還是不靈呢?是代表他應了還是沒應呢?如果是其中一個救了你,你會想平時我念了那麼多,就他來救我了,其他的就不靈。那麼這些沒動手的就憋屈,所以他們都不能動手,也都不好出手。
不是不能同時供,基督教有不能信奉其他的神的戒條,你供了基督,又違背了基督,他可以不來救你。你供奉了佛,可能佛菩薩沒什麼意見,但不等於護法沒意見。
H. 信佛和信仙有沖突嗎
信佛跟信仙沒有沖突,信佛是屬於佛教信神是屬於神仙。
I. 學佛人遇到財務糾紛,可以上法庭嗎
問:學佛者彼此有財務糾紛,是否可以上法庭?若不上法庭應如何處理為善? 答:佛陀對我們的教誨,第一條就是布施。我們要懂得布施真正的意思,布施是放下,布施是舍。經教裡面告訴我們,財富的因就是布施。這一生擁有大財富的,是過去生中財布施多,這一生當中聰明智慧高的是法布施多,健康長壽的是無畏布施多,無不是從布施而得來的。你明白這個道理,遇到財務糾紛,特別是關於財務方面的事情,又或者是有人勸你投資,或者是向你借錢。你借給他的時候,你就要想到這個錢不希望他還來,你就理得心安,你就很快樂。他還來,很好,不還來也好,要存這個態度。施捨!我命里有錢、有這個財富愈舍愈多,所以決定不可以為財發生爭執。現在這個社會上,財務糾紛是非常嚴重的問題,佛弟子要做好榜樣,對於財看得破、放得下,這樣就好。決定不上法庭,決定不向人討債,自己再困難再苦,也不要做這些事情。我相信這個因果是苦盡甘來,你後面一定會有大的財富現前,不要想著這些東西,這是真正的施捨。(凈空法師·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九十五 2008/5/2) (本站按語:心量放大,相信因果,看破放下,煩惱自然少了。同樣一種煩惱,對於不同的人來說,由於修為不同,煩惱所帶來的痛苦也大相徑庭,關鍵當事人怎麼看待它。但學佛並不是盲目修布施,智慧的增長同樣重要。印光大師文鈔中有相關開示,把錢財布施給造惡的人,自己同樣會連帶背負因果。如果是對方修為太差,以警醒對方為出發點,幫助對方改過,以這樣的心態上法庭又有何不可呢?關於修善有正中之偏,有偏中之正,很多種分類,感興趣的同修可以仔細參閱《了凡四訓》一書,這方面寫的非常透徹。) 其他相關文章
J. 信佛和三觀有沖突嗎
不能說是沖突,應該說是包容吧。
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是從人的角度出發的。
佛法是涵蓋三界六道的,包括人。因此,學習了佛法之後,佛弟子的三觀肯定是重塑過的,但是不會否認人的三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