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吉利撤訴第一場訴訟,威馬專利侵權案仍未了斷
[億歐導讀]?原告成都高原汽車工業已經對2018年起訴的案件進行撤訴,並於2020年1月得到四川省高院的准許。但該案僅是吉利與威馬專利訴訟的一部分。
作者丨張宇喆
編輯丨張嫣
在與吉利的專利侵權糾紛中,威馬汽車取得了第一場訴訟的勝利。
在2018年10月、2019年8月,吉利方面以不同主體起訴威馬。近日,億歐汽車獲悉,原告成都高原汽車工業已經對2018年起訴的案件進行撤訴,並於2020年1月得到四川省高院的准許。
2月12日,威馬汽車相關人士於對億歐汽車表示上述消息屬實。同時,他表示:「威馬在任何時候、任何領域,都沒有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威馬始終堅持正向研發、自主開發,並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
2020年1月12日,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在中國裁判文書網發布了《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與威馬中德汽車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向建明侵害商業秘密糾紛一審民事裁定書》。《裁定書》中稱:
原告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與被告威馬中德汽車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向建明、鍾幸原、寇芯晨、威馬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威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侵害商業秘密糾紛一案,本院於2018年10月12日立案。原告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於2019年12月25日向本院提出撤訴申請。
本院認為,原告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自願撤回起訴,不違反法律規定,本院予以准許。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裁定如下:准許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撤訴。案件受理費1391800元,減半收取695900元,由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負擔。
原告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是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一級製造子公司,主要承擔SUV車型吉利遠景SUV(全球鷹GX7)的研發和生產製造。有消息稱,吉利方面認為,威馬EX5的部分設計抄襲了吉利遠景SUV車型,但威馬方面堅稱全部為自主開發。
已被吉利撤訴的上述訴訟,僅是吉利與威馬專利訴訟的一部分。
2019年8月30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吉利汽車研究院再次以侵害商業秘密的名義向國家高院提起訴訟,被告方則是威馬汽車以及旗下的四家子公司——威馬汽車科技集團、威馬智慧出行科技、威馬汽車製造溫州公司、威馬新能源汽車銷售公司。而這次的索賠金額高達21億元,引發各界關注。
本次案件糾紛已於2019年9月17日在上海高院正式開庭。該案件由於最終採用非公開審理,非相關人員無法旁聽,訴狀也未公示。因此,外界也難以獲得該案件的具體信息。
目前,吉利與威馬的專利訴訟案仍在博弈之中。有專家表示,關於本次訴訟的最大難點在於舉證,預計案件的審理不會短時間結束,除非二者在庭外達成和解。
編輯:張嫣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豐田訴吉利商標侵權案內幕:較量txt全集下載
豐田訴吉利商標侵權案內幕:較量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3. 求一個國際貿易中關於知識產權糾紛的案例
2004年是中國對外貿易的又一個快速增長年, 在2002年增長2118%、2003年增長3711%的基礎上, 2004年中國對外貿易增長了3517%。進出口總額首次超過10000億美元, 達到11548億美元, 在世界貿易中的排名從2003 年的第四位上升到第三位。年度進出口增量在2002 年超過1000 億美元、2003年超過2000億美元的基礎上, 超過了300O億美元。
知識產權保護業已成為當前社會的熱門話題, 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似乎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 制定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目的不是保護知識產權本身, 而是激勵創新, 維護社會公平, 進而推動社會經濟全面進步。恰恰是在達到上述目的方面, 片面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可能步入誤區, 反而不利於實現知識產權制度的初衷。
以上數據反映了中國對外貿易快速發展的態勢, 但同時中國企業在海內外市場遭遇知識產權糾紛的消息此起彼伏, 知識產權已成為中國企業參與國際競爭過程中無法迴避的焦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 知識產權與國際貿易的聯系日益密切。因此, 各國在大力鼓勵發展知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同時, 十分關注出口商品和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 在一些企業看來已成為不可觸摸的禁區, 而在一般民眾眼裡, 則成為一種壟斷, 一種現代文明下的「弱肉強食」。但是, 不管怎樣, 國內企業因知識產權問題而蒙受經濟、名譽雙重損失現象已經屢見不鮮, 重視「知識產權」的警鍾已在我們耳邊敲響。
當中國加快融入全球經濟的時候, 知識產權危機卻給我們亮起了紅燈。2005 年1 月, 中國步入WTO後保護期不久, 國際巨頭英特爾起訴中國某企業生產的語音卡侵犯其專利, 間隔不久日本三洋開始了與深圳比亞迪關於電池專利的糾紛。在2 月, 美國電子娛樂協會( ESA) 向美國商務代表提交了一份來自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聯盟( International IntelllectualProperly A lliance簡稱IIPA) 的報告指出: 中國與馬來西亞、俄羅斯一道成為全球游戲軟體盜版最為嚴重的三個國家。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偽正版製造地, 消費國和輸出國。當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以及中國產品在全球市場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時候, 知識產權危機給這一全球化進程蒙上了一層陰影。來自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專利大國的知識產權壓力已經對中國構築了一道高高的門檻。通過知識產權來打壓中國企業和中國產品, 使中國企業進入一種國際化的怪圈循環: 生產———跨國公司專利限制———巨額專利許可費以及侵權費的支付———再生產。
國際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影響中國企業全球化過程, 是因為中國企業缺乏自主擁有的知識產權而必須支付的巨額專利費用, 或者因為知識產權訴訟所產生的巨額費用大大增加了企業的各種成本, 使中國產品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顯著降低, 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和跨國生產也受到影響。在微觀層面, 知識產權壁壘通過企業付出巨額專利使用費以及侵權費用, 降低其產品市場競爭力, 減少市場份額並壓縮了利潤空間, 這就是知識產權的短期效應; 而從長期來看, 由於企業利潤降低而減少的資本積累將導致企業對技術研發投入的不足, 無法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技術結構和產品結構, 這在以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時代將使企業不可避免地走上絕境。在宏觀層面, 整個相關產業將會因為知識產權壁壘而在短期內減少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數量。在以市場為命脈的營銷時代, 該產業將無法抵制因為市場縮小而導致的產業萎縮, 如果這種局面持續較長時間, 產業將最終在競爭中消亡。這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狀況、國際經濟主權以及未來中國科技的世界地位問題都產生重大影響。毫無疑問, 在全球經濟進入產業結構重構的時代, 缺乏知識產權的中國企業將無力改變自己處在產業鏈末端和價值鏈下游的不利局面, 在全球化中受制於別人。
4. 吉利訴威馬侵權案,吉利自願撤訴,並支付訴訟費!
近日根據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的一份民事裁定書顯示,吉利汽車旗下「成都高原汽車工業有限公司」作為原告,已自願撤回對威馬汽車的起訴,並支付695900元的受理費用結束案件。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5. 吉利和豐田打官司的車標是什麼樣的
吉利的標志比toyota多了兩道,中間的那個豎著的半圓被畫成了雙眼皮
6. 吉利為什麼遭遇跨國商標爭奪戰
8月18日,吉利汽車(00175.HK)旗下自主高端品牌LYNKCO(領克)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為其品牌名稱注冊商標時,遭到了美國汽車品牌福特汽車的阻攔。
據了解,林肯汽車的母公司福特汽車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上訴,對吉利2016年11月25日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的關於LYNKCO品牌商標注冊提出異議,稱吉利的LYNKCO品牌在發音上與福特旗下豪華車品牌林肯(Lincoln)高度相似,容易使消費者混淆。
對此,吉利汽車集團副總裁、新聞發言人楊學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領克的商標是清晰的,法律團隊正在准備答辯,領克對持有該商標很有信心。據了解,領克品牌已經在中國和歐洲主要國家注冊了商標,也得到了美國商標局的初步認可。
不過據吉利相關負責人表示,福特提出的異議暫時還沒有對領克在美申請商標造成影響。林肯發言人表示,「林肯品牌擁有100年的歷史,希望能夠保護其聲譽。領克品牌侵犯了林肯的商標權,林肯正採取法律手段阻止他們使用侵權商標」。而吉利對此也信心滿滿,正如楊學良所說,吉利的法律團隊也在積極的准備答辯。
在剛經歷過奇瑞與賓士跨國商標案的一位知情人士看來,這將是對吉利組織的國際化深度的考驗,包括觀念意識、專業能力以及溝通和協商水平。今年,吉利的國際化團隊陸續引入重量級人士,為海外市場籌謀。5月24日,吉利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南聖良出任吉利國際公司總經理。8月初,又有消息傳出,吉利新能源銷售公司總經理李岩松將調往集團,分管海外並購。隨著收購寶騰拓展海外的業務,吉利急需拓展海外市場的人才。這次的商標博弈,將是對於新團隊的第一個重大考驗。
7. 在產品上印上 FOR TOYOTA 算對TOYOTA商標的侵權嗎
您好!這個構成商標侵權。特別像TOYOTA這樣世界知名的商標,更要慎重。
8. 吉利,本田,豐田,那個好
本田吧。
吉利是國產,本田豐田是日 本車合資車,不是一個檔次的車,日系車省油耐用,三大件相對穩定,吉利只能和奇瑞比亞迪比,這幾年吉利的車進步了很多,不過和合資車相比還是有一段路,當然看得見的地方肯定是吉利或者說國產好,看不見的地方就是合資好,這樣說你懂嗎?
國產車只能做看得見的地方,看不見的地方全都不如合資車。吉利在國產車里算是質量很好的了,油耗也很嚇人,不然吉利帝豪百公里9-10個油,本田豐田6-7個油。
本田標識
本田公司在80年代成立了商標設計研究組,從來自世界各地的2500多件設計圖稿中,確定了的三弦音箱式商標,也就是帶框的「H」,圖案中的H是「本田」英文Honda的第一個字母。這個標志體現出技術創新,職工和經營堅實的特點,同時還有緊張感和輕松感。
本田宗一郎於1946年創建本田技研工業公司(即本田汽車公司),並用自己的姓氏作為公司的名稱和商標。
「H」是「本田」汽車和「本田」摩托車的圖形商標,是「本田」日文拼音「HONDA」的第一個大寫字母。本田摩托車商標中的字母「HM」是「HONDAMOTOR」的縮寫,在這兩個字母上有鷹的翅膀,象徵著「飛躍的本田的技術和本田公司前途無量」。
「人和車,車和環境的協調一致」是本田公司的發展方向;動感、豪華、流暢是本田公司的一貫風格;設計動力澎湃、低耗油、低公害的發動機是本田公司的技術目標。「H」商標,這個世界著名商標,是本田公司立業之本,是本田公司成功之魂。
1960年,「H」商標首次在S500跑車上使用,「H」商標伴隨本田賽車,在1965年墨西哥舉辦的世界F1汽車大賽上一舉奪冠,並在第二年的F2汽車大賽上取得勝利;更令本田輝煌的是在1967年在義大利大獎賽取得了F1冠軍。
1969年,本田公司為突出鷹的形象,使用了縱長的「H」商標。1980年,為了體現本田公司的年輕、技術先進和設計新穎的特點,決定使用形似三弦音箱的「H」商標,該商標把技術創新、團結向上、經營有力、緊張感和輕松感體現得淋漓盡致。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本田
9. 豐田訴吉利商標侵權案內幕:較量txt全集下載
豐田訴吉利商標侵權案內幕:較量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版覽:權
正如本書所揭示的那樣,在塑造品牌戰略的系統工程中,我們的國家與企業也應把知識產權的問題提高到戰略的高度。漠視它,將會進一步使得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價值鏈上的最底端更勞心費力地做代工,而跨國公司則在商業食物鏈的最頂端,更從容,更賺錢還更有面子。所以重視知識產權,讓知識產權為我所用,自創品牌,將成為中國企業品牌快速成長的加速器。
李光斗(中國十大策劃人、著名品牌戰略專家品牌競爭力學派創始人、CCTV廣告策略顧問)
人類社會已經告別了地本(封建)經濟和資本經濟階段,而進入了知本經濟時代。在知本經濟時代,知識產權已成為企業和國家經濟競爭的焦點。如何應對世界經濟強國的「知識霸權主義」,是中國實現「和平崛起」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侯經川 (清華大學訪問學者、浙江大學管理學博士後、MPA導師)
市場是產品間較量,產品背後是技術競爭,技術保障是知識產權體系,中國企業在羽翼漸豐時要抓緊學會「正當防衛」。
鍾師(著名汽車營銷專家、智……
10. 女子去吉利展台維權被人強行帶走,你覺得吉利的車怎麼樣
這次北京車展上,吉利汽車多款車型集中亮相,全新轎車吉利星瑞正式發布,並且將會年內上市。這款車在發動機方面採用最新型的,無論空間,還有配置方面都具有很強競爭力。吉利汽車這些年發展勢頭相當不錯,不過今年因為市場競爭比較激烈,擴張之路也變得有些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