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無緣無故和民事糾紛打人區別

無緣無故和民事糾紛打人區別

發布時間:2021-09-21 09:29:26

A. 民事糾紛我先動手打人公安局會怎麼處理

財產類民事糾紛公安一般不予受理,如出現因民事糾紛產生斗毆等情節,公安局應對糾專紛中的肇事方或過錯方視屬情節給予相應的治安處罰:凡持械傷人或故意損壞財物者,應視情必須給予治安拘留或治安罰款的處罰;糾紛雙方均有錯且又均符合治安處罰條件的,必須視情分別給予處罰。治安處罰不影響對民事賠償的調解。民事糾紛案件的調解處理,應製作書面「調解協議書」,交由當事人雙方簽字生效。「調解協議書」應存檔備查。對不服公安派出所調解意見的,應勸導雙方到人民法院提請民事訴訟。民事糾紛的處理方式:1、協商。2、調解。由第三方介入促使爭議各方相互諒解和讓步,最終化解矛盾。3、仲裁。將糾紛提交仲裁機構,由其居中裁決的糾紛解決機制。仲裁一裁終局制,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對方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4、訴訟。一方向法院提出請求,由法院裁決糾紛的制度。訴訟是最終、最權威的糾紛解決機制,是當事人保護權利的最後屏障。

B. 打架民事糾紛和故意傷害的區別

故意傷害是造成輕傷以上後果,除了承擔民事責任還要承擔刑事責任。而如果沒有造成輕傷以上後果,則只承擔民事責任,不過也可能會因為打架被公安局行政拘留。

C. 民事糾紛,打架斗毆

打架斗毆應當依據具體情節區分是治安案件還是刑事案件,然後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或者刑法定罪處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並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14周歲的人或者60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根據《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條【聚眾斗毆罪】聚眾斗毆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首要分子和其他積極參加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眾斗毆的;
(二)聚眾斗毆人數多,規模大,社會影響惡劣的;
(三)在公共場所或者交通要道聚眾斗毆,造成社會秩序嚴重混亂的;
(四)持械聚眾斗毆的。
聚眾斗毆,致人重傷、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條、第二百三十二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D. 法律知識1.民事糾紛和治安案件有何區別

1,民事糾紛的概念是,在日常生活中因為某一方或者多方違反了法定的或者共同擬訂權利義務關系規則而提出異議的行為.如離婚糾紛、損害賠償糾紛、房屋產權糾紛、合同糾紛、著作權糾紛等。
治安案件的概念是,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夠刑事處罰的案件.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九條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從上述法律條文我們可以看出,打架斗毆不屬於民間糾紛[是由民間糾紛所引起的],而屬於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但如果打傷了人,要賠錢,則構成了一種債權債務關系.那麼一方不不履行,另一方提出異議,甚至向法院起訴要求賠償,則構成了新的民間糾紛.

2,上述6種送達模式都屬於法院訴訟的程序,如法院向原告送達傳票的行為,向證人送達出庭做證的通知的行為.但需要注意這幾種方式的區別.
直接送達是直接給本人.
留置送達是給本人,本人不要或者不在,則找見證人見證將訴訟文書留在其住所.無法當場送的可以採用這種方式.
轉交送達的對象只能是軍人,被監禁人和被勞動教養的人.
委託送達是委託其他法院進行送達,比方說異地.
治安處罰的程序包括調查,決定和執行,內容很多,請參看治安管理處罰法.

E. 一般來說民事糾紛和刑事糾紛有什麼區別

一般來說,民事案件都是自訴案件,即只要你不主動去法院追究對方的責任,司法內機關是不會主動介容入的,所承擔的責任是民事責任,即不會對人身有所限的責任;
刑事案件一般來說是不以公民個人的意願轉移的即公訴案件,是公安局和檢察院主動介入的,所承擔的責任一般是人身責任,即限制人身自由的責任。有幾種特殊的刑事案件,即自訴案件,就是公民不去追究的話,司法機關也不會追究,還有一種是是可公訴可自訴的案件,最後刑事案件里可以由受害人或者其近親屬提出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

閱讀全文

與無緣無故和民事糾紛打人區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定額發票有效期查詢 瀏覽:430
北人親情卡有效期 瀏覽:70
聽證會公告期限 瀏覽:303
根據著作權的規定 瀏覽:12
寧夏理財規劃師證書領取 瀏覽:880
地雷的發明 瀏覽:121
對建築物享有管理權的業主 瀏覽:231
星漣海馬鞍山 瀏覽:722
湖南咨詢工程師投資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699
英賽嘉華知識產權怎麼樣 瀏覽:111
雲南初級葯士葯師主管葯師證書領取 瀏覽:429
版權注冊報價 瀏覽:106
榆次工商局電話 瀏覽:880
核彈頭發明 瀏覽:15
簡述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區別 瀏覽:682
馬鞍山遇園 瀏覽:279
優剪轉讓 瀏覽:216
公共衛生服務績效考核指標 瀏覽:792
注冊商標有效期多少年 瀏覽:13
如何處理山林糾紛 瀏覽: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