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政府強行征地舉報電話
我家是江西於都縣嶺背鎮的十幾年前政府強行征我家良田到現在也沒給我們說法,農村人沒田怎麼活,我們該怎麼辦。
⑵ 如何舉報非法佔地
按照《土地管理法》第76條、《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42條規定,未經批准或者採取欺騙受大騙取批准,非法佔用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對違反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擅自將農用地改建設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佔用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可以並處罰款;對非法佔用土地單位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並處罰款的,罰款額為非法佔用土地每平方米30元以下。超過批準的數量佔用土地,多佔的土地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按照《土地管理法》第78條規定,無權批准徵用、使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超越批准許可權非法批准佔用土地的,不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批准用地的,或者違反法律規定的程序批准佔用、徵用土地的,其批准文件無效,對非法批准徵用、使用土地的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非法批准、使用的土地應當收回,有關當事人拒不歸還的,以非法佔用土地論處。 非法批准徵用、使用土地,對當事人造成損失的,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監督檢查
第六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土地管理監督檢查人員應當熟悉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忠於職守、秉公執法。
第六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有關土地權利的文件和資料,進行查閱或者予以復制
(二)要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就有關土地權利的問題作出說明
(三)進入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非法佔用的土地現場進行勘測。
(四)責令非法佔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停止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
第六十八條 土地管理監督檢查人員履行職責,需要進入現場進行勘測、要求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文件、資料和作出說明的,應當出示土地管理監督檢查證件。
第六十九條 有關單位和個人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就土地違法行為進行的監督檢查應當支持與配合,並提供工作方便,不得拒絕與阻礙土地管理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執行職務。
第七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分的,應當依法予以處理;自己無權處理的,應當向同級或者上級人民政府的行政監察機關提出行政處分建議書,有關行政監察機關應當依法予以處理。
第七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土地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將案件移送有關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七十二條 依照本法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處罰,而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給予行政處罰的,上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有權責令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或者直接給予行政處罰,並給予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負責人行政處分。
⑶ 政府強制征地怎麼向紀委舉報
舉報方式來如下:
1、打開12388的官自方網站,下拉最底部,點選我已同意以上條款,根據需要選擇匿名舉報或署名舉報。
⑷ 征地拆遷不公平應該找哪個部門投訴
被拆遷人可以向當地政府申請裁決,如果對裁決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如果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就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問題還未達成協議,就對房屋強制動拆的,被拆遷人可憑房產證,及被拆遷之後的照片證據,向當地政府申請裁決。政府部門會對房屋價值進行評估,對安置和補償問題作出裁決。若對裁決結果還不服,被拆遷人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⑸ 當地強行不公平不合理征地到哪裡去投訴找那個新聞機構比較好或者哪位能給和好的解氣的辦法
根據個人經驗,遇到這種事情,最好的維權辦法就是依法維權。主要步驟:
1、先要確認征地違法:請求市縣政府及國土資源局公開征地信息,主要是兩公告,即政府發布的《徵用土地方案公告》和國土局發布的《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如果沒有這兩公告,那征地就是違法的。
2、確定征地違法之後,再請求查處違法征地違法用地:請求國土局履行法定職責,查處違法用地行為,國土局往往不作為,過了法定期間後,就行政復議(也可以行政訴訟,但本人建議先復議),過了法定期間沒有結果後,再行政訴訟。這樣,最終迫使當地相關部門過問處理此事。
⑹ 違規征地怎麼舉報
可以到當地的土地管理部門舉報。
網路舉報:國土資源部舉報信箱
尋求媒體幫助。
向征地部門所在地政府或上一級政府投訴,但實踐中這種事舉報也沒有用,政府部門不予處理。
向法院提起訴訟,現在法院審案相對比較獨立了,如果征地方存在問題,法院會判行政部門敗訴的。
⑺ 如果想舉報農村土地違法使用情況,舉報電話是多少
舉報農村土地違法使用情況,國土資源舉報電話:12336
一般而言,如果是違建違法佔地可以去國土部門舉報,如果是土地使用權的糾紛可以去法院起訴。
農村土地違法用地行為經常能看見,包括以他人名義審批進行宅基地建設,超面積建設房屋等,這些行為對農村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很多農民對此並沒有很清晰的認為導致農村土地違法用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法律意識淡薄。農村群眾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和依法用地的政策普遍知之甚少。許多人對違法佔地觸犯法律的後果認識不足,心存僥幸,認為大家都違建就法不責眾,只要既成事實就可以過關。
農民的客觀需求被忽視。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提高,更好的居住條件成為農民的重要追求,但許多地方農村建設規劃和宅基地審批管理嚴重滯後,不能適應農民住房審批管理要求。
土地執法沒有完全到位。有些執法主體對初始違法建築沒有採取果斷措施,只停留在表面制止或發制止通知書上,導致更多違法建築形成。還有一些地方政策執行偏差,讓不少人在違建征地拆遷中「發了財」,導致建設項目征地中違法搶搭搶建成風。
此外,對違法行為的打擊缺乏統一尺度和長效機制,農村建房還沒能做到「兩證一書」齊全,什麼樣的建築違法、什麼樣的建築不違法,在現實操作中仍然存在較大的彈性。
國土部門缺乏強制拆除權。對違法用地,國土部門沒有強制拆除權,需要申請法院強制執行,等到成套程序走完違法建築早已形成或已使用,造成後續執法難上加難。
農村土地,是集體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簡稱為農地。
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有權依法承包由本集體經濟組織承包的農村土地。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剝奪和非法限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承包土地的權利。農村土地承包後,土地的所有權性質不變。承包地不得買賣。
農村土地承包法用法律的形式對土地承包中涉及的重要問題作出規定,必將進一步穩定黨在農村的土地承包政策,對於保障億萬農民的根本權益,促進農業發展,保持農村穩定,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