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投訴假劣葯

投訴假劣葯

發布時間:2021-09-20 12:14:14

⑴ 買到假冒偽劣商品怎麼辦,如何投訴

買到假冒偽劣商品可以直接撥打12315進行投訴,12315依法受理和處理消費者的申訴、舉報、咨詢。

根據《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工作規則》第二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工商局和市(地、州)、縣(區)工商局12315消費者申訴舉報中心(以下簡稱「12315中心」) ,通過12315專線、12315簡訊息、電話、互聯網、來信來訪等方式,依法受理和處理消費者的申訴、舉報、咨詢,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分析發布消費警示信息,開展消費維權公共服務工作。

第十二條 分流。對接到的申訴舉報,12315 中心進行審核後,按照屬地管轄、業務管轄原則,逐級向下一級12315中心、基層工商所或者同級業務部門等承辦單位分流。

第十三條 辦理。承辦單位接到分流的申訴舉報後,應當立即進行調查處理。對消費爭議的申訴,進行協調;被申訴人涉嫌違法經營的,按有關規定處理。對舉報案件,應當及時核實,依法處理。

(1)投訴假劣葯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⑵ 怎樣投訴醫院醫生私賣假葯和偽劣葯品

首先要掌握證據,並做好備份,以防政府工員人員從中搞鬼。然後去葯品監督管理局投訴或315也行(不過315最後也要和葯品管理局協同辦案)。索賠的同時,不要使用威脅性語言,以免被反咬一口,政府部門有時候是不站在弱勢群體一邊的。努力吧,把他鏟掉。
假葯當滅。

⑶ 生產銷售假劣葯需從重處罰的情形有哪些

我國《刑法修正案(八)》第二十三條規定,將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條第一款修改為:「生產、銷售假葯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刑法》第150條的規定,單位犯生產、銷售假葯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按個人犯生產、銷售假葯罪的法定刑處罰。

⑷ 發現假劣農葯如何投訴

1、保留證據。保留農葯購買發票、產品原樣和農葯使用造成危害程度證明結果(保留現場待專家鑒定或提供有資質單位的鑒定證明)。 2、投訴舉報。向農業、工商、質檢等部門投訴,書面投訴要詳細寫明農葯購買時間、農資經營店的名稱地址、經營者的電話;農葯的名稱、生產廠家、生產日期和有效期;質量問題發生的時間、質量問題的表現及其原因;要求賠償的方式、數額;受害人的姓名、地址、聯系方式等。並隨信附上購物發票﹙復印件﹚等證據。經調查屬實,農業、工商、質檢等部門將依法對違規單位進行行政處罰。 3、民事訴訟。受害人可以根據假劣農葯使用後的受害情況,直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賠償,也可在農業、工商、質檢等部門協調賠償未果後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給予經濟賠償。

⑸ 如何舉報假冒偽劣葯品更有效

你好

如果掌握了確鑿的證據,最有效的舉報途徑,就是到當地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投訴,可以查找當地的葯監局的舉報電話號碼。

⑹ 假劣 葯有什麼本質上的不同是否有必 要區別兩者的界限

有本質上的不同,二者也有必要區別界限。

【假葯定義】:
1、葯品所含成份與國家葯品標准規定的成份不符的。
2、以非葯品冒充葯品或者以他種葯品冒充此種葯品的。

【劣葯定義】:
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國家葯品標準的,為劣葯。

【相關擴展】: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假葯論處:
1.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規定禁止使用的
2.依照本法必須批准而未經批准生產、進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須檢驗而未經檢驗即銷售的。
3.變質的
4.被污染的
5.使用依照本法必須取得批准文號而未取得批准文號而未取得批准文的原料葯生產的。
6.所標明的適應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規定范圍的.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葯品,按劣葯論處:
1.未標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
2.不註明或者更改生產批號的;
3.超過有效期的;
4.直接接觸葯品的包裝材料和窗口未經批準的;
5.擅自添加著色劑、防腐劑、香料、矯味劑及輔料的;
6.其他不符合葯品標准規定的。

⑺ 怎麼投訴假葯

假冒偽劣葯品貽誤病情,嚴重危及病人生命安全,令人深惡痛絕,可是一提到哪些情況向葯監回部門投訴,如何答投訴,很多消費者卻不了解,近期本報接到許多讀者詢問,記者昨日就此事咨詢了營口市葯監局。

據營口市葯監局的工作人員介紹,消費者遇到如下情況,可向葯監部門投訴:葯品包裝上未標明有效期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葯品出現霉變、破損、混沌、過期等現象;葯品超過有效期的;葯品包裝上沒有註明或者更改生產批號的;葯品防偽標識或防偽電話存在疑點。

投訴辦理:消費者應持葯品或醫療器械和相關票據(發票或收據)向葯監部門進行投訴,或通過舉報電話(2833662)或舉報信箱投訴。另外,消費者用葯後如發生不良反應,包括出現過敏、胃腸道不適等現象或用葯期間出現生命危險等應先行就醫,確診是否為葯品引起的不良反應。若確認為是用葯的不良反應,醫療機構將向不良反應中心報告,消費者也可向葯監部門反映。

⑻ 如何舉報假葯,在哪裡進行舉報

舉報假葯可以通過撥打12331進行舉報,12331是國家食葯監局要求各地開通的食品葯品投訴舉報電話,在接到投訴後全部辦結的期限一般為60個工作日,情況復雜的,延長期不得超過30個工作日。

12331是全國開通統一的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除電話外,單位、個人可通過信件、互聯網、傳真、走訪、手機簡訊等方式,向監管部門反映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化妝品在研製、生產、流通、使用環節的違法行為,以及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違法行為。

(8)投訴假劣葯擴展閱讀

國家食葯監局處理葯品食品問題的流程:

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對通過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或者接到舉報發現食品可能存在安全隱患的,應當立即組織進行檢驗和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並及時向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通報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

對於得出不安全結論的食品,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應當立即採取措施。需要制定、修訂相關食品安全標準的,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應當盡快制定、修訂。完善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法人治理結構,健全理事會制度。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組織國家葯典委員會,制定國家葯典。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會同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建立重大葯品不良反應事件相互通報機制和聯合處置機制。

⑼ 2013年假劣葯事件有多少起,分為哪幾類

違規經銷假劣葯品 的含義是指: (一)經銷了由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在行政執法中認定的或法定葯品檢驗機構在葯品抽驗中確認的假劣葯品。 (二)以上問題是由於違反國家葯品監督管理的法律、法規以及規章等造成的。 對於假葯、劣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中有如下規定: 1.葯品所含成份與國家葯品標准或省、自治區、直轄市葯品標准不相符的稱為假葯或劣葯。 2.以非葯品冒充葯品或者以它種葯品冒充此葯品的稱為假葯。 3.未取得葯品生產執照,不按國家葯品質量控制私自生產的葯品稱為劣葯。 4.超過有效期的葯品稱為劣葯。 假葯和劣葯不符合國家葯品規定,是不能使用的,食用者應引起注意,以免傷害身體。 如果違反了第2條 新修訂的《葯品管理法》對這些問題都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生產、銷售假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有葯品批准證明文件的予以撤銷,並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生產、銷售劣葯的,沒收違法生產、銷售的葯品和違法所得,並處違法生產、銷售葯品貨值金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或者撤銷葯品批准證明文件,可以吊銷《葯品生產許可證》、《葯品經營許可證》或者《醫療機構制劑許可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針對為制售假劣葯品提供便利條件的行為,新修訂的《葯品管理法》增加規定:「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屬假劣葯品而為其提供運輸、保管、倉儲等便利條件的,沒收全部門運輸、保管、倉儲的收入,並處違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所以說銷售假葯雖未造成人身傷亡事件,也會承擔相應的法侓責任,如果是致人死亡的,那就更嚴重了

閱讀全文

與投訴假劣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愛發明抓魚 瀏覽:392
馬鞍山大台北 瀏覽:9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個人工作總結 瀏覽:662
租房糾紛怎麼訴訟 瀏覽:487
定額發票有效期查詢 瀏覽:430
北人親情卡有效期 瀏覽:70
聽證會公告期限 瀏覽:303
根據著作權的規定 瀏覽:12
寧夏理財規劃師證書領取 瀏覽:880
地雷的發明 瀏覽:121
對建築物享有管理權的業主 瀏覽:231
星漣海馬鞍山 瀏覽:722
湖南咨詢工程師投資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699
英賽嘉華知識產權怎麼樣 瀏覽:111
雲南初級葯士葯師主管葯師證書領取 瀏覽:429
版權注冊報價 瀏覽:106
榆次工商局電話 瀏覽:880
核彈頭發明 瀏覽:15
簡述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的區別 瀏覽:682
馬鞍山遇園 瀏覽: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