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案件定性依據什麼
從證據的要求來看,對當事人的詢問要客觀、全面、及時。「如果報案人從不同的角度陳述同一犯罪事實,性質不同。」說明報案人沒有全面、客觀、真實的敘述案件的全部情況,否則不會存在從不同的角度敘述,定性不同。所以要認定犯罪事實,要搜集多方面的證據,包括當事人的陳述、現場勘查資料、犯罪嫌疑人的、證人證言等,然後要根據證據的客觀性、關聯性、合法性,來認定案件的事實,事實認定了,案件性質就能確定了。
『貳』 案件定性是什麼意思
指法院決定涉外民事案件所涉及的法律關系的性質,從而確定所應適用的准據法。連結對象是抵觸規則兩個必要構成成分之一,指抵觸規則中所使用的概括性概念,以便指示包括在該概念中的法律關系應當適用什麼法律。
在國際私法中對連結對象的解釋,例如,按照某些國家的國際私法,人的能力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婚姻的方式適用婚姻舉行地法;夫妻財產制適用夫妻所選擇的法律,在沒有明示的選擇時,適用其最初婚姻住所地法;不動產繼承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
在這4個抵觸規則中,人的能力、婚姻的方式、夫妻財產制、不動產繼承,都是概括性的概念,在法院受理一件含有涉外因素的民事案件時,須首先確定該案所涉及的法律關系應當歸入哪一概括性概念中,才能找到應當適用的抵觸規則,從而確定應當適用的法律。
(2)糾紛案件的定性擴展閱讀:
刑事案件又可以分為多個類型,而不同案件的處罰、量刑標准也完全不同,調查、審理或是辯護方面也會不一樣。
有下列情形的立為刑事案件:
1、殺人案。故意殺人的;「打砸搶」致人死亡的。
2、傷害案。流氓傷害他人的;行凶報復致人重傷的;「打砸搶」致人傷殘的。
3、搶劫案。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因「打砸搶」毀壞財物的。
4、投毒案。投放毒物致人傷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
5、放火案。放火燒毀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致人死亡的。
6、爆炸案。使用爆炸方法進行破壞,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致人死亡的。
7、決水案。故意決開水庫、河流等堤壩,毀壞公私財物,危害公共安全,或者致人傷亡的。
8、強奸案。用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輪奸婦女的、姦淫不滿十四歲**的。
9、盜竊案。盜竊槍支彈葯(含小口徑步槍)、爆炸物品的;盜竊公私財物數額在600元以上的。盜竊財物雖不足上述條款所列數額,但造成造成嚴重後果、撬盜保險櫃、連續撬門破鎖多戶,或者其他作案手段惡劣的。
10、騙案。使用各種欺騙方法,騙取公私財物(參照盜竊案標准執行);冒充國家工作人員招搖撞騙,造成一定後果的。
11、搶奪案。搶奪公私財物的(參照盜竊案立案標准執行);搶奪槍支、彈葯的。
12、敲詐勒索案。以恐嚇、威脅的方法,敲詐勒索公私財物的。
13、偽造貨幣、有價證券。偽造國家貨幣和國家財政金融債券的;偽造其他有價證券和票據總面值在300元(含本數在內,下同)以上的。
14、經濟合同詐騙案。
15、集資詐騙案。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的。
16、貸款詐騙案。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詐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貸款,個人進行貸款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
17、票據詐騙案。利用金融票據進行詐騙活動個人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單位進行票據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18、信用證詐騙案。利用信用證進行詐騙活動的。
19、信用卡詐騙案。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的,詐騙數額在5000元以上的。
20、保險詐騙案。進行保險詐騙活動,個人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1萬元以上的;單位進行保險詐騙數額在5萬元以上的。
21、偽造公文、證件、印章案。偽造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的公文、證件、印章,造成一定後果的。
22、拐賣人口案。以營利為目的,拐賣婦女的,或者拐賣兒童的。
『叄』 請問這案子如何定性,是經濟糾紛還是什麼
這個就是盜竊,你們可堅持要求追究他們的刑事責任。
『肆』 案件如何定性什麼意思
1、就是案件主要涉及的是什麼法律關系。
2、是侵權糾紛?是借款糾紛?是合同糾紛等等?
3、定性也就是案件屬於什麼類別的案件。
『伍』 案件如何定性
廣東胡律師:
甲和丙之間的糾紛屬於民事借貸,屬於民事侵權訴訟,由《民法通則》及《合同法》等一般法來約束。
而犯罪是屬於觸犯《刑法》,是要被刑的,甲和丙的行為還不構成。
『陸』 案件屬於刑事還是民事是由公安檢察院法院哪一個部門定性呢
法律上沒有定性一個說。依照《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在偵察、審查起訴、審判等不同階段,由公安、檢察院、法院各司其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第二編立案、偵查和提起公訴 第一章立案
第十九條刑事案件的偵查由公安機關進行,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人民檢察院在對訴訟活動實行法律監督中發現的司法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非法拘禁、刑訊逼供、非法搜查等侵犯公民權利、損害司法公正的犯罪,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對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利用職權實施的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檢察院直接受理的時候,經省級以上人民檢察院決定,可以由人民檢察院立案偵查。
自訴案件,由人民法院直接受理。
第一百零九條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發現犯罪事實或者犯罪嫌疑人,應當按照管轄范圍,立案偵查。
第一百一十二條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對於報案、控告、舉報和自首的材料,應當按照管轄范圍,迅速進行審查,認為有犯罪事實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應當立案;認為沒有犯罪事實,或者犯罪事實顯著輕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的時候,不予立案,並且將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請復議。
第一百一十三條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第一百一十四條對於自訴案件,被害人有權向人民法院直接起訴。被害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親屬有權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依法受理。
第三編審判 第二章第一審程序
第一節公訴案件
第一百八十六條人民法院對提起公訴的案件進行審查後,對於起訴書中有明確的指控犯罪事實的,應當決定開庭審判。
第二百條在被告人最後陳述後,審判長宣布休庭,合議庭進行評議,根據已經查明的事實、證據和有關的法律規定,分別作出以下判決: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有罪判決;
(二)依據法律認定被告人無罪的,應當作出無罪判決;
(三)證據不足,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的,應當作出證據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無罪判決。
民事案件與刑事案件相比有本質的不同:
1、性質不同。民事案件主要是關於民事權利、義務性質的糾紛,屬於人民內部矛盾性質。而刑事案件則是危害社會、觸犯刑律應當受到刑罰處罰的犯罪,屬於階級矛盾性質。
2、適用的實體法不同。民事案件所適用的實體法是民法通則、婚姻法、海商法等。而刑事案件所適用的法律是刑法。
3、適用的程序法不同。審理民事案件適用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而審理刑事案件則適用刑事訴訟法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進行審理。
『柒』 一個案件怎麼被定為刑事案件還是民事案件依據是什麼
定性應該是檢察院,刑事訴訟法規定了檢察院的檢查起訴制度,這應該就是你說的定性了。公安在收到報案後會初步判斷是民事糾紛、行政治安案件,還是刑事案件。構成刑事立案標準的,公安應當立案偵查並報檢察院。
立案的條件:立案追究的行為,必須是具有社會危害性和刑罰應罰性的行為,只有當這種犯罪事實確需追究行為人的刑事責任時,才予以立案。
盜竊價值在1600元以上的是構成盜竊刑事犯罪的,所以你描述的是構成犯罪,達到立案標準的。
公安應當立案而未立案的,你可以向檢察院提起立案監督程序,由檢察院督促公安進行立案偵查。我國《刑事訴訟法》第111條規定:「 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的,或者被害人認為公安機關對應當立案偵查的案件而不立案偵查,向人民檢察院提出的,人民檢察院應當要求公安機關說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檢察院認為公安機關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應當通知公安機關立案,公安機關接到通知後應當立案。」
『捌』 法院對定性有爭議的案件怎麼辦
會依據法律與證據來判決
『玖』 糾紛和案件的區別
這2個詞沒有專業的定性是不好區分的。
從形式上看,立案了才能稱為實質上的案件,而一般有行為就足夠產生糾紛,而並非他人來認定。
『拾』 法院怎樣定性案件是簡易還是復雜
1、民事訴訟:(以下著重介紹簡易程序,其他情況基本都是適用普通程序的)
(1)概念:簡易程序,是基層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審理簡單民事案件所適用的一種程序。
(2)適用的審級:僅限於第一審,依照二審程序審理的上訴案件、及依照再審程序審理的案件均不能適用簡易程序。
(3)適用簡易程序的法院: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
(4)法律依據:
①《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
第一條 基層人民法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現第一百五十七條)規定審理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規定,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案件除外:
(一)起訴時被告下落不明的;
(二)發回重審的;
(三)共同訴訟中一方或者雙方當事人人數眾多的;
(四)法律規定應當適用特別程序、審判監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業法人破產還債程序的;
(五)人民法院認為不宜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的。
第二條 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第一審普通程序審理的民事案件,當事人各方自願選擇適用簡易程序,經人民法院審查同意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
人民法院不得違反當事人自願原則,將普通程序轉為簡易程序。
第三條 當事人就適用簡易程序提出異議,人民法院認為異議成立的,或者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應當將案件轉入普通程序審理。
②《民事訴訟法》
第十三章簡易程序第一百五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比如,數額較小,債權人債務人權利義務明確的民間借貸糾紛。事實清楚常見的有離婚糾紛,相鄰關系糾紛,健康權糾紛(甲把乙打了,乙報案了,住院了,派出所筆錄加醫院醫葯費發票等均有,乙起訴甲賠償損失)等。
2、刑事訴訟:
(1)法律依據:
《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八條 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的案件,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適用簡易程序審判:
(一)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的;
(二)被告人承認自己所犯罪行,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的;
(三)被告人對適用簡易程序沒有異議的。
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公訴的時候,可以建議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
第二百零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適用簡易程序:
(一)被告人是盲、聾、啞人,或者是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
(二)有重大社會影響的;
(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認罪或者對適用簡易程序有異議的;
(四)其他不宜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
(2)比較常見的比如涉嫌盜竊的(甲偷了乙一台手機,不就被公安抓了,坦白,認罪),失火的(主動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交通肇事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