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壽光民聲網投訴
我在法院拍到一套房子到現在法院都沒給清理好這是為什麼愁死個人阿大家給出個注意吧謝謝了
⑵ 如何在壽光民生網投訴
呵呵,是「壽光民聲」,而不是「壽光民生」。登陸「壽光民聲」主頁,http://ms.sgnet.cc/default.asp,然回後點擊頁面右邊稍微答靠上一點的「俺要提問」,進入後輸入標題和提問的內容,電話和郵箱隨便編一個就行,最後點擊提交,系統會反饋給你一個留言號,過個一兩天你就可以查到有關部門的答復了。
⑶ 壽光民聲網投訴上口一中老師打傷學生希望有關部門給處理
建議114查詢教育局電話,然後直接投訴,教師打學生怎麼著都是沒道理的。
⑷ 壽光民聲的民聲簡介
「壽光民聲」是壽光市委市政府主導、紀委監督協調、部門協作聯動、群眾廣泛參與的一個綜合性網路監督服務平台,創建於2008年11月,是壽光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服務理念,創新社會管理和監督機制的生動實踐。
「壽光民聲」共設置我要提問、我要舉報、熱點督辦、行風熱線、廉政教育、農廉建設、派駐巡查、民聲視頻、圖說民生等26個欄目,信息容量大,承載功能強,一方面方便群眾足不出戶、輕松便捷、全天候地反映意見和訴求,另一方面搭建了網上廉政教育陣地和反腐倡廉成果展示平台。「壽光民聲」直接採用網上發帖的形式,「一站式」受理群眾訴求,不論是在家庭、單位,還是公共場所,只要能上網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咨詢求助或投訴舉報。目前共有29個政府部門、53個企事業單位和15處鎮(街區),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97個部門單位全部上線服務。每個單位設有專門板塊,介紹部門的職能職責、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規,方便群眾發帖問事和對口查詢。
「壽光民聲」突出流程規范和制度完善,建立留言受理、問題處置、結果反饋、監督考評「四位一體」的運行機制,將監督貫穿始終,實現了咨詢有回復、投訴有結果、建言有迴音。建立「台報網電」互動制度,電台「行風熱線」集中答復,電視台、日報社同步采訪解決過程,在電視台「每周民聲報告」欄目和《壽光日報》專版中追蹤報道,構建了網路、廣播、電視、報紙「四位一體」的反饋模式,有效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開辦以來,「壽光民聲」已發展成為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聯系溝通的重要紐帶、人民群眾反映訴求的重要渠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被中央紀委稱為「擴大基層民主的壽光實踐」,山東省紀委總結為「網路互動服務的壽光模式」,2010年「全國反腐倡廉建設創新經驗交流會」重點推介,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紀檢監察報、人民網等主流媒體進行了深度報道,全國高校廉政研究與教育學會舉辦了「壽光民聲監督機制創新」研討會,2012年1月份,「壽光民聲」榮獲「中國地方政府創新獎」提名獎。
⑸ 壽光民聲首頁
教育上扣的績效工資何時發放到老師手裡,聽說有的學校已經出台發放政策,古城街道的績效工資發放政策出台沒有,何時發放到個人手裡?
⑹ 壽光民聲網
上網搜索 壽光熱線 eshouguang.com 就是吧
⑺ 壽光市民生網
壽光民聲由壽光市紀委依託「中國壽光網」創辦的網路糾風監督平台,成立於2008年11月。壽光民聲旨在著力推進政風行風建設,使「問政、問需、問計於民」在基層實現科學化、常態化和制度化。目前共有91家上線單位。壽光民聲投訴類問題限時5個工作日辦理完畢,咨詢建議類限時三個工作日辦理完畢。
⑻ 壽光民生網
壽光民生網壽光民生網網址。
「壽光民聲」是壽光市委市政府主導、市政府辦公室管理、部門協作聯動的綜合性服務平台,創建於2008年11月,於2015年被國家標准委列入國家級服務業標准化試點項目,是我市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服務理念,創新社會管理和監督機制的生動實踐。
新改版的「壽光民聲」整合壽光隨手拍和政務服務熱線兩個平台,形成了網路、手機、電話多平台受理,一後台處理的模式,實現了群眾訴求渠道多樣化,單位答復便利化。
(8)壽光民聲網投訴內容擴展閱讀:
「壽光民聲」繼續堅持標准化建設,進一步規范了群眾訴求處理流程,簡化了群眾反映事項步驟,完善了發帖(來電)受理、事項處置、結果反饋、監督考評「四位一體」的運行機制,細化了對部門單位的考核辦法,真正實現了咨詢有回復、投訴有結果、建言有迴音的目標。
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29個政府部門、69個企事業單位和15處鎮(街區)共計113個部門單位全部上線服務。每個單位設有專門板塊,介紹部門的職能職責、服務承諾、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規等,方便群眾發帖問事和對口。
「壽光民聲」現已成為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聯系溝通的重要紐帶、人民群眾反映訴求的重要渠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被群眾稱為24小時不下班的「網上政府」。
⑼ 壽光民聲的介紹
「壽光民聲」是壽光市委市政府主導、紀委監督協調、部門協作聯動、群眾廣泛參與的一個綜合性網路監督服務平台突出流程規范和制度完善,建立留言受理、問題處置、結果反饋、監督考評「四位一體」的運行機制,將監督貫穿始終,實現了咨詢有回復、投訴有結果、建言有迴音。已發展成為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聯系溝通的重要紐帶、人民群眾反映訴求的重要渠道,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