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民法中有關墳墓的條款
墳墓乃是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此死者近親屬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也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之規定,死者的人格利益包括死者的遺體、遺骨,當損毀墳墓的破壞行為導致死者遺體或遺骨發生變動、減少或滅失,對墳墓的毀損即是對死者人格利益的侵害,損毀墳墓的行為在性質上屬於侵犯死者人格利益的行為。
當毀損墳墓的破壞行為未導致死者遺體或遺骨發生變動、減少或滅失時,墳墓作為民法上的物,是一種特殊財產,毀損墳墓的行為屬於侵犯他人財產權的行為。理由是:民法上的物等同於狹義上的財產,作為民法中的物,須具備以下幾個特徵:(1)存在於人體之外。(2)能被民事主體所控制和支配。(3)能滿足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這里的人類社會生活的需要包括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4)須為有體物。「墳墓」,作為埋葬死者遺體或者骨灰的特定建築物,被視為死者的棲身之所,它同樣存在於人體之外,能被民事主體所控制和支配,能滿足人們紀念、祭祀先人的精神需要,也是一種有體物。所以,從民法學上看,「墳墓」屬於物的范疇,對墳墓的損毀構成對他人財產的損害,損毀墳墓的行為在性質上是財產損害行為。
2. 關於墳墓保護的法律法律條文
法律條文:
1、根據《刑法》第三百零二條:「盜竊、侮辱、故意毀壞屍體、屍骨、骨灰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1000元以下罰款:
(一)故意破壞、污損他人墳墓或者毀壞、丟棄他人屍骨、骨灰的;
(二)在公共場所停放屍體或者因停放屍體影響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不聽勸阻的。
(2)關於墳墓的民事糾紛擴展閱讀:
盜竊、侮辱屍體罪,本罪是選擇性罪名,盜竊屍體罪,是指秘密竊取屍體,置於自己實際支配下之行為。侮辱屍體罪,是指以暴露、猥褻、毀損、塗劃、踐踏等方式損害屍體的尊嚴或者傷害有關人員感情的行為。本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社會風尚。
主體是已滿十六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觀上為故意,即明知道是他人的屍體而故意進行侵害。可能行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但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盜竊屍體罪,是指秘密竊取屍體,至於自己實際支配之下行為。
侮辱屍體罪,是指以暴露、猥褻、毀損、塗劃、踐踏等方式損害屍體的尊嚴或者傷害有關人員感情的行為。
本罪侵犯的直接客體是社會風尚。主要是指已滿十六周歲且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觀上為故意,即明知道是他人的屍體而故意進行侵害。可能性行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但不影響本罪的成立。
3. 對於毀壞墳墓的處罰和賠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六十五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情節嚴重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故意破壞、污損他人墳墓或者毀壞、丟棄他人屍骨、骨灰的;
(二)在公共場所停放屍體或者因停放屍體影響他人正常生活、工作秩序,不聽勸阻的。
墳墓乃是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此死者近親屬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也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
「具有人格象徵意義的特定紀念物品,因侵權行為而永久性滅失或者毀損,物品所有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受理。」
(3)關於墳墓的民事糾紛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一條為維護社會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規范和保障公安機關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職責,制定本法。
第二條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的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本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三條治安管理處罰的程序,適用本法的規定;本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的有關規定。
第四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發生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適用本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和航空器內發生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適用本法。
第五條治安管理處罰必須以事實為依據,與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性質、情節以及社會危害程度相當。
實施治安管理處罰,應當公開、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權,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
4. 這樣的民事糾紛如何處理比較好。我家的墳地佔了對方家的地,現在對方非白要我家2畝地。
本著公平原則,佔多少賠多少就是了,再說農村的土地所有權都屬於集體內所有,又不直接屬容於個人,和對方商量你家可以用其他等面積地來換回該墳地,當然對方可以主張佔地損失的(因你家佔地而造成的實際損失),這部分你家是需要賠償的。
5. 墳地糾紛屬於土地糾紛嗎
墳地糾紛要區別情況對待,如果是農村墳地就不能說是完全的土地糾紛,因為農村的各家墳地並沒有取得所有權的,一般是在村集體所有土地上自行決定的,並沒有取得墳地土地所有權的轉移,但如果因國家建設需要徵用,那就要補償墳地徵用和搬遷費用了。
如果是城市居民購買的墳地,已經取得了墳地土地所有權的轉移,那再發生單方面變更就是土地糾紛了。
土地侵權糾紛,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可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進行行政調處。當事人對行政調處不服的,可以以對方當事人為被告提起民事訴訟;當事人也可不經行政調處直接提起民事訴訟。
(5)關於墳墓的民事糾紛擴展閱讀: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
第一條為依法、公正、及時地做好土地權屬爭議的調查處理工作,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土地權屬爭議,是指土地所有權或者使用權歸屬爭議。
第三條調查處理土地權屬爭議,應當以法律、法規和土地管理規章為依據。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面對現實。
第四條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土地權屬爭議案件(以下簡稱爭議案件)的調查和調解工作;對需要依法作出處理決定的,擬定處理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
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指定專門機構或者人員負責辦理爭議案件有關事宜。
第五條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由爭議土地所在地的縣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調查處理。
前款規定的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發生的爭議案件,可以根據當事人的申請,由鄉級人民政府受理和處理。
6. 關於墳墓的法律
我國《憲法》第6條規定,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是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公有制。《憲法》第10條第2款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也屬於集體所有。
墳墓區域劃分目前法律沒有統一規定,建議咨詢當地殯葬管理部門,或由當地村委會協調解決。
如果對墳墓里的屍體有以暴露、猥褻、毀損、塗劃、踐踏等方式損害屍體的尊嚴或者傷害有關人員感情的行為。可以涉嫌構成刑法302條侮辱屍體罪。
7. 墳墓的法律,我家祖墳在擴修的時候,站了人家墳墓的一點陰溝,這個我有什麼責和算得上是民事糾紛嗎
肯定是民事糾紛了,你在行使自己的權利的同時侵犯了別人的合法權益。如果兩個家庭有了糾紛的矛頭,那麼可以雙方坐下來協商怎麼解決,或是請村委會主持調解,同時也可以像鄉鎮司法所請求幫助,如果事態不好控制可以直接報警。不過,還是坐下來和談吧,畢竟是你家侵權在先,主墳都修到人家地上了,不好說過去。和談和解
8. 關於墳墓損害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挖掘他人墳墓,目前的法律不構成犯罪,但應當是屬於一種嚴重的侵權行為,依法應當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我國刑法第三百零二條規定:「盜竊、侮辱屍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盜挖墳墓,如果毀壞屍體的,按盜竊侮辱屍體罪或盜竊罪則已重罪處罰;如果只毀墓盜竊,則認定為盜竊罪;如果為泄私憤毀壞墳墓,可以認定為毀壞財物罪。
搜索
毀壞人屍骨如何處理
欠債不還2020年政策
開墳有蛇好不好
遷墳三種人不能遷墳
2020遷墳賠償標准
天下第一凶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