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贍養老人時子女之間有矛盾怎麼辦
對於家庭關系的處理,我有一些建議:
1、一分謙讓,家庭成員之間不要事事針尖對麥芒,多給對方說的機會,多為對方著想,避免發生不必要的沖突,親情無價。
2、一分驚喜,製造戲劇化效果,往往很多矛盾在玩笑中灰飛煙滅。
3、二分責任,承擔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多為家庭做一點,少為自己考慮一些。
4、二分溝通,很多矛盾都是由於家庭成員之間缺乏溝通從而使矛盾激化。
5、四分豁達,人生短暫,應創建和諧社會、和諧家庭,凡事想開點,不要事事斤斤計較,不要勾心鬥角,不要貪小便宜,心胸開闊一點,樂於感恩的人活得輕松愉快。
B. 子女因贍養起沖突,你怎樣看待贍養老人這個問題
在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你陪我長大,我伴你到老,說的就是子女與父母之間的感情。我們在小的時候父母含辛茹苦的讓我們從一個伊伊學語的小孩子變成一個有經濟能力的大人,因此在父母老了以後我們也理應像小時候他們照顧我們一樣,去贍養他們的後半生。這是每一個做子女的責任,同樣也是義務。河南三個子女因為贍養父母的問題而導致他們大打出手,甚至有兩個女兒還因為此事而喪失了生命。小編認為其實他們每一個人都有錯誤,而在這個事件當中受傷害最大的就是他們的母親了。
他們應該想的是怎麼樣去好好的照顧自己的母親,不讓她痛苦的離去。一個80多歲的老人一個人養三個孩子,她的前半生該有多麼的辛苦,就連一個普通人都能夠想像得到,然而她的三個子女卻做不到,實在是讓人感覺到太心寒了。在此小編也想對每一個家中有老人的子女說,千萬不要去做出不忠不孝的事情讓我們的父母難過。當贍養父母內心感覺到有一些不痛快的時候,就多去想一想小的時候父母是怎麼樣對待我們的。
C. 老人向部分子女追索贍養費 法院一定會把所有子女列為共同被告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54、在繼承遺產的訴訟中,部分繼承人起訴的,人民法院應通知其他繼承人作為共同原告參加訴訟;被通知的繼承人不願意參加訴訟又未明確表示放棄實體權利的,人民法院仍應把其列為共同原告。
可以看出:沒有贍養糾紛案件中確定被告的規定。
贍養糾紛案件中如何確定被告,理論界有不同認識,且各有法律依據:
第一種觀點:法院應該依職權追加其他沒有被起訴的子女為被告,一並作出調解或判決;
第二種觀點認為:應當尊重原告自由行使訴權,不能追加其他未被起訴的子女為被告。
司法實踐中,法院的做法是:
在原告只起訴部分子女的情況下,法官必須履行釋明義務,向原告說明贍養老人是每位子女應盡的義務,其有權起訴每一位子女。如原告仍堅持只起訴部分子女,法官應徵求被起訴子女的意見,如無異議,即按原告起訴處理,如被起訴子女有異議,且能提出正當理由,則應依職權追加未被起訴子女作為被告參加訴訟。
在涉及農村老年人的贍養糾紛中,多數案件原告不起訴出嫁女兒,只起訴兒子履行贍養義務。傳統觀念認為,女兒不分家產不繼承遺產,所以贍養老人是兒子的事情,女兒只是憑其自願盡義務罷了,對此,應尊重子女的意見,只要兒子們沒意見,可以不追加女兒為被告。
另外,部分子女如自身喪失或無行為能力(如精神病、殘疾等)或下落不明,其他子女亦諒解,也可不追加其為被告,再者,如原告起訴部分子女履行義務的份額是清楚地、無異議的,也就沒有必要追加其他子女為被告。
總之,不同的案件會有不同的情況,只要認真分析、區別對待、靈活處理,就能達到案結事了,妥處糾紛的目的。
D. 規定贍養老人、子女承擔贍養費、解決子女之間贍養糾紛的有哪幾部法律
婚姻法、繼承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刑法都有
E. 一些關於子女贍養老人協調不果的糾紛問題!急!
婚姻法規定,子女贍養父母天經地義。如果多子女對贍養父母產生爭議,可自行協商處理,也可以請求村委會或街道辦事處主持協調解決,不行,可到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判決解決。
F. 家庭子女贍養老人的糾紛官司怎麼打
這是民事訴訟,需要老人自己或委託他人到法院起訴。
《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中國《婚姻法》也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
贍養扶助的主要內容是指在現有經濟和社會條件下,子女在經濟上應為父母提供必要的生活用品和費用,在生活上、精神上、感情上對父母應尊敬、關心和照顧。
有經濟負擔能力的成年子女,不分男女、已婚未婚,在父母需要贍養時,都應依法盡力履行這一義務直至父母死亡。
子女對父母的贍養義務,不僅發生在婚生子女與父母間,而且也發生在非婚生子女與生父母間,養子女與養父母間和繼子女與履行了扶養教育義務的繼父母之間。
為保障受贍養人的合法權益,《婚姻法》規定: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對拒不履行者,可以通過訴訟解決,情節惡劣構成犯罪者,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婚姻法》規定:有負擔能力的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於子女已經死亡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贍養義務。
這種贍養是有條件的,即須孫子女、外孫子女有負擔能力,且祖父母、外祖父母的子女已經死亡。
上述規定是保護老人合法權益的重要法律措施。
不履行法律後果
《婚姻法》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時,未成年的或不能獨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付給撫養費的權利。」
一般來說,子女成年獨立生活後,父母在物質和生活上不再有撫養義務。但是,對以下情況下的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負擔時,父母有教育撫養的義務:
1、喪失勞動能力或喪失部分勞動能力,其收入不足於維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讀的;
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和條件的。
當父母不履行義務時,未成年子女有向父母追索撫養費的權利。因迫索撫養費而發生的糾紛,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也可由人民法院依訴訟程序處理。對拒絕撫養、情節惡劣,構成犯罪的,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贍養費標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構成上述關系的贍養、撫養義務人,應依法承擔贍養或撫養責任,若被贍養人或撫養人家庭人均月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時,贍養或撫養義務人應承擔的贍養或撫養費按以下方法計算:
贍養費的計算。首先計運算元女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子女人均月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線時,視為該子女無力向父母提供贍養費。子女家庭人均月收入高於最低生活保障線時,超出部分,二個子女以內的按50%計算贍養費;三個子女以上的按40%計算贍養費。應付的贍養費除以被贍養人數得出付給每個被贍養人的贍養費。
人民法院認定贍養費的標准包括:當地的經濟水平、被贍養人的實際需求、贍養人的經濟能力。
贍養費的給付內容分六個方面:(一)老年人基本贍養費;(二)老年人的生病治療費用;(三)生活不能自理老人的護理費用;(四)老年人的住房費用;(五)必要的精神消費支出;(六)必要的保險金費用。
G. 老人與幾位子女簽訂的贍養協議有效嗎
《婚姻法》第21條又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該規定明確了父母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的兩個條件:一是年老體弱、無勞動能力,另一個是生活困難。不符合上述兩個條件之一的父母,不能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
《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人不得以放棄繼承權或者其他理由,拒絕履行贍養義務。因為贍養老年人是不能附加任何條件的,所以,不能以放棄繼承權而不盡贍養義務。
所以,協議是無效的。
H. 老人和兒女同意解除贍養關系 法律認可嗎
法律不認可!
贍養父母是子女的法定義務,不隨雙方的意願而免除。父母和子女之間簽訂的放棄被贍養的協議應與法律規定相抵觸而屬於無效。即使父母與子女之間簽訂了協議,今後父母依然可以依法要求子女履行贍養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