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山寨算侵權嗎
只不過中國市場管理體制很不健全
相關法律很模糊
所以山寨也就山寨了
『貳』 我的山寨iphone手機侵權了嗎
系統應該都是android的,應該是你下載的軟體版本有問題,建議更換下載地址看看。
還有就是可以通過豌豆莢(電腦上用),鏈接你的手機,查看下到底是什麼系統。
『叄』 銷售山寨蘋果手機被查了,會有什麼法律責任
經營者有提供真實信息的義務,提供有關產品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該真實全面,不應該虛假宣傳。消費者對商品有知悉真情權和公平交易權,出售山寨產品侵犯消費者的這兩項權利。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經營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外,其他有關法律、法規對處罰機關和處罰方式有規定的,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法律、法規未作規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要求的;
(二)在商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
(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
(四)偽造商品的產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篡改生產日期,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等質量標志的;
(五)銷售的商品應當檢驗、檢疫而未檢驗、檢疫或者偽造檢驗、檢疫結果的;
(六)對商品或者服務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的;
(七)拒絕或者拖延有關行政部門責令對缺陷商品或者服務採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的;
(八)對消費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換、退貨、補足商品數量、退還貨款和服務費用或者賠償損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無理拒絕的;
(九)侵害消費者人格尊嚴、侵犯消費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的;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對損害消費者權益應當予以處罰的其他情形。
經營者有前款規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規規定予以處罰外,處罰機關應當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布。
所以需要承擔的法律責任與你所銷售的金額和造成的危害有關。
『肆』 好多正規網站上賣1380元的山寨蘋果手機,明目張膽說自己是IPHONE,這樣不屬於侵權嗎
如果你說的是事實,當然算侵權,不過你要看清楚了,蘋果字樣是不是正確,比如諾基亞(NOKIA),山寨的諾基亞手機上面打的字樣是NCKIA或者NOKLA,這樣他不算侵權。
『伍』 用黑蘋果做開發侵權嗎
在中國一般的小公司沒有侵權一說,只要軟體支持能滿足你的工作需要都可以使用,當然有的軟體有後門程序監控,被發現了還是會被告侵權的
『陸』 微軟當年及現今從事山寨蘋果的過程中,如何避免侵權有哪些值得我國企業借鑒的
做自己的特色
『柒』 蘋果侵權了嗎
ipad2 有侵權 今早新聞講的
『捌』 淘寶iphone山寨這么多沒人管嗎 山寨侵權不侵權啊
侵權啊 人家耗資上千萬上億的去研究的東西 山寨直接拿過來就仿 換了誰誰都受不了 記得看過一篇文章里老喬布斯就說過,不準備把中國當作市場,因為山寨的力量太大了。。
『玖』 山寨iphone6能告蘋果iphone6外觀侵權么
上面的回答只是從道德上分析。樓主的提問顯然是從法律角度看的。這個問題需要看誰在知識產權部門有備案,誰就是正版的。就算蘋果先出來這么一款手機,只要山寨公司先備案了。那麼從法律角度來講,蘋果公司就算是侵權。
『拾』 蘋果手機外觀專利真的侵權了嗎 誰贏了蘋果外觀專利侵權案
北京市知識產權局網站5月19日聲明,裁定iPhone 6和iPhone 6 Plus侵犯了深圳佰利的外觀專利,並沒有引發媒體注意。六月初蘋果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出行政復議,終於將蘋果再次推向了風頭浪尖。這起訴訟應當始於 2015年初,因為深圳伯利於2014年1月申請100C智能手機外觀設計專利,當年7月被授予該專利。蘋果於2015年3月向該局申請撤銷該專利,但該 局於2015年12月維持了這項專利。 提起深圳伯利知道的可能不多,提到深圳百分之百手機可能會有很多人知道,因為2013年11月互聯網手機風起雲涌之際這家公司曾經獲得網路的投資,不過這家公司現在已經處於破產邊緣。 說深圳伯利因為經營不利起訴蘋果並不成立,運營不善是過去一年的事,前段時間因為與上海與德的糾紛鬧得業界紛紛揚揚,而起訴蘋果公司始於2015年初。 有些人可能覺得深圳伯利在敲詐蘋果,其實對比2014年九月發布的iPhone 6與2014年初伯利申報的外觀專利,北京知識產權法院作出蘋果侵權並不奇怪,畢竟伯利的專利申請要早於iPhone 6發布半年之久,而且期間也經歷了蘋果申請專利無效的審查,相信北京知識產權局有足夠的法律依據。 在經歷了專利無效和一審判決之後,蘋果想翻盤可謂難上加難,因為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做出如此大膽判罰之前肯定考慮到了可能的後果,不可能給蘋果翻盤的機會。 猜得不錯,最終的結果肯定是和解,因為蘋果不會容忍iPhone 6在北京禁售,更不會容忍在全國禁售,一旦蘋果行政復議無法成功,和解是唯一的渠道。 如果往更深層次考究,不能不讓人與這幾年中美貿易糾紛結合在一起,今年上半年美國以向伊朗等國家出售違禁產品為由對中興進行出口限制(目前已經暫時解 除),前不久又開始對華為進行審查,中國利用法律武器對蘋果進行潛在的合法制裁也並非沒有可能,真如此,蘋果即使想與深圳伯利和解估計也不會那麼容易。 一切還早,也不會短期內有結果,靜觀其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