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農村道路糾紛怎麼辦
你好,這種情況是屬相鄰權糾紛,根據我國民法的有關規定,處理這類事情要有利於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去處理,你可以當地的司法所請求幫助調解。供你參考
② 農村自家修路兩家有爭議可以法院起訴嗎
該問題應該是涉及佔地糾紛,爭議當事人應該先向當地政府尋求幫助,如果當地政府無法調解,可以採取訴訟的方式解決問題。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同時,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規定, 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
(二)有明確的被告;
(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
(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③ 農村修路佔地糾紛
平和點可商量吧,可以找當地國土資源局咨詢,協調協調
④ 農村道路糾紛
最後通過法律的形式來解決。
這是典型的相鄰權糾紛
相鄰權是指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處理相鄰關系時所享有的權利。具體來說,在相互毗鄰的不動產的所有人或者使用人之間,任何一方為了合理行使其所有權或使用權,享有要求其他相鄰方提供便利或是接受一定限制的權利。相鄰權實質上是對所有權的限制和延伸。
相鄰關系中較常行使的權利包括:
土地或建築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相鄰各方享有通行的權利,土地或建築物的所有人、使用人不得阻止或堵塞;相鄰一方因建築施工、鋪路架線必須臨時佔用他方土地的,他方應予以方便,但施工方應合理使用,完工後恢復原狀,造成損失要給予補償。
對自然流水,相鄰各方都有權使用,不得擅自堵塞或排放;相鄰一方必須通過另一方土地排水的,另一方應當允許,但使用者應採取措施減少損失,並給予對方損失補償。
在建房挖溝時,應當與鄰人房屋等不動產保持一定距離,不得影響鄰人房基,不得將屋檐水或流水瀉入鄰人的土地或房屋,也不得影響他人通風、採光或生活;相鄰一方所有的竹木根枝越界影響他人房屋的通風、採光、建築物牢固及正常使用的,他方有權責令其截除根枝或伐去竹木,已造成損失的,應予賠償。
相關法條:
《物權法》第七章 相鄰關系
第八十四條 不動產的相鄰權利人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正確處理相鄰關系。
第八十五條 法律、法規對處理相鄰關系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法律、法規沒有規定的,可以按照當地習慣。
第八十七條 不動產權利人對相鄰權利人因通行等必須利用其土地的,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第九十二條 不動產權利人因用水、排水、通行、鋪設管線等利用相鄰不動產的,應當盡量避免對相鄰的不動產權利人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負賠償責任。
《民法通則》:
第八十三條 . 不動產的相鄰各方,應當按照有利生產、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確處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風、採光等方面的相鄰關系。給相鄰方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民通意見》:
第九十七條.相鄰一方因施工臨時佔用他方使用的土地,佔用的一方如未按照雙方約定的范圍、用途和期限使用的,應當責令其及時清理現場,排除妨礙,恢復原狀,賠償損失。
第一百條.一方必須在相鄰一方使用的土地上通行的,應當予以准許;因此造成損失的,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百零一條.對於一方所有的或者使用的建築物范圍內歷史形成的必經通道,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不得堵塞。因堵塞影響他人生產、生活,他人要求排除妨礙或者恢復原狀的,應當予以支持。但有條件另開通道的,也可以另開通道。
⑤ 農村修路糾紛求助法律援助
侵權損害賠償的訴訟時效是3年,也就是如果感覺領導不能及時解決一定要可以盡快(在2019年之前)去鎮安鎮人民法院或商洛市人民法院立案,不然再就難以通過官司要求賠償。如果沒有經濟能力,支付不起律師費,那你可以向司法局或直接去律師事務所申請法律援助。保存好能證明是二組請的施工隊把你家房砍挖塌和借錢修房子的相關證據,請領導出面解決的同時可以通過打官司維權。
⑥ 農村道路糾紛找誰解決投訴村支書只幫給的好處多的人。
關於投訴,只能是逐級解決。
先找村,再找鎮、縣、省,甚至中央。
「村支書只幫給的好處多的人」,你只要有證據,有理,合法,不妨連他一起告。
乘十八大的東風,正是好時候。
⑦ 農村修路產生糾紛,該怎麼辦
難說村裡沒有分地底賬,讓村幹部出示底賬,另外既然是分,想必每個家庭都有份,因此其他地方有了,這里肯定沒有
⑧ 如何解決農村住宅道路糾紛
最後通過法律的形式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