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精神病人侵權責任
精神病人侵權責任:
由於精神病人的侵害行為導致他人財產或人身損害的,並不是一例由其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主要看其病情是否造成其對自己的行為不能理解,並預見相應的行為後果,以及行為標的數額等,法律屬於稱為「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或不能完全辨認自己的行為」。屬前者是完全無行為能力人其行為後果由監護人承擔,屬後者是限制行為能力人,如行為時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則有監護人承擔責任。因此精神病人的民事責任不完全象老百姓認為的完全不負責任,它是有條件的。同時在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情況下,也存在例外,即當行為人(精神病人)有財產但不足以全部賠償時,如監護人是單位,則監護人免責。如監護人是《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序列中的自然人時,監護人需承擔行為人財產不足部分的賠償責任。本案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侵害他人身體致人死亡的,死亡賠償金即包含了精神撫慰金,受害方不能在死亡賠償金之外另行要求精神撫慰金。
我國《刑法》第18條第3款規定:「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從上述刑法規定可以看出,對限制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進行刑事處罰,既不同於有完全刑事責任能力的犯罪人,又不同於完全沒有刑事責任能力的精神病人。
『貳』 精神病人應付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現要求賠償19000多醫療費。這19000多是醫院說傷者後期要手術(鼻樑歪了,後矯正)」
1、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而不是由對方獅子大開口想要多少就賠多少。
2、在實際中,可能會出現本身病情並不嚴重到需要長時間住院,但為了順氣,賴在醫院不出院給侵權人帶來經濟負擔的情況。這種情況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3、鼻樑矯正手術沒那麼復雜,一般5000—8000塊就夠了。
「如果出具醫生開的精神病證明,他要賠付一些什麼。」
1、這要看其本人是否有財產,如果本人無財產,其造成的損害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本人有財產由用他的個人財產支付賠償費用,不足的部分,再要求其監護人負擔。
2、賠償一般包括醫葯費、誤工費、交通費和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等。
「這件事他要怎麼辦?」
承擔必要的費用這是肯定的,但具體數額問題可以先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對方肯定比你還急,讓對方去法院提起訴訟,由法院依法判決。
『叄』 在民事糾紛中,精神病人造成的財產損失應該怎麼賠償
精神病人造成的財產損失,應該由其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二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肆』 精神病人犯罪怎麼處理
同一行為同時符合侵權構成要件和犯罪構成要件,則同時產生刑事責任和侵權責任,侵權責任優先於刑事責任,因此,在加害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時,應優先用於承擔侵權責任,賠償受害人的損失。在訴訟程序上,受害人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追究侵權責任,也可以單獨提起民事侵權賠償訴訟,但需要注意的是,根據《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一百三十八條之規定,目前,不論是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還是單獨提起民事賠償訴訟,均不受理當事人提起的精神損害賠償。在訴訟時效上,進入刑事審理階段的案件,其民事訴訟時效自刑事裁判文書生效之日起重新計算,因此,未提起附帶民事賠償訴訟的,仍可在刑事程序終結後單獨提起民事賠償訴訟,但應及時提起以免訴訟時效超期。同樣,對於同時產生行政責任的,亦如此遵循「私權優先」原則,優先承擔侵權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四條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
『伍』 精神病人是否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通則》第13條規定: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徵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陸』 精神病人是否要負民事責任
神病人分為限制精神病人和完全精神病人。
如果是限制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情況下所為的行為,是要負民事責任的;情節嚴重還要負「故意傷害罪」;如果在發病期間所為行為,不須負責任,但其監護人要承擔民事責任。
如果是完全精神病人,不須負責任,但其監護人要承擔民事責任。
精神病人分為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病人和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精神病人(間歇性精神病).
所以,精神病人承擔刑事責任能力有三種情況:
1、無刑事責任能力,當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精神病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的,不負刑事責任.
2、完全負刑事責任能力,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3、限制刑事責任能力,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間歇性精神病人在發病期間犯罪的,不負刑事責任).
另外,這里指的只是不負「刑事責任」,民事責任還是要負的.
『柒』 精神病人需承擔責任嗎
你好: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二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監護人盡到監護責任的,可以減輕其侵權責任。 有財產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造成他人損害的,從本人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 如果肇事方經過醫療鑒定確實有精神病,並且砍人時正是發病期,那麼,首先由肇事方的個人財產進行賠償,不足部分由監護人賠償。如果無精神病或不是發病期,那麼,由砍人者承擔刑事責任,並承擔民事賠償。
『捌』 精神病在法律上如何認定
根據我國刑法第十八條的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
我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對人身傷害的醫學鑒定有爭議需要重新鑒定或者對精神病的醫學鑒定,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鑒定人進行鑒定後,應當寫出鑒定結論,並且由鑒定人簽名,醫院加蓋公章。
鑒定人故意作虛假鑒定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對精神病的鑒定必須「由省級人民政府指定的醫院進行」。
『玖』 精神病人損壞別人財物需要賠償嗎
不需要賠償。由其監護人負責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