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關對侵權嫌疑貨物如何調查處理
(1)向知識產權權利人制發通知海關將貨物的名稱、數量、價值、收發貨人名稱、申報進出口日期、海關扣留日期等情況書面通知知識產權權利人。經海關同意,知識產權權利人可以查看海關扣留的貨物。(2)向收發貨人制發扣留憑單海關將扣留侵權嫌疑貨物的扣留憑單送達收、發貨人。經海關同意,收、發貨人可以查看海關扣留的貨物。 2.海關對扣留侵權嫌疑貨物的調查海關扣留侵權嫌疑貨物後,應當依法對侵權嫌疑貨物以及其他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收發貨人和知識產權權利人應當對海關調查予以配合,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證據。海關對侵權嫌疑貨物進行調查,可以請求有關知識產權主管部門提供咨詢意見。知識產權權利人與收發貨人就海關扣留的侵權嫌疑貨物達成協議,向海關提出書面申請並隨附相關協議,要求海關解除扣留侵權嫌疑貨物的,海關除認為涉嫌構成犯罪外,可以終止調查。 3.放行被扣留的侵權嫌疑貨物(1)海關對扣留的侵權嫌疑貨物進行調查,不能認定貨物是否侵犯有關知識產權的,應當自扣留侵權嫌疑貨物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知識產權權利人和收發貨人。海關不能認定貨物是否侵犯有關專利權的,收發貨人向海關提供相當於貨物價值的擔保後,可以請求海關放行貨物。海關同意放行貨物的,海關應當放行貨物並書面通知知識產權權利人。知識產權權利人就有關專利侵權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當在海關書面通知送達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向海關提交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通知書的復印件。(2)對海關不能認定有關貨物是否侵犯其知識產權的,知識產權權利人可以在按規定向海關提供相應的擔保後,另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或者財產保全的措施。海關自扣留侵權嫌疑貨物之日起50個工作日內收到人民法院協助扣押有關貨物書面通知的,應當予以協助;未收到人民法院協助扣押通知或者知識產權權利人要求海關放行有關貨物的,海關應當放行貨物。 4.沒收被扣留的侵權貨物(1)沒收侵權貨物並通知知識產權權利人被扣留的侵權嫌疑貨物,海關經調查後認定侵犯知識產權的,予以沒收,並應當將侵犯知識產權貨物的下列情況書面通知知識產權權利人:①侵權貨物的名稱和數量;②收發貨人名稱;③侵權貨物申報進出口日期、海關扣留日期和處罰決定生效日期;④侵權貨物的起運地和指運地;⑤海關可以提供的其他與侵權貨物有關的情況。進出口貨物或者進出境物品經海關調查認定侵犯知識產權,根據規定應當由海關予以沒收,但當事人無法查清的,自海關制發有關公告之日起滿3個月後可由海關予以收繳。(2)侵權貨物沒收後的處理對沒收的侵權貨物,海關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處置:①有關貨物可以直接用於社會公益事業或者知識產權權利人有收購意願的,將貨物轉交給有關公益機構用於社會公益事業或者有償轉讓給知識產權權利人。②有關貨物不能轉交給有關公益機構用於社會公益事業或者有償轉讓給知識產權權利人,且侵權特徵能夠消除的,在消除侵權特徵後依法拍賣;但對進口假冒商標貨物,僅清除貨物上的商標標志,仍不允許其進入商業渠道。拍賣貨物所得款項上交國庫。③有關貨物不能按照①、②項規定處置的,應當予以銷毀。 海關拍賣侵權貨物,應當事先征有關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意見。海關銷毀侵權貨物,知識產權權利人應當提供必要的協助。有關公益機構將海關沒收的侵權貨物用於社會公益事業以及知識產權權利人接受海關委託銷毀侵權貨物的,海關應當進行必要的監督。
B. 貨物由外貿公司簽收,外貿公司報關時因侵權被海關扣留,廠家能拿到貨款嗎
估計懸了,因為實際沒有完成出口,外貿公司也沒有收到錢。
C. 假冒偽劣貨物在海關抓住,外貿公司是以外貿代理的形式做的,外貿公司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承擔什麼責任
頂樓上的!
D. 廠家侵權,海關扣貨,責任到底由誰負
首先,可以向海關申請進行聽證。海關扣押貨物,作為貨主,你方可以申請對此行政行為召開聽證會。聽證會的目的在於確定侵權行為的事實。聽證會後海關的處罰決定可以將侵權的事實固定下來。
其次,以海關的侵權認定文件作為依據,起訴中山工藝公司,以合同違約為由要求退還貨款並賠償一切損失,包括你方可以獲得的利潤。
具體情況,可與我電話聯系。
E. 海關查出10萬侵權貨物怎麼處理
首先需要提供授權,如果無法提供授權就是仿牌,那就會被海關上緝私科,進行扣貨處理,並且對進行罰款,另外還要跟被侵權公司協商好,不起訴,否則也是比較麻煩的。
海關處理侵權貨物的程序完全不同。依申請扣押模式,海關只有暫扣20日不讓通關的許可權,並無調查處理權,20日過後,如果沒有法院下發暫扣令(需要權利人向法院起訴並申請法院扣押,此時的扣押,實質上是當事人申請法院的扣押,海關僅僅是協助法院而已,原則上權利人要按照訴訟程序另行提供擔保),海關只能放行貨物。
依職權發現模式,海關扣押後30日內進行調查並做出是否侵權的認定,即使做出模稜兩可的「不能認定是否侵權」,還可以依權利人申請再行扣押不超過20日,以等待法院的暫扣令
第一,如果將兩種程序進行比較,依職權主動發現模式肯定是遠遠優於依申請模式,因為後者發現侵權線索機率非常低、啟動程序非常苛刻、擔保金額非常大、後續法院程序非常繁瑣,所以實踐中,該種模式啟動海關扣押程序的案件非常少,每年不到1%。
第二,如果以更加嚴格的眼光審視這兩種模式,該兩種模式都是極其不負責任、極其沒有效率的制度。首先,從程序啟動來看,海關顯得「不務正業」。海關作為國家權力機關之一,是監管機關,不是裁判機構,有主動積極的權力也有主動積極的義務制止知識產權侵權。但是從上述兩種啟動模式來看,即使權利人舉報侵權或者自己發現有侵權信息,最終還得要權利人提出申請,如果權利人不申請,最終海關「只能放行」,這種狀況與國家權力及職能基本配置相矛盾。其次,從錯誤扣押民事賠償角度看,海關顯得「不擔責任」。兩種啟動程序,都需要權利人提供擔保,即使扣押錯誤,一切損失和責任均由權利人承擔,與海關一點關系都沒有!在整個扣押程序中,海關僅僅是充當了一個發現、通知、出租國家權力並收取租金一個中介者。我們都知道,無須承擔責任的行為是很恐怖的,也是非常沒有積極性的,海關當局也沒有動力主動研究風險預警體系與方法。
F. 我公司發現有侵犯我們商標權的商品出口,請問如何向海關申請扣留侵權嫌疑貨物需要交納保證金嗎
2010答復:一是按照《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內的決定》(國容務院令年第572號)第十三條,知識產權權利人請求海關扣留侵權嫌疑貨物的,應當提交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文件,並提供足以證明侵權事實明顯存在的證據。申請書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1)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名稱或者姓名、注冊地或者國籍等;(2)知識產權的名稱、內容及其相關信息;(3)侵權嫌疑貨物收貨人和發貨人的名稱;(4)侵權嫌疑貨物名稱、規格等;(5)侵權嫌疑貨物可能進出境的口岸、時間、運輸工具等。侵權嫌疑貨物涉嫌侵犯備案知識產權的,申請書還應當包括海關備案號。二是上述文件第十四條,知識產權權利人請求海關扣留侵權嫌疑貨物的,應當向海關提供不超過貨物等值的擔保。
G. 貨物侵權會被如何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九十一條的規定,違反本法規定進出口侵版犯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權、行政法規保護的知識產權的貨物的,由海關依法沒收侵權貨物,並處以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據此,進出口侵權貨物並非僅僅會受行政處罰,如相關行為涉及案值達到一定起刑點,也會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H. 外貿公司,商標侵權,業務員承擔什麼責任
商標侵權(TRADEMARK INFRINGEMENT)即:商標侵權行為,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侵權人通常需承擔停止侵權的責任,明知或應知是侵權的行為人還要承擔賠償的責任。情節嚴重的,還要承擔刑事責任。
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尚未構成犯罪的,應承擔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商標法實施細則》第四十三條規定: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採取下列措施制止侵權行為:
(1)責令立即停止銷售;
(2)收繳並銷毀侵權商標標識;
(3)消除現存商品上的侵權商標;
(4)收繳直接專門用於商標侵權的模具、印板或者其他作案工具;
(5)採取前四項措施不足以制止侵權行為的,或者侵權商標與商品難以分離的,責令並監督銷毀侵權物品。
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尚未構成犯罪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根據情節處以非法經營額50%以下或者侵權所獲利潤五倍以下的罰款。對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單位的直接責任人員,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下的罰款。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可以應被侵權人的請求責令侵權人賠償損失。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公民、法人的商標專用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I. 義烏外貿單出海關被查侵權怎麼辦
具體情況不明不好講,關鍵看符合不符合侵權構成要件,再採取相應措施,建議委託當地律師詳談幫助。
J. 海關對出口侵權產品的罰款條例
第九條有本實施條例第七條、第八條所列行為之一的,依照下列規定處罰:
(一)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口的貨物的,沒收走私貨物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100萬元以下罰款;走私國家禁止進出境的物品的,沒收走私物品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10萬元以下罰款;
(二)應當提交許可證件而未提交但未偷逃稅款,走私國家限制進出境的貨物、物品的,沒收走私貨物、物品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走私貨物、物品等值以下罰款;
(三)偷逃應納稅款但未逃避許可證件管理,走私依法應當繳納稅款的貨物、物品的,沒收走私貨物、物品及違法所得,可以並處偷逃應納稅款3倍以下罰款。
專門用於走私的運輸工具或者用於掩護走私的貨物、物品,2年內3次以上用於走私的運輸工具或者用於掩護走私的貨物、物品,應當予以沒收。藏匿走私貨物、物品的特製設備、夾層、暗格,應當予以沒收或者責令拆毀。使用特製設備、夾層、暗格實施走私的,應當從重處罰。
第十條與走私人通謀為走私人提供貸款、資金、賬號、發票、證明、海關單證的,與走私人通謀為走私人提供走私貨物、物品的提取、發運、運輸、保管、郵寄或者其他方便的,以走私的共同當事人論處,沒收違法所得,並依照本實施條例第九條的規定予以處罰。
第十一條報關企業、報關人員和海關准予從事海關監管貨物的運輸、儲存、加工、裝配、寄售、展示等業務的企業,構成走私犯罪或者1年內有2次以上走私行為的,海關可以撤銷其注冊登記、取消其報關從業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