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繼承糾紛的事實與理由

繼承糾紛的事實與理由

發布時間:2021-09-17 01:59:23

Ⅰ 遺產繼承糾紛立案時具體應該提供哪些證據材料

(1)公安機關、醫院關於被繼承人死亡的證版明;被繼承人的死亡日期的戶籍資料或宣告死亡的判決書權;親屬關系證明;(2)被繼承人主要遺產所在地的證明及遺產種類、數量及折價清單;(3)被繼承人生前債權、債務情況的證明;(4)被繼承人遺囑原件,公證遺囑的公證書,代書、錄音或危急情況下口頭遺囑,及所附的兩份以上證人材料;(5)養子女、非婚生子女、形成撫育關系的繼子女應提供收養、出生證明、形成撫育關系的證明材料;(6)繼承人放棄繼承權的親筆書寫的棄權書及有關證據;(7)喪偶兒媳、女婿繼承公婆、岳父母遺產的,關於自己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證明;(8)關於繼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繼承人撫養的缺乏勞動能力又無生活來源的人或者繼承人以外的對被繼承人撫養較多的人要求分得被繼承人遺產的有關證明;(9)醫院關於繼承人已懷孕的證明;(10)其他證據。

Ⅱ 遺產繼承糾紛問題

首先,你爺爺奶奶和你姑姑構成養子女關系,因而其享有和親生兒女同樣的繼承權。
其次,雖然是有報酬的照顧,但也仍然算是贍養。關鍵是你姑姑沒有喪失繼承權的情形,因而其繼承權是不能被剝奪的。
當然,你奶奶在世時的兩年多時間里,你姑姑如果沒有盡到贍養義務,可以在繼承時少一些份額。

Ⅲ 跪求遺產繼承糾紛案件 陳述詞

以書證為證。遺囑有採納的先後順序。不過。老人將房產平分也對。沒法說版。都是不能床前盡孝惹權的禍。換上我是老大。我不會爭財產。老人缺的不是三千元錢,應該缺的是照顧。另外,口頭在一位護士面前改遺囑時,王二小沒在跟前嗎?如果在應該承認。不在,就不好說了。只能讓法院判。

Ⅳ 遺產繼承糾紛

如果此房是你父親與繼母再婚後的共同財產(遺產),在沒有明確份額情況下,應當先析產,你父親與繼母各佔50%,分別行使繼承權。

你的繼母與你們兄妹三人沒有形成供養關系的,你們沒有權利繼承你繼母遺產;反之,你的繼母的女兒與你的父親形成了供養關系的(繼女)有繼承權,則可以參與你父親遺產的繼承。

如你所述的情形:「此人要求繼承百分之五十她毌親的份額,再與我們三人平分父親遺產」,這個主張基本是合法的,可以得到支持。

Ⅳ 民法中房屋糾紛當中,什麼叫繼承事實

我國《土地管理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第八條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因案涉房屋及其附屬土地的性質是劃撥國有土地。原告要求法院判決其擁有土地所有權明顯違反我國法律規定。
2、即便理解為原告要求法院判決擁有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因其屬於行政訴訟范圍,該訴請也超出法院民事案件的受理范圍。退一步講,即使法院將民事案件與行政案件一並審理,本案被告及第三人也非適格的被告,並且原告也未履行法定的前置程序,應當依法予以駁回。本案被告及第三人依法獲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即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將該宗土地的使用權劃撥給被告及第三人共同使用。被告及第三人是案涉土地和房屋的合法使用權人。
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行政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規范行政案件案由的通知》及《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等有關規定,土地權屬爭議案件屬於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本案本質上為繼承糾紛,雖原告在庭前變更案由為共同共有糾紛,但該二者均屬於民事案件。而原告對本案被告及第三人合法所有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有爭議,並訴請要求確認其為共同共有,該訴請顯然屬於行政案件而非民事案件。故,原告要求法院在民事案件中確認應屬行政案件的受理范圍顯然缺乏法律依據,法院也不應一並審理,原告應當另案起訴。
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五條的有關規定,行政訴訟的被告為行政機關,而非自然人。本案被告及第三人顯然不屬於行政訴訟的適格被告。同時,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的有關規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人民政府處理;對於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方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本案原告在未履行該前置程序的前提下,直接訴請確認土地使用權為共同所有顯然與法律規定不符。

Ⅵ 關於審理繼承案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全面正確歸納原告主張的事實、理由、訴訟請求和被告主張的事實、理由、答辯意見,明確爭議焦點。對於原告主張的事實和理由,限於法庭審理結束之前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提交的起訴狀和當庭陳述的內容,內容不一致的,貫徹從新原則。原告主張的訴訟請求包括原告起訴狀中的原始訴訟請求和庭審中增加、變更或放棄的等派生的訴訟請求,對於派生訴訟請求的歸納應不違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中第三十四條、第三十五條的相關規定。歸納被告主張的事實和理由應當突出爭議性,這種爭議性是相對於原告主張的事實和理由而言的。被告主張的事實和理由包括法庭審理結束之前及其訴訟代理人提交的答辯狀和當庭陳述的內容,內容不一致的,貫徹從新原則。對於被告未到庭而缺席審理且被告也未提交答辯狀的,應當將被告在庭前向法院的口頭陳述作為被告主張的內容,以充分尊重被告的答辯權。只有在被告從未應訴的情況下,才能歸納為「被告未作答辯。」(2)、將歸納爭議焦點格式化,即將爭議焦點作為一審民事判決書的固定事項置於「本院認為」之前。一審民事判決書中的「本院認為」部分即判決理由部分,判決理由的闡明必須具有針對性,即針對案件的爭議焦點進行說理。只有針對當事人爭執的問題展開說理,才能使當事人明白為什麼「輸」,為什麼「贏」,才能使當事人從法院討到說法。倘若法官在審理案件中理不出爭議焦點,抓不住問題症結,就可能出現「糊塗官辦糊塗案」的情況。因此,筆者認為將歸納爭議焦點作為一審民事判決書的固定事項尤為必要。(3)、爭議焦點的歸納應當全面明確,可以採取列舉式,有幾個爭議焦點列舉幾個,這樣有利於裁判文書說理更具條理性。

Ⅶ 面對遺產繼承糾紛,你有何感想

兩點看法:
1、既然是遺產繼承,那肯定是親人才有爭奪的權利,這個時候的親人都會變成仇人,親情何價?當然每個人看上去都可能有必爭的理由,但總找不到放棄的理由,為什麼?
2、這點也是最不好的一點,為什麼人在生前不把自己的遺產處理好,等到人死後還要連累其他人,如果生前把自己的所有遺產都一一處理好了,死後就不會有人因為自己生前的錯誤而導致家不成家,親人生死不相往來,勞民傷財(律師費、法院訴訟費),這都是人生前的錯誤導致的。害人的人居然是個死人。
當然有人因為意外導致身故,但就算是個成人,都應該思想成熟一點,特別是有家庭負擔的人,應該把意外死亡考慮在內。你能和你的伴侶講以後會怎樣怎樣,為什麼不能談死後怎樣怎樣呢?

Ⅷ 民事訴訟中事實與理由怎麼寫

請求有支付延時及加班費,繳納社會保險,帶薪年休假工資,經濟補償金,法定假日和周末休的工資。

Ⅸ 法律繼承的根據和理由

法的繼承的根據和理由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社會生活條件的歷史延續性決定了法的繼承性。
人類社會的經濟發展具有連續性,歷史的每一階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都遇到前一代傳給後一代的大量的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盡管一方面這些生產力、資金和環境為新的一代所改變,但另一方面,它們預先規定新一代的生活條件,使它得到一定的發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質。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因此作為上層建築組成部分的法也必然前後相繼。
(2)法的相對獨立性決定了法的發展過程的延續性和繼承性。
法不但受一定的經濟基礎的制約,而且對經濟基礎具有反作用,經濟基礎改變了,法律制度和法律觀念不會全部消失,新興的階級在不同程度上加以利用。法的發展有其自己相對獨立的發展道路。法的相對獨立性決定了法律發展過程的延續性和繼承性。法的相對獨立性是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體現。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是指社會意識在反映社會存在的同時,還具有自身的能動性和獨特的發展規律,這種獨特的發展規律就在於每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意識及其形式,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著繼承關系。
(3)法作為人類文明成果決定了法的繼承的必要性。
在法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各個不同的法所形成的法律形式、術語、概念、典籍、著作等就成為人類共同的文化成果,並作為文化遺產一代一代相傳下來。
(4)法的發展的歷史事實驗證了法的繼承性,如法國資產階級以奴隸制時代的羅馬法為基礎制定的《法國民法典》。

閱讀全文

與繼承糾紛的事實與理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快餐店轉讓協議 瀏覽:407
小蘿莉和猴神大叔版權 瀏覽:290
產權年限到期後怎麼辦 瀏覽:83
銅川58同城轉讓 瀏覽:477
著作權使用許可範本 瀏覽:846
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成果 瀏覽:414
火石創造筆試題 瀏覽:545
河南醫院轉讓 瀏覽:798
工商局法制工作總結 瀏覽:359
貝倫斯發明 瀏覽:242
馬鞍山匯通大廈地址 瀏覽:278
醫療糾紛魚骨圖 瀏覽:473
證書掛靠舉報 瀏覽:791
順義區工商局 瀏覽:973
馬鞍山華成金屬資源有限公司 瀏覽:306
宗地土地使用權價格 瀏覽:795
2020年知識產權大會召開 瀏覽:48
有限責任公司認繳期限 瀏覽:282
我愛發明抓魚 瀏覽:392
馬鞍山大台北 瀏覽: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