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標侵權該如何判定
《商標法》所稱證明商標,是指由對某種商標或者服務具有監督能力的組織所控制,而且該組織以外的單位或者個人適用於其商品或者服務,用以證明商品或者服務的原產地、原料、製造方法、質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質的標志。
2. 商標侵權如何認定
1、確定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
根據我國商標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注冊商標的專回用權答,以核准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該范圍由兩個方面因素來確定,一是核准注冊的商標;二是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二者的結合,構成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也就為認定商標權侵權行為確定了與被控侵權對象進行比較的標准,以便得出是否構成侵權的結論。
2、確定被控侵權的具體對象:
被控侵權對象的確定由兩個方面的因素所決定,一是被控侵權的商標,二是被控侵權的商標所使用的商品。確定被控侵權具體對象的意義,在於確定和固化被控侵權行為的載體,為下一步與商標權的保護范圍的比對打下堅實基礎。它與確定注冊商標專用權的權利范圍同樣重要,它是認定商標侵權行為的另一比較對象。
3、比較兩者差異:
將被控侵權對象與注冊商標和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進行比較,認定被控侵權的商標與注冊商標是否相同或者近似,以及被控侵權商標所使用的商品與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是否屬於同一種類或者相類似。通過認定侵權行為的三個基本步驟,特別是經過將被控侵權對象與注冊商標和該注冊商標所核定使用的商品進行比較後,就能認定是否構成商標侵權。
3. 商標權和商譽有什麼區別
區別如下:
1、商譽起源於企業或產品被市場認可和認知之後,商標可以在或早於版產品萌芽期產生;權
2、商譽是外在的客觀評價,商標則是主觀的寓意其未來的價值和祝福;
3、商譽是靠企業主動去維護,商標可以申請注冊用法律手段保護其利益;
4、商譽給企業帶來的利益沒有時間限制,商標如果是申請注冊了的,則在商標法認可的法定時間段得到法律強制性的保護;
5、商譽受到侵害不易舉證,注冊商標侵權了有法律條款約束,並且後者有具體賠償辦法.等等.總之,對企業來講,商譽和商標都是無形的權利,但前者要靠企業道德和修養建立,後者可以直接申請法律手段而產生.
4. 公司商譽被其他公司侵犯,可以有哪些司法救濟途徑法律依據是什麼謝謝!
第一 可以協商解決。
第二 可以向被告所在地或者侵權行為地人民法院對侵權人提版起民事訴訟權。關於侵犯商譽的具體表現,可以查找《反不正當競爭法》.
第三 若侵犯商譽達到嚴重後果,可能構成刑事犯罪,你們可以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
依據:《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條規定,捏造並散布虛偽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兩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這是我國刑法對侵犯商譽犯罪行為的法定描述。
5. 侵害馳名商標是否可以要求賠償商譽損失
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A、有具體的商標侵權案例或者有侵權的異議、爭議商標。這一條是啟動申請程序的關鍵。
B、除特殊情況外,持有該商標的企業注冊資金一般應當不少於1000萬元,實際資產一般應當在5000萬元以上。
C、該商標的注冊和使用時間應當在3年以上,使用時間較短的難以認定。但如果是未注冊商標,知名度非常高的也可以。
D、該商標所有者企業使用該商標的商品近3年的年產值均應該在1億元以上,年銷售收入原則上應在5000萬元以上,市場佔有率在全國同行業中居前20位。
E、該商標現有價值經相關機構評估一般應當在1000萬元以上。
F、該商標如果是省級著名商標,獲得的全國性和省級榮譽較多,將佔有巨大優勢。
G、該商標所有者企業近3年每年繳納稅金一般應當在1000萬元以上。
H、該商標應該進行過多渠道、全方位、不間斷的廣告宣傳,省級、中央級媒體近
3年的廣告宣傳費每年不少於500萬元。宣傳包括廣告、軟文、活動冠名、戶外等。
(此條根據不同的產品要求不一樣,大眾產品要求廣告多,中間產品要求低很多。)
J、產品市場不局限於本地,產品起碼銷往全國一半以上省市區,最好是全國均有銷售網路。產品銷往國外更佳。也就是說,使用該商標的商品的銷售區域應當覆蓋全國主要地區。
K、企業規模小不重要,關鍵是行業排名。因為有的行業所有企業都小。
L、企業規模很大也未必符合條件,因為也許這個行業所有企業都是大企業。
M、企業是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的理事單位為最佳。
N、企業是行業標準的制定者、參與者為最佳。
馳名商標侵權認定:
1、馳名商標侵權的認定范圍。作為商標特殊形式的馳名商標,對其侵權的范圍除了涵蓋《商標法》第52條以及《商標法實施條例》第50條對中「其他損害」的具體規定之外,這里須強調兩點:
一是法律保護未注冊的馳名商標,《商標法》第13條第一款和第二款規定了關於未注冊馳名商標侵權行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也明確規定,他人將與未注冊的馳名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使用於相同或類似的商品的,是侵權行為。
二是在我國的現行法律規定中,對已注冊馳名商標侵權和未注冊馳名商標侵權認定的范圍和標準是不一致的,對於未注冊馳名商標,其保護范圍僅限於同種或類似的商品上,而且侵權人承擔的民事責任只是停止侵害。而對於注冊的馳名商標,其保護范圍則擴大到不相同或不相類似的商品,侵權人需要承擔包括損害賠償在內的各種民事責任。
2、馳名商標侵權的認定原則。目前較一致地認為對馳名商標侵權的歸責原則應採用無過錯歸責原則。若一旦發現事實侵權行為,執法部門就可沒收、銷毀侵權商品和專門用於製造侵權商品、偽造注冊商標標識的工具,責令停止侵權行為,而不用去考慮假冒人在主觀上是否存在故意或過失。在資訊發達的當今社會,違法者不可能對相關馳名商標一無所知,對馳名商標侵權的歸責原則採用無過錯歸責原則無過錯歸責原則並無不當。
6. 商譽侵權行為有哪些,法律如何ど逃
您好,商標侵權行為有很多方面的因素,得看您具體什麼情況,具體分析,一般罰款,嚴重刑事處罰。廣信方成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