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蘭亭集勢供應商維權容易嗎 外貿B2C蘭亭集勢霸道不付款給供應商 .
支持! 而且訂單要求深圳三天到貨,外地供應商四天到貨,不到貨罰款百分之十五, 第一次逾期最高可以達到百分之二十五, 過後二次逾期更多,而且在下訂單24小時內報缺罰款采購金額,24小時後報缺罰款采購金額的三倍! 這些條件都是蘭亭自己制定的,直接通知供應商,不會允許反駁,他們的態度就是:"要做做,不做滾!"
Ⅱ 如何看待蘭亭集勢本土化的策略
1、從地區流量來看,蘭亭集勢的流量表多集中在在美國、加拿大和法國,占總體流量的40%以上,其中美國佔比32.8%。
2、Gearbest流量佔比最高的國家為印度,棒谷的流量中美國佔比12.3%。阿里速賣通佔比16.3%,但是流量基數巨大,所以美區流量隨之水漲船高。所以即使在流量集中的地區,蘭亭集勢面臨的來自本土跨境電商的壓力依然巨大。
3、從數據可以看出,搜索引擎流量仍然是蘭亭集勢的重要來源。Alexa顯示,過去30天,搜索引擎流量占總流量33%。棒谷的搜索引擎流量佔比22%,Gearbest的搜索引擎流量佔比23%,阿里速賣通的搜索引擎流量佔比16%,shopee佔比21%;Shein佔比25%。
蘭亭集的背後
2010 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國,開啟了「谷歌幫」們各自奔天涯的歷程。而此時郭去疾已經拋開李開復、獨立創業兩年了。起點便是,加盟蘭亭集勢,擔任董事長兼 CEO。
這家新成立不久的公司,還順便手收下了黃崢不大成功的電商項目歐酷網,成為兩個人商業上的一大交集。蘭亭集勢成立最初的幾年,的確創造了不少風光,但等待郭去疾和蘭亭集勢的,是短暫的風光和長久的苦難。時至今日的很多年裡,蘭亭集勢便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Ⅲ 蘭亭集勢屬於私企吧,網上有說外企獨資,這個貌似不該定義為外企,是不
現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很難把某一個企業定義為哪個國家的。我對蘭亭還是很了解的,這個公司最初是由一個叫SELLERKEY的網站轉型而來的,SELLERKEY的創始人是張良,目前也是蘭亭的高管之一,至於蘭亭的第一筆啟動資金,又或者稱為天使投資,是來自於新東方創始人之一的徐小平,大概在300萬人民幣左右的一個數目。後來由於風投的介入,這個公司的資本構成肯定是趨於更加的復雜化,肯定裡面也包含了境外的資金。所以不能把蘭亭簡單定義為一個外企或者國內私營企業,它是一個中西方資本融合的產物。但個人認為樓上說他是外商獨資肯定是不對的,合資更貼切吧
沒看到你還有另外一個問題,公積金這個可以有,因為社保是國家的規定,蘭亭畢竟是在中國注冊的企業,當然也需要遵守。具體你可能想問的是到底待遇好不好,應該說1年前肯定不算很好,是外包給人力公司代理的,不知道發展到今天,一個志在上市的公司會不會在這方面有所提高。
Ⅳ 蘭亭集勢會不會破產
必定破產,我們公司連續四五個月的貨款被他們各種理由扣的所剩無幾,每個月扣幾千,上上個月終止合作,剩下的庫存他們賣完之後本以為還有貨款結余,結果全部被他們扣完!運營的費用得從供應商那裡剋扣,早就入不敷出,離破產不遠了!!!
Ⅳ 蘭亭集勢填了缺貨後又有貨了怎麼罰款
支持! 而且訂單要求深圳三天到貨,外地供應商四天到貨,不到貨罰款百分之十五, 第一次逾期最高可以達到百分之二十五, 過後二次逾期更多,而且在下訂單24小時內報缺罰款采購金額,24小時後報缺罰款采購金額的三倍! 這些條件都是蘭亭自己制定的,直接通
Ⅵ 蘭亭集勢到底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為什麼只做國外的電子商務
中國號稱世界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有價格優勢,很多國際買家到中國大量批發,然後回到本國零售。蘭亭集市,想去掉中間環節,直接將產品從生產商到國外用戶手中。所以,從中國生產商買產品,賣給國外用戶,只做國外的電子商務。
Ⅶ 蘭亭集勢,這個公司怎麼樣
公司是一個發展飛速的外貿公司,我所在的城市同事間非常和睦,五險一金,薪資較正常水平高那麼一丟丟~~~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Ⅷ 蘭亭集勢搶單騙人嘛
蘭亭集勢搶單,這種搶單一定是騙子的,不可信,也不可持續。
Ⅸ 關於蘭亭集勢的幾個疑問
蘭亭的支付合作 應該是paypal。
Ⅹ 蘭亭集勢(LightInTheBox)向海外銷售的產品(如婚紗禮服,山寨版的3C電子等產品)會拿到國家的增值稅出
這個公司是蘇州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