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海運提單都有那些風險 如何防範
(一)海運提單 1、海運提單及其作用 海洋運輸提單 (Marine/Ocean Bill of Lading)或港至港運輸提單(port to port B/L), 簡稱海運提單。 海運提單是一種運輸單據,是承運人與托運人之間關於貨物運輸的一份契約;也是承運人出 具給托運人的一份收據;還是一項物權單據,提單的收貨人或合法持有人有權憑提單向承運人 提取貨物。 2、海運提單的關系人 海關提單的關系人可有四種:承運人、托運人、收貨人、被通知人。 3、海運提單的物權轉讓 海運提單按收貨人的表示分為不可流通形式和可流通形式。 可流通提單收貨人抬頭: 1)、可流通的來人抬頭提單。 2)、可流通的指示抬頭提單。 其表示方法又分為三種: (1) 以開證行的指定人作為抬頭人(To Order of Issuing Bank)。 (2) 以申請人的指定人為抬頭人(To Order of Applicant)。 (3) 以托運人的指定人為抬頭人(To Order of Shipper)。 3)、可流通的記名抬頭提單(Negotiable Named Consignee B/L)。 A、出口商(XX X Co.)以發貨人的身份作成空白背書。 B、出口商(XX X Co.)以發貨人的身份作成開證行的記名背書。 C、信用證規定提單收貨人是議付行,在寄單前,議付行作成記名背書給開證行。 D、進口商付款贖單時,若提單抬頭人或被背書人是開證行,由開證行背書給進口商。 (二) 不可流通轉讓的海運單 1、不可流通轉讓海運單的概念及作用 不可流通轉讓海運單(Non-Negotiable Sea Waybill)是承運人收到托運人交來貨物而簽發 的收據。不可流通轉讓海運單的記名收貨人是唯一的收貨人,承運人負責把貨物交給收貨人, 不須收回該項單據。 它的基本作用是: 1)、承運人收到由它照管的貨物收據。 2)、運輸合約的證明。 3)、解決經濟糾紛時,作為貨物擔保的基礎。 2、不可流通轉讓海運單的特點 1)、不可流通轉讓海運單不是物權憑證,不能背書轉讓。 2)、不可流通轉讓海運單的收貨人可以不需提示該單據即可提貨。 3)、不可流通轉讓海運單條件下,銀行不能取得貨物控制權。 4)、不可流通轉讓海運單除單據上寫明的收貨人外,他人不能提貨。 5)、信用證沒有要求不可流通轉讓海運單時,銀行不接受不可流通轉讓海運單。 (三) 租船合約提單 1、租船合約提單的定義 租船合約提單(Charter Party B/L)是指在租船運輸業務中,在貨物裝船後由船長或船東 根據租船合同簽發的提單。提單內容和條款與租船契約有沖突時,以租船契約為准。 租船合約提單上應該有類似這樣一些文字:"此提單受到租船合約的約束"。 2、關於租船合約提單的特別處理 1)、即使信用證要求提交與租船合約提單有關的租船合約,銀行對該租船合約不予審核, 但將予以照轉而不承擔責任。 2)、如果信用證不要求或不允許提交租船合約提單,銀行將不接受租船合約提單。 3)、如由貨物托運人作為船舶承租人時不可能產生承運人;由船舶承租人承運第三人作為 托運人的貨物,成為承租人時,提單註明"運輸費用及其他條款和條件根據×××租船合 同辦理"。 (四)多式運輸單據 1、多式運輸及其形成 多式運輸(Multimodal Transport)是指根據多式運輸合同,至少由兩種不同的運輸方式, 由一個多式運輸經營人以自己的名義負責,將貨物從一國境內接管貨物的地點運至另一國 境內指定交付貨物的地點,並簽發單一的、包括全程的運輸單據這種運輸方式。 《聯合運輸單據統一規則》(Uniform Rules for a Combined Transport Document)、 《聯合國國際貨物多式運輸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Multimodal Transport of Goods)都是國際多式聯運共同遵循的國際慣例。 多式運輸的關系人有多式運輸經營人、承運人、托運人、收貨人。 2、多式運輸單據 多式運輸單據(Multimodal Transport Document)是一種概稱,其中一程為海運的通常使用 多式運輸提單(Multimodal Transport B/L)。 1)、多式運輸單據特點 A、 表示至少有兩種不同運輸方式的連貫運輸。 B、 多式運輸經營人的責任是從接受貨物起至交付貨物止。 C、 多式運輸提單中船名、裝貨港、卸貨港如有"預期"(Intended)或類似意義的修 飾詞,銀行可接受。 D、 適合多式運輸的貿易條件主要是FCA、CPT、CIP,並以接管的日期作為裝運日期。 而FOB、CFR、CIF貿易條件不適合於多式運輸,因為它們要求賣方船上交貨 (on board),與多式運輸的要求不符。 2)、多式運輸單據的作用 A、 可流通形式的多式運輸單據的部分運程為海運,其作用也與海運提單相同,即具有 貨物收據、運輸合約、物權憑證的作用,可以背書轉讓。 B、不可流通形式的多式運輸單據只起到貨物收據和運輸合約的作用,不是物權憑證。
② 預借提單存在哪些風險以及有哪些防範措施
預借提單,簡單說就是還沒有開船,甚至貨還沒有生產完成/交到船公司指定倉庫,先把內提單從船公司「借」容出來。
對進口方最大的風險就是,船到港後什麼都收不到。(因為提單是「借」的,貨物根本就沒上船)或者實際收到貨物的時候,比實際的提單日期晚了很長時間。
如果出口方串通船公司蓄意欺騙的話,進口方是很難避免的。可以要求客戶發貨後,立即提供相關的裝櫃證明(裝箱照片等)、根據出口方提供的提單復印件顯示的提單號碼,向船公司查詢相關的詳細信息。如果發現有問題,立即通知銀行暫停結匯,並聯系船公司取得書面的說明,以作為拒付的證據。
③ 如何防範提單的風險
除非買家已經把款項全部付清,可以打上買家或者船運公司,否則一定要打上自己的公司名稱。如果買家沒有付錢,要求你打上非你們自己公司的名稱,到時候即使你有正本提單,也不擁有這個提單的所有權。
2、CONSIGNEE(收貨人)
如要求記名提單,則可填上具體的收貨人公司或收貨人名稱。(建議在發貨前沒有收到客戶的錢的情況下,不要打上客戶的公司名稱,因為很多國家的客戶可以憑復印件和海關勾結提貨;而且很多國家的海關規定,如果提單上寫明了收貨人,貨物到港後,沒有經過收貨人的同意,貨物不得運回或轉賣,很多不法商人利用這一點,拒絕支付剩餘70%貨款,並要求賣家降價。如果賣家不同意,則其拒絕提貨,等海關拍賣,而賣家又無法處理這批貨物。結局就是要麼接受買家不合理的降價要求,損失慘重;要麼等海關拍賣,損失更慘重,因為拍賣的時候,海關會優先拍賣給收貨人,這樣收貨人支付必要的倉儲費、滯港費等費用,就可以拿到本應是70%的貨物。有的時候,買家乾脆就不理睬賣家,直接等拍賣。)
3、NOTIFY PARTY(被通知人)
一定要填寫正確,特別是聯系方式,以免耽誤買家及時提貨,產生不必要的費用(如滯港費等)
4、提單號碼(B/L No.)
一般列在提單的右上角,發貨人想收貨人發裝船通知(shipment advice)時,也要列明船名和提單號碼。
5、船名(Name of Vessel),應填寫貨物所裝的船名及航次。
6、裝貨港(Port of Loading)
7、卸貨港(Port of Discharge) 港口後一定要註明國家,比如LAS ANGELS, USA.國際上有很多港口是重名的。
8、目的地(Final Destination)
9、商品名稱(Discription of Goods):
10、件數和包裝種類(Number of Kind of Package)
要按箱子實際包裝情況填寫。如果散裝貨物無件數時,可表示為「IN BULK」(散裝)。
11、嘜頭:
所有單據必須與實際的嘜頭一致,特別是信用證。
12、毛重、體積(Gross Weight,Measurement)
除信用證另有規定外,一般以公斤為單位列出貨物的毛重,以立方米列出貨物體積。提單上顯示的毛重和體積以海關數據為准,所以發貨人一定要稱量准確,特別是信用證,有時候發貨人認為的重量與海關核準的不一樣,就會產生很大的麻煩。
13、運費和費用(Freight and Charge)
包括預付(Freight Prepaid),預付的好處在於,貨代完全聽從發貨人的指令,可以有效的控制貨物;但同時要預防運費波動的風險,因為常常是提前很長時間給客戶報價,到了真正發貨的時候,會發現運費漲了很大。這就需要發貨人在報價前,提前和貨代溝通後發貨的時候,大致的運費的金額。
到付(Freight Collect),到付的好處在於,讓買家承擔訂船等一系列麻煩的事情;但同時因為是買家付費,主動權控制在買家手中。一旦買家在貨物到港後,以任何理由拒收此批貨物,那麼船公司同樣會讓賣家來處理這批貨物,這樣就會產生很多的費用,包括海運費、滯港費等。
14、提單簽發地點和日期(Place and Date of Issue)
提單簽發的日期不得晚於信用證規定的轉運期,這對出口商能否安全收匯很重要。很多人喜歡倒簽提單,這種情況一旦被發現,買家可以以詐騙的方式進行起訴,反而會讓買方付出更多。
15、提單簽發人簽字(Signed for the Carrier)
提單必須由承運人或船長或他們的代理簽發,並應表明簽發人身份。提單上一定不要出現「不清潔」批註,所謂不清潔批註指的是大副在驗貨的時候,發現貨物的外包裝或品質有問題,其會在提單上進行描述,以免除自己的責任。但是一旦出現不清潔提單,無論是收貨人還是銀行都會拒絕接受。
④ 關於提單方面的訴訟案件~
你們被騙了。聽說過不少這類故事。
貨代是買方B指定的還是你們自己委託的?
不只是雙方的糾紛。你們和《銷售合約》的買方,法國的買方B有糾紛,和物流公司第一責任人「青島貨代Co., Ltd"也存在糾紛。
先說第一個糾紛,A & B的糾紛。
要看你們的合同條款,尤其是支付條款和索賠仲裁等條款的相關規定。無論於法於情,B的行為都不被允許的。因為實際上你們已經全部履行了如果合同規定的義務。如果金額大,合同中有仲裁條款,協商不成建議申請仲裁。法國是協議國家,仲裁結果可以拿到法國申請執行的。雖然手續繁瑣,你和他玩真的,他也怕!
再說你和青島貨代、SUMISHO\K之間的糾紛。
第一責任人是青島貨代。K公司沒責任。要搞清楚:誰授權SUMISHO把正本提單放給了B?你們可以直接要求青島貨代賠償你們的損失。如果協商不成,就去法院起訴。
不了解具體情況,希望能夠幫到你。反正,出了事別怕。
⑤ 淺析海運提單的風險及防範措施 正文
海運提單在國際貿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這是由它的性質所決定的。提單是貨物所有權的憑證,誰控制了提單,誰就擁有了該批貨物的所有權。然而,在國際貿易中,提單的使用也帶來種種風險。本文對提單的風險作一分析,並提出了防範措施。
一、海運提單的主要風險
(一)倒簽和預借提單。已裝船提單應在貨物全部已裝上船後簽發,簽發的日期必須是真實的,因為提單的簽發日期即視作裝運日期。如果提單在貨物裝船後簽發,簽發日期卻早於實際裝船日期,便構成倒簽提單。如果貨物尚未全部裝船或貨物已由承運人接管尚未開始裝船的情況下簽發了提單,便構成預借提單。倒簽提單或預借提單,托運人的目的都是為了使提單簽發日期符合信用證規定,順利結匯,但對收貨人來說則構成合謀欺詐,可能使收貨人蒙受重大損失。對此,各國法律和海運習慣都是不允許的。
(二)偽造提單。提單是信用證所要求的主要單據,在信用證業務中,只要單據符合信用證的要求,銀行即憑單付款,而不審查單據的來源及其真實性。一些不法商人即利用信用證「單據交易、嚴格相符」的特點偽造提單,以騙取貨款,可能貨物根本沒有裝船,或以次充好,蒙騙客戶。
(三)以保函換取清潔提單。在國際貿易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承運人慾對表面狀況不良的裝運貨物簽發不清潔提單,由於銀行不接受不清潔提單,托運人不能憑此結匯,因而往往向承運人出具保函(LETTER OF INDEMNITY),讓承運人簽發清潔提單,並保證賠償承運人因簽發清潔提單而遭受的損失,以此來換取清潔提單,順利結匯。
可見,出具保函是出於國際貿易的需要,從某種意義上講托運人和承運人都能得到一定的方便和好處,但實際上對承運人來講卻潛伏著很大的風險。一旦收貨人持清潔提單向承運人索賠,承運人必須賠付收貨人。但承運人持保函向托運人追償時,是否能得到補償,則取決於托運人的信譽和要補償的理由是否與保函中所保事項完全一致。且承運人沒有按照貨物的實際情況簽發提單,已違背了民事活動誠信的原則,往往構成與托運人串通,對善意收貨人進行欺詐,如承運人提請訴訟,根據法律,任何有欺詐性的合同、協議或保證都不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因此法院不會以保函為依據來判決保函項下發生的貨損貨差的責任方,承運人因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賠償而遭受的損失不能向托運人追償。
(四)無提單放貨。海運提單是物權憑證,貨物運到目的港後,承運人有義務將貨物交給正本提單持有人。然而在實際業務中,有時會發生貨物先於運輸單據到達的情況,在與日本、韓國、香港及東南亞等近洋地區的貿易中屢見不鮮。由於收貨人手頭沒有正本提單,無法及時提貨轉賣或銷售,會產生貨物壓倉費用、品質變化、市場價格波動等一系列問題。碰到這種情況,習慣上都是通過擔保提貨的方式予以解決的。即由收貨人向船公司提供一份經銀行會簽的書面保函,要求在沒有物權憑證的情況下先提貨日後補交提單。但如果承運人將貨物交給非正本提單持有人,有可能造成錯誤交貨構成對提單持有人的侵權。在無提單放貨過程中,提取貨物的不一定是買賣合同的買方,有可能被冒領,提貨人往往不易查明,也有船方偷貨的可能。因此無提單交貨風險是很大的,船務代理憑保函放貨,而不是憑提單放貨,這是一種攬險自危的行為。
二、提單風險的防範措施
(一)杜絕或從嚴掌握預借和倒簽提單。倒簽或預借提單辦理結匯,有損外貿企業形象及外運公司信譽,並可能造成經濟損失。目前我國港口擁擠,船期不準是客觀情況,出口公司在簽約、訂艙、交貨時需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同時應加強對合同履行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加強與有關部門的配合,必要時應事先設法取得客戶的配合。如不得以「預借提單」時,則要注意防止發生實際裝貨船舶與「預借提單」的船名不相符合的情況,如因無艙位或貨物遲延而改裝了另一條船。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則應採取緊急措施,果斷追回全套單據,重新繕制,決不可有僥幸心態。因為,從法律責任看,出口方預借提單結匯已構成偽造裝運日期,一旦另一方查明事實真相,違約方須承擔一定法律責任。如出口方提供了裝於甲船「已裝船」的「清潔提單」,而貨物卻裝上乙船,無需細查,即可證明出口商預借了提單,僅憑這一點,進口商就可據此拒付貨款並提出索賠。而「倒簽提單」屬托運人和承運人合謀欺騙收貨人的行為,因此受害方不僅可以追究賣方的責任,而且可以追究承運人的責任。這種行為的法律後果無論對賣方還是對承運人都是嚴重的。
為預防發生倒簽提單,出口商應對有關裝期規定有一個准確的認識。例如:國外信用證時常有以下一些關於裝運期的用語:(1)Latest:31,May,即最遲不晚於5月31日,包括5月31日;(2)Not Later Than May 31,不遲於5月31日,包括5月31日;(3)ring first half of May,表示從5月1日至5月15日,包括起止日;(4)within May,即ring May,從5月1日至5月31日,包括起止日;(5)at the end of May,從5月21日至5月31日,包括起止日;(6)On or Before May 31,表示5月31日之前,包括5月31日;(7)On or About May 31,表示5月31日前後5天內,即從5月26日至6月5日止。出口商應嚴格按信用證規定裝運,從正當手段獲得裝船清潔提單,以維護良好的信譽。
(二)印刷和使用難以偽造的提單。國際海事局提議,印製和使用難以偽造的提單,控制其流通。
(三)選擇資信好的交易夥伴。在國際貿易交往中,對客戶的資信情況全面了解是保障業務順利進行的先決條件。若由於對交易夥伴的資信情況沒有進行很好的調查和了解,僅憑熟人介紹或貪小便宜與之成交,則往往容易出事,後悔莫及。所謂資信情況好,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資產情況好,有相當可觀的資產,且經營狀況好,有履約能力;二是能在誠實信譽的原則上履約,不會隨意撕毀契約。
(四)嚴格海運提單的簽署。信用證業務是純粹的單據交易,銀行承擔其付款責任的唯一條件是受益人提交了符合信用證條款的單據,只要單據表面滿足「單單相符,單證一致」的條件,銀行就承擔付款責任。而不管單據的真假與否,如果單據出現不符點,對出口方來說,就喪失了安全及時收匯的銀行保證。對進口方來說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失。
(五)選擇可靠的船公司(承運人)運載貨物。根據目前航運界狀況要完全禁止保函的使用是不易的,因此 選擇可靠的承運人則至關重要;裝船時承托雙方都要謹慎,力爭做到出現問題早發現,及時解決,避免出保函;承托雙方對保函的出據和接受也要慎重,以便在保函項下發生損失時易於協商解決;由於保函具有承托雙方合夥對第三者收貨人欺詐的性質,因此,應十分注意選擇可靠的承運人運載貨物。
(六)積極運用法律手段,及時要求海事司法保護。尋求海事法院的保護時應注意:第一,發現外方有詐騙跡象時,及時向海事法院提起訴訟。因為有時一旦國外不法商人的詐騙行為得逞,我方就無處尋覓行騙人,即便能夠找到,他也不會輕易應訴,不會輕易執行判決。以偽造單據詐騙為例,如果行騙人偽造的全套單據(包括提單)完全符合信用證的要求,根據《UCP500》慣例,議付行即應履行付款義務。若趕在銀行付款之前亦即詐騙方得到貨款之前,及時向海事法院提起訴訟則可避免損失該貨款;若在付款之後才向法院起訴,行騙商可能已逃之夭夭,法院作出判決也無法執行。第二,提出訴訟保全措施,這是使不法外商詐騙目的不能得逞的重要措施。申請訴訟保全後,海事法院及時對詐騙者所有或詐騙標的物實施扣押或凍結,確保日後對詐騙案件司法判決的實際進行。但是,如果提出的訴訟保全是凍結信用證項下的貨款,則該請求必須在銀行承兌之前提出,因為在遠期信用證付款情況下,如果銀行已承兌了匯票,則銀行在信用證項下的責任就變成了匯票項下的無條件的付款義務,法院也就無權對該貨款實施保全措施。
提單的使用潛在較大的風險,外貿從業人員必須認真對待,嚴格掌握,謹慎處理,將風險防患於未然。
⑥ 國際貿易專業關於海運提單的風險及防範措施的論文或者文獻
淺析海運提單的風險及防範措施
[摘要] 海運提單在國際貿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這是由它的性質所決定的。提單是貨物所有權的憑證,誰控制了提單, 誰就擁有了該批貨物的所有權。然而, 在國際貿易中, 提單的使用也帶來種種風險。通過對海運提單的風險作了深層次的分析, 提出相應的防範措施。
[關鍵詞] 海運提單防範措施風險
海運提單( bill of lading, B/L) 是國際貨物海上運輸中的重要單據之一, 我國《海商法》第72 條規定: 「提單是用以證明海上貨物運輸合同和貨物已經由承運人接收或者船, 以及承運人保證據以交付貨物的單據。」《漢堡規則》第1 條第7 款給提單下的定義是: 「提單是證明海上運輸合同和貨物由承運人接管或裝載以及承運人保證憑以交付貨物的單據。提單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1、表示貨物的收據, 證明承運人或其代理人已按提單所列內容收到貨物; 2、表示貨物所有權的憑證, 收貨人或提單的合法持有人有權憑提單向承運人提取貨物, 也可以在載貨船舶到達目的港交貨之前辦理轉讓, 或憑以向銀行辦理抵押貸款; 3、表示托運人與承運人之間訂立運輸協議的證明文件, 是他們處理雙方在運輸中權利和義務問題的主要依據。另外, 海運提單也是出口方在信用證項下向銀行交單議付的最重要單之一,在所有的運輸單據中, 也只有其才能代表運載貨物的所有權, 並能自由轉讓和流通。「樹大招風」, 海運提單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 被一些不法分子瞄準、利用。近幾年來, 國際貿易中出現了許多偽造、篡改海運提單以騙取貨款的案例。而且,隨著我國外貿的不斷發展、信用證的不斷推廣使用, 海運提單的詐騙案例更是層出不窮, 詐騙技巧也日新月異, 有越演越烈之勢。因此, 很多外企單位將海運提單風險防範工作列上日程。
一、海運提單常見的風險類型
防範於未然, 在國際貿易中海運提單存在的風險主要有:
( 一) 倒簽和預借提單
已裝船提單應在貨物全部已裝上船後簽發, 簽發的日期必須是真實的, 因為提單的簽發日期即視作裝運日期。如果提單在貨物裝船後簽發, 簽發日期卻早於實際裝船日期, 便構成倒簽提單。如果貨物尚未全部裝船或貨物已由承運人接管尚未開始裝船的情況下簽發了提單, 便構成預借提單。倒簽提單或預借提單, 托運人的目的都是為了使提單簽發日期符合信用證規定, 順利結匯, 但對收貨人來說則構成合謀欺詐, 可能使收貨人蒙受重大損失。對此, 各國法律和海運習慣都是不允
許的。
( 二) 偽造提單
提單是信用證所要求的主要單據, 在信用證業務中, 只要單據符合信用證的要求, 銀行即憑單付款, 而不審查單據的來源及其真實性。一些不法商人即利用信用證「單據交易、嚴格相符」的特點偽造提單, 以騙取貨款, 可能貨物根本沒有裝船,或以次充好, 蒙騙客戶, 從而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
( 三) 以保函換取清潔提單
在國際貿易中, 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 承運人慾對表面狀況不良的裝運貨物簽發不清潔提單, 由於銀行不接受不清潔提單, 托運人不能憑此結匯, 因而往往向承運人出具保函( LETTER OFINDEMNITY) , 讓承運人簽發清潔提單, 並保證賠償承運人因簽發清潔提單而受
的損失, 以此來換取清潔提單, 順利結匯。可見, 出具保函是出於國際貿易的需要, 從某種意義上講托運人和承運人都能得到一定的方便和好處, 但實際上對承運人來講卻潛伏著很大的風險。一旦收貨人持清潔提單向承運人索賠, 承運人必須賠付收貨人。但承運人持保函向托運人追償時, 是否能得到補償, 則取決於托運人的信譽和需要補償的理由是否與保函中所保事項完全一致。且承運人沒有按照貨物的實際情況簽發提單, 已違背了民事活動誠信的原則, 往往構成與托運人串通, 對善意收貨人進行欺詐, 如承運人提請訴訟, 根據法律, 任何有欺詐性的合同、協議或保證都不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 因此法院不會以保函為依據來判決保函項下發生的貨損貨差的責任方, 承運人因收貨人或提單持有人賠償而遭受的損失不能向托運人追償。
( 四) 無提單放貨
_海運提單是物權憑證, 貨物運到目的港後, 承運人有義務將貨物交給正本提單持有人。然而在實際業務中, 有時會發生貨物先於運輸單據到達的情況, 在與日本、韓國、香港及東南亞等近洋地區的貿易中屢見不鮮。由於收貨人手頭沒有正本提單, 無法及時提貨轉賣或銷售, 會產生貨物壓倉費用、品質變化、市場價格波動等一系列問題。碰到這種情況, 習慣上都是通過擔保提貨的方式予以解決的。即由收貨人向船公司提供一份經銀行會簽的書面保函, 要求在沒有物權憑證的情況下先提貨日後補交提單。但如果承運人將貨物交給非正本提單持有人, 有可能造成錯誤交貨構成對提單持有人的侵權。在無提單放貨過程中, 提取貨物的不一定是買賣合同的買方, 有可能被冒領, 提貨人往往不易查明, 也會有船方偷貨的可能。因此
無提單交貨風險是很大的, 船務代理憑保函放貨, 而不是憑提單放貨, 這是一種攬險自危的行為。
二、提單風險的防範措施
( 一) 杜絕或從嚴掌握預借和倒簽提單
倒簽或預借提單辦理結匯, 有損外貿企業形象及外運公司信譽, 並可能造成經濟損失。目前我國港口擁擠, 船期不準是客觀情況, 出口公司在簽約、訂艙、交貨時需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同時應加強對合同履行各個環節的管理工作, 加強與有關部門的配合, 必要時應事先設法取得客戶的配合。如不得已「預借提單」時, 則要注意防止發生實際裝貨船舶與「預借提單」的船名不相符合的情況, 如因無艙位或貨物遲延而改裝了另一條船。一旦發生這種
情況, 則應採取緊急措施, 果斷追回全套單據, 重新繕制, 決不可有僥幸心態。因為, 從法律責任看, 出口方預借提單結匯已構成偽造裝運日期, 一旦另一方查明事實真相, 違約方須承擔一定法律責任。如出口方提供了裝於甲船「已裝船」的「清潔提單」, 而貨物卻裝上乙船, 無需細查, 即可證明出口商預借了提單, 僅憑這一點,進口商就可據此拒付貨款並提出索賠。而「倒簽提單」屬托運人和承運人合謀欺騙收貨人的行為, 因此受害方可以追究賣方的責任, 而且還可以追究承運人的責任。這種行為的法律後果無論對賣方還是對
承運人都是嚴重的。為預防發生倒簽提單, 出口商應對有關裝運期規定有一個准確的認識。例如: 國外信用證時常有以下一些關於裝運期的用語: ( 1) Latest: 31,July, 即最遲不晚於7 月31 日, 包括7 月31 日; ( 2)Not later thanJuly 31, 不遲於7 月31 日, 包括7 月31日; ( 3)During first half of July, 表示從7月1 日至7 月15 日, 包括起止日; ( 4)Within July, 即During July, 從7 月1 日至7 月31 日, 包括起止日; ( 5)At the end ofJuly, 從7 月21 日至7 月31 日, 包括起止日; ( 6)On or before July 31, 表示7 月31日之前, 包括7 月31 日; ( 7)On or aboutJuly 31, 表示7 月31 日前後5 天內, 即從
7 月26 日至8 月5 日止。出口商應嚴格按信用證規定裝運, 從正當手段獲得裝船清潔提單, 以維護良好的信譽。
( 二) 印刷和使用難以偽造的提單
國際海事局提議, 印製和使用難以偽造的提單, 控制其流通。提單的紙質、式樣都應有明確、嚴格的規定。
( 三) 選擇資信好的交易夥伴
在國際貿易交往中, 對客戶的資信情況全面了解是保障業務順利進行的先決
條件。若由於對交易夥伴的資信情況沒有進行很好的調查和了解, 僅憑熟人介紹或
貪小便宜與之成交, 則往往容易出事, 後悔莫及。所謂資信情況好, 包括兩個方面:
一是資產情況好, 有相當可觀的資產, 且經營狀況好, 有履約能力; 二是能在誠實信譽的原則上履約, 不會隨意撕毀契約。
⑦ 海運提單的風險及防範措施
海運提單(B/L)是承運人或其代理人在收到承運貨物時簽發給托運人的一種單據,是進出口貿易中的一個重要單據。海運提單的風險和防範措施有哪些呢?下面物通網來給大家詳細介紹!
海運提單的風險及防範措施
(一)倒簽提單和預借提單
在國際貨物買賣合同和信用證當中,一般都規定賣方必須提供已裝船提單(on board B/L)。所謂已裝船提單是指貨物裝船後簽發的提單,這種提單上注有船名,有的還註明裝船日期,表明貨物已在該日期裝於該船舶,其日期是衡量出口商是否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期內如期裝運的唯一依據。在信用證支付方式下,如果出口商不能在規定的裝運期限內裝運貨物,則無法收到信用證項下的貨款。於是在實際操作中,便出現了倒簽提單和預借提單。
倒簽提單(Ante-dated B/L)是貨物實際裝船的日期晚於信用證上規定的裝運日期,托運人為了使提單日期與信用證規定的裝運日期相符,要求承運人按信用證規定的裝運日期簽署提單,這種提單叫做「倒簽提單」。而預借提單(Advanced B/L)是在貨物裝船前被托運人「借走」的提單。這是因為信用證最遲裝運期已屆臨,但這時貨物尚未全部裝船,或貨物雖已由承運人接管,但尚未開始裝船,托運人為了取得與信用證相符的提單,要求承運人先行簽發已裝船提單,以便如期辦理結匯。倒簽提單和預借提單都是違法提單,對善意的收貨人構成欺詐,各國法律和海運習慣都是不允許的。
(二)記名提單
根據海運提單的性質,絕大多數出口企業都認為凡海運提單均代表貨權,屬於物權憑證,只要掌握了提單,就掌握了貨物所有權。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這是極其錯誤的。海運提單根據收貨人抬頭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記名提單(Straight B/L)、不記名提單(Bearer B/L)和指示提單(0rder B/L)三種。其中,記名提單又稱為直交式提單,是不可轉讓的海運單據,按照有些國家如美國的慣例,記名提單的收貨人可以不憑正本提單,而只需提交身份證明,證明自己確系收貨人,承運人即可放貨。因此,記名提單已不能作為物權憑證,而僅僅是一份貨物收據和運輸合同的證明。
此外,記名提單限制了收貨人為指定的某人(一般為進口方),使出口方失去對貨權的控制。如果盲目採用記名提單及對出口商不利的支付方式(如托收),可以使進口商得以既不付款贖單,而同時又領取了貨物,導致出口商財貨兩空。
(三)空頭提單
空頭提單是指提單表面記載嚴格符合信用證,但與貨物的實際狀況嚴重不符甚至可能根本沒有貨。在信用證業務中,只要單據符合信用證的要求,銀行即憑單付款,而不審查單據的來源及其真實性。一些不法商人就是利用信用證「單據交易、嚴格相符」的特點進行詐騙。使用空頭提單,並註明是「清潔的」、「已裝船的」、「裝船期早於合同的交貨期」即可。而承運人只有檢查貨物表面狀況的權利和義務,無權隨意開封檢查,所以承運人無法知道其中貨物的真實情況。此外,在一套結匯單據中的其他兩項基本單據:賣方發票和保險單均極容易偽造,發票由賣方簽發,保險公司在簽發保險單時也只依據是否交納保費,並不查驗將來是否有貨裝上船。所以,只要貨物表面狀況良好,賣方就可得到清潔提單,會同其他單據一起先向銀行結匯,待收到款後便溜之天天,而開證申請人既付了款但又收不到或收不足貨而只能望單興嘆。
(四)HOUSE提單
貨運提單(HOUSE B/L)是指由貨運代理人簽發的提單。在法律上和結算上,與海運提單(船東提單MASTER B/L)沒有區別。HOUSE提單的出現,一方面順應了航運業發展的現狀;但另一方面,卻在某種程度上麻痹了出口商。在以FOB價格條款成交的國際貨物買賣合同中,常常出現進口商與契約承運人(一般情況下,簽發自己提單的貨運代理人,通常稱為「契約承運人」,或稱「無船承運人」)使用契約承運人自己簽發的 HOUSE提單聯合詐騙。這類案件的共同點是:外國進口商通過在貿易合同中簽訂FOB價格條款,掌握租船、訂艙權,然後指定境外貨代(契約承運人)安排運輸,再由境外貨代委託一家國內貨代具體向實際承運人訂艙、出運貨物,並由境外貨代作為契約承運人簽發House提單給托運人即國內出口商作為提取貨款的憑證,而國內貨代實際托運所得海運提單(船東提單)交給境外貨代。外國進口商通過境外貨代憑實際承運人的海運提單(船東提單)在國外提貨,而不對出口商進行付款贖單,進口商持有HOUSE提單卻收不到貨款。案發後,國內出口商往往找不到契約承運人或該契約承運人根本不來國內應訴。而實際承運人由於已經收回了自己的海運提單,法院不會判其承擔責任。
(五)憑保函簽發清潔提單
憑保函簽發清潔提單是一種在大副已將貨物的外表狀況批註於收貨單上的情況下,托運人為了不影響向銀行結匯貨款,而向承運人提交一份以承擔因簽發清潔提單而發生的一切責任為內容的保函,要求承運人在簽發提單時,不將收貨單上的大副批註內容轉移到提單上,而由承運人簽發不帶有任何批註的提單,使托運人能以清潔提單向銀行順利結匯的變通做法。
憑保函簽發清潔提單是商業習慣允許的變通做法。商業習慣允許憑保函簽發清潔提單的原因,不僅在於使托運人能以清潔提單順利地結匯,而且也是為了使貨運程序能順利進行。
但是,根據保函簽發提單,畢竟違反單證的表示不得虛假的原則。承託人根據保函簽發清潔提單,難免不被認為是與托運人共謀的欺詐行為。而且在許多國家,根據法律都有使保函無效的危險。所以,接受保函簽發清潔提單,對承運人是有一定風險的。因此,承運人對托運人提出的憑保函簽發清潔提單的要求須特別審慎。
(六)無提單放貨
無提單放貨,又叫無正本提單放貨,是指國際貿易中貨物運輸承擔者把其承運的貨物交給未持有正本提單的收貨人。承運人將貨物交給無正本
提單的收貨人,將損害賣方或銀行對於貨物享有的合法權利,不但違反運輸合同中應有的交貨義務,同時也構成侵權,屬於違法行為。其責任承擔的總原則是:承運人對無提單放貨承擔全部責任,只要沒有免責事由,應負損害賠償責任而不論主觀上有無過錯。然而,在實踐操作過程中,仍不斷出現利用無提單放貨進行欺詐的行為。
關於「海運提單的風險及防範措施」以上內容已經給大家介紹清楚了,希望可以給大家幫助!了解更多關於海運提單知識,請隨時關注物流知識網路!
⑧ 提單糾紛該如何處理
那要看具體情況。
⑨ 提單類型有哪些
提單大類分:
1、空運提單
2、海運提單
空運提單以waybill為主。
海運提單分:
1、船東提單(MBL)
2、貨代提單(HBL)
提單類型分:
1、正本提單(或目的港放單、或第三地放單)
2、電放提單(或waybill)
⑩ 有哪些糾紛類型,具體解釋各種糾紛的含義
你好,你先看一下吧。逐一解釋工作量太大。
一、人格權糾紛
1、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
2、姓名權糾紛
3、肖像權糾紛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4、名譽權糾紛
5、榮譽權糾紛
6、隱私權糾紛
7、婚姻自主權糾紛
8、人身自由權糾紛
9、一般人格權糾紛
婚姻家庭、繼承糾紛
二、婚姻家庭糾紛
10、婚約財產糾紛
11、離婚糾紛
12、離婚後財產糾紛
13、離婚後損害責任糾紛
14、婚姻無效糾紛
15、撤銷婚姻糾紛
16、夫妻財產約定糾紛
17、同居關系糾紛
(1)同居關系析產糾紛
(2)同居關系子女撫養糾紛
18、撫養糾紛
(1)撫養費糾紛
(2)變更撫養關系糾紛
19、扶養糾紛
(1)扶養費糾紛
(2)變更扶養關系糾紛
20、贍養糾紛
(1)贍養費糾紛
(2)變更贍養關系糾紛
21、收養關系糾紛
(1)確認收養關系糾紛
(2)解除收養關系糾紛
22、監護權糾紛
23、探望權糾紛
24、分家析產糾紛
三、繼承糾紛
25、法定繼承糾紛
(1)轉繼承糾紛
(2)代位繼承糾紛
26、遺囑繼承糾紛
27、被繼承人債務清償糾紛
28、遺贈糾紛
29、遺贈扶養協議糾紛
物權糾紛
四、不動產登記糾紛
30、異議登記不當損害責任糾紛
31、虛假登記損害責任糾紛
五、物權保護糾紛
32、物權確認糾紛
(1)所有權確認糾紛
(2)用益物權確認糾紛
(3)擔保物權確認糾紛
33、返還原物糾紛
34、排除妨害糾紛
35、消除危險糾紛
36、修理、重作、更換糾紛
37、恢復原狀糾紛
38、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六、所有權糾紛
39、侵害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權益糾紛
40、建築物區分所有權糾紛
(1)業主專有權糾紛
(2)業主共有權糾紛
(3)車位糾紛
(4)車庫糾紛
41、業主撤銷權糾紛
42、業主知情權糾紛
43、遺失物返還糾紛
44、漂流物返還糾紛
45、埋藏物返還糾紛
46、隱藏物返還糾紛
47、相鄰關系糾紛
(1)相鄰用水、排水糾紛
(2)相鄰通行糾紛
(3)相鄰土地、建築物利用關系糾紛
(4)相鄰通風糾紛
(5)相鄰採光、日照糾紛
(6)相鄰污染侵害糾紛
(7)相鄰損害防免關系糾紛
48、共有糾紛
(1)共有權確認糾紛
(2)共有物分割糾紛
(3)共有人優先購買權糾紛
七、用益物權糾紛
49、海域使用權糾紛
50、探礦權糾紛
51、采礦權糾紛
52、取水權糾紛
53、養殖權糾紛
54、捕撈權糾紛
55、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
(1)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
(2)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
(3)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糾紛
56、建設用地使用權糾紛
57、宅基地使用權糾紛
58、地役權糾紛
八、擔保物權糾紛
59、抵押權糾紛
(1)建築物和其他土地附著物抵押權糾紛
(2)在建建築物抵押權糾紛
(3)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權糾紛
(4)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權糾紛
(5)動產抵押權糾紛
(6)在建船舶、航空器抵押權糾紛
(7)動產浮動抵押權糾紛
(8)最高額抵押權糾紛
60、質權糾紛
(1)動產質權糾紛
(2)轉質權糾紛
(3)最高額質權糾紛
(4)票據質權糾紛
(5)債券質權糾紛
(6)存單質權糾紛
(7)倉單質權糾紛
(8)提單質權糾紛
(9)股權質權糾紛
(10)基金份額質權糾紛
(11)知識產權質權糾紛
(12)應收賬款質權糾紛
61、留置權糾紛
九、佔有保護糾紛
62、佔有物返還糾紛
63、佔有排除妨害糾紛
64、佔有消除危險糾紛
65、佔有物損害賠償糾紛
合同、無因管理、不當得利糾紛
十、合同糾紛
66、締約過失責任糾紛
67、確認合同效力糾紛
(1)確認合同有效糾紛
(2)確認合同無效糾紛
68、債權人代位權糾紛
69、債權人撤銷權糾紛
70、債權轉讓合同糾紛
71、債務轉移合同糾紛
72、債權債務概括轉移合同糾紛
73、懸賞廣告糾紛
74、買賣合同糾紛
(1)分期付款買賣合同糾紛
(2)憑樣品買賣合同糾紛
(3)試用買賣合同糾紛
(4)互易糾紛
(5)國際貨物買賣合同糾紛
(6)網路購物合同糾紛
(7)電視購物合同糾紛
75、招標投標買賣合同糾紛
76、拍賣合同糾紛
77、建設用地使用權合同糾紛
(1)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糾紛
(2)建設用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糾紛
78、臨時用地合同糾紛
79、探礦權轉讓合同糾紛
80、采礦權轉讓合同糾紛
81、房地產開發經營合同糾紛
(1)委託代建合同糾紛
(2)合資、合作開發房地產合同糾紛
(3)項目轉讓合同糾紛
82、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1)商品房預約合同糾紛
(2)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
(3)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
(4)商品房委託代理銷售合同糾紛
(5)經濟適用房轉讓合同糾紛
(6)農村房屋買賣合同糾紛
83、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
84、供用電合同糾紛
85、供用水合同糾紛
86、供用氣合同糾紛
87、供用熱力合同糾紛
88、贈與合同糾紛
(1)公益事業捐贈合同糾紛
(2)附義務贈與合同糾紛
89、借款合同糾紛
(1)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2)同業拆借糾紛
(3)企業借貸糾紛
(4)民間借貸糾紛
(5)小額借款合同糾紛
(6)金融不良債權轉讓合同糾紛
(7)金融不良債權追償糾紛
90、保證合同糾紛
91、抵押合同糾紛
92、質押合同糾紛
93、定金合同糾紛
94、進出口押匯糾紛
95、儲蓄存款合同糾紛
96、銀行卡糾紛
(1)借記卡糾紛
(2)信用卡糾紛
97、租賃合同糾紛
(1)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房屋租賃合同糾紛
(3)車輛租賃合同糾紛
(4)建築設備租賃合同糾紛
98、融資租賃合同糾紛
99、承攬合同糾紛
(1)加工合同糾紛
(2)定作合同糾紛
(3)修理合同糾紛
(4)復制合同糾紛
(5)測試合同糾紛
(6)檢驗合同糾紛
(7)鐵路機車、車輛建造合同糾紛
100、建設工程合同糾紛
(1)建設工程勘察合同糾紛
(2)建設工程設計合同糾紛
(3)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
(4)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糾紛
(5)建設工程分包合同糾紛
(6)建設工程監理合同糾紛
(7)裝飾裝修合同糾紛
(8)鐵路修建合同糾紛
(9)農村建房施工合同糾紛
101、運輸合同糾紛
(1)公路旅客運輸合同糾紛
(2)公路貨物運輸合同糾紛
(3)水路旅客運輸合同糾紛
(4)水路貨物運輸合同糾紛
(5)航空旅客運輸合同糾紛
(6)航空貨物運輸合同糾紛
(7)出租汽車運輸合同糾紛
(8)管道運輸合同糾紛
(9)城市公交運輸合同糾紛
(10)聯合運輸合同糾紛
(11)多式聯運合同糾紛
(12)鐵路貨物運輸合同糾紛
(13)鐵路旅客運輸合同糾紛
(14)鐵路行李運輸合同糾紛
(15)鐵路包裹運輸合同糾紛
(16)國際鐵路聯運合同糾紛
102、保管合同糾紛
103、倉儲合同糾紛
104、委託合同糾紛
(1)進出口代理合同糾紛
(2)貨運代理合同糾紛
(3)民用航空運輸銷售代理合同糾紛
(4)訴訟、仲裁、人民調解代理合同糾紛
105、委託理財合同糾紛
(1)金融委託理財合同糾紛
(2)民間委託理財合同糾紛
106、行紀合同糾紛
107、居間合同糾紛
108、補償貿易糾紛
109、借用合同糾紛
110、典當糾紛
111、合夥協議糾紛
112、種植、養殖回收合同糾紛
113、彩票、獎券糾紛
114、中外合作勘探開發自然資源合同糾紛
115、農業承包合同糾紛
116、林業承包合同糾紛
117、漁業承包合同糾紛
118、牧業承包合同糾紛
119、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糾紛
(1)土地承包經營權轉包合同糾紛
(2)土地承包經營權轉讓合同糾紛
(3)土地承包經營權互換合同糾紛
(4)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合同糾紛
(5)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合同糾紛
(6)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合同糾紛
120、服務合同糾紛
(1)電信服務合同糾紛
(2)郵寄服務合同糾紛
(3)醫療服務合同糾紛
(4)法律服務合同糾紛
(5)旅遊合同糾紛
(6)房地產咨詢合同糾紛
(7)房地產價格評估合同糾紛
(8)旅店服務合同糾紛
(9)財會服務合同糾紛
(10)餐飲服務合同糾紛
(11)娛樂服務合同糾紛
(12)有線電視服務合同糾紛
(13)網路服務合同糾紛
(14)教育培訓合同糾紛
(15)物業服務合同糾紛
(16)家政服務合同糾紛
(17)慶典服務合同糾紛
(18)殯葬服務合同糾紛
(19)農業技術服務合同糾紛
(20)農機作業服務合同糾紛
(21)保安服務合同糾紛
(22)銀行結算合同糾紛
121、演出合同糾紛
122、勞務合同糾紛
123、離退休人員返聘合同糾紛
124、廣告合同糾紛
125、展覽合同糾紛
126、追償權糾紛
127、請求確認人民調解協議效力
十一、不當得利糾紛
十二、無因管理糾紛
十三、知識產權合同糾紛
十四、知識產權權屬、侵權糾紛
十五、不正當競爭糾紛
十六、壟斷糾紛
十七、勞動爭議十八、人事爭議
十九、海事海商糾紛
二十、與企業有關的糾紛
二十一、與公司有關的糾紛
二十二、合夥企業糾紛
二十三、與破產有關的糾紛
二十四、證券糾紛
二十五、期貨交易糾紛
303、期貨經紀合同糾紛
304、期貨透支交易糾紛
305、期貨強行平倉糾紛
306、期貨實物交割糾紛
307、期貨保證合約糾紛
308、期貨交易代理合同糾紛
309、侵佔期貨交易保證金糾紛
310、期貨欺詐責任糾紛
311、操縱期貨交易市場責任糾紛
312、期貨內幕交易責任糾紛
313、期貨虛假信息責任糾紛
二十六、信託糾紛
314、民事信託糾紛
315、營業信託糾紛
316、公益信託糾紛
二十七、保險糾紛
317、財產保險合同糾紛
(1)財產損失保險合同糾紛
(2)責任保險合同糾紛
(3)信用保險合同糾紛
(4)保證保險合同糾紛
(5)保險人代位求償權糾紛
318、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1)人壽保險合同糾紛
(2)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
(3)健康保險合同糾紛
319、再保險合同糾紛
320、保險經紀合同糾紛
321、保險代理合同糾紛
322、進出口信用保險合同糾紛
323、保險費糾紛
二十八、票據糾紛
324、票據付款請求權糾紛
325、票據追索權糾紛
326、票據交付請求權糾紛
327、票據返還請求權糾紛
328、票據損害責任糾紛
329、票據利益返還請求權糾紛
330、匯票回單簽發請求權糾紛
331、票據保證糾紛
332、確認票據無效糾紛
333、票據代理糾紛
334、票據回購糾紛
二十九、信用證糾紛
335、委託開立信用證糾紛
336、信用證開證糾紛
337、信用證議付糾紛
338、信用證欺詐糾紛
339、信用證融資糾紛
340、信用證轉讓糾紛
侵權責任糾紛
三十、侵權責任糾紛
341、監護人責任糾紛
342、用人單位責任糾紛
343、勞務派遣工作人員侵權責任糾紛
344、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糾紛
345、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
346、網路侵權責任糾紛
347、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
(1)公共場所管理人責任糾紛
(2)群眾性活動組織者責任糾紛
348、教育機構責任糾紛
349、產品責任糾紛
(1)產品生產者責任糾紛
(2)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
(3)產品運輸者責任糾紛
(4)產品倉儲者責任糾紛
35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
351、醫療損害責任糾紛
(1)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權責任糾紛
(2)醫療產品責任糾紛
352、環境污染責任糾紛
(1)大氣污染責任糾紛
(2)水污染責任糾紛
(3)雜訊污染責任糾紛
(4)放射性污染責任糾紛
(5)土壤污染責任糾紛
(6)電子廢物污染責任糾紛
(7)固體廢物污染責任糾紛
353、高度危險責任糾紛
(1)民用核設施損害責任糾紛
(2)民用航空器損害責任糾紛
(3)佔有、使用高度危險物損害責任糾紛
(4)高度危險活動損害責任糾紛
(5)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損害責任糾紛
(6)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損害責任糾紛
354、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糾紛
355、物件損害責任糾紛
(1)物件脫落、墜落損害責任糾紛
(2)建築物、構築物倒塌損害責任糾紛
(3)不明拋擲物、墜落物損害責任糾紛
(4)堆放物倒塌致害責任糾紛
(5)公共道路妨礙通行損害責任糾紛
(6)林木折斷損害責任糾紛
(7)地面施工、地下設施損害責任糾紛
356、觸電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357、義務幫工人受害責任糾紛
358、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
359、公證損害責任糾紛
360、防衛過當損害責任糾紛
361、緊急避險損害責任糾紛
362、駐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軍人執行職務侵權責任糾紛
363、鐵路運輸損害責任糾紛
(1)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2)鐵路運輸財產損害責任糾紛
364、水上運輸損害責任糾紛
(1)水上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2)水上運輸財產損害責任糾紛
365、航空運輸損害責任糾紛
(1)航空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2)航空運輸財產損害責任糾紛
366、因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67、因申請訴前證據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68、因申請訴中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69、因申請訴中證據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70、因申請先予執行損害責任糾紛
適用特殊程序案件案由
三十一、選民資格案件
371、申請確定選民資格
三十二、宣告失蹤、宣告死亡案件
372、申請宣告公民失蹤
373、申請撤銷宣告失蹤
374、申請為失蹤人財產指定、變更代管人
375、失蹤人債務支付糾紛
376、申請宣告公民死亡
377、申請撤銷宣告公民死亡
378、被撤銷死亡宣告人請求返還財產糾紛
三十三、認定無民事、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案件
379、申請宣告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
380、申請宣告公民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381、申請宣告公民恢復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382、申請宣告公民恢復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三十四、認定財產無主案件
383、申請認定財產無主
384、申請撤銷認定財產無主
三十五、監護權特別程序案件
385、申請確定監護人
386、申請變更監護人
387、申請撤銷監護人資格
三十六、督促程序案件
388、申請支付令
三十七、公示催告程序案件
389、申請公示催告
三十八、申請訴前停止侵害知識產權案件
390、申請訴前停止侵害專利權
391、申請訴前停止侵害注冊商標專用權
392、申請訴前停止侵害著作權
393、申請訴前停止侵害植物新品種權
三十九、申請保全案件
394、申請訴前財產保全
395、申請訴中財產保全
396、申請訴前證據保全
397、申請訴中證據保全
398、仲裁程序中的財產保全
399、仲裁程序中的證據保全
400、申請中止支付信用證項下款項
401、申請中止支付保函項下款項
四十、仲裁程序案件
402、申請確認仲裁協議效力
403、申請撤銷仲裁裁決
四十一、海事訴訟特別程序案件
404、申請海事請求保全
(1)申請扣押船舶
(2)申請拍賣扣押船舶
(3)申請扣押船載貨物
(4)申請拍賣扣押船載貨物
(5)申請扣押船用燃油及船用物料
(6)申請拍賣扣押船用燃油及船用物料
405、申請海事支付令
406、申請海事強制令
407、申請海事證據保全
408、申請設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基金
409、申請船舶優先權催告
410、申請海事債權登記與受償
四十二、申請承認與執行判決、仲裁裁決案件
411、申請執行海事仲裁裁決
412、申請執行知識產權仲裁裁決
413、申請執行涉外仲裁裁決
414、申請認可和執行香港特別行政區法院民事判決
415、申請認可和執行香港特別行政區仲裁裁決
416、申請認可和執行澳門特別行政區法院民事判決
417、申請認可和執行澳門特別行政區仲裁裁決
418、申請認可和執行台灣地區法院民事判決、裁定
419、申請認可和執行台灣地區仲裁裁決
420、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法院民事判決、裁定
421、申請承認和執行外國仲裁裁決
四十三、執行異議之訴
422、案外人執行異議之訴
423、申請執行人執行異議之訴
424、執行分配方案異議之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