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醫療糾紛怎麼打官司啊
憑什麼打官司呢?醫療費用高不是打官司的理由。
醫療糾紛一般的常用方法就是告醫院醫療事故。通過找其治療、手術中存在的不合理地方,但是你這個沒有啊!
如果實在想告,看看能不能通過一兩個「醫鬧」解決問題,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人,幫你去到醫院搗亂,然後醫院給賠償後他來抽成。
㈡ 醫療糾紛
大醫院一般會主動私了,因為這會影響他們的聲譽,而且由於醫療糾紛中,醫院即使無過錯,也要承擔無過錯責任。你大可以去告他們,但要小心後台,如果醫院有後台,你找醫鬧就是自尋死路;如果沒後台,你一告他們就要賠錢
㈢ 我去找醫院理論和找那醫生鬧犯法嗎
發生醫療糾紛,你可以通過與醫院協商解決的。但是你不能鬧事,那樣屬於違法
㈣ 醫療糾紛怎麼鬧
發生醫療糾紛,患者應當立即要求醫院復制「客觀性病歷資料」、封存「主觀性病歷資料」和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葯物等引起不良後果的現場實物。所謂「客觀性病歷資料」包括:門診病歷、住院志、體溫單、醫囑單、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檢查資料、特殊檢查同意書、手術同意書、手術及麻醉記錄單、病理資料、護理記錄,以及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病歷資料。對客觀性病歷資料,患方可以要求復印,醫療機構有提供復制病歷的義務;醫療機構應當提供復印或者復制服務並在復印或者復制的病歷資料上加蓋證明印記。復印或者復制病歷資料時,應當有患者在場。醫療機構可以按照省級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會同同級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收費標准收取工本費。所謂「主觀性病歷資料」包括:死亡病例討論記錄、疑難病例討論記錄、上級醫師查房記錄、會診意見、病程記錄。對於主觀性病歷資料,患方不能要求復印,但是在發生醫療糾紛時可以要求封存。此外,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場實物進行封存和啟封,封存的現場實物由醫療機構保管;疑似輸血引起不良後果,需要對血液進行封存保留的,醫療機構應當通知提供該血液的采供血機構派員到場。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發生醫療糾紛後,因法官不是醫學專業人員,法院對醫療侵權責任的確定,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醫療技術鑒定結論。而醫療技術鑒定結論作出,又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醫療病歷資料。可以說,醫療病歷資料在醫療糾紛中起到至為關鍵的作用,況且醫療機構在發生醫療糾紛後最大的可能就是擅自偽造、修改病歷資料。發生醫療糾紛後,醫療機構如果拒不提供醫療病歷資料,可以「直接認定」為醫療事故或者醫療差錯。但是,如果不及時復印、封存病歷資料則不能防止院方篡改病歷的可能性,一旦病歷資料被偽造、修改,則實際上很難被識別,這時對患方十分不利,有可能導致最終敗訴。因此,患方首先要做的事情不是急著與院方爭吵,而是馬上要求復印、封存病歷。唯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醫療病歷資料的真實性。
㈤ 醫療糾紛怎麼告
病例非常重要,另外其他的證據材料,請你去找《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網上有的。然後根據你們的病情,看看其中哪些資料是使用的。
因為我最討厭那種貼法條的回答,所以我就不幫你找了,否則回答太長你反而找不到重點。
一般來講,醫療事故的訴訟有2條路徑可供你選擇:
1、醫療事故
如果你認為是醫療事故,可以去醫院的醫務科協商解決,當然,一般都不可能解決的。
然後你可以去當地的衛生局,有專門處理醫療事故的處理辦公室的,裡面的人會接待你,向你解釋你擁有的權利。
你可以申請醫療事故鑒定,如果醫院不同意申請的話,你可以自己單方面申請,由你自己先墊付費用。各地的鑒定費可能不同,上海是3500元。如果鑒定結論為事故,鑒定費用以後可以讓醫院返還你的。
醫療事故鑒定是從中華醫學會的專家庫中隨機抽取專家組成專家組,對方醫院的醫生會自動迴避的,然後專家組進行鑒定。
如果鑒定結論為事故,鑒定結論中會寫是幾級事故,醫院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然後,你就可以根據鑒定結論,向法院起訴,然後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中的計算方式獲得賠償。
醫療事故鑒定是最通常的辦法,值得首先考慮。
雖然醫療事故的舉證責任是醫院,但是並不代表你不需要舉證。因為對於醫院來講,舉證初步證明自己沒有過失是很簡單的,隨便拿點東西就行了。而此時你要推翻醫院的初步證據,就需要提出反證來推翻,否則官司就輸了
如果真的要訴,做好最壞的打算,從我看到的那麼多案例中,真的是事故的時候,醫院早就主動跟你和解了。凡是沒有和解的,一般他們都不認為是事故,並且認為你勝訴的可能性不高。
但如果鑒定結論為不構成事故,而你仍然不服氣,要繼續,那麼就是第二條路。
2、一般民事侵權
不構成醫療事故,並不代表醫院沒有過失。有時候,鑒定結論雖然不構成事故,但鑒定報告中還會支出醫院是否存在過失(只不過過失與後果沒有直接因果關系而已)
只要醫院有過失,或者沒有盡到告知義務等,你就可以依據民法通則,按照一般人身侵權來起訴醫院。
但是提醒你,此時你的舉證責任很重,因為你要證明醫院存在過失。
而且即使證明成功,賠償的數額也是不會高於第一個路徑的。
㈥ 關於醫療糾紛處理方式有哪些
1、和解所謂和解是沒有第三方介入,雙方當事人自己協商談判,對各自訴訟權利內和實體權利的處分。可分是訴容訟前或訴訟中和解。如果是訴訟中和解的,應由原告申請撤訴,經法院裁定撤訴後結束訴訟,雙方當事人再達成和解協議。2、調解調解是指在衛生行政機關、第三方法人或自然人,或著在法院的主持下,對當事人之間的醫療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3、訴訟民事訴訟是在案件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與下經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查明事實、適用法律,對醫療糾紛進行裁決的活動。
㈦ 「醫鬧」與醫療糾紛有什麼關系
為堵住暴力「醫鬧」橫行,我國近年頻出重拳。與法治剛性相對應的,是制度柔性回,兩者缺一答不可。解決「醫鬧」問題,「堵」只是手段之一,更重要的還是「疏」——暢通沖突處置渠道、強化調解的公信力和可信度、提高調解的效率等,如此才能確保醫患糾紛處理步入正常軌道。預防暴力傷醫,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在政策和財政上給予支持,減輕貧困患者就醫的沉重負擔。還應該建立分級診療制度,通過立法,明確規定醫療糾紛發生後患者進行醫療糾紛救濟的途徑,減少患者救濟的程序限制,保護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