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專利許可糾紛案例通過什麼法律來判決
專利許可糾紛案例通過什麼法律來判決?我們在專利轉讓或者授權他人使用我們專利的時候是需要簽訂專利合同的,但是在其中條款沒有仔細閱讀的情況下,我們很容易發生像專利許可糾紛案例的情況發生,想要了解出現了糾紛需要如何來結解決嗎?本文就來告訴你。專利許可糾紛案例通過什麼法律來判決?一、專利合同糾紛主要是指在專利申請權轉讓或者專利權轉讓合同、專利技術實施許可合同、專利技術中介服務合同中各方當事人就權利義務的履行和合同條款的解釋等方面發生的爭議。二、專利合同糾紛相關法律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1條列舉了16類專利糾紛。其中,第3項屬於《規定》的專利合同糾紛;第1、2、4、5、6、7、9屬於權屬、侵權糾紛,見《規定》第143條;第8項涉及臨時措施,見《規定》第339條和第340條;第10~15項屬於行政糾紛。[5]與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轉讓合同相關的規定是《專利法》[6]第10條和《專利法實施細則》[7]第14條,《合同法》第342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8]第22~24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37條。與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相關的規定是《專利法》第12條、第47條、第54條和《專利法實施細則》第15條,《合同法》第18章第3節,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技術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部分。專利合同糾紛主要有以下幾種。專利申請權轉讓或者專利權轉讓合同糾紛這類專利合同糾紛是在專利申請權轉讓或者專利權轉讓過程中發生的。引起這類糾紛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在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存在爭議的情況下,與他人簽訂的有關權利轉讓的合同可能無效,從而給受讓人造成損失,引起糾紛。②沒有取得共同申請人或者共同專利權人的同意,單獨將權利轉讓引起的糾紛。③專利權已經失效(自動放棄或被撤銷或被宣告無效),原專利權人沒有及時通知受讓人,從而引起糾紛。④由於雙方沒有履行合同義務而引起的糾紛。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轉讓合同,屬技術轉讓合同的一種,對糾紛的解決可直接按照《合同法》[2]中關於技術轉讓合同的規定處理。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糾紛指在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中因對權利、義務約定不明確產生的糾紛。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也屬於技術轉讓合同,對有關糾紛的處理也應按照《合同法》的規定處理。專利技術中介合同糾紛專利技術中介合同屬於技術服務合同的一種,它是專利代理機構、信息咨詢機構、技術市場及個人為傳遞技術情報信息,組織工業化、商品化生產,促使專利權人和實施單位訂立的一種合同。這種合同可以是專利供應方和專利需求方與中介方共同簽訂,或由供、需雙方分別與中介方單獨簽訂。合同建立在供、需雙方對中介方絕對信任的基礎上,自願通過中介機構實施。中介服務合同糾紛是供、需雙方與中介方發生的糾紛,應按技術服務合同來規范各自的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
『貳』 求一個最近的貿易摩擦或知識產權糾紛案例、
中外知識產權貿易摩擦的重要事件回顧
1.DVD知識產權糾紛。2002年1月9日,深圳普迪實業發展有限公司運往英國Felixtowe港口的3864台DVD,被飛利浦通過當地海關扣押 (1) 。緊接著,惠州德賽視聽科技有限公司出口到德國的5850台DVD播放機,也被當地海關扣關3900台。自此我國DVD生產企業開始受到專利權糾葛的困擾。擁有DVD技術專利的3C聯盟(由飛利浦、索尼和先鋒組成,簡稱3C)和6C聯盟(由東芝、松下、日本勝利、三菱、日立和時代華納組成的集團)開始向中國DVD生產商索要專利費。6C聯盟向中國DVD企業生產的每台DVD索要13.8美元、3C聯盟索要5美元的專利費。與此同時,湯姆遜、杜比、DTS、MPEG-LA等跨國公司也就解碼技術、音頻壓縮技術、圖像壓縮技術等專利費問題與我國展開談判。受此影響,我國DVD生產成本大幅增加,中國企業幾乎已經賺不到利潤,以致2004年我國100多家DVD企業現在只剩下20多家。
2.彩電業遭遇專利費通牒。2002年11月,歐洲主要彩電供應商法國湯姆遜公司又向中國彩電企業提出索要專利費的通牒。湯姆遜公司按照彩電的大小規格向中國彩電企業提出了不同等級的專利費要求,平均每台在1美元左右,使中國彩電企業再次受阻於歐洲市場。而早自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擁有多項彩電專利技術的美國無線電公司就要求中國企業為其47項專利技術支付專利費用。中國企業為了不失去北美市場不得不付出昂貴的「入門費」。
3.思科訴華為知識產權侵權案。2003年1月,全球最大的網路設備製造商美國思科系統有限公司向我國最大的電信設備製造商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發難。思科公司在美國德州馬歇爾的聯邦地區法院正式提起訴訟,指控華為及其美國分公司抄襲思科IOS源代碼、技術文檔以及「命令行介面」,侵犯思科公司在路由協議方面至少5項專利。這場知識產權訴訟糾紛歷時一年半、被喻為「中美IT知識產權第一大案」,最終以和局告終。華為公司為了避免爭端的再發生,同意修改其命令行界面、用戶手冊、幫助界面和部分源代碼,並停止銷售訴訟中所提及的產品,在全球范圍內只銷售經過修改後的新產品。
4. MP3專利糾紛。2005年1月20日,英特爾美國總部正式向深圳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起訴狀,指控深圳東進公司研發的DN系列語音卡侵犯了其產品SR5.1.1軟體中的「Intel頭文件」的知識產權,並訴其幫助和教唆用戶非法取得或違反該文件的許可協議,要求東進賠償796萬美元。由於索賠涉及金額巨大,該案被稱為「2005中外知識產權第一案」。 2005年4月,東進通訊曾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交反訴英特爾壟斷訴狀,雙方之間的專利糾紛宣告升級。直至2007年5月,糾紛雙方基於各自企業戰略及業務經營等方面的考慮,都認識到繼續訴訟無益於各自的最佳商業利益,因此在法院推動下,簽署一份聯合聲明,宣告雙方的專利糾紛以和解告終。歷時兩年多的專利糾紛讓雙方消耗了大量時間與精力。
5. 溫州打火機遭遇歐盟CR法案。早在1994年,美國就實施了有關打火機安全的CR法案(Child Resistance Law兒童安全法案),在實施這個法案之前,所有的CR鎖都被申請了專利,這讓當時的中國打火機企業措手不及,只能無奈地退出美國市場。而到2006年,歐盟歷時4年的有關打火機安全的「CR法案」經過各成員國的審議後正式通過。新法規與舊法規相比更加嚴厲,而其中「打火機的使用壽命必須在5年以上,否則必須安裝安全鎖」這一規定,使佔世界產量七成的溫州打火機廠家必須購買安全裝置的技術專利,生產成本必然上升,價格優勢因此會喪失殆盡。這意味著絕大多數浙江的打火機生產企業將從歐盟市場「出局」,損失巨大以致根本無法估算。 除以上這些典型、重大的知識產權貿易摩擦外,我國遭遇的知識產權糾紛案還很多,比如:2002年年初,日本摩托車企業聯合代表團包括本田、川崎重工等來華打假,向中方遞交了大量指控中國同行侵權的材料。最後由主管國內摩托車企業的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和日本自動車工業協會協商簽署《中日摩托車產業界知識產權合作項目》備忘錄,確定了解決中日兩國摩托車知識產權糾紛問題的方案;2004年8月底,德國科尼茲瓷器公司向德國侵權產品受理機構舉報:中國進口到德國的茶杯假冒其商標和圖案設計,侵犯其商標權。漢堡海關因此將一萬只中國產茶杯銷毀,嚴重損害了中國產品的聲譽。
希望你能滿意。
『叄』 專利流氓的訴訟案例
1995年,Pitney Bowes以1982年申請的一項專利7項「權利要求」中的前3件控告惠普公司侵權。2001年6月4日,雙方取得和解,惠普公司向原告支付4億美元。Pitney Bowes繼續以此項專利控告Apple、松下電子、三星等八家電子廠。
2006年,加拿大黑莓手機製造商RIM公司和加州專利公司NTP長達六年的訴訟終於達成和解,黑莓付出了6.125億美元。
2012年9月,美國德克薩斯州一家名為數據引擎(Data Engine Technologies LLC)的科技公司向法院遞交文件,起訴蘋果公司Numbers電子表格軟體,侵犯其專利,並要求蘋果賠償。這家公司並不是該專利的最初主人,而是幾年前從Borland公司購買的專利。
根據Patent Freedom的統計,每年NPE在全球發動的專利訴訟呈不斷上升之勢,2004年為588件,到2011年已經上升到4602件。蘋果、惠普、三星、AT&T、戴爾、索尼、HTC等名聲在外的大公司都是NPE訴訟攻勢中的最頻繁被告,例如蘋果公司僅2012年就遭遇44起這類訴訟 。
『肆』 我想問下關於專利案件 的案例
福建省河豚魚加工企業遭遇知識產權壁壘
由於日本一進口商搶注河豚魚加工技術專利,福建省河豚魚加工企業將遭遇知識產權壁壘,面臨生存危機。 據了解,日本人諧壽三是通過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專利商標事務所,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去內臟河豚魚加工發明專利」申請的,已於2005年初獲得授權公告。此項專利申請得到批准,對福建省乃至全國涉及該專利技術的加工河豚魚影響巨大,今後,福建省河豚魚加工企業要向日本出口河豚魚,就必須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50美元/噸。
日本是我國最重要的水產品輸出國,目前我國沿海省份僅福建、廣東、浙江加工去內臟河豚魚的企業就有50多家,年加工出口去內臟河豚魚近3萬噸。而該專利申請的河豚魚加工技術是目前我國水產品加工行業普遍採用的傳統加工工藝,河豚魚出口大多屬於微利經營,專利權人的申請得到授權,必將對我省乃至我國的河豚魚加工企業帶來巨大的沖擊,我國相當一批以加工河豚魚為主的企業面臨生存危機,產品甚至可能被阻擋在日本市場之外,並且對於其他大量的水產品加工工藝也會帶來爭奪專利權的糾紛。
龍海嘉榮企業自1997年開始出口冷凍河豚魚到日本,2000年11月開始加工去內臟河豚魚出口日本。2000年底,日本榮水貿易株式會社諧壽三曾到嘉榮參觀訂貨,2001年元月,諧壽三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注冊「去內臟河豚魚加工發明專利」,並於2005年1月12日獲得授權公告。如果專利正式生效影響巨大,企業要向日本出口河豚魚,必須經專利權人同意,並支付專利使用費,企業成本增加,同時還會泄漏商業秘密。嘉榮企業早在日本商人申請專利之前已掌握河豚魚加工技術,為了打破行業壟斷,維護行業利益,2005年4月25日,龍海嘉榮食品有限公司開始搜集有力證據,許多確鑿證據的收集得到各級商檢、海關、水產部門、省圖書館及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不久,嘉榮企業正式委託廈門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向國家專利復審委員會申請復議。2006年5月15日,嘉榮企業到北京參加國家專利復審委員會開庭審理,據理力爭,指證日本人申請的河豚魚加工技術專利無效。之後,日本商人曾找到嘉榮企業讓其撤訴,但嘉榮董事長高亞方認為賺錢要取之有道,不能為一己之利而放棄,要為中國人爭光,嘉榮企業把「官司」打到底。 官司贏了河豚魚暢游日本無障礙.
『伍』 誰有專利訴訟案例,可以給我參考一下嗎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65條第二款的規定,無效宣告請求的理由如下:
指被授予專利的發明創造不符合專利法下列具體條款的規定:
① 法2條——關於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的定義;
② 法20條1款——在中國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進行保密審查;
③ 法22條——關於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的規定;
法23條——關於外觀設計授權條件的規定;
④法26條3款——關於說明書清楚、完整、實現的要求;
法26條4款——關於權利要求書的依據,清楚、簡要、限定的規定;
⑤ 法27條2款——圖片或照片清楚顯示要保護的外觀設計的規定;
法33條——修改超范圍的規定;
⑥ 細20條2款——獨立權利應當整體反映發、實的技術方案,記載必要技術特徵;
⑦ 細43條1款——分案申請可享有優先權,但不得超出原申請記載的范圍;
⑧ 屬於法5條的情形——違反法律、遺傳資源的問題;
⑨ 屬於法25條的情形——6種不授權的情形;
⑩ 法9條的情形——同樣發明創造只授一項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專利因實施例不真實而被無效的理由可以根據上述「④法26條3款——關於說明書清楚、完整、實現的要求」。
『陸』 專利糾紛案件有哪些
1、專利申請權糾紛案件;
2、專利權權屬糾紛案件;
3、專利權、專利申請權回轉讓合同糾紛案件答;
4、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
5、假冒他人專利糾紛案件;
6、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專利權授予前使用費糾紛案件;
7、職務發明創造發明人、設計人獎勵、報酬糾紛案件;
8、訴前申請停止侵權、財產保全案件;
9、發明人、設計人資格糾紛案件;
10、不服專利復審委員會維持駁回申請復審決定案件;
11、不服專利復審委員會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決定案件;
12、不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實施強制許可決定案件;
13、不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實施強制許可使用費裁決案件;
14、不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行政復議決定案件;
15、不服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行政決定案件;
16、其他專利糾紛案件。
『柒』 求一些專利糾紛的案例
1
『捌』 專利糾紛案件是什麼案件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293
--------------------------------------------------------------------------------
法律圖書館>>法律書摘>>法律書摘全文閱讀 法律書摘查詢:
--------------------------------------------------------------------------------
專利糾紛案件的級別管轄--《知識產權司法解釋實例釋解》
黃松有, , 已閱1933次
查看此書介紹或購買此書
二、專利糾紛案件的級別管轄
——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基本案情]
原告趙紅軍。
原告汪國駒。
被告鄭州鐵路局洛陽電務段。
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
1995年7月17日,原告趙紅軍、汪國駒申請了一種鐵路組合式信號燈專利,1997年2月19日國家專利局公告授權,專利號為:95216097.8。1998年8月鄭州鐵路局洛陽電務段主張95216097.8專利。2002年12月經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該專利權歸屬趙紅軍和汪國駒所有。原告趙紅軍、汪國駒認為鄭州鐵路局洛陽電務段投資設立的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自1998年8月起一直在生產該專利產品並投入各大鐵路局使用。遂於2005年7月訴至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院在審理原告趙紅軍、汪國駒訴被告鄭州鐵路局洛陽電務段、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專利侵權糾紛一案中,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管轄權異議,認為因侵犯專利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我方是專利產品的生產者,住所地在洛陽市。因此本案應當由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故請求將本案移送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裁判要旨]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告趙紅軍、汪國駒提起的是專利侵權訴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法院管轄。原告趙紅軍、汪國駒在鄭州市提起訴訟符合法律規定,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本案依法享有管轄權。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提出的管轄權異議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第三十八條之規定,裁定駁回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
[對《專利法解釋》第二條的理解與適用]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是否有權受理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均在河南省洛陽市的專利侵權糾紛案件。涉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法釋[2001]字第21號)》(以下簡稱《專利法解釋》)第二條的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專利法解釋》第二條規定:「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這是關於專利糾紛案件級別管轄的規定。
(一)我國法律關於民事案件級別管轄的一般規定
1.級別管轄的概念及劃分標准
級別管轄,是指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上下級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 從國外看,民訴制度關於一審案件的管轄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將所有一審案件都劃歸基層法院受理,上級法院原則上不受理一審案件,如法國、俄羅斯、美國聯邦法院等均屬此種類型。這種類型實際上不存在級別管轄問題。另一種是將一審案件交給基層法院和其上一級法院審理,通過級別管轄在這兩級法院之間確定各自的分工和許可權,如德國、日本、匈牙利等屬第二種類型。這種類型僅在兩級法院之間對受理一審案件的許可權作出分工,因而級別管轄問題相對來說較為簡單。我國法院有四級,並且每一級都受理一審案件,因此需要運用級別管轄對四級法院受理一審案件的許可權進行分工。相對比較而言,我國的級別管轄比其他國家涉及的面寬,也更為復雜。
由於各國的法院設置、審級不盡相同,對級別管轄標準的確定也不完全相同,但就多數國家而言,都是以訴訟標的價額作為確定級別管轄的主要標准。例如,德國受理一審民事案件的法院是初級法院和地區法院,初級法院管轄訴訟標的價額1萬馬克以下的案件和房屋租賃、離婚、監護等案件,不屬於初級法院管轄的民事案件,由地區法院管轄。我國民訴法未以通行的訴訟價額為確定級別管轄的標准,而是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傳統做法,將案件的性質、簡繁程度、影響范圍三者結合起來,作為劃分級別管轄的標准。
2.我國關於民事案件級別管轄的一般規定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由於民訴法規定由其他各級法院管轄的案件為數甚少,所以這一規定實際上把大多數民事案件都劃歸基層法院管轄了。絕大多數民事案件劃歸基層法院管轄是有充分理由的。基層法院是我國法院系統中最低一級的法院,它們數量多、分布廣,遍布各個基層行政區域,當事人的住所地、爭議財產所在地、糾紛發生地、一般都處在特定的基層法院的轄區之內。由基層法院管轄的一審民事案件,既便於當事人參與訴訟,又便於法院審理案件。依據《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規定,中級法院管轄的一審民事案件有三類:重大的涉外案件、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法院管轄的案件。
(二)專利糾紛案件的指定管轄
由於專利案件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同一般民事案件相比,呈現出復雜性和特殊性,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將專利案件集中在一些法院審理,例如在美國,專利侵權案件只能由聯邦法院(FEDERAL DISTRICT COURT)受理,而不由州法院(STATE COURT)受理;同樣在德國,專利侵權案件也只能由地區法院(DISTRICT COURT)受理,而規定基層法院(LO—CAL COURT)不能審理此類案件。
在我國,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該法司法解釋的規定,專利糾紛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早在1985年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開展專利審判工作的幾個問題的通知》中規定,不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專利復審委員會決定的專利案件,由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現為北京一中院)作為一審法院,其餘專利糾紛案件,由各省級政府所在地、經濟特區等中級人民法院作為一審法院。十多年來的審判實踐證明,將專利案件的一審法院指定為一些具備審判實力的中級法院,集中專利司法審判機構,符合專利審判技術性強、審理難度大的實際情況,符合國際上的通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統一執法和辦案質量,也有利於總結和積累審判經驗,相對固定審判隊伍,保持知識產權執法標準的統一。同時,便於最高人民法院開展專業培訓和指導,使我國知識產權法官的業務素質和審判水平不斷提高,從而保證專利案件的審判質量,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利益,應當繼續貫徹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第(三)項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在制定《專利法解釋》時,仍將部分專利糾紛案件的管轄許可權定在部分中級人民法院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並特別明確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各經濟特區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作為專利糾紛案件的一審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定某一中院是否能作為專利案件的一審法院時,一般考慮以下因素:(1)當地專利糾紛的多少;(2)是否設有專利管理機關;(3)是
否已經所在地的高級人民法院的同意等。
目前全國共有43個中級人民法院作為專利糾紛案件的一審法院。具體包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經濟特區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經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下列城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大連、煙台、溫州、佛山、青島。
(三)對上述案例的評析
上述案例中,原告趙紅軍、汪國駒提起的是專利侵權訴訟。被告是鄭州鐵路局洛陽電務段和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這是一起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均在河南省洛陽市的專利侵權糾紛案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應當由河南省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而河南省的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鄭州市,所以,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有權受理河南省范圍內的所有一審專利糾紛案件。上述案例是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均在河南省洛陽市的專利侵權糾紛案件,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依法享有管轄權。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提出的管轄權異議理由不成立,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是正確的。
--------------------------------------------------------------------------------
聲明:該書摘由本站掃描錄入,
僅供介紹圖書使用,
錯誤在所難免,引用時請與原書核對。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網站導航 | 網站推廣 | 建站服務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9-2007 西湖法律書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玖』 專利權法律咨詢,案例,求解
關鍵是該外觀設計與之前的注冊商標的區別是否十分明顯,如果不是的話,那麼該外觀設計是有很多可能被申請無效的。一個專利侵權訴訟案件,並不是字面上簡單表述就可以做出最終判斷的,需要對於外觀設計的技術特徵進行一定的分析。
『拾』 關於專利侵權案例分析!!!!!!
1.聘用合同,研究抄吸脂減肥技術的立項資料等
2.屬於職務發明,應該屬於醫院
3.以什麼理由答辯都可以,不過法院不會採納,這種屬於法律規定的應當知道的范圍,不然都以這個理由來答辯,要訴訟時效何用;
4.醫院可以申請繼續無償使用該專利,因在申請前已開始使用。
5.沒什麼啟示,中國的人治而不是法治,任何單位都這樣,沒有相關制度,李志華是前任院長,有人知道也不會出來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