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法院判決繼承
1、由於你沒有說當時打官司的訴求,所以不知道法院判決是否合理。如果你當初只是繼承,沒有要求過戶,那麼可能判決就沒有用了。
2、關鍵就是判決書的內容是否合適。
3、房管局只能等法院出協助函才能辦理。
㈡ 繼承財產案件,法院簡易程序能出判決書嗎
可以
簡易程序屬於普通程序的一種,同樣有判決書。簡易程序的時間比較短。案件如果復雜,法院也可以轉普通程序
《民事訴訟法》
第一百五十七條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簡單的民事案件,適用本章規定。
基層人民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審理前款規定以外的民事案件,當事人雙方也可以約定適用簡易程序。
第一百六十一條 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案件,應當在立案之日起三個月內審結。
第一百六十三條 人民法院在審理過程中,發現案件不宜適用簡易程序的,裁定轉為普通程序。
㈢ 法定繼承權還能提起確認之訴嗎
一,確認繼來承權的,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只要當事人沒有做出放棄遺產繼承權的書面證明,就視為接受繼承:
1,如果是接受遺贈的,需要在知道受贈之日起,二個月內,做出是否接受繼承的表示,逾期的,視為自動放棄;
2,如果發生遺產繼承糾紛,參照我國《繼承法》第八條處理。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相關規定:
第二十五條:繼承開始後,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
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來源找法網:網頁鏈接
第八條 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二年,自繼承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但是,自繼承開始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訴訟。
㈣ 申請繼承權確認書起訴書範本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單位、住所、聯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 組織 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民事起訴狀
原告×××(單位寫明名稱、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職務;自然人寫明姓名、性 別、 出生年月日、民族、職業、服務處所、住所地、居住地、公民身份號)。聯系電話×××
被告×××(寫法同上)
請求事項
1.判令被告×××;
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與理由
×××(扼要寫明時間、地點、當事人、案情經過、結果、主張的理由及法律依據)
此致
×××人民法院
具狀人:×××
××××年××月××日
附:1.本狀副本×份;
2.書證××份;
3.證人姓名和住址。
㈤ 這樣判決書繼承權是否已被法院依法予以確認。
是的,這個原告本身就有有效遺囑,不一定需要法院來確認的!
㈥ 法院的繼承判決書下來後能否辦理房產證
可以。當房屋的權屬人死亡後,其合法繼承人就可以申請辦理該房屋繼承登記。 如下:
1、房屋評估
首先必須通過評估公司對房屋進行市值評估。評估公司會根據房屋所處的路段、坐向、樓層、樓齡等重要因素,作出專業的價格分析和樓價評估,定出准確的物業市值價格。
2、繼承公證
申請人應當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證處辦理繼承公證,領取繼承公證書。在辦理公證時,必須提供房屋權屬人的死亡證明書、合法機關出具的合法繼承人名單證明,以及原房屋權屬人立有的遺囑(如有遺囑),亦應提交遺囑原件。若部分合法繼承人自願放棄繼承權,必須出具放棄財產承諾證明。
3、房屋測繪
申請人須到房地產測繪部門申請辦理房屋面積測繪或轉繪手續,領取測繪成果或者附圖,以便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4、繼承登記
申請人持房地產權證、繼承公證書、房屋測繪等證明到房地產交易中心申請繼承登記手續。填寫《房地產產權登記申請書》,並遞交上述資料後,辦案人員將收件立案受理, 並核發回執。待一切資料審核後,即發放已更改權屬人的房產證明。
5、規定需遞交的其它資料
如涉及該房屋權屬等事項是法院判決、裁定或調解的,必須繳交法院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等。如該房屋經實地測繪,發現已經改建或存在違法建設的,必須提交規劃部門的報建審核書或處理決定書。
(6)繼承權確認糾紛判決書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規定:繼承的合法財產包括: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5、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7、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㈦ 民事判決書都發下來了,原告突然反悔不放棄繼承權這份判決書還有效嗎
如果在受到判決書的十五日內上訴的,一審判決不生效,超過的生效。但是不管是否上訴反悔不放棄繼承權的行為沒有法律依據。
㈧ 繼承合同糾紛案民事判決書
原告王三與被告姜君世、姜林清、姜謐、吳蕙心、姜維財產權屬糾紛一案,本院於2006年6月19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劉法官獨任審判。因案情復雜,本案於2006年7月19日轉為適用普通程序,由本院審判員劉法官擔任審判長,與本院代理審判員陳法官、郭法官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審理中依法追加丁某、周進江、林森、林淼、林效先、姜黎黎、周姜委、姜寶環、姜尚伍、武遷、劉俊輝、姜傑為本案共同原告,依法追加姜莘、關啾、關湫為本案第三人。原告王三及其委託代理人肖軍,原告周進選、林森、林淼、林效先經本院依法傳喚未到庭應訴,本院依法缺席審理。原、被告均表示不能提供第三人姜莘、關啾、關湫的下落,本院依法向姜莘、關啾、關湫公告送達了起訴狀副本及開庭傳票,公告期滿,第三人未到庭應訴,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已審理終結。原告王三訴稱:位於北京市某區的房屋屬於祖遺產,姜錦已、姜錦瑞均系合法繼承人。政府於1984年發還私房時,遺產全部由姜錦瑞代位登記管理,原告方並未放棄繼承權,遺產始終處於一中共同共有狀態。我最近剛剛得知被告取得了上述房屋的所有權,故起訴要求確認我對位於北京市某區房產享有二分之一份額的所有權。周進江、周進選、姜黎黎、周姜委、姜寶環、姜尚伍是父子、父女關系,故他們不應分得遺產。劉俊輝自稱於1980年與姜洵林結婚,此時姜洵林得房屋屬於婚前財產,故劉俊輝及姜傑沒有繼承權。原告丁某訴稱,我不願意再參與處理訴爭房產事宜,我同意將我應該分到的遺產份額全部贈與我的兒子王三。原告姜黎黎、周姜委、姜寶環、姜尚伍、武遷訴稱:位於北京市某區的房屋是姜錦己及姜錦瑞父母的遺產,二人均對上述房屋享有繼承權。姜錦瑞取得該房屋產權的行為屬於代理登記的行為,遺產一直處於由繼承人共有的狀態。姜錦己與武遷於1955年結婚,婚後生有姜黎黎、周姜委、姜寶環、姜尚伍4個子女,姜錦己於1986年死亡,我們依法享有繼承姜錦己遺產的權利。我們一直不了解北京房產的情況,也並沒有超過訴訟時效,故現要求我們對於北京市某區的房產享有所有權。原告劉俊輝、姜傑訴稱:劉俊輝於1980年與姜洵林結婚,婚後生有一女姜傑,姜洵林於1988年死亡,我們依法享有繼承姜洵林遺產的權利。先要求確認我們對於北京市某區的房產享有所有權。原告周進選、周進江、林效先、林森、林淼未到庭參加庭審。被告姜君世辯稱:原告王三所述屬實,我同意由原告王三對北京市某區的房產享有二分之一份額的所有權。被告姜林清、姜謐、吳蕙心、姜維辯稱:姜錦己是姜墨江與其第一個妻子所生育的孩子,其第一個妻子死亡後,姜墨江於1917年與姜柳氏結婚,生有姜錦瑞、姜莘、姜專璀三個子女。姜錦己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離開北京,一直未歸,未對長輩盡到撫養義務。且姜錦己於姜柳氏沒有血緣關系,也沒有形成撫養關系,按照繼承法的規定其無權繼承姜柳氏的遺產。原告對於房屋的權屬登記有異議,應當提起行政訴訟,而不應該採用民事訴訟的方法。姜柳氏於1951年取得訴爭房屋的產權,姜錦瑞於1983年取得訴爭房屋的產權,原告應當知道房屋產權的情況,其訴訟已經超過訴訟時效。綜上,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第三人姜莘、關湫、關啾未到庭參加庭審。經審理查明:姜錦己系姜墨江的長子,於1915年出生。姜錦己與席惠清(音)結婚後生有一子姜洵林。席惠清死亡後,姜錦己與周美錦結婚,婚後生有3個子女:周金秀、周進江、周進選,周美錦於2003年死亡。武遷及其子女姜黎黎。周姜委、姜寶環、姜尚伍稱,武遷與姜錦己於1955年左右結婚,婚後生有姜黎黎、周姜委、姜寶環、姜尚伍4個子女,並提供了其住所地居委會及派出所的證明,證明武遷與姜錦己系夫妻,姜黎黎、周姜委、姜寶環、姜尚伍是武遷與姜錦己的子女,姜錦己於1986年死忘。姜洵林與丁某結婚後生有一子王三。庭審中,原告王三稱,姜洵林與丁某1970年左右離婚。1979年姜洵林與劉俊輝結婚,婚後生有一女姜傑,姜洵林於1988年5月死亡。周金秀於1988年死亡,周金秀與其丈夫林效先生有兩個子女:林森、林淼。1917年,姜墨江與金同是結婚,婚後生有姜錦瑞、姜莘、姜專璀三個子女,姜墨江於1944年死亡。姜錦瑞於2003年12月死亡,其有4個子女,分別為:姜航澄於2004年5月9日死亡,姜航澄與其妻子吳蕙心生有一女姜維。庭審中,原、被告雙方均提出姜專璀與其丈夫已死亡,姜專璀有兩個子女關湫、關啾,但均表示不能提供姜莘與關湫、關啾的地址等情況。北京市東城區房地產事務所檔案記載,1951年8月,姜莘、姜專璀、姜錦瑞、姜洵林向有關部門出具了一份同意書,內容為滋有內三區汪家胡同一號後門姜墨江名下房地產一所,姜墨江已於1944年4月死亡,子女姜莘等4人同意產權由母親姜柳氏一人繼承登記。姜莘、姜專璀、姜錦瑞在該同意書上簽名,姜洵林代姜錦己在同意書上簽名。1951年9月,姜墨江名下的房產登記到姜柳氏名下。姜柳氏於1971年2月死亡。1983年6月,姜莘、姜專璀、姜錦瑞在北京市某城區公證處辦理了公證書,內容為:查被繼承人姜柳氏於1971年2月在北京死亡,死亡後在北京市原第三區橫街汪家胡同1號後門遺有房產一所,共8間。死者生前無遺囑。其父母及丈夫均於解放前死亡。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死者姜柳氏的遺產,應有其子女共同繼承。現其長女姜專璀、次女姜莘均聲明放棄繼承權,故上述應由其子姜錦瑞繼承。1983年9月,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橫街5號的8間房屋由姜錦瑞繼承,登記到姜錦瑞名下,並辦理了產權登記手續。2003年2月,姜錦瑞在北京市東城區公證處辦理了(2003)京東證內字第735號公證書,將其名下的房屋贈與姜航澄、姜君世、姜謐、姜林清,並辦理了產權登記手續。姜航澄死亡後,其妻子吳蕙心,女兒姜維繼承了姜航澄名下的房屋,並辦理了產權登記手續。庭審中,被告提供了姜莘、姜專璀、姜錦瑞於1983年6月在北京市東城區公證處辦理(88)京東證北字191號公證的卷宗材料,其中有姜莘及姜專璀的書面聲明,內容為:我決定不繼承先母姜柳氏所遺留的房產。關於我應繼承的部分,全數歸我弟姜錦瑞繼承,由他全權處理。原告王三提供了周進選及丁某所書寫的書面意見,二人均在書面意見中表示其應當繼承的份額贈與給原告王三。被告提出姜墨江與姜柳氏結婚時姜錦己尚未成年,在家中生活,但由一個保姆負責照顧,其於姜柳氏未形成撫養關系,且姜錦己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離開北京,在家中再無任何聯系,未對家庭盡義務,認為原告方沒有繼承姜柳氏遺產的權利。同時提出,姜洵林對於房屋產權的變更情況一直都了解,原告的起訴已經超過了20年的最長訴訟時效。原告王三提出姜洵林一直照顧姜柳氏的生活,其一直不了解北京房產的產權情況,在2006年4月才知道房屋產權變更的情況,之前登記在姜錦瑞名下屬於代理登記的行為,其訴訟並沒有超過訴訟時效。原告劉俊輝、姜傑表示同意王三的意見,亦表示一直不知道該房屋產權變更的情況。原告姜黎黎、周姜委、姜寶環、姜尚伍、武遷表示一直不知道北京房產的情況,之前登記在姜錦瑞名下屬於代理登記的行為,其訴訟並沒有超過訴訟時效。
㈨ 繼承人確認之訴
證據、證人你都要准備好,如被繼承人、繼承人(其子女)死亡證明,被繼承人專死亡時的婚姻屬狀況,被繼承人的胞妹的身份證明,有了這些證據的,寫一份民事起訴狀,到法院提起民事起訴。訴訟請求是,請求法院確認其胞妹是合同的、唯一的繼承人。
如果不懂,可以委託律師。
㈩ 遺產(房屋)繼承糾紛,終法院判決雙方共有,用法院的判決書是否可直接辦理共有房產證
可以的。如果父母沒有留下遺囑的話,應當按照《繼承法》第10條規定,實施法定繼承順序。
一、手續要到被繼承人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注銷戶籍,辦理死亡證明;
二、到區或市公證處(原外銷商品房到市公證處)辦理繼承權公證,房產繼承分兩種:一是遺囑繼承,二是法定繼承。需要提交的材料有:
1、被繼承人死亡證明;
2、該套房屋的產權證明或其他憑證;
3、戶口簿或其他可以證明被繼承人與法定繼承人的親屬關系的證明文件;
4、繼承人的身份證件;
有遺囑的繼承權公證另需提交的資料:被繼承人所立遺囑(該遺囑必須是已公證過的遺囑,其他形式的遺囑由於無法認定其真實性,因此暫不予採納)。
三、辦理房屋過戶登記,申請人是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
申請人應當向登記機構提交下列文件:《房地產登記申請書》(原件)、身份證明(復印件)、房地產權證書(原件)、繼承權公證文書或者遺囑公證書和接受遺贈公證書(原件)契稅完稅憑證(原件)。
(10)繼承權確認糾紛判決書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八條規定,繼承權糾紛提起訴訟的期限為2年。繼承權訴訟時效期限應當從繼承人知道其權利被侵犯之日起計算。
繼承可以分為法定繼承、遺囑繼承和遺贈。其中遺囑繼承又分為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公證遺囑、口頭遺囑等,但不論何種遺囑都應當是立遺囑人真實意思的表示。
需提交的資料:
1、申請書原件(房地產交易中心有規范格式);
2、當事人身份證件(原外銷房需公證);3、如由委託代理人辦理,需提供委託書原件及代理人身份證件(原外銷房需公證);
4、房地產權證原件(原外銷房需公證);
5、房屋平面圖及地籍圖原件,一式兩份;
6、契稅完稅證(備查聯)及契稅完稅貼花原件,納稅後提交;
7、被繼承人死亡證明(原外銷房需公證);
8、繼承權公證書原件;
9、其他有關文件。
各地對上述需要提供的文件有精簡或不同要求!並基本免契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