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看待易中天因為批評乾隆,被所謂的乾隆後裔投訴
當代社會是一個言論比較自由的時期,學者們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觀點闡釋歷史。前段時間易中天因為批評乾隆而被乾隆後人投訴,在這件事上,評論只是屬於個人見解,誰也沒有權利要求別人怎樣,只要言論、行事合法,這完全是可以避免的鬧劇。乾隆帝是中國歷史上比較著名的一位君主,易中天在對歷史進行評價的時候涉及到了乾隆帝,他可以批評乾隆,這是他的權利,他在公共場合進行傳播,這也沒有問題,這個事件完全可以說是一場鬧劇。
易中天因為批評乾隆帝而被投訴一事基本可以被避免,學者發聲守規合法,有人投訴也是常見,雙方見解不一可以理解,但擴大事件則是毫無價值。
⑵ 乾隆皇帝沒做過好事易中天竟侮辱乾隆皇帝
在後世人眼中,乾隆無疑是世界上最享福、最幸運的,甚至被認定為只會蒙祖蔭、只懂吃老本的“敗家子”。所以這導致了有些後人開始對乾隆提出質疑與他有沒有做成過大事的討論。誠然,乾隆六下江南確實勞民傷財、鋪張浪費,但雍正推行的新政幾乎得罪了當時的既得利益階層,已然失去了天下官員、士紳、文人的心。如果沒有乾隆的六下江南、沿途安撫,天下的穩定固會受到影響。乾隆親自安撫和拉攏江南的官商文人,讓江南地區乃至天下民眾看到乾隆的寬松仁政,否則天下勢必會進入到內亂不止、外患不斷的危機狀態。所以乾隆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做過,而易中天直接否認乾隆,確實有點過了。
⑶ 易中天是如何評論乾隆的,為何被乾隆的後人給告了
易中天對乾隆皇帝的評價就是這個皇帝很差勁,在位60年基本上沒有干過什麼好事!
不僅僅如此,他還養了一個巨貪,也就是和珅。
易中天破口大罵說乾隆是「王八蛋」!
就是易中天的這句話,被乾隆的後人起訴了他。
最後,這個叫愛新覺羅-壽赤的有點太過於較真了。畢竟大清早就亡國了,乾隆皇帝也死了幾百年了。
作為中國的皇帝,皇帝家的事情,就是讓後人來評說的。一個人一張嘴,其它人愛說什麼就讓他們說去吧。
即便是把易中天告了又能怎樣呢?
⑷ 愛新覺羅氏後人向民宗委投訴易中天,他竟侮辱乾隆皇帝
歷史滄瀾來回答這個問題,這件投訴事件是真的,愛新覺羅的後人認為學者易中天在講座中用污言穢語辱罵乾隆皇帝,易中天教授在評價乾隆皇帝時,確實用了一些不太文明的語言,這件事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烈回應。相關部門也表示會在60天內給與答復。下面我們就來回溯一下該起事件。
一、愛新覺羅後人針對易中天的投訴
對此事件,歷史滄瀾認為,最核心的問題有兩點,1.乾隆是該被贊揚,還是被否定。2,是易中天教授該不該使用不文明的詞語來形容乾隆。
對於投訴者認為“先祖乾隆對中華民族是有偉大貢獻”這一說法,歷史滄瀾是持保留態度的,乾隆皇帝在位時間最長,但也正是這一時期,西方已經工業革命,關鍵,英國還派遣了馬戛爾尼使團訪華,雖然說這個使團的目的也不是那麼純粹的友好訪問,但他們帶來的西方先進科技,居然沒能讓乾隆為首的大清君臣覺醒,這點在後人看來,是真著急呀。乾隆年間,雖然表面看還是康乾盛世,可是國內百姓生活困苦,官僚隊伍也日益腐敗。從這點來說,感覺易中天教授的評價是有可取之處的。
雖然評價挺符合歷史,但易中天教授用不文明的用語,確實不太應該,也有失學者的身份。可能他也就是口頭表達不太恰當,沒想到會傷害到愛新覺羅家族的後人。秦始皇被罵了兩千多年了,沒有後人,也沒人替他說話呀。
⑸ 如何評價易中天因為批評乾隆而被乾隆後裔投訴
談起清朝,誰人都知康雍乾盛世。乾隆皇帝是清朝入關後的第4位皇帝,他活了89年,在位實際掌權63年零4個月,不僅是清朝歷史上最長壽的皇帝,也是實際掌權最長的皇帝。在位60年中,保持和發展了康熙,雍正時期的勢頭,社會經濟空前繁榮。乾隆在位前期兢兢業業,忙於朝政;後期鋪張浪費,奢靡成風。
歷史人物功過是非自有歷史評定。可說功過參半。不可片面對待!
⑹ 易中天罵乾隆是個王八蛋,乾隆究竟做錯了什麼
乾隆做錯的事情可太多了,罵他一句王八蛋確實並不過分。易中天老師所討厭的是近些年來對乾隆皇帝的歌功頌德,這一點十分讓人惡心。你說乾隆皇帝沒有功績吧,倒也不是,人家還是對中國的統一還是作出了一定的貢獻,但是你要說乾隆皇帝有多大的貢獻吧,實際上也找不大出來,乾隆自己誇耀的“十全老人”,在後世看來完全就是一個笑話而已。接下來我就來說說乾隆皇帝到底有哪些過錯:
乾隆貪圖享樂也是歷史上出了名的,乾隆早期的時候還是十分勵精圖治的,但是到了中晚期就變得十分昏庸。據不完全統計,乾隆在位六十年間,前往承德避暑山莊的次數就超過了五十多次,南巡六次,沿途官員接待,花費的白銀不計其數,可以稱得上是歷史之最。
⑺ 易中天罵乾隆後,被清朝後人告上法庭後來怎樣了
歷史是無法更改的既定事實,後人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都是來自於一些文獻資料。國內有許多的歷史相關的節目,也會有歷史人物刨析。不過分析歷史人物所用的觀點並不代表全部人,但是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要是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得罪人。這不,易中天就被告了!
群眾是理智的,不會因為一場沸沸揚揚的官司就喪失了自己的判斷,在得知了前因後果後,有的網友表示:我也罵了,告我吧!
結語
歷史已經遠去了,大家都是歷史的見證者也是歷史的譜寫著,很多的的歷史名人,他們的立場不同,地位不同,所以所做的決定也會受到諸多原因的影響。歷史畢竟已經成為了過去了,過去的事實是不可能會更改的,對於前人的評價和看法,每個人的觀點自然是不可能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