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護士護理差錯怎麼處罰
護士在工作中因疏忽引起了病人的損傷稱為差錯,這里介紹7種常見的護理差錯、差錯原因及為避免這些差錯應採取的措施。
1
病人跌倒
病人在醫院內跌倒是病人起訴護土的常見原因。遇到這種情況時,院方必須拿出足夠的證據證明這種傷害並非由於護士的疏忽而造成,否則護士將承擔法律責任。
分析許多法律訴訟的案例,提示我們評估病人是否有摔倒的潛在危險,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位40歲的先生在局麻下行頭部囊腫手術,護士離開他去送手術車時,病人失去意識摔倒了,頭部撞到了牆上,這就是護土的責任。
因此,護土應在病人的護理記錄中,詳細記錄為保護病人而採取的一切措施,如:告知病人不能下床,或將病人轉至距護士站較近的病房等。
2
沒有執行醫囑或議定書
如果護士沒有執行醫囑或議定書,那麼你就極易被起訴。如果你對某個特別醫囑或議定書有疑問,你應向下醫囑的醫生或護理管理人員講清楚,引起他們的注意,千萬不要隨意變動、更改或不執行。執行醫囑並將其記錄下來以保護自己。
3
用葯錯誤
葯物管理和使用是一個充滿潛在危險的領域,引起的法律方面問題也是舉不勝舉。一方面,護士須保證使用的葯物與醫囑和醫院有關葯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一致;另一方面,執行了錯誤的醫囑,並不能受到保護而逃避責任。護士對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後果是負有責任的。護士的職責要求對醫囑進行查核,執行正確的醫囑,同時必須熟悉和了解對患者所使用的葯物。
4
不能正確使用設備
護士對設備也有責任進行合理使用。醫院安裝的新設備或更新的儀器,護士需要熟悉並獲得必要的培訓。律師在申訴時要弄清設備使用的情況。如果護士在不應該使用的情況下使用該設備,則這種情況可成為對護士和醫院起訴的關鍵證據。
5
異物遺留在體內
異物遺留在體內主要是手術室護士和與侵襲性診療操作有關的護士所面臨的問題。醫院通常有清點手術物品的規定和步驟,遵守這些規定並認真記錄非常重要,因為這些記錄在審判時都可以作為證據。
6
沒有提供足夠的監護
Ⅱ 護理差錯事故案例分析
不正確,護士操作前未進行三查七對,違反了護理查對制度。
發現錯誤時應立即停止輸液,通知醫生積極採取補救措施,寫出差錯事故經過原因後果科室作好登記,24小時內填寫《醫療護理差錯事故報告單》上報護理部,嚴密觀察患者病情及生命體征。(我的理解)
Ⅲ 護士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7種常見護理差錯
護士在工作中因疏忽引起了病人的損傷稱為差錯,這里介紹7種常見的護理差錯、差錯原因及為避免這些差錯應採取的措施。
1、病人跌倒
病人在醫院內跌倒是病人起訴護土的常見原因。遇到這種情況時,院方必須拿出足夠的證據證明這種傷害並非由於護士的疏忽而造成,否則護士將承擔法律責任。
分析許多法律訴訟的案例,提示我們評估病人是否有摔倒的潛在危險,並採取必要的預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一位40歲的先生在局麻下行頭部囊腫手術,護士離開他去送手術車時,病人失去意識摔倒了,頭部撞到了牆上,這就是護土的責任。
因此,護土應在病人的護理記錄中,詳細記錄為保護病人而採取的一切措施,如:告知病人不能下床,或將病人轉至距護士站較近的病房等。
2、沒有執行醫囑或議定書
如果護士沒有執行醫囑或議定書,那麼你就極易被起訴。如果你對某個特別醫囑或議定書有疑問,你應向下醫囑的醫生或護理管理人員講清楚,引起他們的注意,千萬不要隨意變動、更改或不執行。執行醫囑並將其記錄下來以保護自己。
3、用葯錯誤
葯物管理和使用是一個充滿潛在危險的領域,引起的法律方面問題也是舉不勝舉。一方面,護士須保證使用的葯物與醫囑和醫院有關葯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一致;另一方面,執行了錯誤的醫囑,並不能受到保護而逃避責任。護士對自己的行為造成的後果是負有責任的。護士的職責要求對醫囑進行查核,執行正確的醫囑,同時必須熟悉和了解對患者所使用的葯物。
4、不能正確使用設備
護士對設備也有責任進行合理使用。醫院安裝的新設備或更新的儀器,護士需要熟悉並獲得必要的培訓。律師在申訴時要弄清設備使用的情況。如果護士在不應該使用的情況下使用該設備,則這種情況可成為對護士和醫院起訴的關鍵證據。
5、異物遺留在體內
異物遺留在體內主要是手術室護士和與侵襲性診療操作有關的護士所面臨的問題。醫院通常有清點手術物品的規定和步驟,遵守這些規定並認真記錄非常重要,因為這些記錄在審判時都可以作為證據。
6、沒有提供足夠的監護
沒有提供足夠的監護也是醫療差錯訴訟的一個常見原因,而且這種起訴可發生於醫院的每一個環節。如果有特殊監護的醫囑,護士要讓醫生確定頻率(除非醫院規章里有所提供),而且完整記錄監護和所有介入情況。
7、缺乏交流
護士和病人之間以及護士和其他醫務人員之間的交流對保障病人健康非常必要。護士需要及時地傳達病人的病情和執行的醫囑情況,但在病人未訴說和醫生未指示的情況下造成的錯誤,護士不負責任。
以上就是環球醫學教育網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護士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7種常見護理差錯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可以給廣大考友提供幫助,更多護士執業相關資訊敬請訪問環球醫學教育網護士頻道。
2018年護士考後專題點擊
2018年護士執業資格證注冊專題
2019年護士執業資格備考-每日一練
Ⅳ 護理差錯怎樣處理
態度很重要,把病人解釋好取的諒解,最好能理解你幫你說話,其他人別靠,都是護士長的拖,不然你還怕差錯,要是死人護士長也別幹了,怕啥,病人跟你沒利益牽扯,護士長還想撈錢呢,她能放過你?只是多少的問提,我們更絕,罰完還問你能接受不,可笑真是傻逼...
Ⅳ 從護理質量缺陷管理的角度來看,當發生病人投訴和醫療事故時應該如何處理
護理差錯事故的管理對病人安全至關重要。如何減少或控制護理差錯事故是護理管理的重要內容和重要目標,也是護理管理者和研究者應該積極探討和解決的問題。對差錯事故如何進行管理,取決於人們對差錯原因的認識方法。現將有關理論和一些先進國家的實踐經驗進行介紹,並探討我國如何改進差錯事故管理的對策。
1 國內外「護理差錯、事故」概念的異同
1.1 國內護理差錯事故的相關概念
醫療(護理)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
護理差錯:凡在護理工作中因責任心不強,粗心大意,不按規章制度辦事或技術水平低而發生差錯、對病人直接或間接產生影響,但未造成嚴重不良後果者稱為差錯。
護理差錯分為一般差錯和嚴重差錯。一般差錯是指未對病人造成影響,或對病人有輕度影響,但未造成不良後果者。嚴重差錯是指護理人員的失職行為或技術過失,給病人造成一定的痛苦,延長了治療時間。
護理缺點(陷):在臨床工作中,最常見的是雖然有某一環節的錯誤,但被發現後得到及時糾正,並發生在病人身上(如錯醫囑,但未執行)的現象,稱為護理缺點。
護理缺點往往是構成護理差錯的危險因素,而護理差錯又是構成護理事故的危險因素。因此,對護理差錯、護理缺陷的有效管理是防範、杜絕護理事故的重要手段。
1.2 國外相關概念
國外沒有與之完全對應的概念,但有幾個概念與之密切相關。
錯誤(error):是沒實施原定正確的計劃或採取不正確的措施去達到目標。錯誤不一定都致傷害後果。
未遂過失(near miss):在醫療過程中,的確存在了某些錯誤或異常事件,由於有意或無意的實時介入,錯誤的結果並未真正發生於病人身上。
臨床異常事件(clinical incident):任何對病人、探視人員或工作人員導致傷害、或有傷害可能的事件,或任何導致設備或財產的功能障礙]、損害或丟失的事件,或任何可能導致投訴的事件。
醫療不良事件(medical adverse event):是指非有意的傷害或並發症導致病人出院時的失能(disability)、死亡或住院時間延長,它是由醫療衛生處置而非病人的疾病過程所導致的。
可以看出,國外所指的未導致病人傷害後果的錯誤、因醫務人員的錯誤導致的對病人有傷害可能的臨床異常事件、未遂過失等則可以稱為醫療差錯。有傷害後果的錯誤即為醫療不良事件,也就是我國所定義的醫療或護理事故。值得注意的是,國外對護理錯誤及相關內容的管理范圍大於我國的護理差錯、事故等。這是我們進行護理安全管理時應考慮的問題。
2、國外差錯事故管理的理論與實踐
2.1 護理差錯事故管理的理論基礎
對差錯如何進行管理取決於人們對差錯原因的認識。英國心理學家Reason提出了兩種不同觀點,即個人觀(personal approach)和系統觀(system approach)。
個人觀認為錯誤主要是個人原因引起的,是由於人們的心理失常如遺忘、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積極性、粗心大意、疏忽、輕率等。因此,防範錯誤的對策就是處罰犯錯誤的人,如點名批評、教育、罰款、甚至起訴威脅等,以提醒當事人和其他人更加小心,減少個人非正常行為的發生。而系統觀認為,是人就會犯錯誤,即使最好機構內的最優秀的工作人員都有可能犯錯誤。錯誤的原因主要在於系統的問題而非人的行為失常。這些因素包括工作環境中錯誤反復發生的隱患以及引起這些錯誤的組織程序。當錯誤發生後,事情的關鍵不是追究誰犯了這個錯誤,而是弄清系統出了什麼問題以及為什麼出現這些問題。防範錯誤的對策是,從組織機構的角度系統設計防禦錯誤的機制,減少犯錯誤的環境和機會。
個人觀與系統觀在對錯誤發生的原因與處理方法上的觀點是截然不同的。個人觀注重懲罰犯錯誤的人。它有兩個主要弊端。其一是將個人的錯誤與整個系統的問題隔離開來,事實上,很少有錯誤完全是個人的原因引起的。若不重視對系統問題的分析和改進,即使懲處了錯誤的當事人,同樣的錯誤可能會再次發生。另一弊端是犯錯誤的人因害怕受責備或羞辱,便有可能將大量可以隱瞞的錯誤都隱瞞下來,這樣使相關部門或管理者失去了從差錯中進行學習的機會。因此,很多高風險行業如民航、核電等在錯誤管理方面就採取了系統觀。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病人安全專家L博士提出,發生差錯後擔心被懲罰是當今醫療機構內病人安全促進的惟一最大障礙。在醫療機構內,很多錯誤重復發生,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管理的方式存在問題。
2-2國外護理差錯事故管理的實踐
2.2.1 基於錯誤管理系統觀的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個人和群體對持安全及安全管理的價值、態度、觀念、能力和行為方式的總和。醫療機構 應改變傳統的「責備與羞辱」的文化,構建積極的安全文化。積極的安全文化包括四個方面:報告文化(reporting culture)、公平文化(just culture)、彈性文化(flexible culture)和學習文化(learning culture)。如果一個機構具有積極的安全文化,就會在組織內形成一種氛圍,人們都願意報告異常事件及未遂過失並從錯誤中進行學習。「針對系統+非懲罰性環境」是醫院先進安全文化的一個重要標志。積極的安全文化是安全管理的靈魂,是安全管理成功與否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2.2.2 不良事件或臨床異常事件報告系統。在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或地區,已建立了不同類型的醫療不良事件報告機制。它包括內部報告和外部報告;外部報告又包括自願報告與非自願報告。自願報告是目前大力提倡的。病人安全報告的形式有多種,包括網路報告、電話報告、書面報告等。報告者可以報告自己發生的問題,也可以報告所見他人發生的問題。自願報告系統採取了匿名的形式,對報告人嚴格保密。所報告的資料不得作為法院官司的證據。有關部門對報告的人給予鼓勵甚至獎勵。一些地區建立了異常事件自願報告系統,如:某醫院護理事件的報告包括葯物不良事件通報系統、針刺傷通報系統、跌倒通報系統、管道滑脫通報系統、不明發熱通報系統、給葯異常通報系統。報告系統鼓勵對涉及到病人安全的各種事件資料的收集,並組織專業人員對所報告的資料進行分析,找出問題,給相關部門及臨床提供反饋,必要時提供及時干預,減輕事件後果的嚴重性。
2.3 不良事件或臨床異常事件報告系統實施後的效果
實施病人安全通報系統的國家或地區,所通報的醫療不良事件數量都有很大增加。如美國某醫院在實施這種新的報告制度後,第一年的錯誤報告率增加了60%。這樣使原來一些隱藏在冰山一角下面的錯誤浮出水面,便於進行分析和改進。自願通報系統對促進病人安全已帶來了積極的效應。例如,美國健康服務組織認證聯合委員會(JCAHO)的前哨事件報告項目將易致人死亡的高濃度氯化鉀撤出了護士治療室。澳大利亞病人安全基金會建立的臨床異常事件報告系統(clinical incident reporting system),2年內醫務人員報告了280起病人跌倒事件。作為對跌倒事件的反應,人們設計了一個跌倒危險性評估表,對每一位65歲以上的病人住院時進行跌倒風險性的評估並採取相應的護理措施。由此,病人在醫院因跌倒而致骨折的人數得到了明顯降低。
3 我國護理差錯事故管理現狀
3.1 差錯事故登記報告制度
我國護理差錯管理方式仍遵循1982年衛生部頒布的《醫院工作制度和醫院工作人員職責》的相關規定。主要內容有「各科室建立差錯、事故登記本,由本人及時登記發生差錯、事故的經過、原因、後果。護士長及時組織討論與總結。差錯、事故發生後,按其性質與情節,分別組織全科或全院有關人員進行討論,以提高認識,吸取教訓,改進工作,並確定事故性質,提出處理意見。發生差錯、事故的單位或個人,如不按規定報告,有意隱瞞,事後經領導或他人發現時,須按情節輕重給予處分。」對於醫療(護理)事故的報告,以我國2002年9月頒布的《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十三、十四條關於醫療事故報告制度的規定為主。
從有關規定可以看出,護理差錯或事故的報告仍為強制性的,至少是非自願的。對差錯的處理以找出責任為主,對責任人或科室進行相應的處理。處理方法包括檢討、批評教育、罰款、起訴、降職、停職、甚至吊銷執業證書等。不難看出,處理的原則還是找出犯錯誤的人、弄清其責任的大小並對個人或科室進行批評處罰。醫務人員、醫療機構因為害怕受批評處罰、害怕曝光等,只得報告那些不得不報告的事件。本質上還屬於責備與羞辱的文化狀態,且現有的通報系統缺乏對上報資料的分析和利用。
3.2 護理質量控制中對護理差錯事故管理的有關規定
護理質量管理標准中提出了不同等級醫院嚴重護理差錯、護理事故發生的次數規定,如三甲醫院百張床年嚴重差錯次數不超過05次,事故為零。這顯然是注重終未管理而非過程管理。不排除為了達到這一標准,科室有意減少上報差錯次數的情況。從過程管理的角度來講,應該是錯誤暴露得越充分越好,差錯報告的次數不代表病人安全的程度。相反,它反映安全文化先進的程度。
4 對我國護理差錯事故管理方法的改進設
改革傳統文化,重視對系統的改進而非對個人的處罰,建立有效的病人安全事件通報系統是護理差錯事故管理改革的方向。
4.1 改進安全管理質量評價標准
安全管理要將重點轉移到過程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方法並實施。不能以差錯報告的次數來評價病房安全管理的水平。
4.2 改進對差錯事故管理的方法
要在醫院內創建一種氛圍,人人重視病人安全,討論病人安全,對差錯事故的當事人減輕或免於處罰。這就需要醫院從最高層領導到各臨床人員觀點的轉變。對於沒有引起傷害後果或糾紛的差錯,可免除當事人的處罰。如果引起了糾紛或訴訟,需要賠償或賠禮的,醫務人員需承擔相應的責任。一律免責或一律追究都是不妥的。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可喜的做法,如周立寧介紹了對一起護理差錯的原因從整個系統進行分析並採取針對性措施的方法,但這還處於局部。在一種無懲罰的環境中,人們才願意暴露更多的問題,從而更有利於解決問題。
4.3 建立差錯事故自願報告系統
是護理差錯事故管理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手段。中國醫師協會已於2006年公布了《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標》,共有8個重點目標,第8個目標就是鼓勵主動報告醫療不良事件。
護理差錯事故的報告可參與由醫師協會等組織統一的病人安全報告體系,或者建立由中華護理學會或各省市護理學會組織的護理差錯或事故通報系統,各醫院應建立醫院內的護理差錯事故通報系統。各級部門專業人員對上報的差錯事故進行分析,將分析的結果及時提供給相關部門如院領導、相關行政部門、臨床護理人員。同時要大力進行相關的研究。
無論從國際的發展和我國安全管理的要求來講,建立對不良事件的自願通報及相關分析機制勢在必行。這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書面上,現在是廣大護理管理者立即採取某些行動的時候了。
Ⅵ 護士如何應對護理糾紛
協商、調解不行時、向法院提起訴訟,追究醫院的法律責任,醫院賠償損失後,根據護理人員的過錯程度進行追責的。
Ⅶ 護士與患者發生糾紛時護士長應該怎麼處理
目的探討分析護抄理差錯的原襲因並制定相應防範措施.方法主動面對患者,爭取理解和原諒,及時上報認真分析過失原因,善待護士的過失.結論護士長應注重全面、科學地對護理工作進行管理,注意理解、關心護理人員,營造和諧的工作環境.認真分析原因並制定相應防範措施,正確對待護士的差錯,提高護士的操作及應對能力,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和避免護士在工作中出現差錯.
Ⅷ 護士與患者發生沖突,屬於什麼行為
護患沖突是指護理人員與患者或其家屬對醫療護理及管理過程中產生的的爭執,其不但對醫院整體服務質量與服務水平的提高有嚴重影響,還可直接或間接地涉及到雙方的權益、健康和經濟問題,以及人格和有關道德、法律責任等問題。
護患沖突主要原因:
1、護理人員及管理制度的原因:
①護理人員操作技能水平低,護理操作不熟練、處理病情變化的能力差,從而引發護患沖突。
②護理失誤、差錯,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因失誤、責任心不強等因素,造成了發錯葯、打錯針、掛錯液等差錯,從而引發護患沖突。
③護理人員服務意識不強,缺乏必要的護患溝通,對患者病情、疑惑解釋不到位,造成誤會,從而引發護患沖突。
④醫療費用分歧,隨著醫療體系的變革,患者在住院期間很關注醫療費用問題,如收費項目不具體、費用偏高,又不能使患者及其家屬信服,易引發護患沖突。
⑤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因未充分尊重患者的權利、護理文書書寫存在缺陷等原因,引發護患沖突。
⑥醫院護理管理制度存在漏洞,督促、檢查措施未能充分實施,造成護理質量不高,缺少必要的工作協調及協作,引發護患沖突。
2、患者及其家屬的原因:
①患者及其家屬因病情、經濟負擔等原因,情緒不佳,說話語氣、行為過激,甚至無故遷怒於護理人員,引發護患沖突
②患者及其家屬文化水平低、素質參差不齊,尤其我院作為基層醫院,來院就診患者多為文化水平較低的農民,他們對問題的認識和處理態度不同,容易產生糾紛,從而引發護患沖突。
③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人員的服務不理解,忽略了其在患者治療、健康、護理、監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對護士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尊重。
④患者及其家屬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識,對醫院醫護服務質量過分要求,尤其是在患者出現病情惡化或猝死時,家屬不管死因、不分對錯,導致護患沖突的發生。
護患沖突的發生,一方面說明了醫院護理質量不能滿足患者,存在一些亟需改善的薄弱環節,一方面也說明患者及家屬維護其自身合法權益意識的增強,反映了社會的進步。因此,不能片面的認識護患沖突的發生,應該全面、科學的分析其發生的原因,結合醫院、護理人員及患者,各方面的具體情況採取應對措施,對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及保障醫療衛生服務的正常運轉。
Ⅸ 常見的護理糾紛有哪些
鑒於你比較急 我直接從別人那兒復制的
護理人員的自身因素 醫院管理內不規范,科室工作重容點不突出,人員安排不合理,無證護士及實習護士單獨進行護理操作,人性化服務措施不到位,醫院的各項制度及措施執行的力度不夠。醫護溝通不到位,對疾病與診療知識的告知不一致,護患溝通不力,對醫囑、護理操作、收費的執行交待不清楚,缺乏技巧。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不強,表現在懶言懶筆,做得多記得少,不重視各項記錄的及時性、客觀性。少數護理人員未嚴格要求自己,服務態度差,行為舉止不規范,身體語言使用不當,崗上閑談,崗位厭倦,工作中責任心不強,注意力不集中,情緒波動大,對患者服務態度粗暴,無端發脾氣,給患者身心帶來不安全的結果或差錯,以至發生患者或家屬的投訴[1]。同時,護理缺陷引起患者及家屬的不滿也是導致投訴與糾紛的一個重要因素,新技術的開展,增加了醫療護理的風險。部分護士基礎不扎實、缺乏經驗、責任心不強、應變能力差,尤其是對某些急危重患者護理服務不到位時也很容易導致護理投訴與糾紛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