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民訴中,繼承糾紛可申請仲裁嗎
先糾正一下,民訴是民事訴訟的簡稱,訴訟和仲裁是兩種並行的糾紛解決方式,互相排斥
仲裁法明確規定,繼承糾紛不能仲裁
『貳』 遺產糾紛可以約定仲裁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3條規定,因遺產繼承發生糾紛而約定進行仲裁是無效的,因為仲裁程序要解決的是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的糾紛,然而遺產繼承糾紛是基於特定身份關系而產生的,不在仲裁法調整的范圍內。
『叄』 遺產繼承糾紛為什麼不能實行仲裁
根據仲裁法第三條的規定,有兩類糾紛不能仲裁:
1、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這類糾紛雖然屬於民事糾紛,也不同程度涉及財產權益爭議,但這類糾紛往往涉及當事人本人不能自由處分的身份關系,需要法院作出判決或由政府機關作出決定,不屬仲裁機構的管轄范圍。
2、行政爭議不能裁決。行政爭議,亦稱行政糾紛,行政糾紛是指國家行政機關之間,或者國家行政機關與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公民之間,由於行政管理而引起的爭議。外國法律規定這類糾紛應當依法通過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解決。
《仲裁法》還規定:勞動爭議和農業集體經濟組織的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由國家另行規定,也就是說解決這類糾紛不適用仲裁法。這是因為,勞動爭議,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雖然可以仲裁,但它不同於一般的民事經濟糾紛,因此只能另作規定予以調整。
(3)繼承糾紛案件也可以仲裁擴展閱讀:
仲裁的適用范圍:
仲裁的適用范圍是指哪些糾紛可以通過仲裁解決,哪些糾紛不能以仲裁來解決,這就是我們通常講的「爭議的可仲裁性」。
《仲裁法》的第2條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這里明確了三條原則:一是發生糾紛的雙方當事人必須是民事主體,包括國內外法人、自然人和其他合法的具有獨立主體資格的組織;二是仲裁的爭議事項應當是當事人有權處分的;三是仲裁范圍必須是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
合同糾紛是在經濟活動中,雙方當事人因訂立或履行各類經濟合同而產生的糾紛。
包括國內、國外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組織之間的國內各類經濟合同糾紛、知識產權糾紛、房地產合同糾紛、期貨和證券交易糾紛、保險合同糾紛、借貸合同糾紛、票據糾紛、抵押合同糾紛、運輸合同糾紛和海商糾紛等,還包括涉外的、涉及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經濟糾紛,以及涉及國際貿易、國際代理、國際投資、國際技術合作等方面的糾紛。
『肆』 房屋繼承權糾紛是到法院起訴還是仲裁呢,各自的費用又如何
涉及繼承關系的案件只能由人民法院受理,不能仲裁,這是《仲裁法》里有明確規定的。
『伍』 遺產繼承糾紛為什麼不能實行仲裁
因為法抄律規定了仲裁的內容和范圍,而遺產繼承糾紛不屬於仲裁的范圍。
根據仲裁法的規定,有兩類糾紛不能仲裁:
1、行政爭議不能裁決。
2、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不能仲裁。
『陸』 可以申請仲裁的糾紛案件有哪些
你好,可以仲裁。」這里的其他財產權益糾紛,通常是指因侵權而產生的財產權益糾紛。也就是說,可以根據仲裁法仲裁的案件具有以下特點:
1.當事人之間具有平等性,如果當事人之間是管理與被管理的非平等性關系,則該爭議不能申請仲裁。
2.仲裁事項具有可處分性,也就是說,當事人只有對具有可處分性的事項,才能通過簽訂仲裁協議的形式將所發生的爭議提交仲裁機構仲裁。
3.爭議內容具有財產性,即當事人可以提請仲裁的事項一定是基於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產生的爭議。
(二)不可以依照仲裁法仲裁的范圍
根據《仲裁法》第3條的規定,下列糾紛不能仲裁:
1.婚姻、收養、監護、撫養、繼承糾紛。這類糾紛是基於特定身份關系而產生的,這種以人的特定身份為基礎的權利與義務關系一旦產生,往往就是由法律直接加以規定的,對其爭議也需要通過相應的法定程序才能解決,因此,這類糾紛不得仲裁。
2.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這里主要涉及國家各類不同機關之間權力的劃分,其中,行政機關是國家專門設立的行使國家行政管理權的機構,對於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當事人不得協議交由仲裁機構仲裁解決。
3. 可以仲裁,但是不適用仲裁法的范圍。根據《仲裁法》第77條的規定,勞動爭議與農業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不適用仲裁法。此外,從我國關於勞動爭議以及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處理的其他法律、法規的具體規定來看,這兩類糾紛案件應當仲裁,而且,仲裁是提起相應民事訴訟的前置性程序,即只有經過仲裁解決,當事人對仲裁機構作出的仲裁裁決不服的,才可以在法定期間內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柒』 所有的糾紛都能由仲裁解決嗎,哪些不能仲裁解決
不是所有的糾紛都能由仲裁解決的。下列糾紛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
(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二條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第三條 下列糾紛不能仲裁:
(一)婚姻、收養、監護、扶養、繼承糾紛;
(二)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第四條 當事人採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應當雙方自願,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捌』 繼承糾紛能民事仲裁嗎
一半是直接起訴
『玖』 財產繼承糾紛是否可以適用仲裁程序
你好!不可以,仲裁的適用范圍是財產糾紛,主要以合同糾紛為主,繼承糾紛雖然也涉及財產內容,但究其根源,此種糾紛是由於當事人的身份關系引起的。
參見《仲裁法》第二、三條。
『拾』 哪些糾紛案件可以申請仲裁
根據《仲裁法》第2條、第3條的規定,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專生的合同屬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關於仲裁的范圍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仲裁只能適用於平等主體之間,只能針對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
2、婚姻、收養、監護、撫養、繼承糾紛及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不能申請仲裁。
3、勞動爭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可以仲裁,但不適用《仲裁法》,因為這兩類糾紛有其特殊性,故相關法律另有規定。
申請執行仲裁裁決需要准備哪些材料?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的規定,申請執行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有仲裁條款的合同書或仲裁協議書。
申請執行國外仲裁機構的仲裁裁決的,應當提交經我國駐外使領館認證或我國公正機關公證的仲裁裁決書中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