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侵權損害賠償責任的適用規則
契約責任
侵權行為責任與契約責任
侵權行為法調整的是一般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即「一般保護義務」),與契約法調整的是特定的相對人之間的法律關系(即「特別保護義務」)不同,因此在大陸法系(尤其是德國法)的發展過程中,比起適用范圍不斷膨脹的契約責任(例如締約過失責任、保護第三人效力契約、附隨義務與積極侵害債權理論),侵權責任做為一般保護義務一直以來都被嚴格限縮。
侵權行為法中義務人承擔的多為消極的不作為義務,而契約法中由於當事人的接觸因而其所承擔的往往是積極的義務。另外契約法中通常需要保護當事人之間的信任利益,而侵權法則無。從現有的中國法律實踐來看,二者的區別還在於,契約法所引起的違約責任是不能請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但是侵權可能會承擔精神賠償責任。
民事責任
侵權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1)侵權民事責任的概念
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侵權民事責任的特徵
①侵權民事責任是法律責任,不是道義責任;
②侵權責任是民事法律責任,不是刑事、行政責任;
③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是財產責任;
④侵權責任以補償性為主。
『貳』 返還原物,並賠償損失還是直接要求賠償經濟損害
警察當然不管,這就是債務糾紛,不是你說騙就是騙的,要有證據。
你說的監控版最多隻能算是他由於權借而欠你手機,無法證明他是詐騙手機。
正規發票能證明手機價值,差不多也算你手機的擁有憑證,但還是欠缺最重要的欠條。除非你再拿出證據,他正持有你的手機。否則他一個:已經還了,你就沒法了。
你太傻了,手機也能被騙走,估計你只能拿回你的欠賬了。
『叄』 侵權損害賠償一定要有損失嗎
1、侵權損害賠償來一定要源的損失。
2、《侵權責任法》第15條第1款規定:「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賠償損失;
(七)賠禮道歉;
(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3、根據上述規定,承擔民事責任並不一定要有損失,但是承擔賠償責任一定要有損失,因為「賠償」就是「賠償損失」,所以,侵權損害賠償一定要有損失,否則也就不存在賠償。
『肆』 財產侵權損害賠償法條規定的賠償方法是什麼
一、財產侵權損害賠償法條規定的賠償方法是什麼?
財產損害賠償范圍
1、財產損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財產直接損失折款,還應包括現場搶救(險)、人身傷亡善後處理的費用,但不包括停工、停產、停業所造成的財產間接損失。
2、設施,是指道路安全設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設施,如電力、水利設施,房屋,樹木花卉等。
3、修復。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應進行修復,恢復原狀。修復以就地修復為主,盡量恢復原來狀態,即在功能上、形態上、價值上沒有太大變化。
4、折價賠償。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沒有修復的可能,需要折價賠償。折價時應計算出原物的價值,原物的新舊市場價以及殘存價值等因素進行折價賠償。
5、牲畜受傷但沒有失去使用價值的,應就地治療為主;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經有關部門評估鑒定,折價賠償。
6、實物賠償。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用種類、質量相同或相近的實物進行賠償。
二、財產損害賠償的標准
關於財產損害賠償的標准,可以作出如下的分類:
1、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徵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賠償。
對於罰款、罰金、追繳、沒收財產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財產權的,或者違反國家規定,徵收財物、攤派費用的行為,屬於物之失去控制,與之相適應的最好賠償是返還財產。
2、查封、扣壓、凍結財產造成的賠償。
查封、扣壓、凍結財產的,應當解除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應當返還財產損壞的,能夠恢復原狀的恢復原狀,不能恢復原狀的,國家承擔賠償責任,按照損害程度給付相應的賠償金。
3、財產已經拍賣的賠償。
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對財產實行違法強制措施後,如果對財產已經進行了拍賣,原物已經不存在或已為他人所有,恢復原狀已不可能,便應給予金錢賠償。對已拍賣財產的賠償,國家賠償法規定是給付拍賣所得價款。
4、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的損害賠償。
國家賠償法規定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造成損害的,賠償停產停業期間必要的經常性費用開支。所謂「必要的經常性」的費用開支是指企業、商店、公民等停產停業期間用於維持其生存的基本開支,如水電費、房屋租金、職工基本工資等。其中職工基本工資是按國家統一規定的勞保工資的平均數來計算的。但不賠償法人或組織在正常情況下,在此期間必定能獲得的利益,也不賠償停產停業期間的一切開支,而只是賠償必要的經常性費用,並且是賠償損失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5、財產權其他損害賠償。
國家賠償法規定,對財產權造成損害的,按照直接損失給予賠償。所謂「直接損失」,是指因遭受不法侵害而使現有財產的必然減少或消滅。其次,除直接損失外,可預期利益、間接損失都是相對人未實際取得的利益,不能排除意外情況的發生是無法實際取得的風險。
財產侵權的表現形式多樣化,對造成的損害進行賠償也不能一概而論,通常情況下,當然是造成了多少損失就要賠償多少,另外還有可能會要求額外的承擔精神賠償。財產侵權也是屬於民事侵權的一種,任何民事糾紛不是簡單的根據案由就能推定出賠償標準的,必須要實際情況實際計算。
延伸閱讀:
財產侵權賠償標準是按照侵權合法財產實際損失嗎?
財產侵權損害賠償范圍是什麼?
財產侵權訴狀該怎麼寫?
『伍』 侵權損害賠償應遵循哪些原則,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
您好,侵權損害賠償的原則主要有全部賠償原則、限定賠償原則、版懲罰性賠償原則權和衡平原則四項原則。
1、全部賠償原則。即侵權行為人對因侵權行為給他人造成損害的,賠償責任的大小,應以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實際損失為依據,予以全部賠償。
2、限定賠償原則。主要適用於一些特殊侵權損害:
①國家損害賠償。
②交通事故損害賠償。
3、懲罰性賠償原則。主要適用於侵犯知識產權和產品責任。
4、衡平原則。即在確定侵權損害賠償范圍時,應考慮諸如當事人的經濟狀態等因素,使賠償責任的確定更公正、公平。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陸』 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式是怎樣的
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式是怎樣的?4、精神損害損失 在司法實踐中,著作權侵權的案件屢見不鮮,根據著作權法規定可知,著作權人的權利受到侵害時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那麼,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式是怎樣的?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式是怎樣的在司法實踐中,著作權侵權的案件屢見不鮮,根據著作權法規定可知,著作權人的權利受到侵害時可以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那麼,著作權侵權損害賠償的計算方式是怎樣的?下面,律師365小編為你詳細介紹。根據《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規定:侵犯著作權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的,侵權人應當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予賠償實際損失難以計算的,可以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我國著作權侵權賠償有三種計算方法:1、以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為依據;2、以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為依據;3、法定賠償。司法實踐中還有一些具體的做法,這些賠償方式我們可以選擇適用,按照最有利於自己的方式進行計算。下面分別介紹三種賠償計算方式的運用計算和司法實踐中的主要做法。1、以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為依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可以依據以下方法計算:1)侵權使權利人利潤減少的數額;2)以報刊、圖書出版或類似方式侵權的,可參照國家有關稿酬的規定;3)權利人合理的許可使用費;4)權利人復製品銷量減少的數量乘以該復製品每件利潤之積;5)侵權復製品數量乘以權利人每件復製品利潤之積;6)因侵權導致權利人許可使用合同不能履行或難以正常履行產生的預期利潤損失;7)因侵權導致權利人作品價值下降產生的損失;8)其他確定權利人實際損失的方法。另外,因提起訴訟而導致的費用也應列入賠償范圍。提起訴訟可能發生許多費用,包括:聘請律師的費用,調查取證費和制止侵權所支付差旅費,為查閱收集證據材料支付的費用,對是否構成侵權的鑒定費用等。對被侵權人因訴訟而支出的調查費、律師費等費用,應列入被侵權人實際損失的范圍,以使當事人得到充分、合理的補償。這些費用都是被侵權人因為制止侵權而實際必須支出的費用,應該都是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失。2、以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為依據最高院二〇〇〇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通過《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規定:法院在確定侵權賠償數額時,可以根據被侵權人的請求,按照其因侵權行為所受直接經濟損失和所失預期應得利益計算賠償數額也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行為所得利益計算賠償數額。侵權人不能證明其成本或者必要費用的,其因侵權行為所得收入,即為所得利益。侵權人的違法所得包括以下三種情況:1)產品銷售利潤2)營業利潤3)凈利潤。一般情況下,應當以被告營業利潤作為賠償數額。例如侵權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將其享有著作權的一部文字作品出版發行,總共發行五千冊,那麼侵權賠償額是書的單價乘發行數量5000冊減去合理的費用印刷、發行及給發行折扣就可以得出侵權所得了。3、法定賠償最高院在二〇〇〇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通過的《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第2款規定:被侵權人損失額不能確定的,法院依被侵權人的請求,可以根據侵害情節在人民幣500元以上30萬元以下確定賠償數額,最多不得超過人民幣50萬元。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第二款規定: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的,由法院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給予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以上的規定就是法定賠償,在難以查明被侵權人的實際損害或者侵權人的侵權獲益時,由法院根據侵權人的過錯性質、侵權情節等因素,在法定的賠償幅度內確定具體的賠償數額的一種賠償方法。按照《著作權法》四十八條的規定。法定賠償的前提是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難以計算的。賠償數額是由法院來決定,一般由審判的法院根據侵權情節、侵權所造成的影響等各方面來判決。數額最高是50萬元,沒有最低限。
『柒』 返還原物請求權可以損害賠償嗎
可以。
因為原物返還仍然可能給原物造成損害,所以在要求原物返還的時候,還可以要求對原物的損失進行一定的賠償的。
『捌』 侵權糾紛與財產損害賠償如何規定
財產損害賠償范圍
1、財產損失,是指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車輛、財產直接損失折款,還應包括版現場搶救(險)、人身權傷亡善後處理的費用,但不包括停工、停產、停業所造成的財產間接損失。
2、設施,是指道路安全設施以及在道路上及其附近的其他設施,如電力、水利設施,房屋,樹木花卉等。
3、修復。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應進行修復,恢復原狀。修復以就地修復為主,盡量恢復原來狀態,即在功能上、形態上、價值上沒有太大變化。
4、折價賠償。事故損壞的車輛、物品、設施等沒有修復的可能,需要折價賠償。折價時應計算出原物的價值,原物的新舊市場價以及殘存價值等因素進行折價賠償。
5、牲畜受傷但沒有失去使用價值的,應就地治療為主;因傷失去使用價值或者死亡的,經有關部門評估鑒定,折價賠償。
6、實物賠償。經雙方當事人協商一致,用種類、質量相同或相近的實物進行賠償。
『玖』 對佔有的侵犯可以請求侵權損害賠償么
1.首先既然房屋已經過戶到你的名下,那麼你是產權人,中介公司破壞門回鎖,非法侵入你住宅的行為答屬於侵犯物權的民事侵權行為,你可以要求侵權人對於破壞門鎖行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2.由於法律構成侵入住宅罪的主體只能為自然人,因此單位不能構成本罪,但是我個人認為可以追究該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的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刑事責任。3.勞動法只是規定了用人單位應對其勞動者在執行職務行為過程中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責任,本案中不排除自然人利用單位的名義實行非法侵入住宅罪,因此我個人建議可以尋找單位負責人,追究其責任。第三十四條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第三十五條妨害物權或者可能妨害物權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第三十六條造成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的,權利人可以請求修理、重作、更換或者恢復原狀。第三十七條侵害物權,造成權利人損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也可以請求承擔其他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