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投訴學校
因為什麼事情要投訴學校呢?有沒有足夠的證據?如果最近是真實的,你可以向上級的教育部門,比如說當地的教育局,教委,教育廳舉報投訴啊!
2. 如何舉報學校
1、正常途徑,是向商水縣教育局投訴、由教育局查處。 2、但你們學校校版長如果是教育局權副局長:鬼都知道投訴會不會有結果,呵呵。建議你:向媒體報料、或者是匿名向商水縣政府反映吧。個人認為還是媒體監督更有效些。 3、朋友,如果是目前因為怕甲型H1N1(豬流感)流傳而不放假:你告到哪裡也不管用的,這是非常時間、非常事件,國家允許採取非常措施,據我所知,不僅是河南,河北、山東的許多地區也不讓學校放假、而且嚴禁學生出校。
3. 怎樣向教育局投訴學校
教同學個小技巧。
打電話之前,先詢問對方工號。
比如:
「喂,您好,我是xxx,目前在xx中學上學,我想舉報一個問題,請問您工號是多少」。
對方會告訴你他的工號,這時電話一定要錄音。
最後說明情況
舉報完有幾種情況
第一,教育局批評學校,學校整改,但是你被泄露了信息。
這時,如果你被談話,直接告訴找你談話的老師
「老師,是我投訴的,但是您是怎麼知道的,請您如實告訴我,這個事我要上報給紀檢委,放學我就打電話,接我電話的那個人,我記得他工號,也已經錄音,這是違反黨紀國法的事情,您必須給我說清楚」。
小朋友,放心好了,校長會來找你談心,並且道歉的。
第二,教育局通過認證調查,責令整改,但是沒有泄露你信息,這樣皆大歡喜。
以上兩種,一定是建立在確實有違規,你舉報的時候,最好是可以提交證據,「時間,地點,情節」
第三,教育局沒當回事,這時你不用擔心,直接打更高一層的教育局,套路如上,最後加一句,事情不解決,我會一路打到底,你們不解決,我就打省教育廳。
小朋友,記住,不要慫,有理你就說。
有些學生想的確實確實復雜,害怕招惹麻煩。
等你們踏入社會後,就會明白,這個社會的有些條條框框是鋼鐵,你不要碰;但是有些人,真的沒那麼強大。
不要高估一些人,也不要低估自己。
法律賦予你的權利,是你與生俱來的,不因你的年齡而改變,未成年人受到的保護是更多的。
4. 我想舉報學校,該怎麼舉報
舉報學校的方法如下
1、可以就現在已經掌握的證據匿名向媒體舉報學校,然後媒體就會來到學校采訪
2、在網上找到你們省教育廳的舉報電話,撥打電話並且陳述學校名字以及舉報的內容
3、舉報的時候可以聯合其他人一起舉報,如果學校真的有錯而且哪些制度不對,一定會有許多學生會有意見並且有舉報的意向
匿名舉報是指舉報人在舉報時,不具名或不署真實姓名的舉報。如有的舉報人在舉報信中不寫自己真實的姓名、單位、聯系電話和地址,而只是寫上「部分黨員」、「部分職工」、「部分群眾」或「正義」、「發威」等化名
有的舉報人在撥打舉報電話時,也使用一些無法與其聯系的化名或假名,這些都屬於匿名舉報。
匿名舉報具有很強的隱蔽性。當前匿名舉報在信訪舉報中比例很大,這給信訪舉報辦事效率帶來不少負面效應。
由於匿名舉報相對隱蔽且隨意性較大,對舉報內容的真實性無人負責;檢察機關處理匿名舉報時調查取證難度增大,查處情況也無法反饋,尤其是個別匿名舉報人別有用心,誇大其辭甚至無中生有,既干擾了正常工作秩序,又混淆了視聽。
實踐中也不利於維護舉報人的合法權益,更不利於從快從嚴打擊職務犯罪,對反腐倡廉工作的深入開展產生較大影響。
5. 怎麼投訴學校解封
是你們學校解封了,你要去投訴嗎?這是為什麼呢?如果說你們當地還有新冠疫情的病例的話,那麼是可以投訴的,那如果說沒有了,然後這個解封的決定也是學校通過慎重考慮決定的,我就覺得不需要投訴吧
6. 怎麼可以投訴學校
1、可以向當地的教育部門或者是政府其他職能部門投訴。
2、可以撥打當地投訴電話,向教育局反映情況。
3、可以登錄當地教育局的官網,進行網上投訴。
4、還可以寫信舉報。
二、學校法人侵權規定
根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實施)的規定,對於校園侵權的歸責原則有兩種,第一是無過錯責任原則,指的是無行為能力人受到侵權,第二是過錯責任原則,指的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收到侵權的情況。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一千二百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一千二百零一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第三人人身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承擔補充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不管是學生還是消費者,對於存在違法違規行為,一定要及時報給有關部門及時處理,因為這些行為有可能對自己造成損失或者傷害。還有一定要懂一些基本法律常識和法律保護手段,這樣才能更好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