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索尼微單和小蟻微單比較
其實小蟻是松下代工的,松下有自家最強的gx8可能太貴,也有朋友家的奧林巴斯em5ii。打算玩玩的話小蟻也不會差鏡頭和奧林和松下是通用的,小蟻差就差在套頭,上個松下的20mm完全夠用。至於和索尼的微單比較的話a6000以上還好說,至於價錢自己衡量了。
㈡ 小蟻微單發布因「快門」引吐槽,弄清它是啥很重要
快門是相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介紹可以看網路,簡單說快門用來控制膠卷(數碼相機就是感測器)的曝光時間,很多效果都要通過控制快門曝光時間的快慢來完成,一般有機械快門和電子快門,高端相機一般都是用的機械快門,目前最低的也要支持1/4000秒的快門速度
㈢ 國產微單相機小蟻怎麼了
國產相機還是有很大的路要走的 相機的性能和主流比差距大 沒有鏡頭群 主要原件都要考進口 成本高
㈣ 小蟻微單值不值2999元為什麼是年度最差相機
誰會買這個牌子,至少內行的不會買。微單是日產機的天下。
㈤ 小蟻微單對索尼是否構成侵權
微單是索尼注冊的,其他無反單電相機不能用微單這個詞,只能叫無反單電可換鏡頭相機,比如奧林巴斯,松下,富士等廠商都不敢用的。
㈥ DPReview評價小蟻微單的是最佳換鏡頭相機,是否可信
小蟻微單M1是一款可換鏡頭M43相機,拍攝什麼題材取決於你用什麼鏡頭,想拍遠景就買個長焦鏡頭就好了。
㈦ 小蟻微單用著怎麼樣
整體而言小蟻微單可用,雙鏡頭的搭配應付拍攝日常人活及人像特寫等場景,不到3000元就能買到一款雙鏡頭微單套機,說實話性價比還是停高的。
㈧ 小蟻微單相機用「微單」 商標侵權了嗎
這個商標是你們注冊商標嗎?如果是你們注冊的商標是沒有事情的,如果是別人已經注冊這個商標你們還用,那就是侵權,商標侵權是要負責任的。。。
㈨ 小蟻微單相機用「微單」侵權了嗎
1、評判數碼相機的優劣,有四項統一標准,一是感測器,二是鏡頭,三是圖像處理器,四是操控,適用於一切數碼相機;2、圖像感測器。數碼成像,大底王道。也就是說,感測器的面積越大,成像質量越好。A5000搭載索尼研發的2000萬像素apsc畫幅(面積23.2X15.4mm)CMOS感測器,小蟻M1搭載的是索尼研發的2000萬像素4/3畫幅(面積17.3X13mm)CMOS感測器,A5000的感測器面積更大。國際最權威的第三方評測機構數碼相機感測器的素質均有評測,A5000的感測器得分為綜合79分,其中色彩深度(記錄顏色的能力)為23.8bits(優秀),動態范圍(記錄從白到黑的灰階的能力)為13Evs(優秀),可用高感(弱光成像能力)為1089iso(中上),而小米M1被評測的資格都沒有,但根據4/3畫幅旗艦奧林巴斯E-M1MarkII的感測器評測情況,總分80是現在M43感測器里最高的得分,色深是23.7bits(不如A5000),動態是12.8Evs(不如A5000),高感是1312ISO(好於A5000)。鳳頭尚且如此,雞尾可想而知。因此,A5000的感測器好於小米M1;3、鏡頭。A5000和小米M1都是可換鏡頭,而索尼微單鏡頭群和4/3系統鏡頭群各有優勢,沒有什麼可比性。但從套機鏡頭看,索尼A5000用的是EPZ16-50mm鏡頭,素質確實比較差,價格也便宜,但至少也有1片低色玻璃片和4片非球面鏡片,而小米M1的鏡頭24-80mm鏡頭沒有任何亮點可提,看來應了「沒有最差、只有更差」這句話。4、圖像處理器。由於A5000和小蟻M1都具備RAW格式,在後期軟體異常強大的當下,處理器的差異基本可以忽略不計。但根據國際最權威的第三方照相機綜合性能評測機構德國DPReview實驗室的評測,DP的結論是:「作為一台M43相機,M1的畫質還是很不錯的。DNG文件的後期空間相當大,在最低原生感光度下相當經得起折騰。Raw文件的噪點控制能力也不錯,但是落後於別的M43/APS-C競品」,而「Jpeg就不太理想了,尤其是在飽和度、反差保留、高感光度控噪上。高ISO的時候降噪力度有些過小了,並沒有在噪點抑制和細節保留上做出一個很好的平衡。面對暗部和中間調的時候,M1有些過曝的傾向」;5、從操控性能上看,A5000雖然有很多不如人意的地方,但依然比小蟻M1強大,DPReview實驗室對小蟻M1的評價是「對焦比較落後(靜物也可能會失敗,AF-C不可用,暗光不可用)。M1能夠拍攝不錯的視頻素材,但是缺少防抖手段和不斷拉風箱的自動對焦也可能讓視頻觀感不佳」,「對焦速度相當慢,而且一旦被攝物出現一定程度的移動就會遇到困難。更糟的是,AF-C下對焦慢的離譜,在我們的自行車測試中,M1的合焦成功率是0,在視頻拍攝的時候自動對焦也是一塌糊塗,和當今市面上大多數的無反大相徑庭」;6、小蟻M1唯一比A5000好看的具備錄制4K視頻的配置,但錄制視頻時不能調整參數(全自動,僅能選擇視頻錄制格式),也沒有輔助視頻拍攝的周邊功能(比如斑馬紋、Log等),視頻自動對焦很差勁,僅提供自動AF-C選項,並不能識別拍攝主體。搭配非恆定光圈拍攝時,可能會因為變焦操作讓視頻出現閃爍(包括套頭);7、無論哪個方面,都是A5000更好。
㈩ 那位資深能談談 各個品牌的微單 各自的優勢在哪
俺玩相機很多年,勉強也能算資深,試著回答樓主的大題目。
由於篇幅所限,只能簡單一點,可能不全面。
數碼相機(含單反、單電、無反、便攜機)的評判標准主要看兩大系統,一是操控系統,主要是對焦精度、合焦速度、區域范圍、快門時滯、連拍能力、取景舒適度、續航能力、抗惡劣環境(沙漠、高寒、濕地等)能力、機身堅固度,等等;二是成像系統,比如感測器質量、鏡頭素質、圖像處理器技術等,其中感測器占像質的45%,鏡頭占像質的50%,處理器占像質的5%。數碼相機除了外觀各花各眼外 ,內在素質就是看這些要素,標準是一樣的。如果像質好,就是高畫質相機,如果操控系統再好,就是旗艦級相機。現在當市的無反相機(微單)品牌主要有:哈蘇、徠卡、索尼、佳能、尼康、富士、賓得、適馬、三星、松下、奧林巴斯、柯達和小米13個。我對各個品牌的微單簡單說一下:
1、哈蘇。瑞典哈蘇微單只有一款,即哈蘇X1D,搭載加拿大Dalsa公司研發的5100萬像素中畫幅CMOS感測器,XCD卡口,這是目前畫質最好的微單,沒有之一,價格昂貴;
2、徠卡。徠卡的微單是T系列(typ701),搭載比利時新視覺公司(CMOSIS)研發的1600萬像素半畫幅CMOS感測器,徠卡是平民相機中的奢侈品,優點是畫質好,尤其是色彩極佳,有口皆碑,缺點是操控很一般,與昂貴的價格相比,操控最多處於中游地位。徠卡另有小巧的全畫幅旁軸相機,可換鏡頭,比微單更好,但不屬於微單行列;
3、索尼。索尼微單在產的是A系列,有全幅畫的A7RM2、A7SM2、A7M2等,還有半畫幅的A6500、A5000等。全部使用索尼自己研發的感測器,型號不同像素也不同,型號不同技術指標色彩深度、動態范圍、可用高感也不同(以下不再重復)。索尼是研發感測器的大佬,技術指標領先,寬容度(動態范圍)優秀,這都經過國際最權威的(沒有之一)第三方感測器評測機構法國DXO實驗室評測為證,索尼新款微單中都有很多業內領先的技術,不再贅述,但索尼微單的鏡頭呈兩極分化,高端的蔡司鏡頭和索尼G型鏡頭很好但很貴,低端的鏡頭比較差,缺少平民級的好鏡頭。索尼微單的優點色彩還原真實,缺點是自動白平衡偏藍寒,人像膚色不如佳能討喜;
4、佳能。佳能微單是EOSM系列,目前發展到M5。佳能微單搭載佳能自己研發的半畫幅感測器(型號不同),優點是RGB分色處理技術比較好,缺點是寬容度不夠好,雖然現在EOSM5感測器的寬容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不領先,這對於相機大鱷來說是不應該的,佳能並沒有把全部的最新技術投入到新產品中,佳能的「牙膏廠」綽號不是空穴來風。佳能微單的優點是人像色彩比較好,M5的全像素AF對焦技術也比較領先,缺點是JPG和RAW的像質差距比較大,直出塗抹比較厲害,但RAW壓縮率為14位,比其他微單的12位RAW壓縮率都要好(只是不如哈蘇,持平索尼A7RM2)。佳能微單的原生鏡頭群比較少,需要通過轉接環才能使用佳能單反的鏡頭群;
5、尼康。尼康微單是J/V系列,搭載美國Aptina公司研發的1英寸2000萬像素感測器,優點是連拍很厲害,缺點是感測器面積較小。隨著1英寸感測器卡片機的普及化,尼康J/V系列微單的生命力比較有限;
6、富士。富士微單有高端的XT系列和入門的XA系列之分,搭載富士研發X-Trans CMOS感測器(也搭載普通的感測器,型號不同),採用了仿膠片的RGB像素無序排列,無需低通濾波鏡,故而解析度較高。富士微單的優點是直出色彩非常好,鮮明亮麗討好眼球,缺點是RAW格式也存在塗抹現象,且素質較好的的XF型鏡頭價格比較貴;
7、賓得。賓得微單現在只有QS系列,搭載索尼研發的1200萬像素1/1.7英寸感測器,優點是色彩比較好,尤其是綠色,缺點是感測器面積太小,都不如卡片機。賓得微單是最小巧的手掌微單,作為玩具天下第一,作為工具毫無亮點;
8、適馬。適馬微單是SDQ系列,搭載柯達技術適馬專利的X3感測器,有半畫幅和H畫幅兩款。由於X3感測器的技術不同於通常的MSK感測器,RGB像素三層疊加,無需猜色,故具有無與倫比的畫質優勢,半畫幅的畫質可以抵得上中畫幅的質量,且適馬的ART系列鏡頭價錢適中素質良好,具備可以叫板蔡司、徠卡等頂級鏡頭的實力,適馬微單的缺點是必須使用RAW格式才能體現驚艷的畫質,對後期有要求,比較麻煩,而且弱光成像較差,夜間沒有腳架基本歇菜;
9、三星。三星微單NX系列,搭載三星自己研發的半畫幅感測器(型號不同),法國DXO評測三星感測器的的技術指標也很好,像質並不必其他微單差,但沒有自己的特色和亮點,特別是三星的品控有待提高。三星自己的鏡頭很差,高端的德國斯奈德鏡頭很貴;
10、松下。松下微單有GH、G、GX、GF系列等,搭載自己研發的4/3英寸感測器(型號不同),高端的GH系列是相機中拍攝視頻最好的,沒有之一,松下微單的優點是對焦很快,缺點是直出的色彩不領先。雖然松下的色彩近來進步飛速,但與其他廠家相比,色彩依然不具備優勢;4/3系統微單最大的優點是做到了畫質與便攜最佳平衡,鏡頭群支持強大。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松下的品控非常好,很少出現質量問題;
11、奧巴。奧巴微單有EM、EPL和EPM系列三大類,還有復古的PEN-F等,搭載索尼(也有一些松下的)研發的4/3英寸感測器(型號不同),優點是高端的機身五軸防抖業內領先,十分給力。奧巴的五軸防抖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奧巴作為4/3系統中的一員,優點與松下是一樣的,缺點是自動白平衡從來就沒有準過,偏紅,一旦關閉機內的暖色開關,該暖的色彩卻不暖了;
12、柯達。柯達微單S1搭載索尼研發的4/3英寸1600萬像素感測器,共享松下、奧巴等4/3卡口鏡頭。由於老柯達的技術人員大量流失,現在的柯達已不是從前的柯達了,柯達微單除了柯達遺留的品牌效應之外,並無特別的亮點;
13、小米。小米微單小蟻,搭載索尼研發的4/3英寸2000萬像素感測器,共享松下、奧巴等4/3卡口鏡頭。小米微單的亮點是當前唯一的國產品牌,國貨要支持,就不說缺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