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商場銷售服務案例,最好有事件所有描述,起因,經過結果。可以是糾紛。
拾金不昧引發的感恩消費
2012年5月30日,一位時尚女士進入「湯普葛羅」專櫃,試了很內多商品,但容並沒有購買,就起身離開了專櫃。就在顧客離開後不久,導購員劉春連發現顧客遺失了一把汽車鑰匙。
當劉春連終於找到那位時尚女士,歸還遺失物品之後,這位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丟東西的顧客一再表示感謝,為了表達自己這把價值三萬多元汽車鑰匙失而復得的謝意,顧客當即決定返回「湯普葛羅」專櫃購買商品。最終,一筆「意外」的銷售就這樣達成了。
評析:
拾金不昧,一直以來都是銅鑼灣員工的一種自覺行為。導購員劉春連正是通過這一高尚行為贏得了顧客的好感,獲得了銷售的回報。通過此案例可以小見大,只要全員繼續弘揚優良的傳統美德,我們相信,顧客將給予我們的肯定,絕不僅僅是銷售的回報。
2. 淘寶購物糾紛案件應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淘寶購物糾紛案件,一般可以由購物者所在地的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版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權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條 以信息網路方式訂立的買賣合同,通過信息網路交付標的的,以買受人住所地為合同履行地;通過其他方式交付標的的,收貨地為合同履行地。合同對履行地有約定的,從其約定。
3. 消費者權益保護案例
江西省南昌市東湖區法院近期受理一起原告毛源宏訴被告北京陽光山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因網上購物而引發的糾紛。二OO四年十月,家住江西省南昌市賢士湖住宅區54棟3單元601室的毛源宏在新浪「一拍網」注冊,並在網上拍下商品編號為5596482的二手筆記本電腦一台,價格為3350元,賣家為湖南省長沙市建設北路華天商城楓祥科技,聯系人是李鳳。十一月一日,毛源宏按照網上資料向楓祥科技的個人(財務人員楊永花)帳戶匯款3400元,但沒有收到電腦。此後,聯系人李鳳手機關機。經向湖南省長沙市工商管理局查詢,發現長沙市並無建設北路,也沒有華天商城,設在華天商城的楓祥科技更屬子虛烏有。
二00五年三月十六日毛源宏向南昌市東湖區法院提起訴訟,狀告新浪「一拍網」的所有人和經營者北京陽光山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3400元並承擔全部訴訟費用(含旅差費)。經東湖區法院審理後認為:新浪「一拍網」提供雙方買賣這一平台,負有對賣家起碼的審查義務。但「一拍網」向網民提供完全虛假的交易信息,而原告完全是基於對「一拍網」此知名網站的信任,與虛假的楓祥科技進行交易,造成的損失「一拍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經調解,被告表示願意賠償原告的損失,但要求原告協助配合公安機關偵破此案。網上購物引發的糾紛案件,目前在我院尚屬首例,隨著市場化程度不斷拓展,開展網上購物、網路經營活動大勢所趨。應如何維護廣大網民的合法權益,規范網路經營者的行為,是擺在我們執法者面前的一項新課題,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當今互聯網迅猛發展,傳統的交易方式也正在受到互聯網的沖擊,網上交費、網上證券買賣、網上購物等形式多樣的網上交易也正逐步走向我們的日常生活。網上交易是一種以互聯網為操作平台和數據傳輸媒介的交易方式。與傳統交易方式相比,網上交易具有速度快、信息豐富、操作便捷等優勢。中國的網上交易還處於「初級階段」, 網上交易的基礎還相當薄弱,在此背景下,這一新生事物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暴露了諸多問題:首先,中國網民存在網路購物恐懼症。阿里巴巴旗下中國第二大在線拍賣網站淘寶網(www.taobao.com)的總經理孫彤宇說:「中國人的確很想在網上購物,但很多人都害怕邁出第一步,他們有很多擔憂:在線支付安全嗎?我買的產品會不會有瑕疵甚至是假貨呢?」 現今,中國約9000萬的上網者中,僅10%的人通過互聯網購物,而相比之下,在美國該比例達到38%。分析師也曾指出,因為中國仍然以現金為主要支付手段,所以大約有四分之一的網上交易還是交易者們當面結清的,而僅有30%是通過網路來支付的。數據也顯示,中國有13億的人口,但信用卡發卡量卻不足200萬張。究其原因,中國人缺乏在網上購物的足夠信任。其次,郵遞系統難以信賴,配送方面存在諸多問題。
網上交易的出現與發展是時代的需要,它必將促使傳統相關業務的轉型,並對未來社會產生深遠影響。雖然 目前我國已相繼頒布了《商用密碼管理條例》、《計算機信息系統國際互聯網保密管理規定》、《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和《網上銀行業務管理暫行辦法》等法規規章,這些也為我國網上交易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和支持。但同時,隨著我國信息基礎建設的規范和完善,實施網上交易的條件已經逐漸成熟且發展潛力巨大,而相關法律支持與其發展規模的差距還很大。我國目前有關電子商務的立法也基本呈空白狀態,行業間的監管對於網上交易毫無力度且法律上對行規以難以認同,相關的法律規范和有效的市場信用體系極不完善,嚴重影響網上交易業務的發展,也為不法之徒提供了可乘之機,其中有相當多的法律問題是不容迴避且又亟需解決的。
第一,要約的撤銷問題。我國現行《合同法》規定:要約可以撤銷,除法律規定不可撤銷的情形外,但撤銷通知須在受要約人發出承諾通知之前到達。在網上交易中,因網路數據的傳輸速度極快,要約的發出與到達幾乎是同時的,並且接受方的計算機往往具有自動審單的判斷功能,可以及時作出承諾,所以要約方能夠撤銷要約的機會微乎其微。我認為,網路本身的特點就是快捷、短程,風險與利益並存,網上交易是抓住商機的最佳選擇,如果不願承擔風險,可以選擇傳統的交易方式。另外,發出要約時,網路一般會讓使用者再次確認要約內容是否正確,如果加以確認,可以視為放棄要約的撤銷權。
第二,電子簽章的問題。網路交易合同(或稱電子合同)是指在專用的或公開的網路環境里通過數據電文達成的非紙質的數字化的合同。電子合同可以通過電子商務網站達成,也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或電子數據交換來達成。從各國現有的實踐來看,傳統的合同仍主要依賴於當事人的簽字或蓋章,有關法律往往要求有當事人的親筆手簽或機構的蓋章。網上業務作為一項電子交易,具有無紙化的特點,這使其有別於傳統的合同交易形式,此時,作為合同成立標志的簽章問題則遇到了挑戰。倘若合同的成立還需簽章,則使電子交易的優勢無法體現。
第三,交易證據的收集問題。我國法律尚未明確規定數據電文證據的法律地位及其認定的具體要求。電子交易的無紙化使得糾紛發生時,證據的收集甚為困難。目前,學術界針對數據電文到底歸入何類證據有兩種觀點:一為視聽資料;一為書證。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66條規定,視聽資料應與其它證據結合方能確定其證據力。所以,如果將電子證據歸入視聽資料一類,其證明效力就將大打折扣。而《合同法》第11條規定:「書面形式是指合同書、信件及數據電文(包括電報、電傳、傳真、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這表明,《合同法》已經把數據電文視為書面資料,筆者贊成將數據電文歸入書證類證據中。
第四,事故、故障造成損失時當事者的責任承擔問題。網上交易業務的正常開展對服務系統的依賴性極強,網路系統的事故和障礙所引發的民法律責任是銀行和客戶極為關注的問題。我國法律對此問題尚未規范,筆者認為:病毒入侵、「黑客」襲擊網路系統等網路犯罪不應納入不可抗力事件,因為網上交易的安全系統是保障網上服務安全性、可靠性的重要技術系統,如果該系統出現故障或被破譯,以致給客戶造成經濟損害,該安全系統的提供者將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第五,網路服務系統所有者、經營者是否為當事者承擔法律責任的問題。筆者認為網路服務系統在提供在線平台服務中,負有謹慎注意之義務,對買賣雙方負有審查職責,買賣雙方也是基於對網路服務系統的充分信任才促成了交易行為。一旦網路服務系統提供虛假的交易信息必然會給當事者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應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由網路服務系統的所有者、經營者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同時作為當事者也有義務協助網路服務系統所有者、經營者行使追償權,這樣也減少了不法分子的可乘之機。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誠信體系的建立,網上交易將有著廣闊前景。目前中國正逐步開放快遞市場,中國郵政很快將面臨來自諸如敦豪速遞公司(DHL),聯合包裹服務(UPS)及其聯邦快遞(FedEx)的競爭,市場環境將逐步改善。中國的某些網站也在嘗試新的配送機制,比如,組建由年輕人構成的自行車配送隊伍,這些配送員會負責收取用戶的付款,充分利用中國勞動力資源豐富的特點,為網上交易展示光明前途。
摘自豆丁網。
4. 買賣合同的糾紛案例
案例介紹:原告起訴稱,其與被告分別於2007年1月25日、3月7日、5月3日和9月25日簽訂了《全乾式單芯電纜戶外終端及接地箱物資購銷合同》、《110KV氧化鋅避雷器采購合同》、《電纜附件試驗合同》、《全乾式單芯電纜戶外終端物資購銷合同》、《110電纜固定夾購銷合同》,約定被告向原告采購變電電力設備元件的相關權利義務。合同簽訂後原告依約供給被告總價1292300元的變電電力設備元件,被告僅支付了919710元,剩餘372590元未付。後經原告分別於2008年1月、2009年5月30日和2009年8月13日委託律師郵寄《律師崔款函》崔收,被告才又支付了部分欠款。到2009年12月30日止,原被告雙方一致確定的欠款為229965元。同日被告向原告出具《還款計劃》一份,承諾從2010年1至11月每月支付原告19000元,第12個月支付20965元,所有欠款保證在2011年1月1日前全部還清,如到期未還清全部欠款,將承擔由此帶來的違約責任。《還款計劃》出具後,被告至原告起訴時均沒有向原告支付一分欠款。2010年1至7月份已構成根本違約,8至12月份已構成預期違約,理應按照《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全面承擔違約責任。故訴至法院,請求判令被告向原告支付剩餘貨款229965元及延期支付利息20000元並承擔律師費20000元,合計:269965元。被告在答辯期內未提交答辯。案件審理過程中,經調解達成協議:由被告於2010年12月15日前給付原告229965元並承擔全部訴訟費,該調解協議已履行完畢。
5. 請問誰有網路購物糾紛的案例,最好涉及物流配送的,近幾年的。。。謝謝。。。。
《中國消費者報》的網站,《以案說法》欄目。
《中國工商報》網站,站內搜索一下。
中消協官方網站,站內搜索一下。
這三個是比較權威的。
6. 求兩個采購糾紛案例
6月3日,江蘇省常熟市人民法院一審宣判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認定當事雙方買賣合同未成立,駁回了原告的訴訟請求。
2006年11月,諾華制葯科技有限公司向仲量聯行測量師事務所(上海)有限公司借調布米高8個月幫助完成其在常熟的建設項目設計。為了采購傢具,布米高分別聯系了奧美、世科譽、勵志三家供貨商,評估後確認將合同授予勵志公司。2007年11月28日,世科譽公司將諾華制葯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稱原告按被告要求生產的傢具至今滯留在上海的倉庫無法處理,要求判令被告支付貨款並接收相應的辦公傢具,賠償其倉儲費損失、拖欠貨款利息損失等。
法院審理認為,本案雙方書面訂立的「報價摘要」系需要在數量、質量等買賣合同基本內容上進行調整的書面文件,內容不具有確定性,不足以構成合同關系,屬雙方間訂立合同的意向。而原告主張的雙方通過口頭和電子郵件形式訂立的買賣實驗室部分傢具的主張,由於原告為此提供的證據不足以反映雙方形成的內容確定且達到買賣合同基本條款要求的一致意思表示,且涉及布米高的電子郵件的相關證據的客觀性也無必要的其他證據相印證,故原告主張原、被告間已訂立買賣合同依據不足。據此,法院判決駁回了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近日,因變更采購方式引發了合同糾紛。上海太陽膜結構有限公司對北京市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和華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提起訴訟,要求二被告連帶賠償因締約過失給原告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8萬余元。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受理了此案。
原告上海太陽膜結構有限公司訴稱,2007年6月8日,首都公路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決定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對「首都機場南線收費站收費大棚索膜結構工程施工」項目進行采購。采購總金額為1300萬元人民幣。采購人及其委託代理人發出投標供應商資格預審公告後,原告順利通過資格預審,應邀參加投標,並且按照第一被告發出的投標邀請書的指示,以1000元的價格向第二被告購買了招標采購項目的招標文件。招標文件寫明,投標文件遞交的截止日期是2007年7月14日10時,采購人將於同一時間舉行公開招標的開標儀式。
原告為競標,先後聘請了數位國外工程技術方面的專家和國內膜結構方面的資深人士對招標的采購項目進行論證。但是,2007年7月23日原告收到了被告發出的競爭性談判采購方式的邀請函,內容是:截至招標文件規定的提交時間,僅有兩家投標供應商提交了投標文件,造成本次公開招標項目流標,經協商,將公開招標的項目改為競爭性談判的采購方式。原告認為,被告方在招投標過程中的做法嚴重違反了法定招投標程序,觸犯了《政府采購法》的強制性規定,違反了公平、公正、誠實、信用的招投標原則,嚴重侵害的原告方的利益,給原告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被告庭前答辯認為,最終確定競爭性談判的采購方式是因為供應商不足引起流標而導致的,而且采購人不屬於《政府采購法》所規定的主體范圍,不能適用《政府采購法》的相關規定。原告未能在規定的時間里參加競爭性談判,被告方最終選定了另一公司作為供應商,沒有違反任何法定程序,無須承擔賠償責任。
摘自人民法院網
7. 商品銷售糾紛案例
除非顯失公平、欺詐,否則買賣合同已完成。你們可以協商解決
8. 消費者權益保護案例的目錄
消費者權利
1.農民購買了劣質化肥能夠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要求保護嗎?
案例1 張某等農民訴某縣復合肥廠銷售劣質化肥案
2.自動扶梯絞傷幼童,能否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案例2 張某訴商場自動扶梯絞傷幼童案
3.能否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處理醫患糾紛?
案例3 陳某訴長沙市中心醫院分院銷售違規製作的
4.道路交通事故賠償可否選擇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案例4 昊昊及其父訴廣洲新穗巴士公司交通事故人身損害陪償案
5.受贈者防震有消費者的權利嗎?
案例5 吳某訴某商場空調質量不合格退貨糾紛案
6.美容化妝品致人損害,商家侵犯了消費者的什麼權利?
案例6 李某與某祛斑霜生產商產品質量糾紛案
7.醫院未告知患方醫療費用的明細項目侵犯了患方的什麼權利?
案例7 李某訴長興縣人民醫院侵害知情權案
8.開發商強賣面積漲水房,消費者應該怎麼力?
案例8 李小姐楊先生與某投資中心有限公司購房銷售合同糾紛案
9.消費者有必人接受聯運公司自己制定的行規嗎?
案例9 張某與某聯運公司的貨運糾紛案
10.老人在超市摔成截癱,超市是否應當承擔責任?
案例10 海南一老人訴超市設施不案全致其摔成截癱案
11.產品質量不合格致人損害,消費者有權向銷售者索賠嗎?
案例11 楊某訴某日雜商店銷售質量不合格產品造成其人身傷害案
經營者義務
12.經營者未按紅定履行義務,應當承擔什麼責任?
案例12 打工者與長途客車公司糾紛案
13.消費者如何應對壟斷集團損害消費者的行為?
案例13 張某與某航空公司的機票糾紛案
案例14 朱某與國際航空公司的托運行李丟失糾紛案
14.商家「假一賠十」垢承諾有效嗎?
案例15 夏某訴某商行銷售假冒手機案
15.公共汽車上被狗咬了誰負責?
案例16 張某與某公交公司的人身傷害糾紛案
16.客人摔傷,酒店應承擔侵權責任還是諱約責任?
案例17 嚴某訴某酒店設施不當致其受傷案
17.餐具爆炸傷害消費者,餐館有責任嗎?
案例18 賈某訴某餐廳餐具爆炸致其人身傷害案
18.在招待所游泳池內游泳溺水身亡,招待所應按其過錯承擔賠償責任嗎?
案例19 董某等訴某招待所損害賠償案
19.熱水器奪兩命,消費者如何求償?
案例20 徐厚望、徐虹訴丁紹華銷售不合格熱水器致人死亡案
20.旅客錢包被盜,承運人有無責任?
案例21 孫某訴某公交公司要求賠償其被盜財產案
21.公共汽車發生交通事故致使乘客傷殘,公共汽車公司需要承擔什麼責任?
案例22 董某訴祝某、四公司發生交通事故致其人身傷害賠償案
22.產品功能與產品說明書不符,消費者應當怎麼辦?
案例23 林某訴某商場銷售產品功能與產品說明書不符的商品案
23.賣「水貨」也是欺詐嗎?
案例24 古某訴「甲通訊」門市銷售「水貨」手機構成欺詐案
24.不合格電暖器引起火災由誰負責?
案例15 歐某與某市無線電廠就不合格電暖氣導致財產損失糾紛案
25.消費者購物沒有索取發票會怎麼樣?
案例26 王某夫婦與某商場退貨糾紛案
案例27 張某購貨未索取發票喪失受保護權利案
26.變質食品的生產廠家在離消費者遙遠的地方怎麼辦?
案例28 趙某訴副食商場賠償銷售變質食品案
27.散熱器漏水淹住戶,造成財產損失可否要求賠償?
案例29 林某訴某能源設備廠銷售的散熱器造成其財產損失案
28.新產品缺部件,經營者應否履行三包義務?
案例30 康某與某商場新產品缺部件糾紛案
29.格式合同、店堂告示可以免除經營者的責任嗎?
案例31 劉某訴某百貨商場欺詐要求解除合同案
案例32 王某訴富斯特滑道公司人身損害賠償案
案例33 余某訴某商場退換大衣賠償損失案
案例34 向某訴某書店侵害名譽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案
案例35 章某夫婦與某旅行社服務糾紛案
案例36 李某與運營商因電話儲值卡過期余額作廢發生糾紛案
30.快遞公司有權變更法定訴訟時效嗎?
案例37 法定訴訟時效快遞公司無權變更
違返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法律責任
31.郵遞員馬虎使電報延遲送達,消費者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嗎?
案例38 孫某與某郵電局電報延遲送達精神損害賠償糾紛案
9. 淘寶購物網路糾紛案請律師要多少錢
律師費用和律師協商解決,參考如下
北京市律師訴訟代理服務收費政府指導價版標准(試行)
二、民事權訴訟案件收費標准
(一)民事訴訟案件按審判階段確定收費標准。
1、計件收費標准。
每件收費3000—10000元。
2、按標的額比例收費標准。
10萬元以下(含10萬元),10%(最低收費3000元);
10萬元至100萬元(含100萬元),6%;
100萬元至1000萬元(含1000萬元),4%;
1000萬元以上,2%。
按當事人爭議標的額差額累進計費。
3、上述收費標准下浮不限。
(二)實行風險代理收費,最高收費金額不得高於與委託人約定的財產利益的30%。
(三)再審、申訴案件分別按照一個審判階段確定的收費方式和收費標准收取律師服務費。
(四)一個律師事務所代理一個案件的多個階段,自第二階段起酌減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