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為什麼共有物分割糾紛案法院要凍結我的銀行帳戶
為什麼共有六分割糾紛案?法院要凍結我的銀行賬戶,因為你的銀行賬戶裡面的資金也屬於共有物,所以需要凍結
⑵ 撫恤金的分配法律規定
(一)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和計發辦法,按照民政部、人事部、財政部《關於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及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發放辦法的通知》(民發[2007]64號)的規定執行。
(二)按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人事部、民政部、財政部《關於事業單位民間非營利組織工作人員工傷有關問題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36號)的規定,參加統籌地區工傷保險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屬於因公死亡的,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准按當地工傷保險規定執行。
(三)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屬於病故的,一次性撫恤待遇仍按當地規定執行。
(四)除上述情形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離退休人員死亡一次性撫恤金標准,從2004年10月1日起調整為:因公犧牲為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病故為本人生前20個月基本工資或基本離退休費。烈士的撫恤待遇,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2)共有物分割糾紛撫恤金擴展閱讀:
死亡撫恤金具有對死者近親屬精神與物質雙重補償之價值。親疏關系以及相互照顧程度決定著死者的離去對該親屬精神方面造成的影響,而該親屬的自主生活能力、收入狀況及死者生前對其的幫助程度則決定了死者的離去對該親屬物質方面造成的影響。
分配撫恤金時應綜合考慮上述方面,以期更好地體現死亡撫恤金精神性撫慰與物質性補償的雙重價值。
⑶ 起訴要求分割撫恤金應該適用什麼案由
是定共有糾紛。理由是該案中,死亡賠償金的數額明確,但對於死亡賠償金分割的主體及份額並未明確,應經過庭審進一步確認,在分割前,應屬共同共有。
所謂共同共有是指兩個以上的人,對全部共有財產不分份額地享有平等的所有權。共同共有的特徵為:是以共有關系為存在前提;是不分份額的共有;在共有關系消滅前,共有人不得劃分各自對所有權或共有物的份額,共有人對共有物共同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
是基於之前的家庭關系而對該筆賠償金共同享有權利,在未經法院審理明確前,各共有人各自享有的份額處於不確定狀態,故不能簡單參照《繼承法》規定,將死亡賠償金進行平均分配。
因此以共有糾紛作為立案案由較為妥當。至於死亡賠償金如何分割,需結合共有人與死者生前生活的親疏程度及所盡的撫養義務等進行綜合考慮。
(3)共有物分割糾紛撫恤金擴展閱讀:
撫恤金主要分類:
我國撫恤金主要有兩種:
一為傷殘撫恤金,發放對象為革命傷殘軍人、因公致殘的職工等;工人、職員因工負傷被確定為殘廢時,完全喪失勞動力不能工作退職後,飲食起居需人扶助者,發給因工殘廢撫恤費,至死亡時止。
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不能工作退職後,飲食起居不需人扶助者,發給因工殘廢撫恤費,至恢復勞動力或死亡時止。
二為死亡撫恤金,發放對象是革命烈士、因公犧牲人的家屬。公民依法獲得政府發給的撫恤金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工人、職員因工死亡時,按其供養的直系親屬人數,每月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至受供養人失去受供養的條件為止。
此外,我國還規定有革命傷殘軍人撫恤費,革命軍人犧牲、病故撫恤費,國家工作人員傷亡、病故撫恤金等。
⑷ 共同享有房產分割和撫恤金分割能一案解決嗎
你好,房產分割一般是由於房產屬於夫妻共同財產,那麼按照評分的原則進行分割,但是輔具進撫恤金一般是個人的財產,不能進行分割。
⑸ 對老人生不養死不葬的子女老人身後撫恤金可按物權法共有物分割嗎
撫恤金無須分配!
撫恤金不是遺產。組織發給撫恤金時當事者已死亡,已沒有了法定行為能力,所以撫恤金是組織發給死者家屬的,不能列入死者遺產中進行分配。樓主所舉此例中死者家屬中與死者生前共同生活的只有「繼母」一人,顯然撫恤金應該由其一人全額領取而無須再行分配。
⑹ 最高院關於工傷死亡賠償金的分割有什麼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還沒有就工傷死亡賠償金的分割問題,作出明確的法律規定和具體操作性釋解,可以查證的是最高法只作出了兩個關於死亡賠償金的定性與如何分配的復函。但人民法院受理這類案件時一般歸類於「共有物分割糾紛」的案由。
死亡賠償金不是遺產,不能作為遺產來繼承。但在司法實踐中,一般是參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人范圍進行分配。原則是,首先將屬於用於喪葬費等實際支出的費用扣除,再扣除應當屬於供養親屬的個人應享有的撫養費部分,剩餘的死亡賠償金部分就參照《繼承法》關於法定繼承的規定進行分割。
死者父母、妻子、子女同為第一順位繼承人,應享有同等的份額,如死者父母生活有特殊困難的缺乏勞動能力的話,再分配上應適當考慮,對於未成年子女、生活有困難的殘疾人、喪失勞動能力的人、與被繼承人共同居住生活的人要予以照顧。
法律只是調整各方利益的規范,更重要的是當事人應當本著互諒互讓、和睦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分割問題。
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死亡賠償金如何分配的兩個復函》
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空難死亡賠償金能否作為遺產處理的復函
(2004)民一他字第26號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
你院粵高法民一請字(2004)1號《關於死亡賠償金能否作為遺產處理的請示》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空難死亡賠償金是基於死者死亡對死者近親屬所支付的賠償。獲得空難死亡賠償金的權利人是死者近親屬,而非死者。故空難死亡賠償金不宜認定為遺產。
以上意見,供參考。
二OO五年三月二十二日
2、最高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關於如何處理石曉麗等5人請求賠償一案的批復
(法賠復〔1996〕2號1996-10-28)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
你院《關於如何處理石曉麗等5人請求賠償案件的請示報告》收悉。經研究答復如下:
根據《國家賠償法》第六條第二款的規定,石曉麗等5位賠償請求人都享有申請國家賠償的權利,各自都應獲得一部分賠償金。賠償金不應按份額平均分割,考慮到受害人崔洪福及其妻已與父母分家,子女尚小等因素,在作出賠償決定時,應適當照顧未成年人的利益,並應就賠償請求人各自獲得的賠償金額直接作出決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⑺ 最高人民法院網共有物分割糾紛案中被告死亡如何處理
(一) 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訴訟的;
(二) 一方當事人喪失訴訟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
(三) 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
(四) 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訴訟的;
(五) 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六) 其他應當中止訴訟的情形。
中止訴訟的原因消除後,恢復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