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判斷外觀專利侵權
如何判斷外觀專利侵權?外觀專利侵權的條件 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比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產品更具有日常生活性的商品,對於其中某些相近似產品的細微差別,普通消費者往往會忽略掉,而專業人員則很容易分辨出來。那麼如何判斷外觀專利侵權呢?我們來講解下關於外觀專利侵權判定指南。如何判斷外觀專利侵權?如何判斷外觀專利侵權?在判斷被控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時,如果從專業人員的角度出發,對權利人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進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應當以普通消費者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標准,不應當以該外觀設計專利所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標准。對於類別相同或者相近似的產品,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不致混淆,則不構成侵權,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仍不免混淆,則構成侵權。以普通消費者為侵權判定的主體,並不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審理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時去追求真正的消費者的意見,而是要求審判人員在判斷時,將所處的位置放在普通消費者的水平線上,去認識、感知比對對象的異同。比對方法一:肉眼觀察判斷被控侵權產品是否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近似,應該根據普通消費者用肉眼進行觀察時是否會產生混淆來判斷,對視覺觀察不到的部分,不能藉助儀器或化學手段進行分析比較。觀察時應以產品易見部位的異同作為判斷的依據。比對方法二:直接對比在具體判斷時,首先應當把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分別擺放,觀察時在時間和空間上均要有一定的間隔 .這種隔離觀察的方法可以讓審判人員對兩種產品產生直觀的感覺即第一印象。其次,再將兩種產品擺放在一起,由審判人員對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直接對比分析,以描述二者的異同,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最終得出二者是否相同或相近似的結論。比對方法三:整體觀察,綜合判斷對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的主要構成和創新點進行綜合判斷。對比方法,類似商標近似判斷方法,目前較為認同的做法是將要部作為比較的重點,看被控侵權產品是否抄襲、模仿了權利人的獨創部分。
2. 外觀專利侵權怎麼認定
外觀專利侵權怎麼認定?專利,最大的優勢在於它的獨特性,外觀也具有專利,那麼外觀專利侵權怎麼認定?外觀專利侵權外觀專利侵權怎麼認定?在實踐中,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的判定一般採取以下三個步驟:1、確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根據《專利法》第56條第二款之規定,其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2、確定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侵權產品是否屬於相同或者類似產品。通常是以產品的功能、用途作為標准,同時參考國際外觀設計分類表(即洛迦諾條約)有關商品的分類。如果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在功能、用途上是相同的,就可以確定二者是相同或者類似商品。如果二者在功能、用途上不相同,可以認定二者既不是相同商品,也不是類似商品,從而認定專利侵權不成立。3、將外觀設計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進行對比即以普通消費者的眼光,對被授予專利的外觀設計與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要部觀察,整體判斷。經過對比,可能出現以下三種結果:(1)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專利外觀設計完全相同,就認定前者落入了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侵權成立;(2)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在要部上與專利外觀設計基本相同,整體上屬於近似,將可能根據等同原則,也認定專利侵權成立;(3)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專利外觀設計在整體上既不相同,也不近似,就認定被控侵權產品沒有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侵權不成立。外觀專利侵權怎麼認定?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3. 有沒有外觀專利因為材質不同顏色不同被判不侵權的案例嗎
外觀設計專利侵來權判定遵循的自是整體觀察判斷的原則,所以你說的你們的產品和專利產品整體外觀有些類似,但是每個視圖都有很多的不同點,這種情形中,這些不同點能否構成法律意義上的不同,則要結合具體的產品和專利來判斷。你作為被控侵權一方,你的描述裡面肯定有很多主觀成分,所以不能只聽你的描述,還要看實物。另外顏色材質不同能否構成專利法上不同,要看他的專利設計方案有沒有要求保護色彩,如果要求保護色彩了,色彩不同才會構成法律上的不同。至於材質,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會構成不同。
4. 外觀專利侵權了嗎
是的吧!
構成專利侵權行為的要件包括兩個方面:形式條件和實質條件。其中,形式要件主要有:1)實施行為所涉及的是一項有效的中國專利;2)實施行為必須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或者授權的;3)實施行為必須是以生產經營為目的。對於行為人是否具有主觀故意並不是形式要件。
5. 外觀專利侵權
存在訴訟主體錯誤,直接去應訴,自辯就行了。辯護理由:你只是代回理商,且沒有相答關廠家就代理產品有可能存在侵權的風險告知,且在沒有收益的情況下就被法院通知停止銷售(網站產品銷售屬於第三方平台統計,可以作為收益的證明),你不是專利的侵權人,不需要承擔侵權責任,侵權人應該是生產廠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七十條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6. 我有了外觀專利我就不侵權了嗎
對於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而言,很讓人感覺悲催的是:你的一件產品可能會同時侵犯很多個並存有效的專利,即便你自己擁有專利也於事無補。有時真只有躺槍的份兒。但是,如果你擁有你產品的外觀專利,那麼確實可能保證你不會再有外觀侵權風險,倘若你這件專利確實是經得起挑戰的有效專利。外觀專利與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有本質區別。巧妙利用外觀的特點,你可以有效地排除外觀侵權風險。如果不想摳法理,可直接跳讀結尾的總結部分。 不錯,你可能已經猜到了,同一件產品應當是不能同時侵犯兩件外觀專利的,至少在當今中國尚不保護局部外觀的制度之下,並且暫且不考慮色彩,理當如此。因為如果你的一件產品被控侵犯多件外觀專利的話,盡可以先讓這些專利權相互PK,結果通常是只剩下一件有效專利。理想情況下,其他的均會因為無新穎性或重復授權而被無效掉。無效證據就是最終碩果僅存的這件專利。當然可能很不幸的是,你的產品可能被證明侵犯這件外觀專利的專利權。可如果這件專利在你名下,你不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當然還存在一種大不幸的在法理上可能有爭議的罕有例外:即你產品的外觀與分別獲得專利權的兩件外觀均不相同,但相似;從而可能同時侵犯這兩件外觀專利,而這兩件外觀專利又沒有相似到可以以一件無效掉另一件的程度。難免讓人有點暈,不過這屬於極小概率事件,在法理和認定上也會存在爭議。這些可以先不管,因為以下的建議也已經盡量把這種罕見的大不幸考慮在內了。 其實你已經知道了:第一時間為你的產品申請一件外觀專利,記得要保護色彩,而且應當是為你的產品申請一樣的而不是相似的外觀,否則可能不嚴密。如果你做了該做的功課,你的外觀專利應當是經得起考驗的有效外觀,主要指沒有在先的相同或很近似的外觀申請。這種情況下,恭喜你,你的產品基本上不會有外觀侵權風險了。 如果不走運,已經有在先專利權了,只要你的產品外觀與他人的在先外觀不一樣,僅是多少有些近似,你自己的外觀盡管申請在後,但還是有發揮作用的空間的。盡管你自己的外觀專利依照法律不能成為不侵權抗辯的理由,但如果你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對你的外觀專利做一個專利權評價報告,而且評價報告對你的外觀的穩定性給出了積極結論,則你可以推定:國家知識產權局認為你的外觀專利,也就是你的產品的外觀,與那件在先外觀是不近似的。這個推定能夠在法庭上對你的不侵權抗辯給予最有份量的支撐。如果專利權評價報告的結論對你不利,你就不要向別人提這件事了,更別在法庭上把報告拿出來。
7. 如何判定外觀設計專利是否被侵權
對於專利來說,所有可以進行工業復制的產品都可以申請外觀設計專利。回判定外觀設計專利答是否被侵權,主要是從產品的整體造型、圖案和色彩三個方面來判斷。
1、形狀,指的是產品的立體幾何形狀,例如,杯子的形狀是中空圓柱體。
2、圖案,指的是產品的表面上附著的圖形或圖像。例如,杯子上畫著一朵蓮花,這朵蓮花即是產品的圖案。
3、色彩,指的就是產品的顏色,但一般來說,除非在申請時指定顏色,否則任何顏色的產品都在保護范圍內。因此,一般來說,不用考慮這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