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佔有物返還請求權如何行使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二百四十一條 基於合同關系等產生的佔有,有關不動產或者動產的使用、收益、違約責任等,按照合同約定;合同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依照有關法律規定。
第二百四十二條 佔有人因使用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致使該不動產或者動產受到損害的,惡意佔有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百四十三條 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佔有人佔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及其孳息,但應當支付善意佔有人因維護該不動產或者動產支出的必要費用。
第二百四十四條 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毀損、滅失,該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請求賠償的,佔有人應當將因毀損、滅失取得的保險金、賠償金或者補償金等返還給權利人;權利人的損害未得到足夠彌補的,惡意佔有人還應當賠償損失。
第二百四十五條 佔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被侵佔的,佔有人有權請求返還原物;對妨害佔有的行為,佔有人有權請求排除妨害或者消除危險;因侵佔或者妨害造成損害的,佔有人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佔有人返還原物的請求權,自侵佔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未行使的,該請求權消
可以協商,調解,訴訟(必須證據充分)
B. 什麼是佔有物返還糾紛
佔有物返還糾紛是指因佔有物被他人非法侵佔,佔有物請求返還的糾紛。佔有物被他人非法侵佔的,佔有之事實狀態將受到破壞,因此,法律賦予佔有人以保護其佔有為目的的返還佔有物的
請求權
,即
佔有物返還請求權
。
C. 有人侵佔我的房子,想要回,起訴書怎麼寫
民事起訴書
原告: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工作單位、職務、電話、家庭住址、郵政編碼。
被告:姓名、性別、年齡、民族、工作單位、職務、電話、家庭住址、郵政編碼。
案由:佔有物返還糾紛
訴訟請求:
1. 判令被告一於判決生效後7日內搬出 路 號房屋,結束侵佔行為。
2. 涉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事實與理由:
此致
×××人民法院
原告(本人簽字)
日期:
D. 法院判定返還原物的基本法律依據
處理返還原物糾紛的法律依據主要是《物權法》第34條的規定:
無權佔有不動產或者動產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物權法》依佔有的狀態,將佔有分為有權佔有和無權佔有。這種劃分是按照佔有是否有本權劃分的。
所謂本權,是指基於法律上的原因,可以對物進行佔有的權力。本權可以是物權(所有權),也可以是債權(租賃權)。有權佔有即指有本權的佔有;無權佔有是指無本權的佔有。無權佔有以「無權」的起始時間為判斷標准,可分為初始無權佔有和有權佔有變為無權佔有兩種情況。
明確無權佔有的法律意義在於,無權佔有是對本權人失去佔有之物的佔有,無權佔有人在本權人請求返還原物時,有返還的義務,並以原物本來的狀態予以返還為原則。而且,基於本權的返還原物請求權,主要是指所有人的返還原物請求權,用益物權人和擔保物權人的返還原物請求權是所有人返還原物請求權的派生;佔有人的返還原物請求權則屬於所有人返還原物請求權的進一步擴張適用。
拓展資料:
依據法律,就是要求行政機關在行使權力時,必須嚴格依照法律規定的許可權和程序進行,不得與法律相違背。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這里所依據的法律,既包括實體法,也包括程序法。
也就是說,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既要符合法律、法規、規章關於實施機關、實施條件、幅度等實體內容的規定,做到實體合法,又要符合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程序,遵循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具體步驟、方式、時間和順序,做到程序合法。
E. 民法中的佔有返還請求權和返還原物請求權
權返還請求權與佔有物返還請求權都有保護物權的功能。但兩者並不是同一性質的請求權,物權返還請求權是所有人以及其他物權人依法享有的要求無權佔有其物或侵奪其物的人返還該物的請求權。
基於物權的絕對性、支配性、排他性而衍生出來的一種請求權,起作用主要是使物權效力得到維護。佔有物返還請求權是佔有人於其佔有物被侵奪時,可以請求返還其佔有物。佔有保護請求權基於佔有事實,如租用、借用等事實,其作用僅僅在於恢復佔有人對物的佔有,維護社會穩定的秩序,並不涉及佔有物的權利歸屬問題。
其主要區別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物權返還請求權,旨在保護所有權,以所有權人為請求權主體,而佔有物返還請求權旨在保護佔有,以佔有人為請求權主體。
二、物權返還請求權以無權佔有為要件,而佔有物返還請求權以佔有物被侵奪為要件。
三、物權返還請求權,於訴訟上行使時,原則上以一般訴訟程序為之,而佔有物返還請求權之保護貴在迅速,其程序力求簡便,故其大都適用簡易程序。
四、因物權返還請求權屬於終局、確定性保護的請求權,主張此項請求權通常較佔有物返還請求權更為有力,但佔有物返還請求權與所有人之物上請求權的目的與效力不同。就舉證責任而言,主張佔有物返還保護請求權較為有利。
五、物權返還請求權原則上不適用消滅時效(包括訴訟時效),或適用長期消滅時效,佔有保護請求權不僅適用消滅時效,而且適用短期消滅時效,通常為一年。
F. 侵佔財產要求返還什麼案由
侵佔財產要求返還的,應定案由為返還原物糾紛。但是如果原物已經損壞而要求賠償的,則案由應該定為財產損害賠償糾紛。
非法侵佔他人財產的,根據物權法的規定,在民事上有返還原物的法律義務,所以,如果是要求侵佔人返還原物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規定,案由應該定為返還原物糾紛。
《刑法》
第二百七十條【侵佔罪】將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退還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將他人的遺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佔為己有,數額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本條罪,告訴的才處理。
(6)佔有物返還糾紛訴狀擴展閱讀:
必須是將他人的財物非法佔為己有,拒不交還的行為。
所謂占為己有,是指應當將他人交為自己保管的財物、遺忘物或者埋藏物當成自己的財物,以所有人自居,擅自加以處分、使用和收益。有的是將財物出售、贈與他人,有的是出租、消費、充抵債務、設定抵押加以使用,但不能包括故意毀壞這種處分。
具有後者這種行為,應以故意毀壞財物罪治罪科刑。所謂拒不交還,是指依法、依約而當將他人的財物退回而拒不退回,如財物所有人明確提出交還並舉有證據證明屬及所有,行為人仍視而不見,明確表示不予舊還;
或者雖然表示歸還,但事後又擅自處分致使實際無法交還;或者採用諸如謊稱財物被盜、丟失等欺騙手段而拒不歸還;或者攜帶財物逃離他鄉而拒不歸還;或者已經非法處分而拒不追回或者賠償的等等,
當然,行為人如果最終還是交出或者退還了財物,或者是在他人明確提出主張交還前處理了財物事後已作了或答應賠償的,甚至是在他人提出主張後還擅自處分財物但又作了賠償的,等等,就不應以本罪論處。
G. 關於房子被他人侵佔的起訴狀怎麼寫
起訴狀應當記明下列事項:
(一)原告的姓名、性別、年齡、民族、職業、工作內單位、住所、聯系方式,容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聯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別、工作單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等信息;
(三)訴訟請求和所根據的事實與理由;
(四)證據和證據來源,證人姓名和住所。
民事起訴狀
原告×××(單位寫明名稱、住所地、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姓名職務;自然人寫明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職業、服務處所、住所地、居住地、公民身份號)。聯系電話×××
被告×××(寫法同上)
請求事項
1.判令被告×××;
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事實與理由
×××(扼要寫明時間、地點、當事人、案情經過、結果、主張的理由及法律依據)
此致
×××人民法院
具狀人:×××
××××年××月××日
附:1.本狀副本×份;
2.書證××份;
3.證人姓名和住址。
H. 返還原物財產侵權起訴狀的問題是什麼
返還原物糾紛 原物無法返還的賠償相應的經濟損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版
第十五權條 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
(六)賠償損失;
第二十條
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I. 返還原物糾紛案由與佔有物返還糾紛案由分別在什麼情形下適用
兩者的區抄別在於,返還原物請求權的主體是原來的物的所有權人,而佔有物返還請求權主體是物的合法佔有人,比如租賃權人、典權人等。兩者都是針對物的請求權,請求方式等相同,但不同在於保護的權利主體不同。一個是保護物的所有權,第二是保護物的佔有權,是新的物權法所規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