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侵權的公平責任原則適用情形有哪些
1、一方有過錯,則適用過錯責任原則。法律沒有特別規定的,原則上適用過錯專責任。屬2、雙方均無過錯,為保護受害人,某些特殊侵權行為法律規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比如狗咬人等。3、雙方均無過錯,法律又沒有規定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的,則適用公平責任原則。這其實是法官自由裁量權的體現。
B. 公平責任原則可否作為侵權責任法的歸責原則
侵權一般適用過錯和無過錯責任,公平責任作為原則,只有在具體規則不好用的情況下才會用到
C. 侵權責任公平原則如何適用
公平責任是一項適用彈性較大的規則,也是對我國侵權責任法歸責原專則體系的有力補充,它屬既能有效地保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又能及時地解決侵權損害賠償糾紛,防止事態擴大和矛盾激化。公平責任的適用,賦予了法官一定的自由裁量權,使得他們可以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地作出評判,充分體現了司法實踐中所貫徹的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但哪些侵權案件可以適用公平責任,法律並無明文規定,
D. 一般侵權行為的歸責原則是什麼原則
侵權行為,是指侵犯他人的人身財產或知識產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違法行為。侵權行為發生後,在侵害人與受害人之間就產生了特定的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受害人有權要求侵權人賠償損失。
行為人由於過錯侵害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依法應承擔民事責任的不法行為,以及依照法律特殊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其他侵害行為。
「一般認為,侵權行為首先是一種民事過錯行為,也就是說,侵權行為破壞了法律規定的某種責任——這種責任是在法律上嚴格規定不許被破壞;侵權行為同時又是對他人造成了傷害的行為,而加害人必須對被傷害人做出賠償。」
分析以上學說,可看出對侵權行為概念的研究存在著三個問題:
1、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標准對侵權行為概念進行界定。一是從行為本身的性質出發,得出侵權行為是違法行為或過錯責任行為;二是從行為所侵害的客體出發,得出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三是從行為侵害民事權利的後果出發,得出侵權行為是一種承擔賠償責任的行為。由於缺乏一個共同標准,因此,學界對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分歧極大:
(1)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
(2)侵權行為是行為人基於過錯而實施的非法行為,在特定情況下,行為人沒有過錯的行為也可以構成侵權行為;
(3)侵權行為是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也有兩個要件的:
(1)侵權行為是侵害他人財產權和人身權的行為;
(2)侵權行為是承擔民事責任的依據。
侵權行為是一種能夠引起民事法律後果的行為,這種法律後果就是侵害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E. 《侵權責任法》 侵害行為的認定原則有三條是什麼
過錯責任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以及公平責任原則。過錯責任原則是指,當事人的主觀錯版誤是構成侵權權行為的必備條件的歸責原則。無過錯責任原則是指,當事人實施了加害行為,雖然其主觀上無過錯,但根據法律規定仍應承認責任的歸責原則。公平責任原則,是指損害雙方的當事人對於損害結果的發生都沒有過錯,但如果受害人的損失得不到補償又顯失公平的情況下,由人民法院根據具體情況和公平的觀念,要求當事人分擔損害後果,注意和共同責任的歸責原則和混合責任的歸責原則區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過錯推定原則仍以過錯作為承擔責任的基礎,因為它不是一項獨立的歸責原則,只是過錯責任原則的一種特殊形式。
F. 侵權責任法的衡平原則
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
侵權責任法第24條規定是「分擔損失」而非「分擔民事責任」,立法者在此處確立的是損失分擔的規則。所謂「公平責任原則」是在否定過錯責任原則的基礎上存在的,而作為否定過錯歸責的「公平責任」恰恰是不公平的。要求行為人在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承擔所謂「公平責任」,實質上是將無過錯責任一般化,這就在根本上否定了過錯責任原則。但侵權責任法對公平責任的規定亦有其積極意義,它能有效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尤其是在缺乏明確的侵權責任人時),同時能夠及時解決損害賠償糾紛,防止矛盾激化,促進安定團結。
G. 怎樣理解民法侵權責任中的公平責任
公平責任在《侵權責任法》中是一個賠償原則,即在責任已經確定後,在賠償損失時,考慮當事人的具體情況,分擔損失的原則。
我國《民法通則》第132條規定「當事人對造成損害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當事人分擔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24條規定:「受害人和行為人對於損害的發生都沒有過錯的,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由雙方分擔損失。」
所謂的「根據實際情況」,指的是根據經濟情況。
需要對網路一案例作特別說明:「李某在幫鄰居王某修理房屋時,從房上滑下摔傷。二人均對摔傷一事無過錯。法院卻令王某承擔了一定損失。此案處理運用的便是公平責任。」
網路如此解釋略有不妥:如果是王某(花錢)雇鄰居李某修理房屋,或者李某主動幫忙王某沒有拒絕的,實際上主要適用「無過錯歸責原則」。(是否可以根據「公平原則」要求王某多要賠償,尚無定論)
只有在王某對李某的監督盡到安全注意義務,或者明確拒絕李某幫忙時,才主要適用公平責任。
PS:如果是法學學生的話,題主可以思考一點:公平責任是不是歸責責任?
侵權責任法正統的歸責原則只有兩條:「過錯原則」和「無過錯原則」。公平原則實際上是規定在「賠償方式」一節的,一般也不認為其是歸責原則,只是賠償原則。但是王利明教授等人持不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