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向專利局提出侵權專利無效宣告請求
本人的專利曾經被宣告無效過,要注意:
1、
看對方無效理由是什麼?
2、首先找對方的破綻,要以攻為守,先讓對方理由不成立:如:沒有事實依據;與事實不符;而沒有法律依據;
3、其次才是防守,提供你專利的事實,說明對方的理由不能成立。
4、切記要以攻為守!不可慌亂,要仔細研究與無效理由相關的法律。
5、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話不能亂講,否則,任何陳述不僅不能駁倒對方,反而對自己不利。
6、注意你的權利要求記載的內容,且不可用說明書的內容來說明對方理由不成立,因為,專利保護的是權利要求,說明書只是來說明權利要求書所保護的技術方案。復審委非常注意這一點,一旦他們認為這一點成立,你的一切陳述反而都成立宣告無效的理由。
Ⅱ 被侵權人死亡的,誰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現實問題
戚某和謝某是老鄉,在同一個建築工地工作,平時兩人關系不錯,但有一次,兩人因為一件小事產生了口角,並爆發了肢體沖突,在廝打過程中,戚某一拳打中了謝某的心臟,謝某當場倒地不起。謝某被送到醫院後,雖然醫生盡力搶救,但還是沒能保住性命。謝某的妻子和父母向戚某提出索賠,但戚某稱他打的是謝某,現在謝某死了,沒有受害人,自己無須賠償。那麼,謝某的家人有權要求戚某進行賠償嗎?
律師解答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這是法律對被侵權人死亡後,誰可以成為請求權主體的規定。被侵權人僅僅受到傷害、殘疾,請求權人是被侵權人本人。但是,被侵權人(即受害人)死亡的,其權利能力消滅,法律主體資格不復存在,死者不可能以權利主體資格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請求權人只能是被侵權人以外的主體。
在這則案例里,謝某的妻子和父母都可以作為近親屬請求戚某承擔侵權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八條 被侵權人死亡的,其近親屬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為單位,該單位分立、合並的,承繼權利的單位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被侵權人死亡的,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人有權請求侵權人賠償費用,但侵權人已支付該費用的除外。
Ⅲ 侵權行為的提出賠償請求的時間
您好:
應該選擇A
依據如下:
《民法通則》第136條 身體受到傷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一年。訴訟時效從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算,張某於2003年6月30日知道了侵害人,訴訟時效應當從2003年6月30日算,到2004年6月30日結束;
但是根據《民法通則》第137條規定,從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將不再保護,張某是1984年3月1日被打傷的,2004年3月1日以後法院就不再保護。綜上所述,張某最晚應該在2004年3月1日前提起賠償請求。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Ⅳ 被侵權人一定要向所有連帶責任人主張權利嗎
現實問題
尤某和許某是鄰居,兩人之間因為一些瑣事產生了矛盾,還發生了爭內吵。何某是尤容某的朋友,兩人決定給許某一點教訓。一天夜裡,兩人將許某的汽車刮花,還砸碎了車窗。事發後,許某將尤某一人告上了法院,要求承擔全部的損失,但尤某卻稱此事何某也有參與,尤某隻需要承擔一半的責任,其餘的損失要許某自行向何某主張。那麼,法院會如何處理呢?
律師解答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也就是說,連帶責任人並非必要的共同訴訟人,在實踐中完全可以對有財產擔保或者明顯具有賠償能力的連帶責任人單獨提起侵權之訴,以及時保護被侵權人的合法權益。否則一旦部分連帶責任人逃逸後,如一定要將其列為共同訴訟人的話,那麼即使符合訴訟條件也需要經過漫長的公告程序和期間,對那些需要及時得到賠付以支付醫療費用、生活費用的被侵權人而言,這是不公平的。
在這則案例中,尤某和何某屬於共同侵權,應承擔連帶責任,許某可以選將兩人都告上法院,也可以單獨選擇一人承擔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十三條 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Ⅳ 被侵權人是否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您好,有權請求承擔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
第四條 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
Ⅵ 侵權行為發生後,哪些主體可以提出侵權賠償請求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第2款規專定:屬「本條所稱賠償權利人,是指因侵權行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損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擔扶養義務的被扶養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親屬」。值得探討者,有反射性精神損害的間接受害人(如直接目睹親人在慘烈的人身損害事件中遭受損害事實的受害人近親屬)——依現代侵權法答案為肯定,但在中國大陸答案不肯定,胎兒在孕育過程中受到損害(如服葯、污染、損傷而使胎兒健康、生命法益受損)的賠償問題——依現代侵權法胎兒為活體的,取得民事權利能力後,自行使賠償請求權,這一點不會有爭議;出生為死體的,可由胎兒的父母親行使該權利,這點在大陸也不肯定。
Ⅶ 哪些權利受到侵害時,可要求侵害人承擔侵權責任
現實問題
趙某和錢某是公司同事,由於一些工作上的原因,兩人產生了矛盾。一次偶然的機會,趙某進入了錢某的郵箱,在郵箱里看到了許多錢某的私人郵件,其中一些郵件還涉及到錢某的隱私。為了讓錢某難堪,趙某將錢某的郵件轉發給了公司的其他同事。同事們收到郵件後,開始對錢某指指點點,錢某知道事情的經過後也感到精神壓力很大,成天心事重重,經過一段時間後,錢某離開了公司。離開公司後,錢某將趙某告上了法院,要求趙某承擔侵權責任,那麼錢某的訴求有道理嗎?
律師解答
依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這些權利受到侵害,受害人可以要求侵害人承擔侵權責任。
在這則案例中,趙某侵犯了錢某的隱私權,也造成了錢某離開公司的後果,對錢某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惡劣的影響,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Ⅷ 當你被侵權時,你將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的方法:
1、求助熱線。12345服務熱線將整合政府各職能部門現有服務熱線,集中受理群眾求助、救助、咨詢、投訴等非緊急類訴求。通過政府向社會提供的熱線電話反映問題,尋求幫助 。
2、信訪。公民以信訪的方式向各級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反映問題,提出要求和建議,進行申訴、控告和檢舉,促使有關部門處理或解決並給予答復。通過上訪來解決困難,這是公民所享有的一項權利。
3、通過書信、電子郵件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問題,以尋求幫助和解決。
4、人民調解。人民調解是指人民調解委員會依當事人的申請或主動地對民間糾紛進行協調,促使糾紛的雙方達成和解,從而及時地解決糾紛,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5、申請行政復議,這是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重要途徑。申請行政復議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依法向行政復議機關提出請求,要求對被申請復議的具體行政行為進行審查並對其作出決定。申請行政復議能起到維護權益的效果,而且更為簡便、經濟。
6、申請仲裁:申請仲裁是指經濟合同糾紛、勞動爭議或海事糾紛發生以後,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向有關仲裁機構提出申請,請求對其糾紛或爭議居中調解、進行裁決的行為。
7、提起訴訟:包括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了非法侵害,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8)向侵權人提出權利請求擴展閱讀:
侵權民事責任的概念和特徵
1、侵權民事責任的概念
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2、侵權民事責任的特徵
①侵權民事責任是法律責任,不是道義責任;
②侵權責任是民事法律責任,不是刑事、行政責任;
③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是財產責任;
④侵權責任以補償性為主。
Ⅸ 一般侵權行為可向法庭提出怎樣的法律請求
對於侵權行為可以向法院提出讓對方停止侵權,公開道歉以及賠償自己因此帶來的經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