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企業,為什麼要重視合同管理
這是一篇簡單的文字,內容並不復雜。不論你是誰,都應該看看。不關其他,關涉你的工作、生活。
這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應該多討論「怎麼辦」,少討論「為什麼」。但是,在合同管理方面,很有必要討論「為什麼」。
先給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某個下午,有一個朋友走進了我的辦公室。他說,有點私人的事情想咨詢。當他說出「健身」這個詞時,我以為他購買了儲值卡或會員卡,商家關門了。但,當他拿出資料時,我發現他已陷入對方設置的陷阱。因為他已與對方簽署所謂的投資合作協議,且已將住房變賣款項投入給對方,而各方所要投資合作經營的所謂「健身」公司,實際是一家個體工商戶。他遇到的問題,在法律上比較難處理了,即便進行訴訟,訴訟結果不一定理想;換個角度,即便有一個美好的訴訟結果,何時能夠收回上班十多年積累的資金,也是個未知數。
西方有諺:財富的一半源自於合同。有人統計,在市場經濟中,90%的財富流轉通過合同實現。合同對於財富,如此重要,是不是應該重視合同?但普遍的觀念是,忽視合同管理;相較而言,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更加重視合同糾紛或爭議的解決,很多個人、企業找律師的目的,不是讓律師幫助參與合同談判、合同簽署以及合同文本的審查、修改,更多的是要律師幫助通過訴訟方式解決合同糾紛或爭議,甚至不惜一切代價追求勝訴。
最高法院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全國各級法院收案的一審合同類糾紛案件約671萬件,占當年民事類案件收案1076萬件的60%以上;查閱以前年度的數據,合同類案件佔全部民事類案件的比例基本在50%以上。2016年國內生產總值74.4萬億元,當年全國法院審理及執行案件的標的額約4萬億元,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5.4%。換一個角度看,基本意味著當年國內生產總值中這部分財富在爭議中,未能物盡其用。
作為律師,我們當然不反對當事人找律師處理合同糾紛或爭議,以至於接受當事人委託進行訴訟。但是,我們應當看到,通過訴訟解決合同糾紛或爭議的苦楚。合同糾紛或爭議,往往關涉財產,面臨財產損失的一方往往處於非常難受的境地;即便通過訴訟處理,不僅要支付律師費、訴訟費等相關費用,還要騰挪時間和精力,參與或應對訴訟。「訴訟之所在,質證之所在」,訴訟過程中的證據,對訴訟結果起決定性作用。而且,訴訟是受到法律規制的,訴訟的過程在整體上並非你所想像的那麼快。進一步而言,即便訴訟結果如你所願,對方如不履行判決文書,還需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執行或許結果很好,或許就會面臨「執行難」的問題。
當然,要重視合同管理,不僅僅是因為通過訴訟方式解決合同糾紛或爭議有太多的困難,還有一個不是原因的原因。最高法院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各級法院民事類案件收案總量是830萬件,到2016年是1076萬件,基本保持了每年增長100萬件的速度。案件數量激增,法官都忙不過來了。在每個法官每年承辦幾十件,乃至上百件案子的時候,還要不斷的起訴案子到法院,還要法官做到公正、公平處理,何其難。
以上都可能不是事。企業,重視合同管理,是合同之於企業經營的意義決定的。
市場經濟活動中,合同已無處不在。合同不僅貫穿於企業從搖籃到墳墓的整個過程,還存在於企業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甚至企業本身就是合同的產物。簡單舉例:張三、李四兩人簽署合作協議或合同,共同投資設立一家企業,因為合同產生了這家企業;為開辦企業,要有經營場所,不論租、借場地,均需通過簽署合同或合同性質的文件實現;企業成立,購買辦公桌子等等,均是通過合同實現;企業不論從事何種業務,采購是通過合同實現,銷售也是通過合同實現;最後,企業解散清算時的資產處理,債務償還也是通過合同完成的。
合同對於企業的意義,不僅僅是企業離不開合同。略微提高一點認識,就會發現企業的利潤,基本是通過合同實現的。企業存在的目的是追求利潤,企業的經營過程是不斷通過合同關系對外交易的過程。不論「賣賣賣」,還是「買買買」,脫離了合同,都難以實現。可能有人說,我們的交易都不需要簽署合同,沒有合同。事實並非如此,不簽署合同,不代表沒有合同關系,因為你們之間的各種單據、憑證以至於口頭約定組合起來,就構成了合同。當然,不同的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企業對外簽署的合同種類、性質是不一樣的。
合同是企業對外經濟交往的基本紐帶和橋梁。經濟學上有個定律:利益越大,風險越大。有交易就有風險。既然一個企業的對外交易主要是通過合同實現的,那麼合同也會成為引發企業法律風險的主要來源。要管理企業法律風險,就應該從管理合同開始,管理好合同風險,基本能夠守住企業法律風險的大門。如能管理好合同,企業經營中的大量法律風險就能得到防控。
既然企業有那麼多合同,既然企業通過紛繁復雜的合同實現盈利,而且合同管理對於企業風險管理如此重要,重視對合同的管理,應該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要重視合同管理,就應該將合同管理提高到與生產管理、財務管理、人事管理同樣重要的層級。
完整的合同,是通過固化交易內容,增強交易可預見性並保障交易安全的文件;在發生糾紛、爭議,合同還是已經固定的交易證據。合同管理,是經營業務與法律相結合的管理,企業不僅要藉助業務人員管理合同,更要藉助於熟練掌握法律知識,擁有豐富經驗和技能的法律專業人士,結合企業自身狀況實現合同管理。
成功的企業,沒有不重視合同的。所有的改變從觀念開始。觀念改變習慣,習慣改變行為。
『貳』 1個企業1年發生多少合同糾紛
不一定啊,有的企業幾年甚至10來年都沒有一起,
『叄』 合同糾紛問題
乙方如來果提前通知,甲源方同意接收的,不能再主張
另外看合同有沒有約定驗貨期限,超過驗貨期限無法再主張貨品不一致
如果屬於甲方可以主張貨品不一致要求退換的,乙方只能按合同約定給甲方換原來貨品
《合同法》
第一百五十七條買受人收到標的物時應當在約定的檢驗期間內檢驗。沒有約定檢驗期間的,應當及時檢驗。
第一百五十八條當事人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檢驗期間內將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情形通知出賣人。買受人怠於通知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
當事人沒有約定檢驗期間的,買受人應當在發現或者應當發現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不符合約定的合理期間內通知出賣人。買受人在合理期間內未通知或者自標的物收到之日起兩年內未通知出賣人的,視為標的物的數量或者質量符合約定,但對標的物有質量保證期的,適用質量保證期,不適用該兩年的規定。
出賣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提供的標的物不符合約定的,買受人不受前兩款規定的通知時間的限制。
『肆』 合同糾紛起訴怎樣確認被告人被告人數量
合同糾紛,直接起訴合同相對人就行了,如果產品侵害到了你人身健康,你可以產品責任糾紛起訴商家和廠家。
合同糾紛:
起訴合同上的公司或他們夫妻,合同上有幾個人就起訴幾個人。
如果沒有簽訂合同,就起訴微信上標準的公司。
記住,要去公司所在地起訴。
產品責任糾紛:
1、在合同糾紛的被告基礎上,加上廠家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