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民訴中訴訟主體與當事人的區別是什麼謝謝。
民事訴訟主體,是指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活動中,涉及的訴訟主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持審判活動的審判機關,審判機關主導民事審判活動,是當然的主體;二是訴訟當事人,即參與訴訟活動的民事糾紛的雙方,包括訴訟代理人;三是訴訟參與人,包括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等。民事訴訟主體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才能保證民事訴訟活動合法有效地進行。
參考內容:法律界網站法務通VV
② 仲裁主體是什麼意思
一、勞動爭議申請主體
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主體必須屬於勞動法律法規調整的適格主體:
1、企業、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單位等組織(以下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
2、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與之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
3、取得合法就業資格的外籍人員、台港澳人員和定居國外人員。
4、非法用工單位事故傷害涉及的主體。
二、勞動爭議受理范圍
下列勞動爭議屬於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處理范圍: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6、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勞動爭議。
三、勞動爭議申請時效
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仲裁時效因當事人一方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或者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或者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仲裁時效期間重新計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勞動者的法定代理人未確定等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不能在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申請仲裁的,仲裁時效中止。從中止時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時效期間繼續計算。
勞動關系存續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③ 啥叫訴訟主體和民事法律關系主體啥區別
一、民事法律關系的主體(以實體法為依據產生)
是指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受權利或承擔義務的人,即民事法律關系的當事人。
根據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可以作為民事法律關系主體的,有公民和法人等。實踐中以戶為單位的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以及個人合夥組織體或非法人組織被視為民事主體。
國家是特殊的民事主體,比如,國家向單位或公民發行國庫券,就是以民事法律關系主體的資格進行的。
二、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以程序法為依據而產生)
是指在民事訴訟中享有訴訟權利和承擔訴訟義務的人。
包括: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訴訟參加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上述各種主體雖然進入訴訟程序的原因各不相同,但他們均依法享有一定的訴訟權利,並承擔相應的訴訟義務。
三、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與訴訟主體的區別與聯系
在我國民事訴訟理論中,除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這一概念外,另外還有一個「訴訟主體」的概念,它與訴訟法律關系主體的概念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在特殊情況下,訴訟法律關系主體同時就理解成訴訟主體,或者確切地說,所有的訴訟主體都是訴訟法律關系主體,訴訟主體的主體身份必然包括訴訟法律關系主體身份。
但是兩者之間又有區別:
訴訟主體不僅在訴訟程序中享有訴訟權利和承擔訴訟義務,而且還必須有權行使導致訴訟程序發生、變更或消滅的訴訟行為。訴訟法律關系主體概念的外延包含訴訟主體概念的外延。在我國民事訴訟中,能夠成為訴訟主體的由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當事人、共同訴訟人、訴訟代表人、第三人、法定代理人以及經特別授權的委託代理人。
由此可知,一般訴訟代理人、證人、鑒定人、勘驗人和翻譯人員對民事訴訟程序的發生、變更和消滅不起作用,因此他們只能成為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而不能稱作訴訟主體。
④ 在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包括哪些范圍
民事訴訟主體,是指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活動中,涉及的訴訟主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持審判活動的審判機關,審判機關主導民事審判活動,是當然的主體;二是訴訟當事人,即參與訴訟活動的民事糾紛的雙方,包括訴訟代理人;三是訴訟參與人,包括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等。民事訴訟主體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才能保證民事訴訟活動合法有效地進行。
我們通常所提到的民事訴訟主體,是指第二類的訴訟當事人,即原告、被告、第三人以及上訴案件中上訴人、被上訴人。合格的當事人直接關繫到訴訟的結果。我們在法庭上有時會遇到被告反駁原告稱「你不能告我」,或者「你沒有實體權利,你不能當原告」,法院要對當事人主體資格進行審查並作出判斷,這就是當事人訴訟資格是否適格的問題,即案件的原告、被告、第三人是否是本案正當當事人。
⑤ 各方當事人和雙方當事人的區別
務方當事人表示有很多方,有第三方,第四方人,雙方當事人就是第一方和第二方的當事人。
⑥ 民事訴訟的主體與客體是什麼
民事訴訟主體,是指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是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民事訴訟主體客體是指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之間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所指向的對象。
由於主體之間訴訟權利和訴訟義務不同,其客體也不一致。人民法院與當事人(包括共同訴訟人和第三人)之間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是案件的事實和實體權利的請求;人民法院和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客體,只是案件事實。
(6)糾紛主體雙方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有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民事訴訟當事人始終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的當然主體。原告人起訴狀經法院審查認為合格後,法院應當受理原告人的起訴狀,於是,原告與法院之間發生了一種社會關系;人民法院受理原告的訴狀後,必須向被告送達起訴書副本,被告收到起訴書副本後一般要向法院提交答辨狀。
於是,被告與法院發生了一種社會關系。由於這種社會關系是發生在民事訴訟之中的,所以,它應當受到而且也不能不受到民事訴訟法律規范的調整。在起訴階段是這樣,在訴訟的其他階段也是這樣。在整個訴訟過程中,原告與法院,被告與法院之間始終會形成一定的並受到民事訴訟法調整的社會關系。
第二,人民法院在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中始終居於重要地位。不難看出,在當事人與法院之間發生的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中法院是主體之一,在法院與其他訴訟參與人之間發生的民事訴訟法律關系之中,法院也是主體之一。
是法院傳令全體訴訟參與人依次為訴訟行為,是法院敦促當事人和訴訟參與人及時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
第三,民事訴訟法律關系是一種多面系列聯系。所謂「多面」是指法院與原告、法院與被告、法院與第三人、法院與證人、法院與鑒定人、法院與勘驗人、法院與翻譯人員等「面」結成的關系分別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
網路-民事訴訟法律關系客體
⑦ 在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包括什麼
很簡單,訴訟法律關系主體就是指所有參加某一個特定的民事訴訟活動的民事主體(包括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 訴訟主體是指對訴爭的標的有爭議的雙方或幾方。顯然前者的范圍遠大於後者,比如證人、鑒定人、翻譯人就屬於前者但不屬於後者。
⑧ 民事糾紛甲方和己方代表什麼
民事法律關系中的兩個平等主體! 用於合同中的平等主體代稱!
甲方一般是指提出目標的一方,在合同擬訂過程中主要是提出要實現什麼目標,乙方一般是指完成目標,在合同中主要是提出如何保證實現,並根據完成情況獲取收益的一方。
在合同過程中,甲方主要是監督乙方是否完全按照要求提供自身需求的滿足。
在合同執行結束後,甲方一般需要付出資金或者其他,以獲得自身需求所需要的東西。
甲方一般處在主動選擇方,比較強勢,決定是否給予一方機會的權力;
一方一般處在被動被選擇位置,相對弱勢,是否能得到機會要由甲方決定.
甲方和乙方可以是對立的,也可以是互利的,但甲方永遠是甲方而乙方則有可能成為甲方,但在乙方沒成為甲方之前請記住你還是乙方,並不會因為你有了一些甲方基本的特徵而變成甲方,更不要因為同樣的生活和同樣的工作而忘了自己還是乙方這個事實,其實你還是乙方,甲方知道你自己也知道,請時刻牢記。
甲方是業主,就是建設單位!乙方是施工單位,就是承包方, 監理也是甲方的`是甲方請來監督乙方施工的單位, 政府那個叫 安監站,是政府部門,不屬於甲方也不屬於乙方 簡單來說`發包方就甲方,承包方就叫乙方。
⑨ 民事訴訟中原告與被告的主體資格分別是什麼
民事訴訟中的原告的主體資格是向法院提起訴訟的一方當事人或單位(法人),即以自己的名義提起訴訟,請求法院保護其權益,因而使訴訟成立的個人或單位(法人);
民事訴訟中的被告的主體資格是相對於原告來說的,即被指明侵犯原告利益,需要追究民事責任,並經法院通知其應訴的個人或單位(法人)。
當事人訴訟資格為正當當事人或者合格的當事人,是指對於特定的訴訟可以自己的名義成為當事人的資格;民事訴訟主體是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中,訴訟主體是人民法院、原告、被告和第三人。
(9)糾紛主體雙方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適格當事人就具體的訴訟作為原告或者被告進行訴訟的權能,稱為訴訟實施權。具有訴訟實施權的人即是適格的當事人;
提起訴訟的當事人未必是適格的當事人,法院只有針對適格當事人作出的判決才有法律意義,也只有正當當事人才受法院判決的拘束;對於不適格的當事人,應裁定駁回起訴或者更換。因此,當事人是否適格是法院作出有效判決的前提。
在刑事自訴案件和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原告是認為被告人犯罪行為侵犯其正當權益的人。原告向法院起訴。要求法院對其請求進行審判,人民法院就案件審理後作出的裁判,對原告有約束力;
原告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法人或非法人單位,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原告,其訴訟行為應由法定代理人代為進行。在訴訟中,原告依法享有一系列訴訟權利,並承擔法律規定的訴訟義務
⑩ 民事主體和民事訴訟主體的區別
解答如下:
民事訴訟主體,是指參與民事訴訟活動的當事人。在民事訴訟活動中,涉及的訴訟主體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持審判活動的審判機關,審判機關主導民事審判活動,是當然的主體;二是訴訟當事人,即參與訴訟活動的民事糾紛的雙方,包括訴訟代理人;三是訴訟參與人,包括證人、鑒定人、勘驗人等。
民事主體,是指根據法律規定,能夠參與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當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