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除了基層行政司法外,還有哪些調節糾紛機制
還有基層組織的人民調解,現在這種方式是我們國家特有的,就是一些老大媽或者法律服務工作者為當事人雙方口頭調解好了,把雙方拉到法院去簽字確認,這就是人民調解。還有糾紛解決機制叫私了,自己商量搞定。還有行政調解,由行政機關參與居中調停。總的來說,調解是廣泛的,走到任何一個程序,國家都有調解機制。因為不上法庭那是最好的,節約司法資源,我們國家也鼓勵除了訴訟之外的其他調解方式。
2. 誰知道政府解決糾紛的機制和法院解決糾紛的機制有什麼異同么
法院只負責依法解決屬於法院管轄的民事、行政和刑事糾紛,除此之外的糾紛法院不受理,且法院解決問題必須依照程序,具有被動性、終極性,即所謂的打官司;政府管得要寬,而且可以主動介入調解糾紛,從時間上來看要迅速,但有的事情政府是不管的,而是由法院管。
3. 行政訴訟應當是糾紛解決機制還是追責機制
一、談判機制談判不能解決矛盾,往往圖省事,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犧牲了法律的公平公正。二、調解機構1、機構過於單一;2、調解人員的業務水平和素質不高;3、職責不清三、仲裁機制1、仲裁機構地域分布有限,農村地區是空白,不能滿足需要;2、仲裁機構受案范圍有限;3、仲裁裁決的終局性剝奪了當事人之間交涉的機會
4. 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包括哪些內容
我國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可以分為:訴訟和非訴訟。
一、訴訟方式即法院判決;
二、非訴訟方式包括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當事人和解、行政裁決、行政復議、仲裁、信訪等。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是與傳統的「一元化」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相比較而言的。簡單地說,就是由於當前矛盾糾紛主體的多元化、類型的多元化、訴求的多元化,化解矛盾糾紛的思路、方法、措施、途徑等也應多元化。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是指在一個社會中,訴訟和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各以其特定的功能和特點,結成一種互補的、滿足社會主體多樣需求的程序體系和動態的運作調整系統。
(4)行政糾紛的解決機制擴展閱讀:
調解方式
調解員可以採用其認為有利於當事人達成和解的方式對爭議進行調解。
這種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調解程序開始之後,調解員可以單獨或同時會見當事人及其代理人進行調解;調解員單獨會見一方當事人的,可向他方當事人通報單獨會見的情況,當事人另有要求的除外;調解員可以對爭議進行面對面的調解,也可以進行背對背的調解。
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可以要求當事人,提出書面或口頭的建議或方案;調解員可以根據具體案情,在徵得當事人同意後,聘請有關專家就技術性問題提供咨詢建議或鑒定意見;。
調解員可以要求當事人提交補充材料;在調解過程中,調解員可以根據已掌握的情況,依據公平合理的原則,向當事人提出解決爭議的建議。
經過調解,在當事人之間仍無法達成和解的情況下,調解員可以提出最後的建議或方案。調解在調解中心所在地進行。如當事人另有約定,經調解中心同意,或由調解中心建議並經當事人一致同意,亦可在其它地點進行。
由此產生的費用,由當事人承擔。聘請有關行業的專家參與調解工作,所產生的費用,由當事人承擔,經過調解,如當事人達成和解協議,由各方當事人在和解協議上簽字及/或蓋章,應當事人的要求,調解員可根據和解協議的內容,作出調解書,由調解員在調解書上簽字並加蓋調解中心的印章。
除非為執行或履行之目的,和解協議或調解書不得公開。雙方當事人簽訂和解協議時,可以在和解協議中加入仲裁條款。
5. 處理行政糾紛的方式
該題沒有正確選項。
如果不是法律出版社的資料,出現錯誤是可以理解的:)內
【選項分析容】:
「行政處分」和「行政處罰」是單一行政行為(兩方關系),不是處理行政糾紛(三方關系)的方式;
「行政仲裁」解決的是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不包括行政糾紛。
「法院判決」這一用法太不專業,一般直接稱「行政訴訟」(除此之外什麼方式還能審判行政案件?!),所以D是重復多餘的。
正確答案應該是行政復議(兩大爭議解決機制之一),不過選項中沒有。這個資料的編者太惡搞了~
6. 行政機關化解糾紛的制度有哪些
行政復議、行政調解、行政仲裁、行政裁決和信訪等
7. 為什麼說行政調解是混合情與法糾紛的解決機制
無論是民事調解還是行政調解,都是在法與情之間的抉擇,這時候法律相比於情理就稍許遜色了。
8. 多元化矛盾糾紛化解機制包括哪些內容
我國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可以分為:訴訟和非訴訟。
一、訴訟專方式即法院判決;屬
二、非訴訟方式包括調解(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當事人和解、行政裁決、行政復議、仲裁、信訪等。
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是與傳統的「一元化」化解矛盾的方式方法相比較而言的。簡單地說,就是由於當前矛盾糾紛主體的多元化、類型的多元化、訴求的多元化,化解矛盾糾紛的思路、方法、措施、途徑等也應多元化。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是指在一個社會中,訴訟和非訴訟糾紛解決方式各以其特定的功能和特點,結成一種互補的、滿足社會主體多樣需求的程序體系和動態的運作調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