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法院對民事案亂判可以找檢察院嗎
如果是一審案件,您可以提出上訴。 如果是終審案件,您可以申請再審,或者向檢察院提出抗訴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六十四條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判決的,有權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當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審裁定的,有權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第一百六十五條上訴應當遞交上訴狀。上訴狀的內容,應當包括當事人的姓名,法人的名稱及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及其主要負責人的姓名;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件的編號和案由;上訴的請求和理由。
第一百六十六條上訴狀應當通過原審人民法院提出,並按照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
當事人直接向第二審人民法院上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移交原審人民法院。
第一百六十七條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應當在五日內將上訴狀副本送達對方當事人,對方當事人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提出答辯狀。人民法院應當在收到答辯狀之日起五日內將副本送達上訴人。對方當事人不提出答辯狀的,不影響人民法院審理。
原審人民法院收到上訴狀、答辯狀,應當在五日內連同全部案卷和證據,報送第二審人民法院。
Ⅱ 被人打傷 打官司要經過檢察院嗎 一般都是什麼程序
看看傷情的等級,要構成傷害就要負刑事責任要經過檢察院,但要是輕微傷害,就經過民事賠償就可。
Ⅲ 民事侵權案的抗訴檢查院有去實際侵權的地方去調查取證嗎
檢察院如果抗訴了,可以去法院調查,但不能調查當事人。採納謝謝
Ⅳ 侵權商標跟檢察院有關系
侵權商標跟檢察院有關系,可以到檢察院進行起訴侵權者,跟人民法院與公安機關也有關。
商標侵權訴訟流程
當商標權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被他人侵犯,商標權人在掌握一定被侵權證據後,可向侵權行為發生地所屬的中級人民法院起訴,以維護自己的商標權。
一、提交材料
(一)商標權人委託代理人的授權委託書;
商標權人為國外及港澳台地區的公民的,其授權委託書需在中國公證處進行公證或在其所屬國/所屬地區進行公證後,再在中國進行認證。
(二)民事訴訟狀;
(三)如果商標權人覺得有必要對侵權人的侵權證據進行訴前證據保全,需提交證據保全申請;
(四)如果商標權人覺得有必要對侵權人的財產(如侵權人的注冊商標等)進行保全,需提交財產保全申請,並繳納相應擔保金;
(五)商標權人的權利證明;
主要包括:
1.商標注冊證(如指定顏色的須提交商標注冊證的原件)及續展手續。如果是國際商標注冊,則需由國家商標局發布該國際注冊在中國有效的證明;
2.如果是馳名商標,需提供馳名商標認證書。
(六)被告實施侵犯商標權行為的證據,主要包括:被告生產的被控侵權產品及銷售發票、買賣合同、視聽資料等。在原告不能獲得被控侵權產品時,銷售被控侵權產品的發票、合同也可以作為直接證據使用;
(七)有關侵權人情況的證據,包括侵權人確切的名稱、地址等情況;如果侵權人是法人,需要提供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工商登記資料。
二、具體程序
立案→證據保全、文件送達被告→財產保全→被告在15日(30日)內答辯→證據交換→開庭審理→作出判決
參考資料:http://ke..com/item/%E5%95%86%E6%A0%87%E4%BE%B5%E6%9D%83#11
Ⅳ 案件在檢察院公安局找被告當事人核查怎麼回事
依法辦事,公安局偵查終結移送,檢察院依法審核認為證據不足,可以有兩次機會退公安局補充偵查
Ⅵ 檢察院在網上刊登我被判刑的事構成侵權嗎
檢察院在網上刊登被判刑的事,不構成侵權。
這是實事求是的新聞報道,是宣傳法律。
這種情況很常見,不僅檢察院會這樣宣傳,法院、公安局也會這樣宣傳,都是合法的,不會構成侵權。
Ⅶ 被人侵權該怎樣去查
向法院提出身份證被冒用的事實,是否存在書證物證,視聽資料?是否有證人證言,以及調查筆錄?相關冒用的記錄是否保存?比如在銀行或者超市
起訴姓名權還是名譽權被侵犯?
建議查清是什麼時間,什麼地點,身份證被冒用,造成多大的損失(若人身權侵權則包含精神損失),起訴機關就原告所在地起訴,方便案情的調查和糾紛的解決
Ⅷ 被人誣陷又找不到證據我該怎麼辦
被人誣陷又找不到證據,可以起訴,需要如實向司法機關陳述自己的所知,由國家機關來尋找證據。
舉證責任,是指民事案件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收集或提供證據的義務;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法律直接規定的侵權訴訟案件,舉證責任倒置。刑事案件人民檢察院負舉證責任;刑事自訴案件,自訴人負舉證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條捏造事實誣告陷害他人,意圖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不是有意誣陷,而是錯告,或者檢舉失實的,不適用前兩款的規定。
(8)被人侵權找檢察院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假公濟私,對控告人、申訴人、批評人、舉報人實行報復陷害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二款;「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或者人民法院認為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人民法院應當調查收集」。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四條「下列侵權訴訟,按照以下規定承擔舉證責任:人民檢察院舉證責任;自訴人舉證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