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房屋遺產糾紛如果請律師的話,律師收費的標準是怎麼樣的
1.
遺產繼承,可以請律師,也可以不請。
2.
如果請律師,律師是按房屋的內價值比例收費的,容各地律師收費不同(北京等大城市高很多,小城鎮收費較低),同一地區不同的律師收費也有很大差異,一般是按標的額的4%左右收費,具體請咨詢當地律師事務所的具體律師。
㈡ 房屋遺產糾紛律師收費標准
爭議在50萬的。
㈢ 繼承房產糾紛律師訴訟收費標準是如何的呢
一般按照房產標的額計算,網上有當地的律師收費參考。
如有需要,可直接聯系本律師作進一步咨詢。
㈣ 家庭遺產糾紛(房產)法律咨詢
法院會受理你三姨的訴訟請求 這里不適用兩年的訴訟時效 因為即使過了訴訟專時效法院也應屬受理 只不過若你以過了訴訟時效為由進行抗辯獲得法院支持後 法院會駁回你三姨的訴訟請求 此案涉及公房的繼承問題較為復雜 建議聘請律師處理
㈤ 遺產繼承律師費用大概多少
由於我國各個地方經濟發展不平衡,導致不同地方的律師收費標准也是不同的。可由雙方協商確定。
由於民事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針對所有民事案件的,而遺產繼承屬於民事類中的一種類型,所以遺產繼承律師收費標准和民事案件律師收費標準是差不多的。
(1) 一審階段
爭議標的(計算基數) 計算比例
1 爭議標的在10萬元以下部份 7%但不少於¥5000元
2 爭議標的在10萬元以上但在100萬元以下部分 6%
3 爭議標的在100萬元以上但在500萬元以下部分 5%
4 爭議標的在500萬元以上但在1000萬元以下部分 3%
5 爭議標的在1000萬元以上但在5000萬元以下部分 1%
6 爭議標的在5000萬元以上部分 0.5%
(2) 二審階段
① 未代理一審只代理二審的案件,代理費按一審標准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
② 曾代理一審的案件,代理費按一審收費的二分之一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
③ 代理二審後發回重審的案件,代理費按二審收費的二分之一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
(3) 再審(申訴)階段
① 未曾代理一、二審而單獨代理再審(申訴)的案件,代理費按一審標准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
② 曾代理一審或二審的案件,代理費按一審或二審收費的二分之一收費。其他辦案費用不變。
(4) 仲裁案件:按民商案件一審階段收費標準的1.5倍計算收取。
(5) 執行案件:按民商案件一審階段收費標准收取,曾代理訴訟或仲裁案的按前述標准減半收取。
(5)遺產房糾紛律師咨詢擴展閱讀:
根據《人民法院訴訟收費辦法》:
第五條 案件受理費
(一)離婚案件,每件交納十元至五十元。涉及財產分割的,財產總額不超過一萬元的,不另收費;超過一萬元的,超過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納;
(二)侵害姓名權、名稱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的案件,每件交納五十元至一百元;
(三)其他非財產案件,每件交納一元至五十元;
(四)財產案件,按爭議的價額或金額,照下列比例交納:
1、不滿一千元的,每件交五十元;
2、超過一千元至五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四交納;
3、超過五萬元至十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三交納;
4、超過十萬元至二十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二交納;
5、超過二十萬元至五十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一點五交納;
6、超過五十萬元至一百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一交納;
7、超過一百萬元的部分,按百分之零點五交納。
(五)侵害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的案件,每件交五十元至一百元;有爭議金額的,按財產案件的收費標准交納。
(六)行政案件按下列標准交納:
1、治安行政案件,每件交納五元至三十元;
2、專利行政案件,每件交納五十元至四百元;
3、其他行政案件,每件交納三十元至一百元。有爭議金額的,按財產案件收費標准交納。
(七)勞動爭議案件,每件交納三十元至五十元。
(八)破產案件,按破產企業財產總值,依照財產案件收費標准交納。
㈥ 房屋遺產糾紛律師費收費標准
按標的來。就是你訴訟請求50萬,那律師一般按你50萬來收費。不過你這個也不用請律師啦,繼承這簡單的事情。兩兒子和母親都是第一順序繼承人,都有份。既然是輪流照顧,沒有明顯過錯,大家平分吧。還請什麼律師。
㈦ 房產繼承糾紛律師咨詢費是多少
一般咨詢費,幾千元不等。
㈧ 遺產糾紛應該找哪方面的律師
遺產糾紛屬於民事糾紛,可以參照民事糾紛來處理,請這方面的律師就可以了。
一,民事糾紛的定義及調整范圍:
1,是指平等主體之間發生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糾紛(可處分性的),是處理平等主體間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和,所以所有違反這一概念的行為就會引起民事糾紛;
2,民事糾紛分為兩大內容:一類是財產關系方面的民事糾紛,另一類是人身關系的民事糾紛;
3,其解決機制有自力救濟、社會救濟(遺產糾紛不適用於仲裁,但可以調解)、公力救濟。
二,民事糾紛的解決途徑:
1,自力救濟:
(1)自力救濟,包括自決與和解;它是指糾紛主題依靠自身力量解決糾紛,以達到維護自己的權益。
(2)自決是指糾紛主題一方憑借自己的力量使對方服從;和解是指雙方互相妥協和讓步。
(3)兩者共同點是,都是依靠自我的力量來解決爭議,無需第三方的參與,也不受任何規范的制約。
2,社會救濟之調解:
(1)調解是由第三者(調解機構或調解人)出面對糾紛的雙方當事人進行調停說和,用一定的法律規范和道德規范勸導沖突雙方,促使他們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達成解決糾紛的協議;
(2)調解協議不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但具有合同意義上的效力;
3,公力救濟:
(1)公力救濟是指訴訟;
(2)民事訴訟是指法院在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的參加下,以審理、判決、執行等方式解決民事糾紛的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產生的各種訴訟關系的總和;
(3)民事訴訟動態地表現為法院、當事人及其他訴訟參與人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靜態地則表現為在訴訟活動中產生的訴訟關系。
㈨ 關於房產糾紛,想咨詢律師。。
已私信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