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醫療事故怎麼投訴
醫療糾來紛發生後,患者及家源屬應及時向醫療單位或其主管部門投訴,提出查處要求,在此過程中,及時要求行為人及科室主任寫清事情經過,並將用過的醫療器械封存。如果病人死亡,及時保護屍體,並向所屬主管部門要求醫療鑒定。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2002年2月20日國務院第55次常務會議通過,2002年4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全第351號公布、自2002年9月1曰起施行)。醫療事故損害賠償可以通過下列方式處理:
1、醫患雙方平等協商處理;
2,當事人可以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調解處理;
3、調解不成,或者對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民事訴訟;
4、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民事訴訟。
此外,醫療糾紛投訴方法依次為:
1、醫院醫務科電話;
2、醫院辦公室電話;
3、縣衛生局醫政股電話;
4、縣人民調解中心醫患糾紛調解室;
5.人民法院起訴。
⑵ 出現醫療糾紛到法院該怎麼辦
你首先向法院提起醫療損害賠償訴訟,同時向法院提出醫療過錯司法鑒定申請,法院在處理醫療糾紛案件時,會首先對其是否存在醫療糾紛,如不構成,那麼醫院在其過程中有無過錯,過錯佔多大成份,也就是說共七級過錯中的那一級。有了這個鑒定,法院就會組織調解或進行判決,這七個等級就可以進行計算賠償額度了。
⑶ 醫療糾紛和醫療投訴的定義和區別是什麼
醫療糾紛走屬於醫患矛盾沒有定論的階段,而醫療投訴是有了基本結論,如醫院自己的結論,上級醫療機構的鑒定等並不符合患者的訴求而要向上級主管部門申訴,是醫療投訴。
⑷ 醫療糾紛在哪裡怎麼起訴的
1、醫療糾紛應該復在療糾制紛發生地所屬當地法院起訴。
2、怎麼起訴:(1)發生醫療糾紛時立即要求院方封存病歷保存證據。(2)找專業人員分析整個治療過程,重點確認治療過程中有無醫療過錯。(3)分析醫療過錯是否造成患者損害,醫療過錯與患者損害之間知否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4)根據過錯及損害情況計算要求賠償的數額。(5)寫訴狀、准備證據材料、法院起訴。(6)法院起訴後首先要對雙方提交的證據進行認證,如果雙方都認可證據的真實性,下一步進行醫療事故鑒定或醫療過錯司法鑒定,鑒定結果出來後法院會根據鑒定結果進行調解,調解不成再根據相關法律與具體情況作出裁定!
⑸ 醫療糾紛可以向任何地方的法院起訴嗎
向侵權行為地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
⑹ 醫療事故受害人可以按照一般的醫療糾紛向法院起訴嗎
《醫療事來故處理條例》是對構成源醫療事故如何處理所作的特別規定,人民法院在處理因醫療事故引起的民事賠償糾紛時,應當優先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即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確定損害賠償的數額。因醫療事故受到損害的患者,如果以一般的醫療糾紛向法院起訴,如果醫療機構提出不構成一般醫療糾紛的抗辯,並且經鑒定能夠證明受害人的損害確實是醫療事故造成的,那麼人民法院應當按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確定賠償的數額,而不能按照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的規定確定賠償數額。
⑺ 醫療糾紛可以投訴或者向公安機關報案嗎
可以的,轉載以下資料,供您參考:
一、醫療糾紛投訴
1、醫療糾紛發生後,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有上報的義務,但是在某些條件下,醫務人員可能會不上報。
2、作為患方及時向醫療機構科室負責人、向醫療機構負責醫療服務質量監控的部門或者專(兼)職人員投訴,有利於醫療機構及時了解並固定情況,也可以避免事後直接責任醫務人員不按照實際情況上報,引起次生的其他糾紛。
3、患方還可以直接向衛生行政部門投訴,這樣有利於衛生行政部門在第一時間介入,有利於衛生行政部門固定證據,同時也有利於患方通過衛生行政部門調解,盡早處理糾紛。
4、現在各地衛生行政部門大多都設有專門的處理醫療糾紛的專門機構或專職人員。向衛生行政部門投訴,也有利於保留、保存證據。
二、醫療糾紛發生後向公安機關報案的必要性
1、這里指的報案專指向公安機關報案。醫療糾紛發生後,有可能涉及醫療事故罪,也有可能涉及非法行醫罪,患方在對法律知識欠缺的情況下,向公安機關報案,有利於查明如果存在醫療過失或過錯的情況下,是否涉及到犯罪。
2、醫方在發現患方可能會做出過激行為或者已經做出過激行為的情況下,向公安機關報案,不但可以維護醫療機構的正常工作秩序,也可以盡可能維護醫務人員的人身安全。
三、解決途徑
1、協商。
醫患雙方就賠償等問題進行協商,達成一致意見,雙方簽訂協議書,可以辦理公證或律師見證,並報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2、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當事人應當提出書面申請,並在知道或應當知道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
3、向人民法院起訴。
醫療糾紛可以不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侵權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1年,以違約為案由的,訴訟時效為2年,均自知道或應當知道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之日起計算。
4、另外還有調解(第三方支持下協商解決)、仲裁(雙方同意仲裁)等。
綜上所述,可以知道醫療糾紛可以報警,而且醫療糾紛報警也十分必要,可以盡早的維權和減少不必要的糾紛,發生醫療糾紛後,還可以到有關的醫療機構投訴,要冷靜處理,不要做出任何過激或者對他人有傷害的行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過錯,把有理變成的無理。要相信只要違法就會有法律的制裁。
⑻ 醫療糾紛向衛生局哪個部門投訴,怎麼處理
可以去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進行投訴;可以進行調解或提起訴訟。
根據《醫院投訴管理辦法(試行)》:
第四條 衛生部、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負責全國醫院投訴管理工作的監督指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含中醫葯管理部門,下同)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醫院投訴管理工作的監督指導。
根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第二十二條發生醫療糾紛,醫患雙方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雙方自願協商;
(二)申請人民調解;
(三)申請行政調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途徑。
(8)醫療糾紛法院投訴嗎擴展閱讀:
醫療糾紛包括醫療、護理服務及環境設施等方面,醫院一般都設有統一的投訴管理部門,因此發生醫療糾紛,可以先去本醫院的投訴管理相關部門進行投訴,並調解,調解不成的可去衛生局投訴部門進行投訴。
根據《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投訴,主要是指患者及其家屬等有關人員(以下統稱投訴人)對醫院提供的醫療、護理服務及環境設施等不滿意,以來信、來電、來訪等方式向醫院反映問題,提出意見和要求的行為。
第十八條醫療機構應當建立健全投訴接待制度,設置統一的投訴管理部門或者配備專(兼)職人員,在醫療機構顯著位置公布醫療糾紛解決途徑、程序和聯系方式等,方便患者投訴或者咨詢。
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條例-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