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侵權管轄,什麼是網路商標侵權,網路商標侵
網路侵權概念的界定
本文論述的主題是網路侵權案件的管轄權,因此在對網路的概念有一基本了解之後,對網路侵權的概念進行界定也是必要的,因為在這里所述的網路中的侵權行為,與傳統國際私法中所指的侵權行為的范圍有所不同。
1.傳統國際私法中侵權的概念和類型
侵權行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人身或財產權利,並造成損害而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行為。
由此可見,在傳統國際私法中,侵權一般只包括侵犯人身權,如侵犯隱私權、名譽權,以及侵犯財產權,如侵犯他人的所有權;而並不包括侵犯知識產權,因為知識產權被認為是一類特殊的權利,它不僅包含人身權也包含財產權,因此它往往被作為專門的一類研究對象單獨列出,而不將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歸為一般的侵權行為之中。
2.網路侵權概念的界定
在這里要強調指出的是,網路中侵權行為的范圍有別於傳統國際私法中侵權行為的范圍。它主要是指侵犯人身權,包括侵犯名譽權與隱私權,以及侵犯知識產權,這里的知識產權主要涉及到著作權和商標權。[11]而單獨侵犯財產權的行為,在網路侵權的案例中幾乎無法找到
2. 打算起訴,請問怎麼確定網路商標侵權的管轄法院
我國民事訴訟法律對於侵權案件的地域管轄,秉持的原則是:侵權行為地內、被告住所地。例如《中華人容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為了對侵權行為地予以明確,自2015年2月4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侵權行為地,包括侵權行為實施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在該解釋中,針對日益活躍的信息網路,專門就侵權行為實施地以及侵權結果發生地,進行了更為具體明確的界定。該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信息網路侵權行為實施地包括實施被訴侵權行為的計算機等信息設備所在地,侵權結果發生地包括被侵權人住所地。
3. 商標 侵權 訴訟地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商標對於一個公司的產品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公司產品上應有商標的話,代表屬於這個公司,並且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會對他人的商標侵權的原因,所以我們國家存在著商標侵權訴訟,很多人想知道。商標
侵權
訴訟地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一、商標
侵權
訴訟地的法律規定是怎樣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因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提起的民事訴訟.由商標法第十三條、第五十二條所規定侵權行為的實施地、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或者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前款規定的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常性儲存、隱匿侵權商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商品所在地。
第七條對涉及不同侵權行為實施地的多個被告提起的共同訴訟,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被告的侵權行為實施地人民法院管轄;僅對其中之一被告提起的訴訟,該被告侵權行為實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侵權商品的儲藏地,是指大量或者經常性儲存、隱匿侵權商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關、工商等行政機關依法查封、扣押侵權商品所在地,不包括法院採取臨時措施進行扣押查封侵權商品所在地。在侵權商品儲藏地或者扣押地,當事人可以起訴實施儲存、保管、運輸等行為的行為人,也可以起訴該部分商品的經銷商、製造商,或者同時起訴各行為人。
二、其他
對涉及不同侵權行為實施地的多個被告提起的共同訴訟,原告可以選擇其中一個被告的侵權行為實施地人民法院管轄;僅對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訴訟,該被告侵權行為實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例如,對於甲製造、乙運輸、丙儲藏、丁銷售侵權商品等侵權行為,如果權利人對所有侵權人提起共同訴訟,可以選擇任一被告的侵權行為實施地但不是住所地起訴;但如果僅對某一被告如製造者起訴,則只能選擇該被告行為實施地或者住所地法院起訴,而不能在銷售地或者其他侵權行為實施地法院起訴。根據相關司法解釋,對侵犯商標權民事糾紛案件,在符合上述規定的情形下,不再依侵權結果發生地確定管轄;其他司法解釋中有關依侵權結果發生地確定管轄的規定,不再適用於商標權侵權糾紛案件。
可以明確的告訴大家,通常情況下商標侵權訴訟活動的管轄地都是在侵權發生地。當然也有些特殊的情況,在這里也給大家介紹了一下,如果涉及到不同的侵權行為所提起的共同訴訟的問題。
延伸閱讀:
環境污染侵權訴訟時效是多久?
被人外觀專利侵權投訴怎麼辦
網路著作權侵權的賠償數額如何確定?